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不攀缘,不思善,不思恶】人间的见闻觉知是虚幻的;是非心会让人产生执著;行佛道 才能亲证佛法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4-5-3 15: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攀缘,不思善,不思恶】 

(一 )

本篇摘要

行佛道 才能亲证佛法

▲学佛人要善于观察自己

别人爱找自己说是非,是何因

▲明辨是非的能力是见闻觉知吗;为何见闻觉知是虚幻的

▲是非心会让人产生执著

▲如何克制贪念

▲对别人生气 是有“我相”的表现

行佛道 才能亲证佛法

(请点击视频观看)


行佛道 才能亲证佛法

摘自 20190512 新加坡《弟子辅导开示》 

佛陀在2500年前的这种理论、佛理,那些智慧,不是我们现在的人能够理解的,有几个人能够理解2500年前佛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过去我们怎么知道有太阳系、银河系?我们怎么知道四维空间、五维空间?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当中?什么都不懂。知道什么叫“不懂”吗?那就叫无明。


在这个世界中,很多人借着自己一生的时间揭示他一生的真理,其实就是他一生的命运。实际上你的人生——你做出来的人的一生,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实际上只是对你的一种评判和借鉴。就像师父昨天讲的,这个人成功与否、开悟没开悟,如果他的人生能够重新再来一次,50%以上的人可能都是成功者。因为我们的失误、无明造成了我们到死的时候才明白,我们不应该追求这些虚幻不实的人间物欲。所以,一定要懂得早一点开悟,早一点忏悔,你才能早一点得到证悟。


如来——以后记住了,“如来”是个名称,就是佛,跟佛的名称是一样的——如来所说最重要的,就是告诉我们人间,不管碰到什么事情,只有你亲自证实、验证,才能成为你心中唯一的真理。所以你们要去行,要去好好地行佛道,你们要好好地去实践。现在很多人学佛都是通过自己许愿、放生、念经得到的证悟,所以才知道什么叫“正法”。


给大家换换脑子,讲一个笑话,也是要验证的笑话。有一个老婆想愚弄自己的老公,她留了个纸条放在桌子上,“老公,我和你过够了,我们已经够了,我走了”。然后躲起来,躲在桌子底下,观察老公的反应。老公回家,一看到纸条之后,又唱又跳,一边换衣服,一边打电话“宝贝啊,那个娘们终于走了,和她结婚真是我瞎了眼了。你等我,我马上去见你。”“嘭”把门一关,老公跑掉了。哎哟,这个妻子没料到会这样的结果,悲痛欲绝,准备打包离家,哭啊,难受啊,“这个没良心的臭东西啊”。结果她看到老公在自己的纸条下面也写了几个字,她一看:“你这个白痴,我都看到你的脚了,我出去给你买洗洁精了。”世界上不管什么事情,要亲自验证才能证实。


修行人生必须要把握的五个要点:


当识人,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怨。一个人做人要能够识人,就是认识别人。如果你认识别人,跟人家交朋友,你不要探尽,就是不要问人家问到底。“你家里怎么样?你的老婆怎么样?对你怎么样?你的家庭财产怎么分的……”你不要探尽。你认识的朋友,如果你对人家探尽,好到底了,则多怨。人家会怨恨你的,很讨厌的。


当知人,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你要懂得,跟别人交朋友,不要把话都讲完、讲到底,因为你把什么话都讲光了,“哎呀,我真的,我这个人很直的……”讲到最后,言尽则无友,没有人跟你交朋友的。


当责人,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苛尽是什么意思?你如果讲人家不好,不要把话讲到绝。如果你经常责骂人家、责怪人家,把话讲到底,众远——人家看见你都怕,每个人都逃走,所有的众生都离你很远。做人,中国传统文化,厉害吗?


