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共修】 疑 (二)

[复制链接]

6084

主题

6128

帖子

15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6536
发表于 2021-12-1 00: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意 于 2021-12-2 07:23 编辑

专题共修

  

(导读)

是非对错之心过重会导致怀疑心

用本性对治心中的是非

用反证法去除心中对别人的怀疑

妄念生疑心


     

判断疑心病的根源,对症下药

五毒皆因执着而起

摘自白話佛法 (七) 18、空性就是随缘 

今天師父跟你们讲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贪心、恨心、痴心、傲慢心、怀疑心,你们知道是怎么来的吗?这个五毒都是因为人的执著而起,你们如果想去除这些坏的习惯、坏的五毒,你们首先要抛开执著。执著是什么?就是“我认为”。你认为?你认为是对的,才会有贪;你认为是对的,才会有恨;你认为他是坏人,你才会有愚痴;你认为他是小人,你就会有傲慢之心;你认为他就是偷东西的人,你才会有怀疑。所有的一切都是从我执开始的。

共修会感悟

1.有些人是非观很重,一旦看到别人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抛开因果怀疑别人肯定是错的。


 

是非对错之心过重会导致怀疑心

摘自Wenda20181116 13:30 

女听众師父,是非对错之心过重,是否会导致疑心?

台长答:会的。因为你心中經常讲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这个错的、那个对的,你的疑心病就很重了(也不要把善恶看得太重,对吧?)对啊。善恶本是因缘,你在人间的善和恶很多都是前世的因果,明白了吗?(是的)


 

用本性对治心中的是非

摘自白話佛法 (九) 18、付出予众生,就是无所求 

你去怀疑一个人,你就是在心中有是非;你不怀疑他,你这个人就没有是非,对不对啊?从你的本性来讲,他做了一件事情让你怀疑他了,那么你的本性怎么样来解决呢?很简单,一个人不管是否有这个毛病,他本来就是很自然的,他生出毛病是自然的,不出毛病也是自然的,因为他是人,他做错了事情我要原谅他,他做对了,我也不要去怀疑他,所以我对他没有任何想法,这就是natural(自然的)。不怀疑别人的人,就不容易被别人怀疑;經常去怀疑别人的人,就很容易被人家怀疑。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别人的对错

摘自白話佛法 (二) 41、学佛境界,懂得因果,能舍即空 

要知道扭曲人家意见的人是无药可救的,人家给你讲一句话你去永远扭曲人家的意见,那你这个人就无药可救了。比如:人家说你身体当心点,他马上说:你什么意思你想害我呀?这就是扭曲人家的意见。人家为他好,他去怀疑人家,这个人就无药可救了。用一个反证法,先强迫自己肯定别人的意见,然后再思考,这就叫做人,当你怀疑人家对你不好的时候,人家讲了一句话之后,你要用反证法,先强迫自己相信,肯定人家的说法。是对的,然后再去思考,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人家的对错。学佛和做人,是一不是二,是不能分开的,平时做人很坏,天天嘴巴里念阿弥陀佛,等走的时候能上西方极乐世界吗?那是不可能的。


 

用反证法去除心中对别人的怀疑

摘自Wenda20180316 27:29 

女听众:師父,您开 示过,不要扭曲别人的意思,要用反证法去除心中的毛病。師父举了一个例子:可以强迫自己认为别人都是为我好的。请師父开 示一下这个“反证法去除心中的毛病”是什么意思。

台长答反证法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一种忍辱精进法。比方说,人家在讲你,你怎么理解很重要,你觉得虽然不能接受,但是你先要接受它。因为第一,他的出发点是为你好;第二,你虽然心中不能接受,但是并不代表你的意见就是完全正确的,也并不代表你接受了它,他全是对的。所以先接受下来,慢慢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的话,你分析,把不好的东西拿掉,让自己能够接受改变的东西进入七识田中,进入末那识。

共修会感悟

2.有些人性格比较,人家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让他想很久,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意见。


敏感导致疑心病

摘自Wenda20200117 50:56  

女听众:敏感是什么原因?

