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2.对欲望要适可而止

[复制链接]

6084

主题

6128

帖子

15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6536
发表于 2025-6-20 16: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欲望要适可而止

——摘自《马来西亚·槟城佛友见面会开示》 20150121


有一位老人在哭,警察过去问他:“老人家,你出什么事情了?”老人说:“我75岁了,家中有一位25岁的妻子,又聪明又漂亮,还疯狂地爱着我。”警察问:“那你为什么还要哭?”老人说:“因为我想不起来家住在哪里了。”75岁的老人找一个25岁的妻子,记性不好连家都记不住,就算拥有了也会失去。要做与自己相对应的事情,人对欲望不知道适可而止,不知道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情。欲望不能再高了,明明肠胃已经坏了,还要不停地吃这个吃那个,明明没有经济能力,还非要买大房子,还说“银行就是我的小金库”,还得起吗?一辈子就在金库里钻不出来了。人间的一切不是想做就能做的。要常常忏悔,常常觉得“我过分了,我做错了,我忏悔”,才是真正的智慧。(掌声)所以很多人学佛后,他能够理解别人——最重要,他就懂得了换位思考,用你的慈悲心去原谅别人,可以化解灾难。


所以要用诚心,有句话叫“诚能移性”,也就是说,真诚能够把你的心、你的本性都转移。所以用真诚心去对别人好,你能控制人性的走向。也就是说,你到底是一个恶人还是一个好人?你用真诚去对别人,你可能就成为一个善人;如果你用恶心去对别人,你可能就是一个恶人。真诚心是我们人跟人交往的第一个原则,所以我们学佛人都希望自己认真地对待别人。你如果对别人真心,你可能很快就获得他人对你的真心。所以要学佛,做一个真诚坦荡的人,那就是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很多人为什么能够忍辱精进?因为他懂得十二因缘,他懂得因果报应,他懂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不种这个因,不会有这个果,所以他就显得端庄,心灵就产生美好,慈悲心在他的心里就会发出光芒。


还有一句话叫“勤能生财”,一个人勤俭节约、勤奋好学,就会拥有财富。哪有一个经济上好的人是不付出自己的勤劳的?所以懒惰的人不要去想,就是父母亲留下的遗产,很快就会把它败光。所以学佛人生活中不能浪费钱财。有的人有了财不惜福,那么“福报”,福很快就给报掉了,所以很多人到了晚年就没有福气了。年轻的时候家里很富有,条件很好,为什么到了老年到马路上去要饭呢?因为他的福全部都报光了。(掌声)学佛人要保持一种朴素的作风。勤能生财,俭能留财,你要勤俭的话,就能留住财。


福能养命,一个有福气的人,他的命就比较长一点;修能养性,修心的人能够修心养性;慈能养慧,一个人如果慈悲,他的脑子就会有智慧生出来。所以学佛能颐养天年。

首页 > 视听精选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