当敬人,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我们尊敬一个人,但是没有必要卑尽,卑尽则少骨,没有骨气了。


当让人,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难。你可以让别人,但是你不要让到自己都没有退路了,因为退到尽头了,你以后的路就很难走了。


学佛人要有境界,看得远;有肚量,要能看得宽;有涵养,要能自持;有锋芒,要学会收敛。所以人成即佛成。这就是中华文化与佛法的合二为一,这就是人间佛法。


是非心、贪心、恨心都不要有

摘自 白话佛法 (五) 16.【不攀缘,不思善,不思恶】


心中要无非无恶。人间本来就是因果所造,要没有“是”,要没有“非”,没有恶意,没有恶缘。“无非”是什么?“无”是我什么没有说,这个不是事情,这个事情我不能做的。“非”就是非议,“非”就是另外一种概念,就是任何事情对我来讲,那是没有这些事情的。无非无恶就是脑子里只有干净的东西,没有恶意的东西,当然就没有“非”了。所以要没有嫉妒,叫“无嫉妒”。


然后呢,要“无贪瞋”。贪瞋痴,为什么把愚痴拿掉啊?因为“贪瞋”两个字比“痴”还要重要。因为贪是害死人的,瞋也是害死人的,愚痴大不了就是说他精神不正常,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你不应该去贪,你不应该去想,不该你想的叫愚痴,得不到的东西拼命地想去得到,那就叫愚痴。想中六合彩叫不叫愚痴啊?没有钱拼命想去发大财的事情,那是不是愚痴啊?所以要明白,要无劫害。什么意思啊?就是在自己的一生当中,要修好,没有劫难,对自己没有害处,没有灾害,没有劫难。


别人爱找自己说是非,是何因

摘自 Wenda20200223 26:27

女听众:有位同修正在努力精进学佛修心,但是经常会有些佛友到这位同修那里说是非,充满着负能量,导致这位同修有时会听进这些是非,并且有所动摇。请问师父,到底是什么因缘导致人家到同修那里说长说短?

 

台长答:你这个人本来就是一个不好好修的人,人家就会来跟你说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为什么跟你去讲?经常不要听的人,人家就不会来讲了;就是你有时候还觉得蛮好听的,还跟人家搞搞弄弄,人家就来了(那应该怎么去化解这个事情呢?)正能量,不要去理别人。

明辨是非的能力是见闻觉知吗

为何见闻觉知是虚幻的

(请点击视频观看)


明辨是非的能力是见闻觉知吗;为何见闻觉知是虚幻的

摘自 20190512 新加坡《弟子辅导》

问:师父在《白话佛法》中说:要记住,见闻觉知对修行的果没有用,就是你的感觉,你知道的事情,你看见的东西,你耳朵听到的事情,见闻觉知所得到的东西,对你修心的果是没有用的。请问师父,人间的一切知识都属于见闻觉知吗?明辨是非的能力是见闻觉知吗?


答:明辨是非,实际上就是第七意识——末那识,这个末那识就是分辨意识。我刚刚跟大家讲了第六意识就是思维。我今天碰到的这件事情,我的感觉,感觉到了心里。比方说今天去看一套房子,觉得这个房子挺好的,但是心中有分辨意识,也就是说这房子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我为什么要?我为什么要租、要买?”这就分别了。就好比这个第一、第六意识是刚刚进来的,还没经过筛选的。人间很多东西都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有些都是前世的冤结、前世的烙印。有些人今天特别喜欢,那是上辈子他们的缘分。这么多人为什么你不喜欢,要嫁给他?为什么你要娶她做老婆?这就是我们不能探索的东西。所以菩萨说人间的一切见闻觉知,实际上都不是真实的,而是一个虚幻。


是非心会让人产生执著

摘自 视频白话佛法【调养身心 忍辱为上】

你去看一个人,经常一开口就是道人长短,他与佛菩萨的理念就是相违背的,因为菩萨不论别人的是非,因为你进入了是非中就会执著。你拥有执著的心,你就会有执著的行,因为心指挥着行为,你就会给自己设立很多的屏障。很多人为什么在单位里不受别人喜欢?很简单,“你不喜欢我好了,我也不喜欢你,你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你呢”,他自己心中有一个屏障,他觉得别人总是错的,他是对的就可以了。这要恰到好处,如果你自己的执著影响到你,使你与别人的关系不能融合,那你就是在障碍之中。


