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如何面对学佛中的阻碍】(三)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2-7-19 20: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菩提果 于 2022-7-19 20:54 编辑

【如何面对学佛中的阻碍】

(三)

本篇摘要

▲如何正确对待弘法中有人造口业

▲经文组合若跟不上度人后易惹灵性,脾气变差

▲如何视挫折为增上缘

▲面对阻碍要多拜佛

▲年轻人学佛 要提防自身感情方面的阻碍

顺境中要学会收敛,逆境中要学会开悟

▲佛光超拔众生苦 慈悲成就未来佛

如何正确对待弘法中有人造口业

(请点击视频观看)


经文组合若跟不上度人后易惹灵性,脾气变差

摘自 Zongshu20150707 46:08


问:台长您好!麻烦您帮我看一个 1952 年的龙,他的身体没有特别的不好,但他总是出去弘法度人,不爱念经,又经常发火,我觉得他身上应该有很多灵性。您帮我看一下他身上是不是有很多灵性?

 

答:你说有没有啦?还要看啊?自己不念经,跑出去度人,人家身上的灵性到他身上来,他根本没办法控制的,他回来不发火可能吗?(那可不可以看他最近的一个……) 两个,一个女人(什么样子的?)女鬼,长脸,头发上面还披着一个头巾,眼睛很大(是过世的亲戚还是他招惹来 的?)不知道,我怎么认识啊?那我叫这个鬼去找他吧, 让他认识认识,看看他到底是欠的谁的(您可不可以讲他 一下?因为我们讲他好像都没有用。他就是很想出去度人, 很享受别人围着他的那种感觉)已经错了(我们怎样讲他都不会听,我想台长您在电话里讲讲,到时候我给他听) 他度人是好事情,但是一定要念经,不念经很容易招惹灵性。这都不懂啊?(他经文组合是远远不够的,很少。我跟他讲一天要念 3 张,他觉得太多了,可能念到一两张他就觉得很多了。他也没事做,在家里退休的嘛)一点点来吧, 只要他没有做错事情,他就可以弘法度人,弘法度人也是 一个非常好的修自己做功德的机会。你不能说“我不让他去弘法度人”,那你就造业了。他弘法度人之后,要变得 脾气越来越好、人越来越好,这样的话就没关系;如果在 外面度人,回到家还是老样子,那不就是假的吗?(是的)

如何视挫折为增上缘

摘自 Wenda20150724  01:15:22


问:同修遇到挫折,有的人被困难打倒伤心难过,有的人却以此为增上缘、勇猛精进跨越阻碍。请问这是什么缘分因果?如何成为后者?

 

答:成为后者,第一,根基要好;第二,在今世要有善德、善念、善缘。比方说你们一直在师父身边的,看了师父经常吃苦、被人家冤枉,你们知道了,你们碰到什么事情了,一想:哎呀,师父吃的苦比我们多了,我这点算 什么!好了,有这个善德你不就能够有增上缘了吗?看你 跟什么人在一起。如果你跟一个从来吃不起苦的人在一起, 碰到事情他就颓废,碰到事情他就忧郁,然后你碰到事情 的时候马上比他还忧郁,你不就受他影响了吗?你不是这 个根基、缘分就不足了吗?(嗯)你看师父怕吗?什么事 情都不怕的(不怕)有什么好怕的?有观世音菩萨你还怕?(不怕不怕,有观世音菩萨,还有师父在)你想想看坐飞 机都不怕,对不对?(对对,是的)你上天了,上天之后 万一出什么事情呢?你怕吗?有什么好怕的?有观世音菩 萨!(不怕)好了。很多人出门就怕被车子轧死,还有很 多人动不动就怕生癌症……你现在有观世音菩萨,你怕什么?胆小鬼啊,呵呵呵(不怕不怕,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面对阻碍要多拜佛

摘自 Wenda20150614B 14:41 


问:请问师父,人在面对阻碍的时候容易产生消极的厌世心理,怎样将这种心理转换成积极的正能量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本身如果有厌世的心理就说明身上已经有魔了。因为只要厌世就是“鬼”,没有鬼在身上,一个人不会想到死的,听得懂吗?(听得懂)所以凡是想到死的人都是身上有鬼。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第一要念经,要消除自己 的业障;第二怎么样转换?很简单,积极地去找那些正能量的人接触,比方说有共修组的人,比方说学得很精进的老妈妈,跟她好好学;或者多听师父的开示录音、多看师父的书,这些都是正能量;或者就自己多晒晒太阳、多念念经,经常想着拜佛,经常想着观世音菩萨这么伟大,只要你求他一定应的,所以观世音菩萨是“有求必应”,这是观世音菩萨的誓言。菩萨不打妄语,所以你只要求,观世音菩萨不会不救你的。这种信念就会支撑着你心中的正能量,去除负能量,所以你就不会厌世了,听得懂吗?(听 得懂,感恩师父。那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成立一个 三五人的小组,大家就这样互相监督,每天值日生签到, 这样可以吗?)签什么到啊?还“值日生”呢,大家相互鼓励就好了;而且不要用异性,三个女孩子就三个女孩子,不要找男的,男的在里边马上就搞事了。男的跟男的,女的跟女的,分分清楚,明白了吗?(好,明白,感恩师父)大家不能靠这种异性的吸引来一起共修的,靠的是佛性、靠的是一种缘分佛缘,听得懂了吗?(听得懂)

