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说话之道】(一)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2-12-28 22: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话之道】

(一)

本篇摘要

为什么佛说“不可说”?

语言是智慧的结晶

语言能力跟上辈子法布施有关系

思考之后才能讲出如理如法的语言

在人间以善言善语作基础

▲口是伤人的斧头

▲讽刺别人会折福

▲学会听自己的声音

▲用妙法讲出真相

为什么佛说“不可说”?

(请点击视频观看)


为什么佛说“不可说”?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51集【抛弃妄念 非想非非想】


《白话佛法》就是告诉大家,在人间很多东西不能看得太穿,有时候看穿了,自己会心痛;有时候有一些烦恼,能够随缘就好。在佛经里经常有一句话叫“不可说”,世界上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说心里能够感受到的东西,并不代表一定能够写出来和说出来。那种内心的感受、内心很多的境界并不是写得出来的。就像每个人学佛的经历一样,各有不同,有时候那是一种悟性,那是一种觉,那是一种受,所以修心就是觉悟自己这颗心。

 

佛陀教化众生,让我们要抛弃妄念、执著,我们不可以执著,不能有妄念,所以佛陀叫我们进入非想非非想的状态。“非”就是不、不是。比方说不去做什么——非也;不去做,不要怎么做——非。“非想”就是不要去想。“非非想”,就是不是不要去想。“非想非非想”也就是说,不要去想,但是又并不是进入了完全不想的境界,这就是靠你的觉悟。世界上很多事情,你做也好,不做也好,有的事情可以做,有的事情不能做;实际上又可以做又不能做,又想做又不能想去做,这就是人生,要靠理解和悟性。

 

我们人为什么很多东西不能说?因为当你想说的时候,你有自私心在里面,你有妄念就在你想说的话里面。所以任何人说出来的话,除了这个说话的目的之外,一定还会有很多私心杂念,包括我要显化,我讲的这句话有一些忌妒心、贪心、愚痴心在里面,每一句话出来都会带有一点妄念,或者讲这句话,“我私心上能够感受到什么”。所以,当一个人不能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的时候,他硬要讲,一定会讲出事情来。


佛经经常叫我们“不可说”,佛陀开示了很多经文和fyfy,就是为了教化众生,让我们懂得不得已而为之,当实在精神上控制不住的时候一定要理解它,就是靠平时的学习,最后能够进入你的心中,来感受它、理解它。禅宗讲“不执著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当一个人学佛学到后来,整天跟别人讲文字,他已经执著在文字中。真正的学佛是要用智慧来解脱自己的思维。

 

佛家经典有一句话说:“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这就是你的理解能力,当佛经学到深奥的时候,完全靠你自悟,完全靠你自己内心阿摩罗识的本性来契合你的阿赖耶识,能够合在一起。师父跟大家做个解释,什么事情可说不可做?举个简单例子,别人做错了事情,你要讲他,你不讲他又不行,但是讲了他,你又不能去做,所以就产生了一句话叫:“我如果像你这样呢?我如果这样对你呢?”所以有的事可说,但是你能这样去对他吗?你能这样去做吗?这就是经典,佛法的经典。


师父再举个例子,什么事情可做却不可说?行佛、好好地做菩萨的事情,每天做功德,但是对那些无缘众生,你一旦对他们“说”了,比方说你告诉他“要吃全素”,结果引起他造口业,他就说:“山珍海味都不吃,你到人间来干什么的?你连享受都不会。”还说“酒肉穿肠过……”他造口业,然后你就帮他们背业了。所以有的事情你自己做,你就是行菩萨道,但是碰到没有缘的人不是一定要去跟他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什么是既不可说又不可做的?那就是你内心肮脏的思维。又不可以说出来,又不能做。做了有因果,不做就没因果。所以佛经中的经典贯穿在学佛的智慧上面,学到后来,人的智慧会越来越开,人会不一样,犹如《心经》里有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

语言是智慧的结晶

摘自 Zongshu20180208 25:37


台长语:现在大家知道了吧?一个人有没有智慧,从他的语言表达就可以知道;有没有魂魄不齐,从他的语言表达就知道了;智慧,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思维的逻辑性,全是靠语言来表达的。话都讲不清楚,他哪有智慧?讲话没智慧,讲出来的话人家都要笑的。

