女听众:有同修问,如何做一心觉宇宙空间所有佛菩萨的心?
答:直心是道场,就是要觉悟啊。一心一意觉悟就是一心一意做菩萨,在宇宙空间都是你的道场。你成佛了,整个宇宙空间都是你的道场啊
(如果能觉宇宙空间的佛菩萨,那智慧就自然生出了,对吗?)对。觉就会悟,一觉悟就是佛了。佛,梵音翻译过来就叫觉悟。人家说这个人觉悟了,那么这个人就是佛了。
众生之所以能成佛是因为我心自有佛。......“本性生万种法”
“色心二法,唯心所造”
问:“眼前所见,耳所听闻,真亦非真,假亦非假,色心二法,唯心所造”,这是之前弟子在念经时听到的,感觉是护法菩萨的开示。请问“色心二法,唯心所造”什么意思,可以详细的举例说明吗?
答:色和心要分开的,色是有色世界,心就是内心世界。色就是看到人间一切有为法无为法,色就是有色世界,色界;心就是心法,内心的修心;唯心所造,一件事情就算是这样,但是你心中没有承认,就不一定是你所认为的那样。比方说,我前面有一朵花,你们说好看,我认为不好看,我的心中就没有认为它好看,唯心所造。大家都说不好看,我说很好看,我的心就认为花好看。心法,心已经造作了,通过感觉已经承认它了。这朵花是色界的一个物品而已,这个物品得到你的心承认,在你心中才是一朵花,你心中认为是垃圾,它就是垃圾。世界上的事情,你做的再好,人家可以骂你垃圾;你做的再不好,人家可以说你是英雄。每个人的心不一样,看问题的结果不一样,这就是唯心所造,就是心法。
解答来信疑惑 二百零四
wenda20150614A_2100
一点一滴做起,让自己心和境界都成为菩萨
听 众:请师父给我们多多开示慈悲心和智慧的关系,以及在修心修行中如何不断地加强,使自己变成大悲心、大智慧呢?
臺 長:大悲心、大智慧都是靠慢慢地修养、学佛和境界所为,像这些东西就是靠自己不断地去做。我们说修自己的智慧,修自己的口德,修自己的行为、善德,所以一个人要多多地有德,有道德的人才能慢慢地接近菩萨,有道德的人才能慢慢地慈悲。一个人如果在人间做得非常好,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很能帮助别人的人,实际上“人成即佛成”,他已经像菩萨一样活在人间了。一个自私的人成不了菩萨,也成不了佛。所以,一个人学佛首先要不能自私,不能为自己想。一个老为自己想的人,一定会吃很多苦头的。学佛真正能够成功、能够让自己心和境界都成为菩萨,就是一点一滴地做起,每一天做一点,每一天做一点……时间长了,你就成功了。明白了吗?(明白了,感恩師 父!)
wenda20160122_3055
人间菩萨的标准
听 众:师父经常叫我们做人间菩萨,人间菩萨的标准是什么?请师父开示一下。
臺 長:人间菩萨就是虽然肉体是人,做的都是菩萨事情。明白了吗?菩萨要做的事情你可以做,菩萨不做的事情你不能做。比方说“贪瞋痴”你不能有,呵呵(对对对)第二,比方说偷懒,你不能偷懒,你做菩萨怎么可以偷懒呢?你做菩萨可以跟老公吵架、跟老婆吵架吗?再讲了,你做菩萨,你就不能有婚姻了,实际上你挂名可以的。讲到底,你看看那些高僧大德,他们能够成为人间菩萨的人,他没有什么,都是挂的,没有办法的。听得懂我意思吗?像师父基本上已经是跟和尚……比和尚还要严格,我是完全跟和尚一样,一模一样(是的,真的是,在人间做一个人间菩萨真的是好难啊)你不要说做个人间菩萨,做个唐僧难不难?(难难难)你看看猪八戒,他整天看见一些色相就比较喜欢;你看唐僧他不能有的,对不对啊?(真的是这样)要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所以一个人做菩萨,要人成即佛成。你怎么克制啊……这没有办法的,所以你选择了这条路,你就必须要好好地像菩萨。所以“人间菩萨”就是说虽然你是肉身,但是你做的行为、你的思维和你的语言出来,全部都要像菩萨才行(是的,谢谢師 父慈悲开示)
自见本性,自成佛道。成佛的人不会想的,只知道救人度众。......自性本空, 自心也是本空。
关于性空和空性
问:同修梦到菩萨点化悟空,并且要性空和空性,他想请师父开示性空和空性。
答:如果你能够悟出这个空,本性就是空了,就是空性;性空就是你人的本性就是空的,心像一面镜子,镜子是空的,本身什么都没有,照到什么就有什么,照到恶心中就有恶,照到善心中就有善。菩萨本性是空的,没有人间的五欲六尘;本性沾染了不好的习气,贪婪、恶了、恨了,本性空了之后就能找到原始的本性。空性与性空都是一个意思。
解答来信疑惑(七十四)
Wenda20171224B 23:53
如何理解“性空”和“空性”
女听众:在《白话佛法》里提到“性空”和“空性”,请师父用最简单的例子,如何区分“性空”和“空性”?