台长答:敏感很多原因(比如听人家说什么话,他就觉得“哎呀,他在说我呢”,就是猜别人)对啊,这是人的猜忌,都有的(属于疑心,五毒里的“疑”,是吧?)嗯,“疑”,贪瞋痴慢疑。这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你只要是人,就会有这种怀疑心出来(对。所以说叫“敏感多疑”?)敏感本身就是一种毛病。(对于比较敏感的人,应该怎么去修心对治这个问题?)不要去对治了,各人修心各人好,各人吃饭各人饱(对,那怎么改掉?)让他自己改,你自己气量大。多跟气量大的人在一起,什么都不在乎的人,这个人就是有修的(明白了)


 

接触社会时是否要有戒备心

(请点击视频观看)


诚信改变多疑的性格

摘自Wenda20170623 03:11  

女听众:師父,人间有句话叫做“疑心生暗gui”,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怀疑别人,对别人不理解,造成错误的判断,听到点外界的声音就错误地相信,事后又发现误会了。我们应该怎么样预防、治愈这种多疑的性格呢?

台长答:治愈这种性格,就是要诚信,要相信人家,要纯洁地相信。比方说,你妈妈从来不会喝酒,人家说:“我看见你妈妈喝酒了。”你相信吗?(我不相信)你爸爸从来不会在外面乱玩女人,突然人家跑到你耳朵边上造谣:“我今天看见你爸爸在玩女人。”你会相信吗?(不相信)怎么会不相信的呢?怎么能预防呢?因为你对他有诚信、有坚信。 


 

不要随便揣测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摘自白話佛法视频开 示 | 第75集 福慧双修 出六道 

我们很多人活在世界上不会做人,不该讲的乱讲,不该做的乱做,不该想的乱想,然后看别人都不顺眼,这样的话就慢慢地造成无事生非。你们想想,人跟人的接触,你心里想什么,你的眼睛里会看得出来的。你觉得大家对你好,你会眼睛里充满喜悦、感动;如果你今天感觉大家都在讽刺你,对你不好,用另外一只眼睛在看你,你自己心中就会马上产生烦恼,忧郁难受。没有事情,你的眼睛就会产生很多的异样的感觉,让人家感觉你对人家不好。其实人家没有这个想法,大家都忙大家的事情,谁专门来对你特别照顾,除非跟你特别好的。人现在都是这样,所以師父跟你们说,不要随便地在人间猜测,猜测就是去經常怀疑,你是不是这样,你是不是背后捉弄我,或者怎么样,编造没有的事情,这样的话你会给自己找麻烦。佛友会觉得你这个人非常地多疑,人家不愿意跟你说真心话,相反的话,你不去猜测别人,讲话实实在在,别人会觉得你很成熟、很有修养,讲出来的话头头是道,懂的事情多讲一点。实际上他不可能什么都懂的。这个就是師父跟你们说,一个修行人,如果脱离了一种人间的低级趣味,也就是说不要去整天地,看着周围的环境而生活,不要去整天地随着别人的心情而活着,那你就是脱离了人世间的低级趣味。你为什么老觉得别人在想你不好,别人在说你不好,别人在做一些动作对你不好,过去有人说过笑话,说在饭店里,哪个员工如果把一个盆子打破了,或者把一个调羹打碎了,就是说马上这个supervisor,就是那个管理人员,就会觉得他今天跟我闹意见了,有看法了,有想法了,因为这种做领导的人他特别敏感,他总是感觉别人对他有意见,因为他做出来的事情并不是如理如法。


 

将怀疑的事情当做没有

摘自Zongshu20171230  04:56 

女听众:師父,看一个1985年属牛的女孩,看看她的婚姻。

台长答:婚姻一般,叫她好好念經了(她丈夫外面有没有什么异性?她总怀疑她丈夫)知道了,我就不想讲。我告诉你,怀疑也只能当成没有,你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你把它点破了,他就破碗破摔。只能一边念經,心里知道……这种苦就是五阴炽盛苦,讲不出来,你也得受。就知道他不爱你……出去参加什么Party、参加什么。聚会的夫妻,有几对是真的心和的?骨头轻得不得了,男的穿得好看,女的穿得好看,跑过去就是显化给人家看的,你以为他们真的爱得不得了啊?叫你学会克制,那就是五阴炽盛苦,讲不出来的苦。这个世界上没有圆满的,圆满的不在这个世界上,在天上(師父,她丈夫那边有……)你讲啊!你把它讲出来了,你把人家婚姻就拆掉了。我会帮你看的?你脑子坏掉了。好好开开智慧了,多念心經。 


冷静地化解心灵的烦恼

摘自盧台长来信解答(三百五十二)2019-12-21 

白話佛法11册最后一篇里,師父开 示“要化解心中的疑虑和疑惑,心中的疑惑不能常放在心中,師父教你们两个方法:一个方法是尽快地去了解清楚,把它化解;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不要去了解,慢慢地就化解掉了,不要去查盘根错节,不要去理解,不要去解释,什么都不要去想、不去做,慢慢地就化解心灵的烦恼。要刨根问底的话,那你思维一定就会出事。”我们要怎么区分什么事情要尽快去了解清楚,而什么事情不要刨根问底呢?

