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世俗间修心的阻碍
▲职场上的因果
▲用自己的良心来衡量
▲如何智慧面对工作中的选择
▲不要让物质来控制自己的内心
台长开 示:一切所求皆是虚妄——所求的不是你真正需要的
(请点击视频观看)
职场
世俗间修心的阻碍
摘自白話佛法 (一) 6、【修心如履薄冰】
在世俗生活中,我们經常会因为种种“不公”而生烦恼。比如在工作中,自己多干了,能力强却不被重视,勤勤恳恳却一直没有提升;在家中,自己对孩子家人付出了那么多,他们却不知道珍惜。我就是想学佛修心,可世间的一切烦恼却总是干扰我的“清净心”,难道我就不能无忧无虑地学佛修心,世间就没有净土了吗?在医院里工作,看到的是满目的苦,医生护士却习以为常,常常因怠慢疏忽而导致人间悲剧,自己就想退缩,寻求遁世等等,例子举不胜举。即使周围的同修,也会因为悟的层次不同,对事情的理解不同,在待人处事上也有不同的方式。因此常被人误解、嘲讽,甚至诽谤,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屡见不鲜。
这些“不公”,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都是来自世俗间修心的阻碍。这些想法都已扎根在脑子里,好像挥不去抹不掉,每天都不停地问自己,越来越认定自己的想法千真万确,没有别的解释,从而“执着”于这些不正确的认识,不能够在认识上提升,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修心过程中的“魔”。在这些情况下,只要学习和应用对佛法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就可以看淡这些烦恼和不公。比如说:领导没能力,就因为他“姐夫”是总經理,他才坐在这个位置上,自己能力非凡(自认为),却总得不到重用。要知道,你不被重用,想换工作却一直找不到,怨不到别人,是你孽障缠身,是只关在笼中的虎,要想顺利先消孽障。你领导的能力怎么样且先不说,至少他现在运程中有贵人相助,前程不错,因为前世曾照顾过一位孤寡老人半生。有了这些认识,很自然你就会认识到因果定律丝毫不爽,也就会抓紧时间消孽行善。
职场上的因果
摘自Shuohua20131227 01:48
女听众:在人间都是因果,没有对错可讲的,那么揭发、检举这样的事情从佛法上来看是否动了人的因果?
台长答:揭发一般就是“我因为恨你过去伤害过我,所以我现在就揭发你”。实际上从佛法上来讲,我们讲“慈悲为怀”,要多给人家点机会,从侧面、其他方面让他自己开悟,让别人跟他一些沟通。如果暗中去揭发他的话,实际上的确是会有点因果的。因为不管怎么样,总是要给别人点机会,他做错的不再做错了,这个事情就可以了。但是他做错了,还在做错,有些事情旧业新犯,有的时候就用一些适当的方法提醒他。我今天不讲是揭发或者是什么情况,就说用点适当的方法提醒他,或者给他一点惩治,实际上这个就是打掉他心里的魔,目的是为了帮助别人。
佛法说我们帮助别人目的是为了让他改变,而不是为了把他打下去。这样的话对佛法界讲的“慈悲心”可能会得到一些更淋漓尽致的发展,能够更懂得:我今天讲他是为了他好,而不是为了把他踢出去。比方说现在很多人在師父身边学佛,他们肯定会犯很多错误,如果師父说:“我今天批评你了,这个问题你没有认识,我不要你在我身边了。” 如果你对这个事物认识了,说:“師父,对不起了。”那这个事情就应该原谅他,就应该帮助他。因为我们学佛的目的不是要把人家踢出去,而是要让人家改变自己,改正自己身上的错误,让他们自己的心变得好一点,让他们的行为变得更如理如法,所以这就叫修心修行。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错误的话,可能也不会在人间,在天上了(明白了)
用自己的良心来衡量
摘自广播讲座 (一) 6、【学佛学法要从根源上学起】
作为一个学佛的人,每做一件事情前,先用自己的良心问问是否可以做这件事,甚至可以想一想,如果观世音菩薩做这件事情,她会怎么做呢?这样的话,你的佛心、你的善良之心就会出来。比如说,在单位碰到了麻烦事,很想去领导那里说说某位同事的不好,如果这个时候,你有慈悲心,就会原谅那位同事,然而事情就此了结。事实上,总会有人问台长,如果是那个人有错,我不去领导那里解释一下,领导对我有误会,我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请记住,这是两种所为。那个人做的事情,他自己造孽了。还有一种所为,他是来要债的,你欠他的债。大家想想看,如果你不到领导那里去还击的话,也许你不会再有灾难了。即便领导对你暂时有看法,时间一长,也会慢慢烟消云散,领导最终会看出事情的真相。其实很多事情是不需要解释的。碰到误会,如果不去讲人家的坏话,你们之间的怨结就会结束,因为对方不会再来惹事了。如果你不忍,去还击了,对方可能会给你造成更大的报复和打击,这样的反击会促使你跌入万丈深渊。
别人对你不好,一定你也有问题
摘自广播讲座 (一) 6、【学佛学法要从根源上学起】
生活中被别人欺骗、欺负,吃亏、上当之后,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对待呢?是继续用愤怒的攻击、嘲笑、自闭、谩骂,还是从内心深处去宽容、包容对方?
