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念忏悔解百灾】本性干净时才能觉察自己的劣根性;常忏悔的人能保护好自己的善根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4-2-25 13: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念忏悔解百灾】 

(七)

本篇摘要

本性干净时才能觉察自己的劣根性

常忏悔的人 能保护好自己的善根

忏悔是金光明

末法时期就是要多多忏悔

把握住自己的心理状态


本性干净时才能觉察自己的劣根性

摘自 Wenda20161218B 10:21 

女听众:很多时候我们能够察觉到自己的言行,意识到自己很自私或者无明的时候就能很快发现问题所在,马上修正,为什么有的时候却很难当下觉察出来?如何能提升当下觉察力?请师父开示一下我们具体怎么做。

 

台长答:我举个例子,你天天吃大蒜,你会闻到人家嘴巴臭吗?(不会)你不能觉察出自己的毛病,说明你有这个毛病;你如果改了,没有这个毛病,你很快就发现别人的毛病了。我们试图把一个人变成两个人:一个是本性的你,是很善良的;还有一个是劣根性的你。你劣根性很重的时候,你怎么能够觉察到自己有劣根性呢?因为你的本性外面已经被污染了,所以你根本看不出自己的劣根性;只有当你本性干净的时候,你才能看得出。


常忏悔的人 能保护好自己的善根

摘自 20150204 马来西亚·吉隆坡《佛友见面会》

问:礼佛大忏悔文里有几句“所有礼赞供养佛,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这里“随喜忏悔诸善根”,为什么善根还要忏悔

 

答:我问你,为什么心还要修?为什么很多很有善心的人,你有善心为什么还要修啊?举个简单例子,你是个好人,为什么还要继续好下去?随喜啊,记住了,好好地把自己的善根保护起来,就不停地要忏悔。忏悔就像一把刷子,把你的心不断地刷得干净;忏悔就是刷子,一刷掉,一忏悔。比方说家里跟老婆吵架了,“太太,对不起哦,我过去真的脾气很不好,我现在改了,我学佛了。”“好了,算了,明天帮你多做点好吃的菜。”不就解决了吗?不停地刷,不停地忏悔,你的心才会善良,越来越善!


忏悔是金光明

摘自 广播讲座 (一) 3.【如何忏悔】

佛菩萨在《金光明经》中说到:“所谓金光,灭除诸恶,千劫所作,极重恶业,若能至心,一忏悔者,如是众罪,悉皆灭尽,我今已说,忏悔之法,是金光明,清净微妙,速能灭除,一切业障。”

 

单从语言上看,能知一二,其实佛菩萨给我们的经文是深奥无边的。台长给大家用白话讲一讲,所谓金光,就是忏悔,只有在忏悔之后,身上的金光才会散发出来。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忏悔,哪来的光明?身上哪来的金光?身体只会被乌云笼罩。即便是太阳,当它被乌云笼罩的时候,哪来的金光万丈呢?只有当我们忏悔的时候,才能去除孽障,犹如扫除乌云后重新照射四方的太阳。当人没有孽障的时候,我们灵魂显现出来的光明才是金光明。金色的光明等同于无价的法宝。我们学佛,要学金光这一无价的法宝,要学根本的东西,而不是只做表面文章。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罪业消灭之后,才能体现出你有价值的“心”,即“佛心”。


末法时期就是要多多忏悔

摘自 每日白话佛法|20210814日《xlfm“五大法宝”》

吃苦是消业,忏悔更是消业。忏悔消业有时候比吃苦消业更重要,因为从心里愿意改变了,一个人才会真正改变。吃苦消业是一种惩罚,让你知道不应该这样做,这种忏悔是有限的。真正的忏悔是从内心出来的大忏悔,真正的觉悟,自觉,忏悔自己过去感情上的错误、瞋恨的业障……身口意业全部都要大忏悔,末法时期就是要大家多多忏悔。

 

弘法度众需警慎,

累世业障总随身。

只有放下大忏悔,

消除业障罪孽深。

 