语言能力跟上辈子法布施有关系

摘自 Wenda20170917A 46:20


男听众:语言是在社会之中沟通的主要的信息,在人际关系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求菩萨的时候语言也是很重要的,虽然菩萨不会看我们的语言怎么样。我们想跪在菩萨面前,能有正确的语言跟菩萨去说某件事情,但是有很多的同修跪在菩萨面前就不知道怎么表达了,不知道怎么和菩萨去说这件事情了。语言表达能力可能跟前世也有关系。师父,您开示一下,我们怎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台长答:首先,语言能力跟你上辈子的布施有关系。因为你上辈子不停地在度人,今生你的语言能力各方面就比人家强;如果你上辈子没有法布施,今世你可能就是一般的语言能力;如果你上辈子做了很多愚痴的事情,你这辈子就会受语言的障碍所报。想讲一件事情讲不清楚,很痛苦的,就像想吃东西吃不进一样,看见这么好吃的东西没胃口,难受吧?(对的。师父,我们学佛了,其实都在改变,菩萨给我们这么好的经文,师父教给我们如何去学佛和自己提升境界。这种是不是也要多念心经?)对啊,都要念心经的(好的,感恩师父)


思考之后才能讲出如理如法的语言

摘自 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一百三十二)

问:每次听师父开示,当下感觉明白了,现实中遇到问题还是无从下手,还是会做错,如何能学以致用,将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

 

答:听的懂碰到事情不懂,就是还没有听到心里去。如果一个人懂得怎样用在生活中,就是他真的学到了。说明他还掌握的不够全面。碰到什么事情的时候,要经常想一想,佛法是怎样做的。不要马上决定,就不会错。碰到事情先想再做,经常如理如法的想,如理如法的做,就是言行合一。修心怎样与现实生活合在一起?第一要静,安静;第二要思,思考;第三,语。安静下来才会增长智慧,思考之后才能讲出如理如法的语言。


在人间以善言善语作基础

摘自 Wenda20180629 58:03

女听众:同修问,生活中身边有些乘愿再来的菩萨,但是现实中他们说话都有些直,甚至比较伤人。天上菩萨之间的沟通都是用意念沟通,而人间的语言是有缺陷的,有时候无论怎么表达都有可能让对方产生误会。请问师父,是不是这样理解呢?

 

台长答:从基本上、伦理上是这么理解的。实际上用意念沟通主要因为他意念的境界高了。不管用语言、用意念,都是因为境界高,所以他才在天上,并不是因为他语言能力高,他到天上去,明白了吗?(是不是人间的语言都是不太圆满的?)是啊,没有一句语言是圆满的,总有缺陷(如果我们以后修上天了,用意念沟通是不是就能达到圆满无碍呢?)对啊,因为你有人间善言善语作基础,那就不一样了。因为你在人间学佛之后,你的语言基本上比较规范了,不会讲下流话,不会讲粗话,不会讲讽刺的话,不会讲恨人骂人的话,那你是不是语言在规范呢?规范到天上,用意念,那么更纯洁,那不就是好了吗?(明白了)

口是伤人的斧头

(请点击视频观看)


口是伤人的斧头

摘自 20150624 香港《世界佛友见面会》

我们学佛人语言切勿伤人骨髓,也就是说,说话不要伤到人家的心。大家一定要懂,夫妻吵架不要伤对方的心,不要去讲对方的母亲、对方的祖宗,我们中华文化讲究的是孝道,祖上是我们最尊敬的。所以不要去说别人,哪怕你开玩笑也切勿中人心病。当一个人在生气的时候,知道对方什么事情最伤心,就拿什么事情来折磨、来讲他。语言来自于心,一个人的心善良,不会去刺伤别人。念经的人就是念心,台长跟大家讲,念经就是在念这颗心啊!我们要把一颗纯洁的心交给菩萨,菩萨才知你心啊!

 

师父教你们几个做人的道理:一个人很快乐的时候说话很多,也就是说一开心了,“好啊,我一定帮你,我一定怎么样怎么样”,这个人没信用的多;一个人在愤怒的时候说话,失言的多,很恨的时候,他也不会讲好话。做人“当面责人之短,人虽有不悦,未必生恨”,就是当你对对方有意见的时候,你情愿当面跟他讲,他不一定会怀恨在心。


“背地言其短”,也就是说你背地里去说别人不好,等到第三者去传到人家的耳朵,这个时候,“此人不悦,怀恨甚深”啊,也就是说,通过别人的话传到这个人的耳朵里,他会恨死你的。所以夫妻吵架切记在别人的耳朵里说自己的老公,说自己的老婆。古人云:“不必说而说,那是多说。”——如果不该讲的话,你没话找话讲,那叫扣出来讲,那叫多说。


