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孩子教育和考试助念】以德养身,造福子孙;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教育好孩子就是在为自己种上善因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4-10-14 20: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教育和考试助念】

(一)

本篇摘要

▲佛陀教育罗睺罗的故事

母亲对胎儿的影响

▲父母要认真教育孩子

▲教育好孩子就是在为自己种上善因

▲以德养身,造福子孙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佛陀教育罗睺罗的故事

请点击视频观看)


佛陀教育罗睺罗的故事

摘自 视频白话佛法 107【见证实相 以相妙用】

在《教诫罗睺罗经》中记载佛陀善巧方便教导罗睺罗改过的典故。佛陀的孩子罗睺罗开始修行的时候,他因为比较小,比较淘气,他学法持戒有疏忽的地方,因此受过佛陀父亲的训诫。在这个经文中,对他喜欢说谎的坏习惯,佛陀用了一种比喻,这在《相应部》的第二品中讲到,就是对小沙弥解说世事无常的本性。师父觉得这个弟子选的这一篇非常好,所以师父今天跟大家讲。本来我给大家准备了另外的佛陀的故事,今天就告诉大家这个故事,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师父也是这么遵照佛陀的教诲在教育你们大家的。

有一天,佛陀命令他的孩子罗睺罗端着一大盆水洗佛的双足。洗完之后,佛就问他:“孩子,这些水可以喝吗?”

罗睺罗说:“洗过脚的水不干净,不能喝。”

佛说:“你知道吗?你就和这个洗足的水一样。水本来是非常清净的,洗了脚之后就很脏。就比如你本来是皇宫贵族的王孙,现在远离了世间虚假的荣华富贵,你现在出家做沙门,不精进修道,不清净身心,不守口慎言,整天讲玩笑话骗人,三毒的污垢填满了你的心中,同清净的水里有了垢秽一样!”佛陀从来没有这么严声厉色地对罗睺罗说过话。罗睺罗低头不敢仰望佛陀,佛陀招呼他把水拿去倒掉,他这才敢移动身子。

等罗睺罗倒了水回来之后,佛陀又再问他:“这个盆可以用来盛饭、洗米、洗菜吗?”

罗睺罗说:“洗脚的盆不可以盛饭吃,因为盆里不干净,上面有污垢粘着,所以不能装东西吃。”

佛说:“你就是和这个盆一样,你虽然出家做了沙门,但是你不修戒定慧,不净身口意,满身充斥着不实的垢秽,圣洁光明的智慧、大道的资粮怎么能够装进你的心中?”佛陀说后,用脚把盆子轻轻一踢,盆子就滚得转起来。罗睺罗很害怕的样子。

佛陀就问他:“罗睺罗!你怕把这个盆子踢坏吗?”

罗睺罗说:“佛陀,不是!洗足的盆是很粗的用物,坏了也不要紧。”

佛陀跟他讲:“罗睺罗!你就和这个盆子一样,不会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护。你出家做沙门,不重威仪,戏弄妄言,自甘堕落,自取下贱。这个结果将使谁都不爱护你、珍视你,就是到了命终的时候也不能觉悟,你会处在迷中增加更多的迷惑!”

罗睺罗全身流汗,惭愧得无地容身,他发誓自己以后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心:“我绝对不能自甘堕落。”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对弟子们身上的毛病,作为一个师父要严加管理。如果对弟子身上的毛病不好好地管,就是放纵,就是在伤害他,就是看见他自甘堕落,让别人看不起他。


母亲对胎儿的影响

摘自 广播讲座 (一) 30【培养好的心态,学习佛教的智慧】

母亲的一言一行,一动怒,一个善举,如果是正的话,孩子就在脑子里接受了这方面的教育。如果母亲非常地懂事情,从来不争不吵,心态很好,孩子在母胎中就会非常安定和祥和。如果母亲今天闹,明天吵,孩子在母胎中也得不到安宁。作为父母,一举一动一定要正,同时要断掉荤腥。如果母亲经常吃荤腥的话,这胎儿也会受到影响。很多孩子一出生就喜欢吃活海鲜,就是受到母亲孕期饮食的影响。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长远考虑。如果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天天念佛,那她念出的佛法,就能够让胎儿感受到母亲的正气,感受到菩萨的慈悲,感受到菩萨的庇荫,让孩子在母亲的怀中就种上第一颗善根。母亲怀孕的时候,孩子的正气非常重要。如果母亲经常念经,孩子必得安乐,所生的儿女也会相貌端庄、性情慈善、天资聪明。我们学佛修心必须懂得从小就要让孩子念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孩子的世界观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要让孩子能够念经修行。这样的话,你的孩子才会天资聪明,才会相貌端庄,才会性情慈善,这个是心态的基本点。


父母要认真教育孩子

摘自 广播讲座 (一) 25【明理勤修,善种因果】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会做错很多事情,而这些在你心中种下了很大的因。因为在年轻的时候,父母亲随地吐痰,父母亲经常吵架,父母亲什么都不管,实际上已经造成了这个因。这是什么因呢?这个因很简单。因为在小时候不懂事情的时候,做错了事情,而父母亲没有给他解释清楚,虽然知道错了,但是不知道错在哪里。这也是在他的八识田中种下了一个恶因。举个例子,小时候比较偷懒,不肯洗碗,不愿做家务,爸爸妈妈说,“你这样是不可以的,你要多做事情啊”。做了,爸爸妈妈就不说了。还有就是,父母亲经常会说,“这孩子就是有点懒,其他方面都很好”。父母亲这句话一讲出来,孩子就会想,我就是懒了一点,别的都很好。等到他长大了,他也是懒一点,大家就不喜欢他;结婚成家后,在家也是懒一点,更是没有人喜欢了。父母的一言一语都可能给孩子造成一辈子的遗憾。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非常认真,尽量少开玩笑,尤其是那些低级下流的玩笑。很多父母亲一开心,当着孩子乱开玩笑;不开心的时候,当着孩子大吵大闹。这些行为给孩子心灵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也是种下了不好的因。

