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前世的因缘】感情如剑,伤人伤己;学菩萨不着爱;转恶缘为善缘,化尘缘为法缘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4-8-7 16: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世的因缘】

(三)

本篇摘要

夫妻冤冤相报, 沦为畜生果报

▲如何看待过去,今世和未来

▲前世缘分导致难以控制自己

▲感情如剑,伤人伤己

▲学菩萨不着爱

▲保持佛情,少叙人间事

如何理解广结善缘和了结尘缘

转恶缘为善缘,化尘缘为法缘

法缘、因缘、佛缘的关系

夫妻冤冤相报, 沦为畜生果报

(请点击视频观看)


如何看待过去,今世和未来

摘自 师父每日白话佛法|20210611日《学佛妙观》


人因为看不到过去和未来,所以我们对今世还有很多的妄想和忿忿不平,所以菩萨要我们看到,你今世的好,是前一世修来的;你这辈子的不好,也是你上辈子作恶来的。这样的思维引导让我们看到前世因缘,你就不会心中有恨。

 

同样,以未来的眼光,让我们看到究竟。师父曾讲过,“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有了这种观照能力,你就能对未来生起信心,因为未来可以由你掌控

 

因缘聚合是缘分,

坦然接受随因缘。

不结仇来不结冤,

此生化解不晕眩。

 

当你在今生历经失意的时候,你心中不会有恨,因为你知道这是前世你造恶所致,所以你今生会更加努力地去做好事;当你有福报的时候,你也会明白是前世善因所致,所以也不要太得意,可能你的福报很快就会过去。

 

对我们修行人,能够知道自己的未来和知道自己的现在,你就等于拥有了智慧,等到你懂得什么叫迷惑颠倒,什么叫积功行善,你就慢慢懂得了般若智慧;在你的人生当中,慢慢地转成清净无为,你就在解脱自己修心道路上的烦恼。

 

生活当中的一切你都会很当心,因为一点点错,你就会给自己制造未来的果;一点点善,你就会给自己制造未来的甜。不以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


前世缘分导致难以控制自己

摘自 白话佛法 (十) 10.【宿怨是孽障的根】


师父今天把爱的心的执著告诉你们,你们爱了一个人,很容易的,爱完了,就结束了。但是为什么有些人会执著地爱呢?这里面就有道理了。

 

因为在修心当中,有些学佛人之间的缘分很深,当缘分很深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现象,我觉得跟他接触一下不会有什么问题发生的,好了,这种很难控制的爱的力量是超乎自己的想象力的,因为任何一件事情,你只要执著了,哎呀,他是我前世的谁,我怎么这么喜欢他,这种想象力超乎你自己的想象,你很快就会堕落,就会执著了。我不能离开他,我今天不看到他,我会难过的,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这就是超乎自己能力所能抗拒的力量。


举个简单例子,你们男孩子跑到观音堂来,看到这里有学佛的女孩子,你很喜欢的,你的眼睛不停地要看,你不能控制你自己,你已经不是你自己了,这个就叫超乎想象的力量,你已经不是自己能力所能够控制的自己了,因为这是宿怨啊。师父告诉你们,你的能力已经不能抗拒这种力量,因为这是多生多世的宿怨,我就喜欢她,我就想看到她。当你学佛学到某个境界的时候,你的这个业障就开始来了

 

就像你们小青年现在坐在这里,你们每个人都是有宿怨的,有的人跟这个人关系好,有的人跟那个人关系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好像很了不起,有时候觉得他是我前世的谁,有时候觉得我跟他缘分特别深,我就愿意跟他住在一起,跟自己好的就说是善缘,跟自己不好的就说是恶缘。实际上这话也没有讲错,不好的就是恶缘啊,但是有时候好的缘分也会被你们弄成恶缘,你们知道吗?那是一种人为的无法抵御的抗拒力,让你们为自己着想,不为人家着想,你很快就变成一个自私的人了。


感情如剑,伤人伤己

摘自 20200110 澳大利亚・悉尼《世界佛友见面会》

问:请问师父,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一些缘分,是不是大部分人的必经之路?请师父慈悲开示,小爱与大爱的区别,是不是一个“有我”、一个“无我”?