曾經有一位老板来问我:“我下面的职员个个都在偷懒,只要我一不看见他们,他 们就偷懒。我很难过,我很生气啊!”我就问他了:“你过去打过工没有?”他说:“打过。”“你帮别人打工的时候,你偷懒不偷懒?” 他脸红了,说:“我偷懒的。”一个人给别人留一点空间,就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人要知因懂果,包容别人。别人对你不好,一定你也有问题。换位思考,自我忏悔,懦弱愚痴之人容易激动地大吵大喊,而我们学佛人不管碰到什么事,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的庄严和风度。
如何智慧面对工作中的选择
(请点击视频观看)
命中该有的福报会转换吗
摘自Wenda20150724 22:23
男听众:有同修为了更好地修行,决定提前退休,这辈子会减少收入几十万。请问,这命中该有的福报会转为功德吗?还是移到下辈子呢?
台长答:会。他退休了之后只要能够有饭吃,他这么念經修行……我问你一句话你就明白了:法師出家,他家里本来应该富有,本来应该有孩子、有妻子,他现在把这些都抛掉了,出家了,你说它会转为功德吗?(会的会的)那好了(那它是转成功德还是转成福报呢?)都可以,都可能。因为你修得好,就是功德;修得不好,就是福报(哦,明白了!)
不要让物质来控制自己的内心
摘自baihuafofa 161222
師父經常讲一句话:当一个人在人间得到的东西越多,他在天上得到的越少;在一个人在人间得到的东西越少,他在天上得到的东西就越多。所以久而久之,慢慢得物质对心理开始产生作用和转化。转化之后,就是以物质为自己的价值观,并不用自己的心来好好地维护自己纯洁的心来对这个世界的物质加以调控,而是让这些物质来控制自己的内心,控制自己的灵魂,实际上这就是转化的作用。因为一个人本来很穷,突然之间有钱了,它会对心起转化作用。唯利是图的人,在唯物辩证法来看就是外界已經对他产生了致命根本的转变,使他变得只要钱什么都不要,脸都不要了。所以学佛要懂得众生虽然有佛性,但是这种佛性在我们的本性处,就是在宇宙的根本处。
远离圖騰是为上
摘自2021年師父每日白話佛法【远离圖騰是为上】(2021年9月18日)
不替别人背业,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远离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见一切因果赶快回避,不要进入圖騰中。这就相当于爸妈吵架,孩子千万不要介入,一旦介入就不知道谁对谁错,而且最后的结果是爸妈都骂你,因为你根本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其实是因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才造成了他们今天的吵架,并不是单单因为现在这次的事情,所以只要你参与进去就是错的,进去就动因果了,不了解就会卷入因果。
家庭
幸福的家庭不争对错
摘自2018-12-29 盧台长马来西亚《世界佛友见面会》
每一个幸福的家庭从来就不是三观相合,而是不争对错。也就是说,当家人的幸福大于坚持三观的时候,对错已經不是很重要了。什么叫三观?台长告诉你们,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人问:幸福的家庭是怎么样的?回答是幸福的家庭都不争谁对谁错。很多人喜欢把家庭矛盾归咎于三观不合,哪有那么多的三观相合的?更多的时候是不分对错。夫妻中如果有任何一方太好胜,双方就永远不会得到快乐。有一对老夫妻吵架,丈夫总是让着妻子,妻子问:“你明明知道是我错了,你为什么还让着我?”她的丈夫说:“因为我怕吵赢了,会输了感情,丢了你,我就输了人生的一半。”婚姻里哪有那么多的三观相合?不过是你在争吵,别人在忍让。如果不懂得忍让,你就会出洋相。
如何理解“了缘”
摘自Wenda20171222 27:33
女听众:同修对另一位師兄说他的婚姻不好,然后另一位師兄念經的时候看到观世音菩薩,就问那位師兄的婚姻状况,观世音菩薩说让那位師兄在人间好好了缘。同修对这个“了缘”不是太懂,请師父慈悲开 示。
台长答:“了缘”还不懂啊?我们每一个人今天到了这个世界是不是有缘分啊?(是)比方说你欠人家的,现在人家整天在欺负你,你学会忍辱精进,你不就在了缘吗?把这个缘分了了。很多人说:“我一辈子欠他的。”你自己心里都很明白你欠他的,欠到最后,还完了,不欠了,这个缘不就了了吗?恶缘不就了掉了吗?善缘也了,恶缘也了。很多人跟師父过去缘分很深,他们也是的,学的时候特别认真,特别好,到了缘分尽了,他一下子跑了,了缘了,我跟他的善缘也了掉了(師父,您给他开 示两句)第一,要随缘;第二,碰到人间任何的事情都要懂得这是因缘;第三,我讲的,菩薩也跟他讲的,要把这段善缘、恶缘都要了清,那你就心无罣碍,叫了缘,你的心中没有罣碍,你就变成空无了,空无了之后才能变成空悟。因为你空了才能开悟,你不空永远开不了悟,所以叫悟空。
如何正确处理佛化家庭因境界不同而产生的矛盾
(请点击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