大家知道,电影分为几个级别,有些片子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宜观看。实际上,就是怕不好的东西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植下不好的苗,长大后就会成为一棵歪脖子树。如果你从小种植一棵松苗,长大后就是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对孩子讲话要严谨,对孩子的教育要严谨。很多父母亲吵了一辈子,等到孩子有一天离开他们,他们找孩子回家,孩子会说,“你们天天这么吵,我已经受够了,你们这么搞,我怎么办?”所以,一个人做事情不能只为自己……


教育好孩子就是在为自己种上善因

摘自 广播讲座 (一) 25【明理勤修,善种因果】

父母亲在孩子心田植入的是善因,以后得到的就是善果。我们现在教育孩子孝悌,让孩子知道孝顺的重要性,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孝顺父母亲。你种下了这个因,等你年龄大了,孩子会孝顺伺候你,你就得到善果了。

过去有很多人家,父母亲对祖辈很孝顺,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等到父母亲年龄大了,孩子学样,孩子也是非常地孝顺。这就是父母亲种下的善因,到了他们晚年的时候得到的善果啊。同样,有很多父母亲只管自己,在孩子面前经常数落祖辈,一开口就是“老东西”“老不死的”,他们没有想到,等到他们自己老了、生重病了,他们的孩子对他们的态度会是更加恶劣,造成的果会是赶他们出家门。这个因就是他们自己种的啊,因为他们从小没有教育好孩子。所以,教育好孩子就是在为自己种上善因。你的孩子不孝顺,你怪谁啊,这是因为你种下的恶因。有一句话,“子不孝,父之过”。孩子不孝顺,就是做父母的责任啊。所以,我们学佛修心就是要学因果。

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所做的一切对孩子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当着孩子的面随便吹牛,孩子以后吹牛更是厉害。当着孩子的面随便谩骂,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谩骂。父母亲节约,孩子就会懂得节约,这是言传身教啊。所以说,己不正,焉能正人?你自己都不正,孩子怎么会正呢?大家跟着台长学佛学法,台长必须正,大家才会正。我们学着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一定是慈悲,大家才会慈悲啊。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学菩萨,就是要学因果。我们懂得因果之后,我们就不会犯错误,不会害自己。因为当一个果出来之后,那是害人害己啊。你害了孩子,你也害了自己。你害了朋友,你也是害了自己啊。当父母亲生病时,很多人出于私心不舍得花钱,耽误病情,最后由于病情延误,父母亲死在家里。这给他留下的是终身遗憾。你害了父母,也害了自己。同样的道理,台长希望大家把孩子的教育早早地抓起来,让他们从小就学佛学理啊。


以德养身,造福子孙

摘自 来信解答(二百七十二)

意念与弟子:人间父母对孩子百般宠溺,以物质名利喂养子孙,导致孩子无明习气,跟着父母造作恶业,乃至堕落恶道,实为可悲可怜。人间阳人长此下去,恶气甚重,以后会恶道轮回苦。你今前去地府听审,回阳世尽快书写与你师父让阳世众生警惕。父母应当以身作则,以德养身,积善积德,修习佛法,才为正,才能造福子孙后代。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摘自 佛学问答 (一百二十七)

问:台长您好!我家的孩子很不听话,说什么也不听,怎么说也不听,请问该怎么办?

答:孩子不听话的可能性有多种。首先,不要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束缚孩子调皮纯真的天性。如果是一般的不爱学习不听话,一般可以念《心经》求菩萨保佑他开智慧。如果孩子和父母或者其他家人对着干,可能是前世的冤结,或者来讨债的,还需要《解结咒》。另外有种可能就是孩子身上有要经者(譬如父母有没有打胎流产的孩子),需要念小房子超度。

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请点击视频观看)


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摘自 20151214 马来西亚·吉隆坡《佛友见面会》

问:在当今社会上许多小孩从小就表现出贪瞋痴慢疑,例如:喜欢偷同学的东西,说谎话,甚至早恋。而一般学佛人还是中年人较多,小孩与青年人往往在不懂事时,犯下了许多错误。请问师父,当一个人处于儿童或青年时期时,是否比中年人更容易受到孽缘的牵绊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说言传身教。一个孩子生出来不会变得很坏的,不会去偷人家东西,一定是他的爸爸妈妈。哪怕在家里,妈妈偷爸爸的东西,爸爸偷妈妈的东西。我告诉你,孩子看了,他就会去偷人家的东西。孩子长出来,怎么会偷东西啊?就是“己不正,焉能正人”。所以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明白了吗?(明白。请问师父,小孩子不懂事的情况下所造的业障与他们懂事的情况的业障是否一样?)不一样。小孩子做出来的业障,叫“惯业”。“惯”就是习惯,是一种不当回事的,并不是一种用心去做的。他是看到了,习惯。比方说,妈妈喜欢到外面去看到没人拿一样东西,这小孩子看见没人也拿一样东西。那是他跟着妈妈习惯来的,他不认为这个习惯是不好的。如果用心的,“嗯,我偷东西……”用心了那就有业障了。所以我告诉你,没有意地去伤害别人,虽然也是伤害,但是判得比那种有意伤害人要轻很多(感恩师父)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