 

答:不是“有我”“无我”的问题,那是上辈子缘分的问题。很多人在学佛中会碰到很多喜欢的人,这没办法,很多都是上辈子一起出家的,没修上去,这辈子大家又是同修了,在一起了,所以很麻烦。像这种,只能靠控制自己,不要让自己去进入这个小爱当中。如果你在小爱当中,你可能出不来了。你只有靠大爱,就是说“我今天虽然跟你前世有缘分,但是我今天能够控制住,我为了救度众生,我为了一世修成,我必须要拥有大爱”。所以鼓励他一起修,绝对不要搞个人的小爱,否则你会迷失方向的,你会为了一个人损失更多的众生,就是这个道理,要跟他讲道理的。很多人在共修会里,今天某一个女孩子来了,他念经就特别开心;这个女孩子不来了,“哎呀,她怎么不修了?”就觉得很难过。其实就是个缘分,没有办法,看到就开心了,不看到就不开心了。所以,要学会克制和控制,人要学会control[注:控制]。你的前世是前世,今世你还得面对现实,你不能陷入前世的那种缘分当中,否则你出不来。师父跟你们讲过,感情不要随便动,感情像一把宝剑,挂在那里很漂亮,一拔出来,不是伤人家就是伤自己。所以不要随便动感情。


学菩萨不着爱

摘自 白话佛法 (九) 4.【善缘恶缘都要善解】


你要用菩萨的境界不着爱,不要去爱,没有什么好爱的。自身的爱是小爱,菩萨的慈悲的爱,那才是大爱、佛爱。哎呀,对他好了,拿本大的佛经书给他,假装谈体会,两个人聊得开心了,每一次共修看不见这个人就觉得难受,你已经着爱了。所以,你们现在在学佛当中,会碰到很多自己喜欢的人的,境界高一点,要想到:我是菩萨,过去的爱,只能让它过去。把握住今天,好好地爱众生,那才是大爱。盯着一个人爱,那不是小爱吗?爱每一个人不就是大爱吗?好了,就这么简单。

 

对待似曾相识的人,要帮助他们,要教导他们,让他们走向成佛之道。跟他们说,我们以后一起到天上去,我们以后一起在天上永远不分离。因为你到了天上之后,你用不着别人管了,你不会再有这种狭隘的爱情出来了。你已经是菩萨了,那个时候的爱是很干净的,是很开心的。就像你们现在很多佛友在一起的时候,没有想过这种男女之情,只是想我真的很喜欢他。就像师父喜欢老妈妈一样的,师父很爱她们的,多好啊!那种纯洁,就这么简单,你们要学这些东西啊。

 

学佛人在学佛中要有很大的警惕性,对于特别好的缘分要警惕。比方说,我恨不得跟他一起去放生,跟他一起念经,跟他一起共修。要警惕啊,喜欢的少看,在一起离不开的,就要不看。今天他没来共修组,你还是要觉得光明无限,不能觉得这个人没有来,你觉得今天的共修都没劲了。因为太有缘分了,前世的缘分太深了,如果你一头栽进去了,你会一头砸进去,出不来的,然后你会生起爱着心,就是进入情网,然后爱情开始收网,你就在网里面了。很多人在这张网里出不来,最后拼个鱼死网破。感情的事情,你一旦进去,就很难出来。

 

师父告诉你们,人跟人真的有缘分,师父看见很多弟子跟弟子前世都是很有缘分的,如果这个缘分把握得好,很开心的,大家只要天天在一起。很多人天天到观音堂来,实际上他跟某些人缘分很深,他只要看见这个人,他就很开心。你看看那座山,远远地看去,风景多好了,慢慢地爬上去,走到半山腰一看,美景尽收眼底多好啊。你不要拼命往上爬,到山顶了,没地方爬了,一阵狂风,就把你吹下山了。所以,永远要保持一种纯洁的若即若离的感情,也就是说,温度永远保持不冷不热,你这个温度才能永恒啊。温度太高的话,水很快就烧干了;温度太低的话,永远是一潭死水啊。


保持佛情,少叙人间事

摘自 20150620 中国·香港《佛友见面会》


问:随着大家在一起修行的时间增长,同修在一起接触比以前频繁。大家都明白处理同修之间的关系要中庸,只谈修行和弘法上的事情,但在真正遇到实际困难问题时,大家有时候还是做不到中庸,偶尔还会带各自的缘分在处理事情。请师父慈悲开示,同修之间相处的尺度该如何把握?

