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心行平直
▲小脑筋多的人不容易上去
▲直心的人不受思维之苦
▲如何对治爱动小脑筋
第三部分:做人要自然、直心
(请点击视频观看)
做人要直心
做人要心行平直
摘自白話佛法(四) 19、【念念无间是功,修身养性是德】
学佛做人要心行平直。就是说我的心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是平直的,是没有打弯的。而有些人小肠子太多了,小脑筋太多了,人家讲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他不是平平地去想,脑子不知道转了多少个弯,把别人的意思想歪了,所以他的脑细胞就比别人死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聪明的人到了晚年容易老年痴呆,因为他的脑容量不够了。心行平直就是心里想的问题都是直直地去想。很多人就是心怀gui胎,想的不是直来直去的。你讲一句话,他就会想得很多,会想到另外的地方去。学佛就是要心行平直,就是心里的行为要正要直,不要把人家往坏的地方去想。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今天讲话不当心,没有想到会得罪他。但是我这句话已經讲出来了,就不要再去想、再去解释了,要知道越解释越糟糕,越解释越麻烦。大家听得懂吗?因为很多人就是活在解释当中,很累的。
小脑筋多的人不容易上去
(请点击视频观看)
如何对治爱动小脑筋
摘自Wenda20150717 01:03:15
男听众:師父开示,思维简单的人更容易上天,那平时爱动小脑筋该怎么对治呢?
台长答:爱动小脑筋就叫“心不定”,心不定的人做不到戒定慧,没有定就不会有智慧,所以叫“小脑筋”。能够克制自己小脑筋的话,首先心要定,定的话人的心才会长智慧。怎么样能够用大智慧呢?那就是要看破这个世界,看穿这个世界是无常的;平时什么东西都要舍;要懂得不能贪瞋痴,这样的话你才会有大智慧产生,你就会笑笑笑看人生。所以,很多人说“大智若愚”,就是这个道理,“我知道,我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我不愿意做,因为我知道做了之后也会没有的,所以我觉得这些都是无用功。这些对众生没有利益的事情我就不做,因为这些东西没有给自己造功德的事情我就不要”。好了(明白了,谢谢師父开示!)
直心的人不受思维之苦
摘自白話佛法(四) 19、【念念无间是功,修身养性是德】
学佛要学得心胸宽阔,要海纳百川。就是说不管这条川里是什么污浊的水,到了大海里照样变成清澈的。不好的人到了我们東方台观世音堂,我也能让他改变自己,因为佛法是无量无边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家听得懂吗?所以要平等视众生。一定要平等视众生,这才是德。一个人有没有德就看你有没有平等看待人。你今天看谁都好,你是不是有德?如果你今天对这个好,对那个也好,你的心中就开始产生一种欢喜心。如果你天天活在嫉妒当中,天天活在怕人家说、怕人家挤、怕人家藐视中,你说活得累不累呀?我希望你们年轻人想东西直一点,不要歪肠子太多。想想看,你们这么小的年纪就遭受这么多的苦难。知道是什么苦吗?是思维之苦呀。累呀。人家讲一句话,你们要动多少脑筋,活得多累呀,笑都笑不出来。我就是要把你们培养成心行平直,做人心胸坦荡。但是我要提醒你们不要利用这一点,經常说“我很直的,我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我要骂谁就骂谁”。告诉你们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如何把握好“直心”的度
摘自Wenda20151101A 58:18
男听众:“直心是道场”,我们在与同修交往时,发现他们的缺点、错误,不指出来感觉就对不起他们,指出来呢又会使两人之间产生隔阂。请问如何把握好“直心”的度?
台长答:很简单,你今天直心伤了别人了,伤了人家慧命了,你这个就不叫“直心”,你这个道场就没了,就不好了。你今天明明知道你讲了他,会造成他对你的反感,那你就是不叫妙法;你今天讲了他,你觉得他会接受的,那才叫妙法,才能度众。如果今天明明知道这些事情讲过去会伤了两个人的感情的,两个人会不开心的,那你先不要讲,托别人讲,有意地点化他一下……各种方法都有。把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东西在手机上CC[抄送]给他,让他看,让他明白,或者找一个他比较容易接近的人去跟他讲,这个都是妙法(好的。谢谢師父慈悲开示!)