想一想,你们这里边至少有八分之一的人是这样的。所以学佛的人要多念经,少说话,话要懂得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啊。有多少人话讲出去之后,“哎哟!”你还拿得回来吗?当你吃进去之后,你还吐得出来吗?多说的人,易遭怨啊,就是说话太多,人家会怨恨你。“不当说而说”,也就是不该说的你去说,那是瞎说,瞎说容易遭祸。


所以“言中不礼,不如不言”,如果你今天讲出来一句话,当中不是好话,是没有礼貌的,叫“言中不礼”,不如不言。“一言不中,千言无用”,今天我们讲一句要有信用,别人都会相信你,如果你讲话没有信用,别人不会再相信你。台长昨天说“明天晚上还会来陪你们”,你们今天看到台长又来了,所以我下次说话你们才会听啊。

 

学佛人懂得“口是伤人的斧头”,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以后要开国学院,在全世界开,我要让中华传统文化能够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开悟,能够懂得我们的心是善良的,我们的文化是优秀的。语言是把你舌头割掉的刀啊,“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好。”好好地学佛,话要少,不该讲的不要讲,四个字让你心中平安,那就是“阿弥陀佛”。


讽刺别人会折福

摘自 20160320 布里斯本《玄艺综述》大型解答会

很多人傻傻的,经常说一些刻薄的话去讽刺别人,去刺激别人,去贬低别人,来显示自己,经常揭别人的短处,谈别人的过失,要知道这样不仅会失去福气,还会折自己的福啊。所以,嘴巴尖刻的人,是没有人会喜欢的。同样两个孩子,一个天天说别人好,一个天天说别人不好,很多的父母亲都不会去喜欢那个刻薄的孩子的。


学会听自己的声音

摘自 Shuohua20180803 06:50


女听众:说话很冲,语气很绝,怎么念经改善?


台长答:念心经。要有慈悲心,要经常自己听听自己的声音。比方说,说话很冲的人,他自己没感觉的,他出去就得罪人(对对对)因为人的眼睛总是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所以当你讲话很厉害的时候……很多人就听人家讲话,自己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所以要学会听自己的声音。


为什么播音员的声音能控制得好啊?因为戴一个耳麦,戴着耳机,这个耳机是听自己的声音的,你可以控制自己的声音好坏、轻重,刚柔相济,一切都是因为你自己要听到自己的声音,你才知道你今天这句话太重了、太轻了,讲得好不好。所以你去看人家广播电台,为什么主持人都要戴个耳机啊?(是)


你的话讲出去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很多人伤了别人,说:“我说什么了?啊,我说什么了?!”(对对对)现在知道了吧?(知道了)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看不到自己。所以跳舞为什么要块镜子?就是照着自己这个动作好看不好看,没有镜子,你跳了半天,人家以为你在干什么,在发神经呢。你们跟人家讲话要会举例子,听得懂吗?(明白。我就喜欢师父举例子,一举例子就听明白了)


用妙法讲出真相

摘自 20191019 吉隆坡《世界佛友见面会》


有一位国王梦见自己的牙齿掉光了,于是招来一位智者来为他解梦。直率的智者说:“陛下,这是一个不吉祥的梦,每掉一颗牙齿就意味着您将失去一位亲人。”国王大怒:“你竟敢在这里胡说八道,你给我滚出去!”这时候国王又下令找来另外一位智者,让他解梦。这位智者听完之后,一脸喜气地说:“高贵的陛下,您真有福气,这意味着您会比所有的亲人都长寿。”国王听后大喜:“来人,奖赏这位智者100枚金币。”这时候,年轻的礼宾官不解地问第二位智者说:“您的解释其实和第一位的解释本质上是一样的,为什么他倒受到重罚滚出去,您却得到重奖呢?”

 

第二位智者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他说:“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满身污垢地去见国王,结果国王将她赶了出来;后来这位姑娘洗得干干净净,如出水芙蓉,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又去见国王,国王高兴地接见了她,并将她留在了身边,十分宠爱和信赖她,这个姑娘的名字就叫作‘真理’。”这位智者又说:“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讲真话、讲真理,但是,人们听了赤裸裸的真理,往往会觉得刺耳,就算你讲出的是真相和真理。”要记住,我们要选择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这在佛法界就称为妙法度众。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