有一个方法就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过头:你不喜欢的人,他讲什么话,你能不能随缘。如果他讲的笑话你能跟着他笑,如果他讲的你觉得不要听的话,你也能跟着他笑,说明你是随缘的,你就不会进入和他的这个障碍之中。有障碍的话你就得念消灾吉祥神咒,对不对?跟他化解,化解因缘——解结咒。

如何克制贪念

(请点击视频观看)


如何克制贪念

摘自 Wenda20131227 01:19:09

女听众:师父,昨天我看到《白话佛法》上面有一篇讲“要克服贪瞋痴”,就说贪瞋痴中的“贪”,比如说有一样东西非常想要,但是一定要克制自己,想去买就不去买它。但是这个怎么做到,怎么克服人的贪念啊?

 

台长答:什么叫克制?就是用正确的意念来克制你不应该得到、不应该听到、不应该想到的问题,正确的意念是什么?你什么事情都敢做,都可以做啊?一个男孩子在马路上看见人家穿超短裙,马上脑子就想到那些不好的事情了,他敢去做啊。他就想到“噢,我不能做的,因为这要判刑的”,他就不敢去做了,这就叫克制。想要喝酒了,马上说“警察会测酒精的,抓到就抓进去的”,一想到他就克制了。克制就是用一种强烈的、正确的意念来制止你所生出来的贪念。因为很多贪念是不属于你的,所以你就不能得到,不能得到的念头就是你所能够克制的念头


(明白了,那是不是要加强心经?)对,心里克制不住进监狱了。有的人不是进人间监狱,是进了自己心里的监狱,心把他自己拴住了,克制不住天天想……就进入心灵的监狱(听明白了。我现在心经从49遍加到78遍,还是有很多心魔,师父说我跟菩萨有沟通障碍嘛,我就狠狠心,可能是我念经质量不是太好,那就以数量弥补质量吧)自己要多念心经,你会越来越开悟的,你是个好孩子(我知道,我现在心态比以前好很多)好很多,你过去是泄愤族啊,就是说很怨天怨地的人(嗯,我以前很容易想不开)你现在好很多了(什么事都想得通)


傻姑娘,一定要想开啊。想一想我们人身难得,就这点生命不能再浪费了、不能再想不通了。我们已经很可怜了,不能让自己更可怜了(有时候我也在思考人生的目的)有这么一个师父可以了,不要再去追求了(真的是师父一个足矣)人生难有几个知音,有几个知己啊。师父能够给你们多讲讲,《白话佛法》多看看,多听听师父讲的话,你人生有一个目标就可以了(谢谢师父开示)


对别人生气 是有“我相”的表现

摘自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第44集【空有空无 脱离幻觉】

要非常地纯洁的气场,纯洁的气场就是不执著,不生气,不难过,用现在话讲,不要去给人家脸看,你给人家脸看,你自己有没有感觉很不好,你们想想别人给你们脸看,你们觉得难受吗?那你给别人脸看难受吗?那不是菩萨做的事情。

 

记住了,在这个社会上,你看见这个人给你脸看的,就说明他是在我相当中,“我生气了”,“我不开心了”,“我难过了”,所以他就给人家脸看了,因为有“我”,如果这个人根本无所谓的,什么事情都没有关系的,随缘的,你说他会给人家脸看吗?首先要学会戒,戒就是不要让我相出来,要用自己的理性来完成自己的悟性。理性是什么?我明白这个道理,我不能做一个普通凡人,我不能去伤害别人,我今天给人家脸看,不是一个好好的学佛人——理性来了,那么你完成自己的悟性,你慢慢就开悟了,你整天给人家看脸的话,你说你会开悟吗?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