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佛光返照学佛路】(一)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1-9 19: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光返照学佛路】

(一)

本篇摘要

▲知行合一是为道

▲谨言慎行

▲提升境界很重要

▲追求境界值得鼓励 关键是要实修

▲修得久不代表境界高

▲学佛不仅仅是理论的积累

知行合一是为道

(请点击视频观看)


知行合一是为道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56集【知行合一是为道】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佛教故事。

 

有两兄弟跟着佛陀出家,他们在修学上渐渐分出差异来。哥哥修行很进取,非常努力,弟弟也很用功,几年彻夜不眠,息心深究,他们兄弟两个都各有成就,哥哥证得了阿罗汉果,弟弟也是深入三藏教典,就是对三藏非常地懂。

 

弟弟常常因为学了三藏觉得自己广学多闻,自夸炫耀,喜欢卖弄聪明,传播名声,引以为荣。哥哥知道以后非常为他担心,对弟弟的成就感到悲观。有一次,他就劝告弟弟说道:“人身难得,佛世难值,正如佛陀常说的‘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而今你既得了人身,就应当以修行为重,解学则在其次,你千万要慎重地选择。”大家知道,在佛法界里边有一个“解”,就是理解佛法理论基础;“行”就是付诸在实践中。弟弟理论很懂,但是不肯修行。

 

弟弟听了非常不以为然,觉得像耳边风一样,并不记在心中。他反驳道:“哥哥,你说的我认为不一定是对的,我觉得我现在虽然对佛法有大海一滴的认识,但尚未得到精髓,所谓‘既登其堂,必入其室’,待我精通三藏,堪任人天师表的时候,再修道也不迟。”弟弟的意思就是说“我今天既然已经学了三藏,我一定要把它弄通”。

 

哥哥说:“弟弟,人生无常啊,生命不能长久的,也许你的三藏还没有学成,无常就落在了你的身上,所以及早修行最为重要。”但是弟弟非常地固执他的本意,就是执著,他不肯接受哥哥的劝告。不久,弟弟果然染上奇异的怪病,医药无效,必死无疑。弟弟知道自己会死,心中非常地恐惧,对他的哥哥说道:“哥哥,我过去愚痴迷盲,不听你的教示,现在面临寿命将尽,修行已经来不及了。”说着,涕泪交流,向其兄悔过。不久,弟弟就逝世离开人间了。

 

哥哥非常地痛苦,念着手足情分,因为他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他就入定观他,看他弟弟到底投到什么趣向(“趣”实际上就是投到什么道了)。当他看见他弟弟投生在一个长者家中,他心想“虽然弟弟再投胎,我也要救度我的弟弟”,他有这种心念。还好这个长者的家非常靠近寺院,他为了想救他的弟弟,就经常到这个长者的家中去探望,跟他们交朋友,说“这个孩子真可爱”,总想找机会去帮他的弟弟。当转世的弟弟长到三岁的时候,哥哥的心非常着急,就赶紧替他皈依,教他念佛号、圣号。没想到这个小孩子也非常地惹人喜爱、聪明乖巧,一学就会,还会念经。

 

当这个孩子长到四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奶娘抱着他往山上的寺院去拜见他师父的时候,因为寺院在山上,石阶曲折而崎岖,这个奶妈抱他在怀中,一不小心,失手将他掉落到山下,他顿时头破血流,粉身碎骨,就这么凄惨地死了。当他临命终的一刹那,他的心中顿时生起恶念,怀恨这个奶妈“为什么抱我抱得不谨慎,以至我遭遇这样的灾祸”。因为他已经是魂,由于起了这一念瞋恨的心,没想到命终之时堕落到了地狱。

 