第四部分:用正能量、正念对待别人
(请点击视频观看)
用正能量帮助众生
学佛人要带给别人温暖
摘自听盧爷爷讲故事(一) 【第七十八个故事】
有一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两个人住在庙里,那时的条件非常不好,两个人經常去度别人,因为人家看他们的庙小,就不给他们布施。
小和尚说:“師父啊,这样怎么能够度众生啊?这么难度啊。”
老和尚说:“这么冷的天,你早点睡觉吧。”过了一个小时,老和尚问:“你现在睡在被窝里暖和了吗?”小和尚说:“当然啊,睡得很暖和了,我们就像在阳光下一样。”
老和尚说:“既然很暖和,就把棉被拿掉吧?因为你已經暖和了。”小和尚说:“師父,棉被拿掉了,又要冷了。”
那么老和尚就问他了:“你说说看,是人暖了被,还是被暖了人?”小和尚说:“師父,当然是人暖了被。”“对了,我们学佛人要去温暖众生,众生就像棉被一样,要我们用赤热的心去温暖众生的心,你不去温暖众生的心,他就是这床被子,他永远也不会温暖。虽然棉被不能给我们温暖,但它可以给我们持续地温暖,因为有了温暖的火种,才会让它持续。”
希望我们每一个学佛人,要用自己的一颗学佛人的心去温暖众生的心,因为没有众生,我们就很难成菩薩、成佛,因为众生造就了菩薩、造就了佛,而菩薩和佛又成全了众生。
把所有人看成菩薩
摘自白話佛法(七) 43、【去除轮回的根本】
除人相,就是不要看到人家就讨厌,你看到的不是人,要把人家全部看成是菩薩。你今天看见周阿姨是菩薩,你不要去看她的缺点,你就看到了她的优点,你去看她的缺点,你就看不到她的优点。夫妻吵架就是因为你看不到对方的优点,所以,你才会觉得他越来越讨厌,你就是不停地看到他的缺点。如果一个人有两面,一面是做人,一面是做gui,你看不到他做人的一面,你就整天看见他像个gui,你天天跟gui生活在一起,对不对啊?
不把别人的缺点放在心中
摘自Wenda20170618B 06:56 节选
台长:我这个人有一点,我讲过了不会记,我不会把人家的缺点记在心中。我觉得把人家的缺点记在心中,不停地折磨自己、伤害自己,那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了。你指出人家的缺点之后,就要把人家的缺点忘了,因为人家改了就好了嘛。
要多看别人不容易之处,理解对方
(请点击视频观看)
人都在变化中
摘自白話佛法(七) 40、【真实妙观】
我们学佛的人,要有真实妙观。真实妙观是什么?就是说,你看到的真实的东西,你也不能把它当成真实,你要巧妙地来看这些问题,因为它还会有变化。你看这个人刚刚不是在跳吗,在发脾气吗?过一会儿他像没事一样的;你看这个人刚刚开开心心跟你像好朋友一样,突然之间他发脾气了,那你看到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这就叫真实妙观。要看到他的未来,看他现在所受的境界——现在他正在发脾气,过一会儿就好了,那么你就会想到,他不会再发脾气了,要真实妙观。刚刚这个人很好,我跟他交朋友,什么话都讲,这时千万要当心,因为他可能会突然之间翻脸不认人,把你刚才跟他好、吃饭后的交情什么都给推翻了,所以,看问题要妙观,就是能够巧妙地来看。
放下对所有人的意见
摘自白話佛法视频开示 第12集【忍辱是德 平静是福】
你对这个人有意见,你要学会放下,“我不要看这个人,因为这个人过去对我不好,我执著,我一看见他就讨厌”,你能不能放下?现在开始,你看他可爱一点可以吗?你觉得他在变化,对不对?就像我们电台里很多秘书处的孩子,有时候你看见他就讨厌,但是你想一想,他經过師父的教育之后在变化,你就要看到他在改变,在慢慢地改变成优良的品质,这时候你就要心中产生变化,你要放下自己的偏执,要放下自己的记忆。过去他伤害你的记忆,你要忘记。所以学会忘记,忘记别人的缺点,忘记别人曾經对你的伤害,你是最大的一个受益者;你天天不能忘记过去,就不能离开烦恼和惆怅。
菩薩的心能带来善缘
摘自白話佛法(九) 18、【付出予众生,就是无所求】
人不要造恶,他就会有善缘出来。今天不把人家往坏的地方想,你就会有善缘出来;今天你去做坏事了,你的善缘就没有了,恶缘就出来了。所以,不求福报,发菩薩的心,那么你的善缘就会特别多。
在人间如何圆融处世
(请点击视频观看)
帮助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妙法
摘自白話佛法(二) 5、【学佛就是在学做人,光明灯要点在心中】
在人间,很多人生来好刚强,如果这个人很强硬,用什么方法来对付呢?大家都知道以柔克刚,我以柔胜之,就是说当这个人非常强硬的时候,要用柔化的语言来克制他、帮助他。人好术,就是人常会变,或在听别人说三道四后,心存疑惑,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思维方向,走自己认准的路,有时感到迷惑时或也不管是对还是错。当以诚心感动,要用诚心来修心并感动他人、来感化人,让他和你共走一条正确的道路。
2018年4月14日 新加坡义工开示节选
(请点击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