年轻人学佛 要提防自身感情方面的阻碍

摘自 Wenda20141109A 33:15


问:我们在本地也有很多青年的孩子也在学这个法门, 青年孩子每次在我们放生、派书的时候都很能吃苦,不怕 累。但是有一点,就是青年期的孩子容易怠惰,再就是情 感方面的问题,他们比较容易……师父您能对这些孩子有些情感什么的开示吗?就是关于他们的问题有些开示吗?

 

答:他们什么问题啊?(就是容易介入到感情里,容 易懈怠)很简单,年轻人懈怠很正常,因为他们对理想的追求,他们对人间的吃苦还不是完全理解,所以他们懈怠,这很正常。而且年轻人本身就是在成长当中学习,在学习当中成长,所以要鼓励他们。在感情上年轻人自己什么都不懂,碰到一些有刺激的事情就想做,这就是为什么年轻人会犯错误,而年纪大的人不容易犯错误。年纪的大的人不会犯错误尝过了苦头,而年纪轻的人没有尝过苦头才会去尝苦头。所以这些年轻的人再过十几二十年他们也是像年纪大的人一样,他们也会不去触碰这些比较敏感的、比较让自己伤心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年轻人在碰撞的时候他不觉得在碰撞,所以他们就是可怜的人,因为他们不听老年人劝,他们不听台长的劝,他们在玩感情游戏,他们在玩人间的一些刺激的游戏。他们等到一旦撞得头破血流了,那个时候他们已经年过花甲了(师父,有的时候您也会在梦里面提醒他们,告诉他们说境界下去了)下去了,下去怎么办啊?下去了之后要听啊!不听有什么办法?有些人一辈子就是不听人家的话的,没办法,救不了的,无缘众生救不了的。你们今天小孩子还能听师父的话,说明还有救,就这么简单(我们青年群里就是通过每天汇报功课这样的形式来促进他们每天都来做功课、送经文组合,希望大家这样互相带动更精进一点,希望能够都走上一条修心的道路)相互提醒、相互提携、相互帮助地修,实际上就是互为精进,就是大家相互的、互动的精进,实际上这也是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相互鼓励。大家在爬山的过程当中有人爬不上去了:“你再进一步就到了,你再努力一下就到了,就到了……”相互鼓励,实际上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所以这个还是好的。但是千万不能相互在一起讲风凉话,讲扯皮的话,而且到了后来还要相互排挤,还要相互说懈怠的话、嫉妒的话,很快对方会受你影响,这样的话非但自己没功德,而且还把人家的冤结弄到自己身上来(明白了)

顺境中要学会收敛,逆境中要学会开悟

摘自 2015-09-13 卢台长法国 巴黎《玄艺综述》大型解答会


我们人焦虑很多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却又不珍惜现在我们拥有的一些幸福。我们活在世界上天天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后悔,却又不想怎样来避开,让自己以后不做后悔的事。

 

有一个学佛人叫于涛,在一家公司做部门经理,才华出众, 董事会刚刚准备重用他,调他到重要位置上,却被人冒用 他的名字举报公司董事长贪污,他被公司上下谩骂,决定辞职,离开是非之地,去世界各地弘法。回来之后,相关部门告诉他,已经调查清楚,不是他,洗刷他的污名,邀请他重新回到公司去工作,但是他已经接受另外一家公司的聘用。

 

同事问:“你为什么要辞职?你完全可以申辩,你这样太生气了。”他说:“不被人挤,我哪有时间出来弘法?菩萨保佑让我找到一家更好的公司。”同事说:“我告诉你是谁污蔑你的。”他说:“你不要告诉我。”“为什么?”“因为如果知道谁污蔑了我,我会生起恨心;如果不知道,我永远不会有瞋恨心。”人的心里少装一分仇恨,才会多装一分慈悲与快乐。

 

我们在人间碰到很多烦恼、被人污蔑,我们不能让自己产生仇恨,我们要学会放弃嫉妒、放弃烦恼、放下仇恨,心中才能装满快乐。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学佛人没有理由不快乐,因为我们是懂因果的人。中华传统文化讲,身处逆境用开脱法,身处顺境用收敛法。当处在逆境中,要学会开脱自己的心;当身处顺境的时候,要懂得知足、收敛。多慈悲,多快乐;常瞋恨,多烦恼。恨的人会生出愚痴,痴的人会阻碍智慧。要拥有智慧的活着,要随缘。佛法讲包容慈悲,现代人讲理解,要用平衡的心态去原谅别人,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给别人一个空间 就是没有断了自己的后路。

佛光超拔众生苦 慈悲成就未来佛

(请点击视频观看)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