 

答:实际上同修和同修之间前世都有缘分的。我经常看见很多同修之间上辈子都是在一起出家的人,他们的感情很好,所以一进共修会,一看见,“哎呀,我跟你怎么这么有缘分啊!”很正常。但是要记住,那是上辈子的缘,你不能跑到共修会来,“我来跟你继续这个缘分”,那就天下大乱了,这是第一;第二,要记住了,同修之间只讲佛法,少讲人间事。因为心中有“是”才会产生“非”,因为你的心经常不安定,觉得“这个是应该这样,那个是应该这样”。所以不能想,到了观音堂,到了学佛人的地方,就要好好地念经,只谈体会,不讲任何生意上的事情。佛友,那是佛的朋友,佛的友爱,所以不能掺杂着任何人间的是非。记住了,谁在观音堂、在共修会说是非者,他就是是非人。

如何理解广结善缘和了结尘缘

(请点击视频观看)


如何理解广结善缘和了结尘缘

摘自 弟子提问 师父回答——卢台长2016新加坡弘法解答会


问:如果这辈子了结了尘缘才能够脱离六道,那么现在我们为什么又要广结善缘呢?我们结的每一个善缘以后来世会不会造成他们来还我们的债呢?我们会不会因为再一次了结善缘而来世又导致了轮回呢?

 

答:我们广结善缘,结的是什么缘你一定要知道。不是结的人缘,结的人缘下辈子要来还。我们结的佛缘,还什么?到天上去,在天上一起。观世音菩萨多少辈子以前,多少世以前,他到人间来广结善缘,跟观世音菩萨结缘的有多少人啊,大家都“家家拜观音”。就是现在我们心灵法门,实际上你们很多人几世之前都跟观世音菩萨很有缘分,台长这一世受观世音菩萨委托,来把大家聚在一起,带上天,最后的是这样。那你说,这种善缘要不要结啊?所以叫广结善缘,实际上这个“善”就是佛缘,不是人间的人缘。


转恶缘为善缘,化尘缘为法缘

摘自 视频白话佛法 53【静定是观照】


人与人的吵闹、忌妒、烦恼都是有因有果的,众生所结善缘、恶缘的深浅都是上辈子的。所以要把它融入佛之大海中,海纳百川、拥有宽阔的胸怀,就能善解人意,就能理解别人,放下自己内心的瞋恨。所以在人间,不论亲家还是冤家,我们都要相互帮助、相互提携、互相接引。有时候一个佛友提醒你一句话,会使你豁然开朗。很多学佛人自己做错了,在忧郁中,别人善意地提醒你一句话,可能就是菩萨让他来提醒你的,你就会转恶念为善念,转恶缘为善缘,化尘缘为法缘,这是我们生命中,学佛最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修行路上要多结善缘,才能一世修成。广结善缘,那是一种智慧。只有众生对你的爱,才会造就你无限的慈悲的力量。


法缘、因缘、佛缘的关系

摘自 来信解答(三百六十一)


问:《白话佛法》第一册中说:“因缘,从佛法上讲叫法缘。”请问,法缘是学佛人对因缘的另一种称呼吗?还是法缘属于因缘中的一种?法缘、因缘、佛缘,有什么关联吗?

 

答:因缘是连带的,比如你跟这个人上辈子有缘分,有因必有缘,有因必有果;法缘,在整个人生中有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就有法缘,没有智慧的人就不会有佛法的缘分或跟其他法的缘分。法缘是一种悟性,是一种理解;佛缘是完全跟佛有关系。佛缘跟法缘还是有关系的,但是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为有这个因了,你上辈子种下跟观世音菩萨的缘分,所以这辈子才会找到心灵法门;如果没有上辈子跟菩萨的缘分,怎么会这辈子找到心灵法门跟着师父?有了因缘之后才有法缘,因缘应该写在第一,法缘是能够理解、感悟这个世界一切苦空无常,不长久的,无常的,明白这个道理就懂得法了,然后开始有佛缘。实际上三者有递进关系。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