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父亲节专题:孝亲尊师】(一)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2-9-23 22: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亲节专题:孝亲尊师】(一)

本篇摘要

▲悲伤的老树

▲差一柱香

天下所有的父母亲都是你孝顺的对象

如何用佛法平衡 “忠” 和 “孝”

纪念恩师:慈悲之行 卢台长世界弘法足迹

悲伤的老树

(请点击视频观看)


悲伤的老树

摘自 20181110 卢台长墨尔本《世界佛友见面会》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树,一位小男孩天天 到树下来,爬上去摘果子吃,摘完果子后在树荫下睡觉。 他很爱这棵大树,大树也很爱和他一起玩。后来小男孩长 大了,不再天天来玩耍了。一天,他来到树下,很伤心的 样子。大树要和他一起玩,男孩说:“不行啊,我不小了, 不能再和你玩。我要玩具,可是没钱买。”大树就说:“很 遗憾,我也没钱,不过把我所有的果子摘下来卖掉,你不 就有钱了吗?”男孩十分激动,摘下所有的果子,高高兴 兴地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男孩又好久不来了,大树又伤心了。有一 天男孩终于来了,大树兴奋地要他一起玩,男孩说:“不 行啊,我没时间,我要替家里干活呢,我们需要一幢房子, 你能帮忙吗?”那大树说:“我没有房子,不过你可以把我 的树枝统统砍下来,你去搭你的房子吧。”于是这个男孩把树枝砍下来,高高兴兴去盖房子。看到男孩高兴,这棵大树也很开心。

 

不久男孩子又不来了,大树再次陷入了悲伤和孤独中。有一年夏天,男孩回来了,大树太快乐了。这个大树说:“来啊,孩子,我来跟你玩。”男孩却说:“我心情不好,一天天老了,我要扬帆出海轻松一下,你能给我一艘船 吗?”大树说:“那你把我整棵树都砍去吧,拿我做你的船吧。”男孩子砍下了树干,造了条船,然后驾船走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回来。大树非常快乐,但是不是真的。 许多年过去,男孩子终于回来了,大树对他说:“对不起, 孩子!我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了,我的果子没了,树枝也没了。”这个男孩子跟它说:“我的牙都掉了,吃不了果子了。”大树又说:“我再也没有树干让你爬上去了。”男孩说:“哎呀,我也老了,爬不动了。”“我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给得出手了,只剩下枯死下去的老根。”这时这棵树流着眼泪说。男孩子就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感到累了,我什么都不想要,只要一个休息的地方。”“好啊好啊,这个树根是最适合坐下来休息的。来啊,坐下来我们一起休息吧。”男孩子坐在大树根的边上。大树看见孩子在树根边上,流下了眼泪。

 

其实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这棵树就是我们的父母亲。你可能认为这个男孩子对树非常残酷,但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对待父母的方式,我们在父母身上毫无节制地索取,父母毫无怨言地给予我们孩子。假如有一天你发现 妈妈煮菜太咸、太难吃,发现爸爸老是咳嗽咳不停,发现妈妈喜欢吃稀饭,发现爸爸过马路反应慢了,发现他们不再爱出门,说明父母亲真的老了。你整天忙碌,有留意过他们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你该抓紧父母与你相处的余生。我们应该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们像爱他们的生命一样。 想一想,我们对得起这辈子养我们、给我们付出全部生命的父母亲吗?当我们一次一次跟父母亲索要的时候,父母亲只怕给予得不够;而当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不打折扣地孝顺他们才对啊。

 

这就是佛法界讲的,要学会感恩啊!

差一柱香

(请点击视频观看)


差一柱香

摘自 20191020 卢台长马来西亚吉隆坡《世界佛友见面会》


在巍峨的大雄宝殿中,有一个少年对着佛陀敬香祷告。他把三炷香插入了香炉,说:“愿佛祖保佑我科举得中,加官进爵,报国还乡。”说完了又跪拜了好几次。佛祖看着少年,笑而不语。身旁的阿难尊者问道:“佛祖,这个少 年十分虔诚,他发的又是善愿,您为什么不答应他?”佛祖微微一笑,缓缓地说道:“他还差了一炷香。”“差了一柱香?”阿难尊者看看香炉中三柱檀香,百思不解。