这个世界发生很多疫情,每个人都要放下心来好好地掂量、沉思,好好地从内心来改变自己。师父过去在弘法当中也是对很多事情比较执著,也有不如理不如法,师父带头忏悔。希望大家跟师父一样,忏悔自己过去的贪心、瞋恨心、愚痴心。每个人都要忏悔,师父希望通过忏悔来改变每一个人,师父也忏悔自己过去弘法中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和口业。希望大家都能够多多忏悔,改变自己,忏悔自己,跟师父一样,好好把内心洗涤干净。

 

根据末法时期特殊情况,师父希望广大心灵法门佛友们,从现在开始运用xlfm“五大法宝”(许愿、放生、念经、看白话佛法、大忏悔)赶快消除业障,千万不要让业随身。

 

师父带头来忏悔,

希望佛友大忏悔。

只有经常来忏悔,

消除业障福随身。

xlfm新五宝:

许愿放生学白话,

外加念经大忏悔。

把握住自己的心理状态

(请点击视频观看)


把握住自己的心理状态

摘自 baihuafofa161122

我们学佛人懂“非想非非想,非想非无想”,就是我不去想,并不代表我没有去想。举个简单例子,我们想去做一件事情,但是我们觉得这件事情不能去做,你没去做,但是并不代表你没有想过。“非无想”并不是说“我没有想过”。对学佛要有高度的认识,因为你接触过,因为你想过,可能就在你的六识田中、意识当中,在你七识田中、八识田中会种下烙印。

 

所以学佛人要控制好自己的受想行识,完全要脱离,也就是说你今天不能把一些不好的思维在心中想了再想、想了再想,终有一天你会守不住,会讲出来的。我们人间是不是经常这样?有时候想讲一个人,心里专门说“哎哟,这个人这么坏”,你天天心里想、天天心里想,终有一天你就讲出来了,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收都收不回来。所以台长经常跟大家讲,不要去想,在你意念当中就没有想;如果你去想过了,就是“非无想”,你一定有想过,并不是没有想过。


所以这些事情就要学会把握住自己的心理状态。台长经常跟大家讲,心态好的人他对什么事情都想得通,心态不好的人对什么事情都想不通。是想非非想,就是你的心中要明白,我们对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会想象的,但是不要去想。但是不要去想又不是没有想过,这就是讲第二个层次,就是学佛修心的人要懂得:虽然我想过,但是我不能往心里想;虽然我想过,我虽然没有想了,但是我在心里不能去想它。“是想非非想”就是:是想过,并非我没有想过。所以不要去乱想,想通了就要把它忘记,这样我们佛心才能常驻在心中,就能克服自己不好的心态。很多人的痛苦都是因为心态不好,所以台长在这里提醒大家,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人心态不好?最好就是用平等心,要没有分别心。因为很多人就是有分别心之后,才会看不起别人,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

 

我们要懂得“心地无乱自性定”,你心中一直很安静,你没有乱,就是心不乱。你心从来不乱,你这个人就非常稳扎;如果你今天心乱了,就观自己不净——“观身不净”。所以经常要检查自己身体是不是干净,实际上这个“身体干净”,就像我们现在做人一样,要常常洗澡,要常常检查自己是不是出汗了,要洗得干净一点。但是这个“观身”并不是身体的干净,而是要你思维上的干净。你心中思维不能乱,你的本性、自性才会定下来。你去看,一些能够定得下来的人,他们本身因为心中无私,才会不乱。所以我们要懂得守戒,守戒就能让自己心定,无乱,然后你才会有自性。自己的本性出来了,你才能做得像个人,当你的佛性本性出来了,你才能变成一个佛,基础就是要定得下来。

 

有很多事情我们永远超脱不了自我,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吃苦,因为很多人的心不是建立在别人身上,而是建立在自我身上——“我怎么样,我怎么样”。你一难过,你就一辈子不怎么样了。你只要心中有私心,你一定会有执著,一定会有欲望。你离不开执著、离不开欲望,最后就会伤害自己。所以真正能够有智慧的人,不伤自己,那就要无我、无人、无众生。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