答:本性是空的,叫“性空”。本性空的,本性就相当于原来这个房子是你的,是空的,只是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你买了很多家具、家私,你本性当中就开始慢慢地有各种各样的东西——五欲六尘了,现在把它消掉了之后,是不是性空了?本性就空了,对不对?(对)空性什么?空性本身就是一种理念。因为我知道这个房子是空的,所以我的本性是空的。明白了吗?(明白了,感恩师父)
问:你也空空,我也空空,佛也空空,魔也空空。本心自空,本性自空。前面的能理解,后面的本心自空,本性自空,不知理解对不对,本心自空,心可以容纳整个宇宙,也可以像针尖那么小,因为你都不存在,你哪来的心啊。本性自空,一个人活在世间,为世间法所迷惑,他迷失了自性,没有自性,做了很多恶事,學佛后,开悟了,找到自性了。也知道了众生皆具佛性。就如佛也空空,如果有情众生都成佛了,佛也就没有必要显示自己是佛了。所以说本性自空,这是我的理解。
答:这些是正确的,最后几句话非常有佛性。修到最后本性完全自空了,完全没有自我,没有任何东西,归还给宇宙大地,连菩薩都没有了。就像心-靈法-門,到大家都用完了,这个法-門就没有了。一条路走完了,这条路就没有了、结束了,过去农村有多少路,现在还能用吗?八万四千法-門不断在翻新。小时候的衣服很好看,藏到今天拿出来还能穿吗?道理是一样的,过去念过的经、学的佛,随着时间的变化,一切都是空的,空空如也。因为你的本性是空的,你的内涵、你的内心、你最后的佛性都是空的,认识这个宇宙世间是空的,所以最后得到的也是这个宇宙空间一切都是空的。
解答来信疑惑(一百十五)
都摄一切众生。“都摄一切众生”,就是你把所有的心全部看为众生的心,全部把它抓起来,不要放开。
Wenda20130111 06:41
摄受众生供养和代众生苦供养的区别
听 众:您在白话佛法里面讲过供养,摄受众生供养和代众生苦供养,我觉得这个挺相近的,应该怎么区别呢?
臺 長:摄受供养实际上是管好自己,也是一种供养。比方说人家在吵架,你不挑拨、不参与、不在里边起哄吵架,就是摄受供养,你也是为了这个事情赶快地灭火,不要让它吵起来,这个也是好事情。还有一种就是说你给人“来来来,我请你们吃饭去吧。大家不要吵了,来来来,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吃个饭”,人一吃饭,一杯饮料喝下去,马上态度就好很多了,先冷静了
(摄受众生供养就是心不随境转,不管别人对你怎么样你都平静地接受一切)对(代众生苦就是要付出一切)对对对,你这个理解完全正确的!是这样的!
(台长,摄受心应该怎么培养?)首先要戒,在戒中提取它的养料,它的养料是摄受,因为一个人有戒律就不会去管事情了,“哎哟我不能讲的,这个是造口业”。是不是戒了?戒了之后你是不是不会犯事情了?(是的)对不对?(太好了台长,我是想了半天)你要问师父的,不问师父你怎么自己懂啊(但师父那么忙啊,师父)你们问这些问题台长都很开心,说明你们在用功、在进步、在努力,如果不懂乱学的话学不好的,就叫“迷信”了!(是的是的,佛法太精深了)非常精深。
世上一切均由心造,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唯有都摄六根,才能不受人间尘埃染着。
Wenda20121028A 20:50
怎样都摄六根去习气
听 众:师父好!我有个特别马虎的坏习惯,不知道怎样改变,觉得很难做到。有一天开车时听师父的白话佛法说“都摄六根治习气”。在平常生活中,没念经的时候怎么样都摄六根去改变习气?
臺 長:平时都摄六根,就是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讲的不要讲,不该闻的不要闻,不该看的不要看,不该想的不要想,经常保持一个干净的脑子,不就是都摄六根了吗?(就是说脑子一定要保持很清醒的)永远不要去想不该想的问题,永远不要去听不该听的问题。因为很多事情想了之后,你就产生了幻想、妄想、痴想(就是这些念头导致我迷糊了,做事粗心)因为人是在色界当中,就是因为有颜色的东西,才会让你迷惑呀。看见有钱了开心了,你就迷惑了,拼命把自己往钱里钻,编织一张钱网,最后钻到钱眼里出不来了。很多人编织一张情网,最后自己钻到情网里也出不来了,都是你们自己编的(明白了)
wenda20151227A_4359
“都摄六根”,让六根没有感觉
听 众:師父开示过“都摄六根”就是让六根没有感觉,眼睛看到的感觉没有看到,耳朵听到的感觉没有听到;还说过“觉悟就是先有感觉才能开悟”。请问这两种感觉有何不同吗?