 

转眼过了10年,少年已经成长为一个俊朗青年。他投笔从戎,成为一名武将,立下赫赫战功。这次回乡特来办喜事的。青年人燃起三炷檀香,祷告说:“愿佛祖保佑下官结善姻缘,妻子贤惠,夫妇和睦。”阿难尊者见到这一幕, 感慨良多,回头看到佛祖依然笑而不答,说道:“佛祖,您又为何不应他?”佛祖笑道:“还是差着一柱香。”


转眼又过了10 年,青年人步入中年,他再次走入了大雄宝殿,由于受到妻子家族的牵连,昔日的大将军这时已经被贬到地方的小位,忧郁不得志。他敬香磕头,祷告自己的儿女能够发奋读书,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业。阿难尊者看看他,又看看笑而不语的佛祖,心中叹道:“唉!可能 还是差了一炷香。”

 

又过了10年,曾经的中年人步入了老年。此时他解甲归田,安居乡野,已经没有从前的那些欲望和誓愿。这位老年人像从前一样,燃起三炷檀香,叩拜道:“佛祖啊,之前我来许愿,您从来没有满足过我,但是这一次却请您务必能够成全我的孝心。想当年,我父亲早亡,家中老母辛苦抚养我长大成人,如今高堂年事已高,希望她老人家身安无事,舍此则无所求了。”

 

阿难尊者非常善良随喜,扭头看一看佛祖。这时候,他看见佛祖面露笑容,微微点头说:“好,那就如你所愿。”老年人走出寺庙还没有回到家,喜讯已经远远传来。他的两个儿子竟然同时高中朝廷文武状元,并且朝廷还颁下诏书,洗刷了他的冤屈,让他官复原位,再升三级。然而在这一次,他决定从此留在家里,照顾年迈的母亲。至于大雄宝殿中为母亲祈祷的那一炷香,当然再也没有间断过。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人缺的是一炷孝道之香啊。佛陀告诉我们,人不能随着欲望而贪求,要了还要,多了还要多。我们要心存善念,少计较,少和别人去攀比,要多孝顺,多慈悲,你才会和菩萨有感应。所以学佛人以孝心为上。

 

佛陀让我们看到了世事无常。我们人,只有心中没有杂念,心情才会清净,心情清净了才会修心,修心之人才不会污染我们的善心。佛教导我们,当人间任何一件事情发生,没有办法处理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对它,承受它, 解决它,然后放下它。

天下所有的父母亲都是你孝顺的对象

(请点击视频观看)


天下所有的父母亲都是你孝顺的对象

摘自 20190906 法国巴黎《世界佛友见面会》提问


问:关于孝敬父母,孝是感天动地的,不孝是伤天害理的。我想在这里问一下,如果是那些受到父母严重伤害的孩子,长大以后应该怎么样对待父母?严重伤害不仅仅是打骂或者管教严格之类的,而是指家庭性侵犯或者暴力。

 

答:我问你,别人做坏事,是他的错还是你的错?爸爸妈妈做坏事,是爸爸妈妈错,还是你的错?(是他们的错) 好了,爸爸妈妈错,自己业障自己背,对不对?你应该不应该孝顺了?你作为孩子,你尽你自己的孝心不可以的? 他们不好,难道你就不可以孝顺了?养育之恩啊。你做你的好人,他做他的坏人,做坏人受恶报,你做好人受善报,你不能因为别人而改变你自己的目的和趋向,不能因为别人做坏事了,你也跟着做坏事(好的,谢谢师父)


我告诉你,有一个佛友问我,爸爸妈妈从小把他抛弃了,后来找都找不到,他变成孤儿了,他从小带着仇恨长大,他问我:“师父,怎么办?我孝顺谁?”天下所有的父母亲都是你孝顺的对象。你做你的孝子,天地感动,你就是菩萨。不能因为你的爸爸妈妈把你抛弃了,你就抛弃全世界千千万万的父母亲。明白了吗?


