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9
4957
6万
高级会员
【点击下面的标题即可收听音频】Play / pause0:000:00volume> nextmenu1.起心动念即是业2.控制思维,舍心修心3.心若不生,境自如如4.有所不为,才能活出自我5.有道德须去除我慢6.佛陀当年的故事7.善恶都是因果8.超脱于外境的变换9.不让恶缘成熟是智10.去除欲望的载体11.照见五蕴皆空12.忍辱是德,平静是福13.常令心念无增减14.自主烦恼,般若相智15.非有非无,修出明点16.顺缘逆缘,佛道自然17.调养身心,忍辱为上18.克服心魔,正信正念19.远离六贼,拥有禅定20.在无常中寻找本性21.佛陀的大智慧22.原始的空性 拥有着本性23.四正勤是空性的智慧24.由迷转觉 由染转净25.洗清业障,温养智慧26.调控情绪的传染27.无所住而生其心28.报应如影随形29.空观是五蕴皆空的基础30.空观与九识合一31.提起正念 远离欺骗32.观念 净念 无念33.行善若水 行愿若山34.自性不迷 众善奉行35.不入名相,若见性者36.中观中道 三解脱门37.空性究竟 般若亦然38.解脱是智 生光生慧39.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40.远离忌妒 超越自我41.心净智慧 远离罣碍42.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43.无相就是不着相44.听闻佛法 尊重供养45.四圣谛就是解脱谛46.观法无我 不落因果47.若能布施心 智慧能行深48.执著是误 解脱是智49.般若佛智 逾越缠缚50.五蕴皆空 行深般若51.抛弃妄念 非想非非想52.见、修、行是证悟的纲领53.静定是观照54.放下执着 寻找本性55.汝心本性 观自在56.知行合一是为道57.恒常学佛是根58.见道与修道的区别59.不见本性 修法无益60.理解就是解脱61.五浊烦恼就是业障62.性中相知 元明觉63.证佛果 明心性64.无取无证 还初本觉65.忍辱境界是佛根基66.佛性平等无二67.心无所动,心无所住68.观照就是照见69.实相真心 觉悟有道70.如如不动 心自浩然71.一念智 即般若72.修心如初 远离迷境73.初正则终正 心自浩然74.灭尽三界烦恼75.福慧双修 出六道76.三心不可得77.患得患失是障碍78.豁达宽容 就是慈悲79.非色非空 无阻无碍80.忍辱是一种力量81.十念法 一82.十念法 二83.十念法 三84.十善是慧命的根85.心、佛、众生三无差别86.精进是成佛的根87.知无我 即放下88.佛法的无生无灭89.观身不净 离欲生莲90.拥有佛性 自然解脱91.烦恼即菩提92.境转心不转93.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94.广布无常想95.彻悟的无常观96.空生空灭 苦乐灭度97.自性当空 真空妙有98.因缘所生 佛说即空99.谈见分与相分100.心物一元 返归本性101.除心垢染 行即清净102.不言寂静涅槃103.心是本源 真如佛性104.真正的布施105.意识是佛性的基础106.虚空物质的本相107.见证实相 以相妙用108.四谛十二因缘109.佛语心为宗110.知无常才能不住心111.悟性的解脱112.方便法门去无明113.知觉是心念的根114.“十如是” 一如不二115.远离泡影 常住真心116.自在解脱是慧命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