他的哥哥知道这件事之后,除怜愍他的不幸之外,马上入定再观他的生趣(就是他到底到哪里去了)。突然,哥哥在定中看到他的弟弟居然堕落在地狱中,不觉叹息道:“地狱的苦楚多么深重!地狱的罪业多么难度!诸佛菩萨尚且不能奈何,何况是我?”哥哥就是说:地狱这么深重,地狱的罪孽很难度,连菩萨都不能动因果,救不了无缘之人,何况是我(阿罗汉)?因为他弟弟过去的不修为,没有去行,还有上一辈子的执著心,造成了他“佛法难闻,人身难得,既得人身,又有几载”。也就是说,不能放下的人一定会吃苦。所以学佛人应该把握时机,好好地修学修心。

 

在佛经里“解”道紧要,“解”就是理解佛法固然非常重要和要紧,但是我们修的行为更重要。很多学佛人嘴巴里念经念得很好,心里明白佛理也明白得很好,但是做出来的事情都不像人,没有去好好地“行”,最后还是白修,一场空。所以佛法里讲知行合一(就是你的知识和你的行为要合成一样),行解并重(你的修行和理解佛法的能力要一样)。真正理解佛法是在内心之中,真正地懂得、能够运用佛法在生活中,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之解。

谨言慎行

摘自 每日fyfy2021年6月1日《谨言慎行》


修心不用找去处,

八识田中要落户。

修心修的是内心,

修行修的是践行。

提升境界很重要

摘自 白话佛法(九) 20.【缘起是意识形态的开始】

修心修行,唯一成佛的道路、途径是什么?就是一定要把你的境界提高。因为你的肉身是带不走的,你的身体、你的语言不能代表你就是菩萨,你唯一的能够成菩萨的、以后你能够带走的就是你的意识、理念和你的境界,只有这些东西,你才能上天做菩萨。


追求境界值得鼓励 关键是要实修

自 20160706 香港《世界佛友见面会》


问:师父《白话佛法》说“我们要修行,我们要提升,要知道自己修行的境界,修行的阶梯,必须要知道自己走到什么阶梯上。”但是,有些同修没有认清自己的定位,没有觉悟到自己修行在哪个阶段,一味地在追求境界、脱离生活、不食人间烟火。在一个共修组里这样的同修多了,是否会影响整体气场?时间长了会发展成共业吗?

 

答:我觉得我应该叫你“师父”才对,还要去讲别人不好。人家去追求境界是个好事情。当一个人能够追求境界,说明他想进步。虽然他做不到,但是已经在努力了。你不能说他追求这种菩萨的境界就是一个不好的杂念,要鼓励他。但是一边鼓励,一边叫他要实实在在地去做。他只要不对共修组产生什么问题,境界高我觉得没什么不好。就像一个班级快毕业了,很多同学问:“你准备毕业之后怎么办?”有的说:“我打工,我去找工作,上班。”有的说:“我要继续读博士。”那你不能说你们班级里的同学大家都想读博士的话,“那我们怎么办?”明白了吗?


修得久不代表境界高

摘自 Wenda20130526B 01:07:55


女听众:是否随着修行层次的提高,心灵法门的修行方法也会有所变化呢?


台长答:xlfm实际上能够度众生,也能够提升众生的思维和学佛的智慧,就像大学一样,里面有一年级的,也有高年级的,不是到了大学里全部都是一年级,也不是一进大学全部都是博士生。所以在里面你浅的有浅的人教你,可以用浅的方法先来开智慧;等到高的,学得深的话,xlfm照样跟你讲佛法,让你高深地去理解。


曾经有一个大法师就跟台长说过:看《白话佛法》深可以深里看,浅可以浅里看。实际上人就是这样(有些同修觉得自己资历老,而台长一些说法主要是针对多数人,他们修行的境界比较高了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师父能够开示一下吗?)


