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从源头上防止修偏】(一)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2-6-12 15: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源头上防止修偏】

(一)

本篇摘要

坚信自己拥有佛的力量 我们一定会达到彼岸

思维经常出偏差 要多消业

根基不深 贪图利益 都会导致偏差

内心容易贪嗔痴 就是悟性不够

▲矫枉过正也属于走偏

做好事也要走在中道上

坚信自己拥有佛的力量 我们一定会达到彼岸

(请点击视频观看)


思维经常出偏差 要多消业

摘自 Wenda20190811  47:39

台长语:每一个人都要懂得珍惜,珍惜这个世界的一切。师父经常跟大家讲,珍惜佛法,你就有佛缘了。每一个人都要珍惜,不能一辈子就这么好高骛远、贡高我慢。有很多的想不通、难受,应该都是属于业障的范围,因为它会滋生出无限的各种各样的杂念,这些杂念就会让你在思维当中的想蕴受到影响,然后就会走错路,做错事,思维出偏差。任何一个人如果想思维不出偏差,就要管好自己的脑子。接触的外境都会对自己有影响。

根基不深 贪图利益 都会导致偏差

摘自 Wenda20130503 01:04:57


女听众:人的意志有时候很容易被一些有道行的人所控制, 是不是因为这个人本身他就没有什么自制力、心态也不够 正,才会被邪的东西所控制?而菩萨也可以改变人的意志, 是不是因为这个人本身就有这个善根,才会被菩萨转变意 念啊?

 

台长答:问得非常好,问得非常妙!一个人被人家控制, 他就有被人家控制的素质。比方说,小时候有一个小孩子 他是个坏孩子,专门去找那些跟他一样有习气的人,很容 易被他控制,如果没有这种习气的孩子是不能被他控制的。所以当一个人不正的时候,很多人如果跟着他,他就会很 快地不正,说明跟着他的人素质本身就不正(那这些思维 的偏差是不是本身也是由于业力的牵引?)完全正确!因 为他的根基不深,因为他本身学佛没有正信,是为了某一个目的来了,或者“我为了求家里平安”,或者“我为了求 老公”,或者“我为了求孩子”……为了这些有求而来的人很 容易出偏差。所以境界高的人学佛是一门精进,不容易学 偏差,因为他知道“我学佛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众生”,这个境界出来他就不容易出偏差,就会一门精进。举个简单例子,为什么有些人总喜欢好的东西来了大家马上一窝 蜂地跟着这个,那个好的东西来了一窝蜂跟着那个?这种 人出发点就有问题,他是为了得到现实的利益。现实的利 益他得到了,但是得不到很多另外的利益之后,碰到另外一个人跟他说“我有现实的利益了”,他又过去了。所以很 多骗子为什么能骗到人家?为什么有些人就不被骗子所骗? 你看去骗人家钱的,因为他有贪心,他告诉他:“你给我这点钱,我可以让你得到更多的钱。你在我这里投资,我 们公司会给你更多的回报。”最近一个日本的佛友就是这样,在中国投资了一个企业,他也算股东之一,投资了一 百万进去,结果拿了没几次利息红利之后,连本都没了。人家说:“我们没有了,我们亏本了。”人的贪念就是造成他做错事情的根基(那我们遇到业障来的时候,如果能坚 定自己道心、保持正信正念,就可以化解和消除这些恶业 了对吗?)对,还有你少讲了一句,不是正信正念就能培养的,是要离开偏心偏念……


内心容易贪嗔痴 就是悟性不够

摘自 白话佛法 六 5、【成全佛性脱六道】

很多人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升起了贪瞋痴,我不知道啊。我突然之间会很贪,我突然之间会很瞋怒,我突然之间会很愚痴,怎么会呢?”很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你们回答我,怎么会的?师父告诉你们,这是修心的时间长短和你自己学佛之后的悟性问题。你修心修得时间越长,贪瞋痴就越不会有;你悟性悟得越快,你贪瞋痴也会没有。明白了吗?

矫枉过正也属于走偏

摘自 Wenda20140829 55:39


男听众:还是这位男同修,因为他现在就是一门心思地在外面度人,但是他度别人入门以后呢,看到人家家里有事啊或者不精进的时候,他对人家要求就非常严格,劝说的语气也非常重,把很多同修都吓哭了,甚至不敢再来找他。已经也有好几位同修反映他的过分执著带来的危害。想请师父开示,他这样做是不是有点执著在里面啊?因为他妻子劝他的时候,他就说:“夫妻都是冤结嘛,没什么好说的。”


台长答:完全走偏差!不可以的!我告诉你,冤结的话要不要化解啊?冤结的话要不要能够把她度到啊?什么叫冤结啊?那你人都不要活了?你现在知道与这个人间都是缘分所为,那你活都不要活啦?听得懂吗?(听懂了)不可以这么做的。你跟他讲,再这么下去他会出事的,明白了吗?(好的,感恩师父开示)

   

做好事也要走在中道上

摘自 白话佛法五 18、【善恶本来即属因果】


善和恶实际上都有执著,都是不好的。为什么善和恶的执著都是不好的呢?很简单,因你善念的时候,你一直想做某一件事情,你觉得我是很善良地去做,实际上这种执著就造成了你这个善良的不圆满。一个好事情如果过头了, 它也叫执著;一个不好的事情过头了,也叫执著。“你这个人太怎么样了……”就是过分了、过头了,过分就是不好的。所以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执著的意思就是过分了,

“我一定要怎么样,一定要怎么样……”对某一个好事情,我是适可而止;我对某一个坏事情,我也是适可而止,你 就永远不会把事情做得过分。这就是符合我们中国人讲的, 叫“中庸之道”。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