答:给自己心中定个位。比方说听到别人说你不好,你很难过,恨不得马上去解释,马上要找到元凶“到底是谁说的”,人都有这个毛病。要在自己心中马上设立一系列问题。“我现在马上去解决行不行?”“不行。”“他人在不在?”“不在。”“明天去找他,一定和他讲。”心里把它放到了明天的位置上,你今天就不会着急了。有智慧的人不急的,碰到任何事情都不急。还有一种方法,碰到事情先在心中想一想:“是不是听错?是不是有人传错?可能不是说我吧……”先在心中竖立好几道防火墙把这些不好的事情挡住,给自己很多的假设,这些假设就是你的防火墙,不让自己伤心难受烦恼的防火墙,挡住之后就不会伤心难过了。还要给自己一点自信,“明天我一定会弄清楚的”“这个礼拜我一定把这个事情解决”,到了明天后天你就忘掉了,不会像当时这么难过痛苦。家里太太和你吵架的时候,要想到可能她今天身体不舒服,或者在单位里被老板骂了,“她今天肯定是被老板骂了,她平时从来不这样的”,你心里就舒服了,解脱很多,不会马上发脾气了。这就是用心中的一种问题来阻挡外界给你造成的伤害,用一种自我解脱的方法来抵制外界给你的不公正待遇。有的人碰到一点点冤枉就跳,这种人活不长的;有的人碰到一点点事情马上就要去搞清楚,也会非常烦恼。師父对弟子为什么马上要帮他们解决?因为師父不允许弟子造谣撒谎、讲错话,所以我管得严;如果是对外面的人,我总是说“没关系,慢慢我们调查一下……”不要盯着别人太纠结。很多事情不能太究竟,除了佛法可以究竟,其他的事情都不能究竟,究竟到底,人都要死的,全是假的。小时候为了一件小事,“为什么他这样对我,为什么欺负我……”你能究竟吗?现在想想这些事情,还有吗?还难受吗?早就忘记了。开完法会也忘记了,把菩薩的东西都记在心里了。師父开完法会也忘记,不能觉得自己救了很多人很了不起,要和大家一样,准备度更多的人。

共修会感悟

3.在未經证实的情况下,就幻想事情的各种可能性,将幻想的事情当做真实的,并影响了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处世。


 

妄念生疑心

摘自白話佛法视频开 示|第106集 虚空物质的本相 

实际上佛就是告诉我们,人为什么会无中生有?为什么很多没有的事情,他会产生有事情?这就是妄念、妄想,因为“妄”也能“想”出事情来的。举个简单例子,这个人好几天没来上班了,别人谣言就出来了:“哦?怎么回事?在家里是不是打架?”只要有一个同事开个玩笑,边上只要有三个人认同,可能这个谣言就成功了,那就是妄念、妄想出来了。你没有看见过,连“相”都没有看到,怎么能产生正确的思维呢?你怎么能去“用”这些呢?所以当你知道一句话,你不知道好的、错的时候,你去运用了,可能就伤害了自己的智慧,伤害了你的本性。我们人怀疑别人就是这样的,怀疑人家对你不好了,你的怀疑——你认为这个相是存在的,你没有看见,但是你妄念,然后去“用”了——你觉得他对你不好了、在伤害你了,然后就记在心中。你去用了,最后就伤害了同事、朋友之间和佛友之间的感情。所以妄念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想象是虚空的物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想象出来的。那想象有正能量的想象吗?有,飞机的制造者,还有发明家,首先运用的是想象力,然后去证实那种虚幻的东西存在。但是在妄念中,这个想象有时候是一种幻觉,你以为是对的,因为幻觉会扭曲你心理的正常状态。比方说你对这个人印象一直很好,你想“他最近为什么跟我不好了?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了?”开始扭曲了——曲线型思维,你的心理状态就变成曲线型地去理解,然后会造成对自己的伤害。所以很多人拜佛,刚拜的时候,“观世音菩薩,您保佑我能躲过这个劫”,他命根当中最近正好是有个善报,菩薩帮他了,点化他了,或者正好他一求,这件事情应了,“哎呀,菩薩真灵啊”。再碰到几件事情,“求了半天怎么不灵?”你命根当中没有福德了,然后开始妄念想“菩薩不喜欢我了,菩薩不理解我了。是不是我买的水果太差?还是我磕头不够诚心?”什么妄念都出来了,然后这种妄念在自己的内心,就存在一种曲线型的负心理状态,不正常,觉得菩薩不关心他了。“上次为什么关心我?” 那么慢慢地就以为自己是对的,就觉得菩薩有分别心。我们的内心佛性是非一非二的,不是一不是二;亦一亦二,是一也是二。你对一个人如果一心一意,这个人能对你不一心一意吗?我们对佛性一心一意,非一非二,佛能不帮助我们吗?你如果对佛三心二意,今天怀疑佛,明天觉得佛没有照顾你,后天觉得佛怎么有偏心,“为什么他求了就灵,我求了就不灵?”所有的这一切让你产生了很多贪心、恨心或者愚痴心,还有嫉妒心,你的三心、四心、五心全部都产生了。你一个意念会产生很多想法,这些想法又存在在内心深处,而这些存在的想法又是虚幻的,那么慢慢地一个想法又生出种种想法。所以經文上就讲,你的烦恼心、恨心……所有的心都会让你产生种种想法,因为它会生根,它会发芽,所以你的理解也会慢慢地越来越多。所以佛教我们非一非二,亦一亦二。 