很简单,贡高我慢,因为你觉得人家修得比你低,因为你觉得修得资格老了,所以你就看不起人家了,这本身就是没有学好平等观念,本身就是贡高我慢。你比人家学得早,你就一定比人家学得好吗?那你怎么不说读大学的比人家进去早,连续留级5年他还在大学里,人家都毕业了呢?这是一种境界,基础的东西要复习再复习,不断地加强基本的建设,也就是说不断地加强学佛的基本思维建设。


你不断地加固你的基础,那你的房子才会越造越高;如果你基础不牢的话,你以为可以忘却了基础在上面拼命地加高,最后你会倒下来的,你连基础都没有。所以师父跟人家浅的人讲,也应该好好地再学再学,因为学无止境。如果自己以为自己很高了,因为过去学过他以为自己懂了,他以为xlfm很浅嘛。《白话佛法》并不代表是浅,用两种语言解释出来同样的深奥的理论,实际上都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明白了吗?(明白)


孔老夫子用的是文言文,他讲的也是这些道理;在中国也有很多讲师,他们用白话讲得也挺好的,难道他们就是讲得浅吗?他们也是讲中国文化、传统文化。有一个陈大惠老师,他的《弟子规》讲得挺好的,为什么大家非常开心呢?不是说你讲出来的文言文,不是说你讲出来的是一种深奥的理论让人家听不懂,说明你有本事。你讲出来的东西是要让大家能够接受和明白,那就是你讲师的本事了(现在有些人也是在学《弟子规》,我觉得师父的《白话佛法》里已经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觉得看师父的《白话佛法》再去看那些东西不一门精进了,师父您觉得是这样吗?)


这个事情要看的,不能绝对这么讲。一个人在大学读一门专科的时候,他可以参考一些课外辅导材料,这也是可以的。但是从自己的本科上来讲还是要一门精进,但是参考一些,比方说台长说可以参考什么,这也是一种教育,也是帮助学习心灵法门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并不是我们要排斥,心灵法门不排斥所有其它的宗教的(有的同修过去学其他法门,把其他一些法门的东西融入到心灵法门里面来,这样做合适吗?)


这个就是说如果有师父在,就应该听师父的;如果哪天师父圆寂了,那么以后自己再这样那也没办法了。所以有师父和没师父就是不一样,那么有师父为什么不听师父要自己乱来呢?否则找师父干嘛?有老师为什么不听老师的呢?自己有父母亲,为什么到外面去找干爹干妈呀?(明白,就是对佛法重视程度没有上升到一个地步)


就举个简单例子,你过去是学其他法门的,比方说厨师做菜,你烧上海菜的,那你去学川菜了,你把上海菜也跟川菜混在一起,根本不是一种正规的味道,那还算不算川菜?还算不算上海菜?你可以自己发明,但是你必须要在众生承认的情况下你才能发明。你川菜也没学好,上海菜也没烧好,还混在一起,辣不辣,甜不甜,酸不酸,淡不淡,你说你烧的是什么菜?谁吃呀?(那么像这种已经偏离了吧)


那当然偏离,你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很多人还没有继承就开始发展。比方说你还没有把心灵法门完全熟读,还不知道到底在讲些什么,你自己马上就开始发展了,那肯定走偏差的(明白。师父看看我与人交流有哪些要注意的)好了,傻姑娘,时间不多了,已经超过很多时间了。你帮众生问的,师父就给你加点时间,给自己问的就不能再加时间了,明白吗?(好的)


学佛不仅仅是理论的积累

摘自 白话佛法(六) 37.【理解佛性才能得到慈悲】


佛理是自我印证的依据。也就是说,你学了佛法之后,你要用在自己的心里。举个简单例子,师父叫你们忍辱精进,如果你今天想吵架了,你硬把它忍下去了,那么你就印证了佛法,菩萨叫我们要忍辱,我今天忍辱了,我不吵架了,那么这个灾和难就消除了,家里的矛盾就消除了,你从心里就印证了菩萨讲的是对的。菩萨叫我们要忍辱,都是一家人,为什么要争吵?这叫印证。那么有依据了,因为我学了佛法,我懂得了这个佛理。所以,学佛不是单单将佛的知识的积累,如果单单是学佛的知识的积累,那大不了这个人是佛学家,这个人是哲学家,这个人是佛学院毕业的,那是一种佛学的知识的积累,没有从自己的身体上、行为上去印证,这个就是人家说的,你佛法学得再好,你做出来的事情不如理、不如法,你就是没有学好佛法,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