(明白了。希望师父对这些孩子可以慈悲开示一下,就是念一些什么经?)解结咒,跟爸爸 妈妈要念解结咒,有的时候是上辈子的冤结带到这辈子。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都是因缘果报。今天爸爸妈妈这么打你、弄你,上辈子他是你的孩子,你打他呢?这叫人物互转,轮回,你知道吗? 你看得见吗?我看见多少爸爸妈妈欺负孩子,这个孩子上辈子就是他的爷爷,就打他爸爸,你看得到吗?你看不到因果,你只看到眼前的东西。

如何用佛法平衡 “忠” 和 “孝”

(请点击视频观看)


如何用佛法平衡 “忠” 和 “孝”

摘自 Wenda20160408 04:33

男听众:师父,有句话叫“忠孝自古两难全”,而师父也说我们学佛人“忠”和“孝”很重要。能不能请师父开示一下, 如何用佛法平衡“忠”和“孝”呢?

 

台长答:自古以来说“忠孝难两全”,这是对我们人间的人生活态度的一种理解吧。实际上“忠”是什么?比方说你对 菩萨的忠诚,对老师的忠诚,对父母亲也叫忠诚,对兄弟姐妹朋友都叫忠诚;“孝”就比较有限了,“孝”是什么?孝顺父母,孝顺长辈,孝顺小辈那就没了吧(是是)这个问题在脑子里一分清楚你就知道了,“忠”和“孝”哪个放在前面?都是“忠”放在前面的。


比方说岳飞为了国家,出去舍身救度当地的人民,他舍弃了自己的老母亲,那么母亲是不是应该孝顺?很多人出家,你能说他不孝吗?他出了家之后,帮爸爸妈妈念经。就像我们现在很多学佛人虽然不能在父母亲身边尽孝,但是他不停地在给爸爸妈妈念经,消灾解难,爸爸妈妈的确好起来了,他也不一定非要你在身边的,只要你能够在精神上给他鼓励。很多父母亲不要孩子在身边,说:“孩子,你给我争口气。”好了,告诉爸爸妈妈“我考了什么了”“ 我怎么怎么好了”“受到什么什么”……爸爸妈妈特别开心,也不一定要你在身边的(对对,这些都是精神上的)对了。


所以“忠”和“孝”实际上是很难 把它合在一起的,在“忠”当中有“孝”,在“孝”当中也有“忠”,所以“忠”“孝”平衡的话,也就是要看哪个份量重。比方说为国家,那你就是要“忠”了,你不能把自己……“孝”这是小的了。我们今天提高境界,对我们学佛人来说,出家了, 他是“忠”了,为什么?他希望能够忠于佛陀,忠于这个法门,让自己能够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让爸爸妈妈以后能够离苦得乐,那么他是“忠”。表面上看起来他没孝,实际上他给爸爸妈妈的加持可能比给爸爸妈妈看病吃苦,在边上服侍还要好。


所以很多人跟着师父学佛,他舍去了很多人间的东西,你能说他不孝吗?虽然他不在爸爸妈妈身边, 天天给爸爸妈妈念小房子,你说这种孩子属于不孝吗?(真的是这样,我们好好地学佛修心,也能庇荫到我们的父母,就是父母不理解……)父母亲不理解,他是用狭隘的人间的观点来看我们。而我们是站在高尚、很高的层次来看人间,知道人间一切“苦空无常”。就是你能够陪伴在父母亲身边,也是有限的时间,如果我们能够念经,让爸爸妈妈活得很长,活得很开心,能够身体健康不生病,那 难道不是对爸爸妈妈的一种孝顺吗?


(对对。师父,您讲 的时候我想起小于救他母亲的故事)这个事情讲老实话,小于也是很低调,其实从这个故事上可以教育很多人的, 我一直跟他说“你哪一天上台去讲一讲”,他不好意思。你看看,他妈妈就是只能活三个月,医院医生跟他讲两个癌症,他妈妈说:“你回家陪我三个月吧。”小于说:“我要在观音堂做功德,我要让妈妈身体好。”他就不回去,就天天念经,天天做功德,结果他妈妈现在两个癌症全部好了,这种难道不叫孝顺吗?他也忠于佛法,也忠于师父,也叫孝顺(真的是“忠中有孝”)对了,“忠孝”真叫“两全” 了,呵呵……

纪念恩师:慈悲之行 卢台长世界弘法足迹

(请点击视频观看)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