用正见克服怀疑

(请点击视频观看)


共修会感悟

4.学佛后依然信心不足,怀疑自己没有能力学好佛,怀疑菩薩会不关心自己,从而心生退转。


 

愿力不够会导致怀疑佛法

摘自Wenda20181116 21:34 

女听众:有同修在修行中,或者所求不如愿,或者付出很大的努力得不到他的期望和回报,就会出现一些怀疑心和退转心。比如身边有的同修把亲人超度上去,结果亲人因自身业障又掉下来,超度的同修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也没有能力亲自证实亲人掉下来的原因,便心生怀疑,最后退转。请師父开 示,面对这样的情况,怎样避免疑心和道心退失?

台长答:有疑心和道心退失实际上就是愿力不够,在人间碰的苦难不够,越苦越有愿力。一个人要懂得怎么样有愿力,你碰到不同的境界之后会想不开、想不通,会一段时间忧郁,当你再发现某一个法门能够救度你,你就会拼命地发愿了,愿力就是来自于此。所以讲到底,愿力不够的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明白了) 


 

怀疑師父源于心中有邪

摘自Wenda20170402A  01:01:40  

男听众:師父法身开 示:“一个人要成菩薩,没有定力和智慧行不行?分不出正邪好坏的。”師父,有的師兄遇到了其他问题时还能慢慢地定下来,学会用佛理思考和解决,但是遇到诽谤和心魔时就完全没有原来的正思维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台长答邪的东西容易听进去,因为你心中有邪。如果你本身对師父完全相信,对心靈法門完全相信,怎么进得去呢?说明你平时在学习心靈法門当中或者对師父、或者对法门已經有怀疑,你一听到人家讲,你马上就会产生怀疑心,所以这还是从你心中来的……你内心本来的这种坚信力不够(那如何克服呢?)增加信心,增加了解

  

意念专一就不会有疑虑

白話佛法 (十) 38.心力就是能量 

他做事果断,就是因为他的意念一致,他脑子里想的是一致的,所以,信心非常的坚定,然后意念专一,那么就不会有疑虑发生。師父现在告诉你们,如果你是一个学佛精进有愿力的人,就不会有疑虑,就容易成功。我坚信我的孩子能够成功,你是不是就少怀疑你的孩子不会成功?今天我坚信我的丈夫一定不会对我怎么样不好,那你就不会再去怀疑丈夫。所以,一个人的念头要正,脑子里越单纯越好,越单纯,越容易成功。


 

净信对治疑心

摘自盧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 净信才能静定 2020-03-10 

一个人的心中如果經常有一颗永久心,因为你相信他是好人,因为你相信他不会伤害你,你的心就有了定力。很多人为什么会怀疑别人?因为自心不定,怀疑别人的人就是心不定,心不定的人,眼睛会贼溜溜地转,眼睛转久了,心就在“砰、砰”地跳,跳到后来就难过了。现在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很多人都有胡思乱想的毛病,想一个事情会越想越糟糕,看一个人会越看越怀疑:“这件事情我看就是他做的。” 你越想越会觉得是他做的,你看他所有的动作都会觉得这件事情像他做的,然后就怀疑对方,因为你的心飘忽不定。心不定的人,哪来的智慧?

