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清净自修 去除杂念】同修之间不要延续人间的感情;善缘恶缘都是梦幻泡影,就是在还;超脱你自己“人”的境界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12-2 12: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净自修 去除杂念】 

(二)

本篇摘要

师父开示闭关的意义

▲把心归拢,避免散乱

善缘恶缘都是梦幻泡影

▲测“缘”字

▲跟没学好的人接触多了会退转

同修之间不要延续人间的感情


师父开示闭关的意义

摘自 Wenda20190621 43:27 


女听众:大家都对师父之前的闭关挺好奇的,师父,能不能分享一下您闭关当中的感受?

 

台长答:呵呵,师父又要闭关了(对啊,师父马上要闭关了,所以现在节目也很少,也很少有机会,请师父跟我们分享一下)所以你们要珍惜啊。闭关是什么?闭关实际上就是一种内修;度人应该说是一种外修。内修定,外修禅,就是禅定。所以闭关是所有佛法界都使用的。


一个人在人间,因为你到了一定的时候,比方说五欲六尘接触得太多了,你不要被外缘、内缘带走,那你的心要静下来,要有自己的觉知。闭关就是自己不要去参加这种社会活动,杂乱无章……简单的方法,就是经常要吃得少,脑筋动得少,行为做得少,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就是要沉淀。


沉淀知道吗?一杯水刚刚倒好之后不是有很多的水渣吗?像茶一样的,你把它沉淀就是叫“闭关”了。沉淀下来了,这个水不是清了吗?人的闭关实际上就是让你的心变得更加清净无碍,所以身体也会好,心也会好,一切都会好。持戒清修就是一个闭关,守戒也是一个闭关。


只是有的人闭一天、闭一个礼拜、闭十天,有的人闭一年、十年都有的。他不想见人,因为他自己性空了,他的心已经完全空了,他应该知道了这个世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已经完全彻悟了,所以他就闭关了。他不想见任何人,他觉得人间对他来讲根本没有意思的,所以他就破参。就是说你开悟了,你这个人完全参悟了佛法,已经把自己的知见完全腾空了。


闭关的时候就是把外界对自己的魔障给自己所造成的伤害全部推到外面去,也就是说因缘成熟,心中无烦恼,就是这样。明白了吗?(明白了。师父,闭关的时候会一直念经,但是这个念经的目的也是让自己真正静下来,是这个意思吗?)对。静到一定的时候你就开始自己坐下来了,然后静下心来了,最后还是要安静。你念经的时候心还在动,到了最后叫你如如不动了,摄守六根


(是不是像《佛陀转》里面佛陀打坐时候那种,完全空了,什么都没有的那种?)对啊,脑子里什么都没了,他完全正知正觉、正知正见了。这是一种高境界,讲得简单一点,就是说外面太烦了,你在家里自己好好修炼,不到外面去跟人家烦了(对。师父闭关的时候有同修也学师父,可能闭半天、一天这样子,他们就发现,只要不看手机,完全不管别的事情就念经,香就打卷了)是啊(菩萨就鼓励大家了。)


把心归拢,避免散乱

摘自 Wenda20170709A 31:17


女听众:师父,上次您解释的《白话佛法》第五册第二十篇,“实际上用心的人,做任何事情就是个寂静的‘寂’字。所以学佛,修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心修好了,他就能把娑婆世界的很多物质变为寂灭。”“师父给大家讲‘寂定于心’。寂是什么?就是寂静的寂,定于心就是要安静。一个修心的人如果能够安静的话,主要是从心开始出发的。


为什么很多人修心修得不好?因为在生活当中他本身就是一个定不下心来的人。他想要寂静,他才能定下心来,所以叫寂定于心。我们说‘寂灭’,如果一个修心的人在心中能够定下心来,他的寂一定是很重要的。我经常问修心的人:‘你的心是不是全部集中在一个点上?’”

 

台长答:寂灭的意思就是说,你把心归拢起来,收在一起(对)把心收起来,不要太散乱。你看很多精神不好的人,为什么叫“分裂症”?因为精神散乱,叫“精神分裂症”。“寂”就是把它聚在一起(“灭”呢?)聚在一起不要有这个念头,安静下来,把这个念头都灭掉,明白了吗?(哦,明白了)


我问你,法师打坐,meditation[注:冥想],他们首先把脑子里杂念全部去掉,就叫“寂”。然后,修心,坐在那里时间长了,无我了,无人相了,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连自己都找不到了,是不是寂灭了?自己都灭掉了,没了。这个就叫超脱你自己“人”的境界了,明白了吗?(哦,终于明白了。)

善缘恶缘都是梦幻泡影

(请点击视频观看)


善缘恶缘都是梦幻泡影

摘自 Shuohua20151030 03:50


女听众:同修有个感想:善缘有时候比恶缘更可怕,因为善缘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自得其乐中糊涂过一世;而恶缘反倒让人及时清醒,主动开始还债。请师父开示这个有道理吗?