臺 長:一样啊,感觉看到的东西之后,你开悟。比方说你看见人家撞车了,你想:“哎哟,观世音菩萨谢谢您保佑我今天能平安哦。”你说你是不是开悟了?你是看到人家了你才会有觉悟啊,才觉了,感觉了,对不对?你今天突然之间看见一个盲人,你觉得他很可怜,你就感觉到“哎哟,我还有眼睛看得见”;你看见趴在马路上要饭的,你想想“我今天还有饭吃,观世音菩萨谢谢啊!我很感恩啊!”是不是“觉”了之后才有“悟”啊?(对)你不觉得自己幸福你怎么会开悟啊?你不觉得自己做错事情你怎么会开悟啊?“觉悟”“觉悟”就是这么“觉”出来的呀,对不对?
(都摄六根的话)都摄六根有两种,一个是强制自己都摄六根,看见美女图了不能看,看见不好,“哎哟,这个不行”,马上警惕了,这个是初步的。耳朵里人家告诉你:“哎,我告诉你啊,你知道吗这个人啊……”“唉,你不要跟我,这个东西我不想听”。你知道吗?很多人跑过来说:“台长,您想听吗?”我说:“我不想听。”他什么都没跟我讲,他说台长您想听吗?我就知道这个东西不是好东西,“你不要告诉我,我不要听”。我不要听,少听少烦恼,有什么好听的?对不对?你正大光明地说台长好的话,你肯定是当面就告诉台长了;你偷偷摸摸地把人家对我的意见跑过来告诉我,你本身就是带有一种造是非的原理在里边了。有什么好讲的?你不要讲。很多人跟我说:“台长您想听吗?”“唉,不要听,你也不要跟我讲”“我们还开开心心呢,你不要让我现在不开心,好吗?”我就这样的。我到人间来度人,我没有什么想法,我就开开心心就好了。对不对?干净不干净?要学台长这种气度啊!气质!对不对啊?(对)
Wenda20200501 49:25
“都摄六根”是守戒,“五蕴皆空”是境界
男听众:您之前在《白话佛法》里面讲过“六根、六尘、六识”。想请教师父,“都摄六根”不受“五欲六尘”的染著之后是不是就是不造新业了?
答:应该是,你在改变,怎么会造新业呢?(“都摄六根”然后“照见五蕴皆空”了是不是并不代表他的旧业消了,只是说他不造新业而已?)你经常不造新业,你经常做善业,很快地旧业就消掉了(哦,其实还是要做善事,然后要守戒)那当然了,肯定的
(那从“都摄六根”到“五蕴皆空”,这是一个递进关系吗?)是啊,“都摄六根”是守戒,“五蕴皆空”那是境界。
(师父《白话佛法》讲的我们不是很懂,所以请教师父,您最近讲的《白话佛法》都是非常深)对啊(师父讲到空性、三解脱门、无相、无作,还有最近您讲的止持守戒的问题,都很深很深的,很多都是大经里面的内容)对啊,要多看,大经里面的内容,要多看(真的很好很好,感恩师父)
白话佛法选摘
广播讲座二-8《理解根性 都摄六根》
念经怎样能够念到一心不乱和与佛三昧呢?这个就是学佛最主要的问题。台长今天跟大家讲的就是,首先要做到都摄六根,就是让自己的六根清净,不要去烦恼,好好管住自己的耳朵、鼻子、眼睛,不该看的不要看,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想的不要去想,去除妄念,都摄六根,这样才能做到一心不乱,与佛三昧,你才能奔上西方极乐世界或四圣道。
白話佛法 3-2 《实修是境界,业力是增上缘》
修心得成就全在于一个心地。心地善良的人才能够修正;心地不善良的人就算修修出来的也是歪东西。为什么有的人修善良还是出邪恶?功夫在于心。修心的人要懂得用心来控制善良、阻碍邪恶,用佛的智慧来观照自己的良心。观照就是用眼睛看着自己的良心,看看自己今天是在行善事还是在做恶事?是否充满恐惧等。按照佛陀的法意探讨你自身的佛识。你自己要经常想想,我所学的佛菩萨的意识在不在?我今天做的这件事情是否有佛菩萨的意识在里面呢?
意识就是意念。如果你今天做了一件事情你的意识认为“我这样做是好的,是修心、是做功德”,那就是有佛菩萨的意识,叫佛识。要注意自己心的动态,做任何事情心都在动。人的意识是操控人的肉体的。所以要记住:佛的意识时刻在你心中。你要控制住自己心中的意识和心的行为、心的动态,要懂得调心、制心,那么你就能够净化、转化和度化你的心。度化就是慢慢地把自己不好的东西去除掉。每个人身上都有魔,就像每个人身上都有癌细胞一样。只有战胜自己身上的魔,才能够使自己成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