学佛人除了要净信,还要有诚心。诚心是什么?就是实证之心,实实在在证得佛法之心。也就是说,我今天相信观世音菩薩是实在的,因为我实在太相信观世音菩薩,我没有任何理由离开观世音菩薩,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学佛、不修心,这就是观世音菩薩的实证之心。

证得佛心就要开发自己身心的宝藏,这个宝藏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悟性,也是我们的智慧之心,就是永久心、实证之心。当你完全相信,你有诚心,慢慢地你就会显现出自己的宝藏,然后你就可以用自己身心的宝藏,去医治自己灵魂和身体的疾病。


 

自信、不懈怠是一世修成的基础

摘自2015-11-22 盧台长新西兰《玄藝综述》大型解答会 – 守住口业勤念經 身心健康弥陀行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恐怕就吃不消了。”“天哪!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我办不到,我做不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天哪,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轻松地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人常常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青年时候的梦想,以为很远,不敢去想,结果离梦想越来越远,风霜的磨砺和肩上的重担时时让我们不知所措,不知道接下来该怎样面对人生。学佛人都希望梦想成真,成功却似乎远在天边遥不可及,懈怠和不自信让我们怀疑自己有没有学佛的能力,有没有生活的愿力……很多人就这样放弃了家庭,放弃了事业,放弃了自己身体的锻炼和健康。有多少人生癌症靠着自身的毅力坚持下来活到今天,而有些人生了癌症完全崩溃死的比医生预计的还要早。其实我们不必想以后的事情,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我们只要对别人好,别人终有一天会对我们好,一个月一年之后。要想着今天我只要做好人,念經学佛,明天我慈悲度众,努力完成自己想做的一切,就像那只钟一样,滴滴答答地摇摆过一天,成佛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身心。


 

不能让人家产生怀疑菩薩的心

摘自白話佛法 (八) 4、利益众生 修菩薩行 

如果自己的所作所为让众生产生对菩薩不明智的想法,也就是说,这个人学佛因为你的原因,对菩薩产生了一些想法、看法、疑惑,或者失去了学佛的信心,那麽你这个人就是在造业。你们虽说是在学佛,如果你们学的样子不像,让人家感觉到这个法门不对,或者有不好的想法,你们就是在造新业。所以,我们所做的事情一定不能让人家产生疑虑,产生退转不学佛的心。

共修会感悟

5.放不下对人间名利的执迷,总是害怕别人会夺走自己的利益。


  

因贪生疑

摘自广播讲座 (二) 22、“贪着、执着”非为德 

我们不要执着啊,我们做人要有涵养、要有修养,我们不要有贪着心啊。这个也要,那个也要,就叫贪着心。我们不能烦躁,我们不能有妄心,妄心就是得不到的东西我一直想得到我们要想想菩薩的境界,我们要想想我们不要生欢喜贪着,这样的话,我们才不会生出恐怖惊疑啊。大家想一想,很多事情就是先贪,贪不到了之后,人就惊恐生疑。台长在这里举个简单例子,比方说,你想做局长,你贪了,所以你每一天上班,看见周围人对你的反应,你都会惊恐,你会怀疑、猜疑,他们到底对我怎么样?他们会不会选我做局长?他们会不会到领导面前去讲我不好?他们会不会在背后捅我一刀?所有的一切就是因为你想做局长,因为你的境界是贪着,所以你就会生出恐怖和惊疑之心。真正的学佛之人,不贪、不求、无碍、无罣碍,就是好的境界在你心中。


  

无我对治疑心

摘自弟子开 示 (一) | 第一部分 人生靠智慧解脱——盧台长给全世界弟子第四次的开 示(二) 

学佛要用心来解脱,众苦灭寂即菩提。虽然人生有无数的苦难,比如今天你的钱没了,明天我的房子没了,跟老公或是小孩吵架还是怎么样,你只要把自己变成没了,你还会有苦难吗?一个人在家里被人家欺负,或是受人嫉妒,他实在逃不脱的时候,只要一溜走,别人找不着了,他不就是灭寂了吗?把自己灭掉了不就没了吗?所以众苦灭寂得菩提。这个不是逃走,而是有智慧地去消除它。能够消除苦难的人,没有把自己放在这个苦难之中,你实际上就得到了菩提,也就是智慧了。今天有人骂你们了,你们只要感觉“又没骂我”,你们还会生气吗?你们不就有智慧了吗?今天師父在讲课,讲到很多的问题,你们如果往自己身上套,就会觉得“師父在骂我了”。但是如果你们坐在下面感觉“又不是骂我”,那就没我了,你们还会难过、生气吗?今天家里发生很多事情,你们如果觉得没有我了,这些事情跟我没有关系,你们不就解脱了吗?主要就是要把自己灭掉,没有我,你就解脱了。 


 

管住自己的念根

(请点击视频观看)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