台长答:实际上他从反方向来说,当然也有道理。你说善缘跟恶缘哪一个好啊?那当然善缘来好了,对不对啊?相对来讲善缘总归比较好一点。但是他这个已经比较高深了,他学得比较高深,他的意思就是说“不思善不思恶”的问题了,这个佛友他想的这个问题境界已经比较高了。他觉得善缘也是一种缘分,善缘可能也是由恶缘起来的。所以不管有善缘、恶缘,它都是一个缘分,只要是缘,它就如梦幻泡影,就是在还。所以他这个境界已经修得很高了,但是我们一般的人不能理解这一层次的,“哦,坏的事情来了反而比好的事情来更好啊?”实际上这是一个概念问题,这是一个人的境界问题。你想想看,他讲得对不对啊?那当然对咯(对)


恶缘来了,让你懂得精进修行;善缘来了,你迷惑了、不知道了,你迷惑在里边,他这话怎么会错呢?完全正确。问题人的毛病,他不愿意恶缘来啊,你整天恶缘来的话,说明你的上辈子没修好啊,冤结很多啊,明白了吗?(明白。师父,是不是只要这个缘分里面没有佛缘在,只是人间的缘分,哪怕是善缘,它到后来也一定是有恶缘存在的?)那当然那当然。这就是一种唯物辨证法,我们说的哲学观,比方说任何一个好的东西,孕育着有坏的东西存在,任何一个坏的东西有好的东西存在。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你说吃药是不是为了把身体补好啊?(对)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是药三分毒”,会损害你的肝,会损害你的肾脏,对不对啊?(嗯)你药吃得太多,对你的肠胃还不消化呢,就这么简单。所以你别以为善缘来了是好事,我告诉你,只要缘分来了,修得好的人都知道不是好事情。明白了吗?(明白了,师父。就是说我们碰到缘分来了,尽量把它化解掉,不管是善的恶的,都好好念经化解掉?)对对对(好,明白了。谢谢师父!)


测“缘”字

摘自 Wenda20190721 01:14:53

女听众:请师父测一个字,“缘分”的“缘”。


台长答:“缘分”的“缘”,边上是一个“纟”——红尘当中;上面是个“旦夕”的“夕”,就是很短的,人在红尘当中很短的;很短的时间有一个家。下面不是一个“家”字的三撇吗?(对)就是人在红尘当中是临时的一个家,叫大家都不要执著,那就是一种缘分。只是说这种缘分它是暂时的一种聚合体。“相聚”的“聚”不也是三撇吗?(对)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支撑点,那边两个支撑点,那边三个支撑点,你说人平衡吗?(不平衡)所以人永远得不到心理平衡的,所以缘分不能圆满的,缘分不代表圆满


(感恩师父。弟子最近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我跟菩萨说过我这辈子要来了缘之后,我发现我身边的人就不断地变化,接触的人每天都在变;或者是跟这个朋友相处得很好,但是过一段他就走了,或者是走掉了。变得特别快,师父)是啊,就是缘分。缘分有,缘到时像闪光一样的,闪一闪就没了,缘分没了就没了(缘分到了就一切都……)没了,结束了,没缘分了就没了(感恩师父)


跟没学好的人接触多了会退转

摘自 Wenda20200419 53:26

男听众:师父,能不能加持弟子一下,弟子有时候念经念得很慢,效率很低,希望我能念得快一点,能够让我更好更快地还债消业。

 

台长答:你很好。你们记住了,学佛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少接触不好的人,少听别人讲,你的自信心就在。你东听听西听听的话,尤其是你觉得满口乱讲的这种人,自己学不好,还要讲东讲西,还要觉得自己讲得很好,这种人少接触,接触之后你会退转的(明白)一些中年妇女,年纪大,佛没学好,嘴巴“呱呱呱”,像家庭妇女一样的,你说她的嘴巴里能讲出真理来?你如果被她这种讲话都能够迷惑,你一定颠倒的(对。感恩师父)


同修之间不要延续人间的感情

摘自 Wenda20180316 28:49


女听众:有的同修觉得可能感情很好,走得很近,但是突然间发生一些矛盾就崩掉了。是不是同修跟同修之间的感情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台长答:那当然了(都有冤结?)人跟人之间都有冤结,你把佛情变成人间的私情,很快就崩掉了,因为学佛的人干净啊,你把人间的东西拿到菩萨界来运作,你当然输掉了。举个简单例子,前世很多事情都是冤结,你这辈子跑到学佛的道场来完成人间的东西,那当然很快就没了(明白了。有时候人间的事情一多就会出现问题)对啊。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