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师父的法身】(四)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1-17 00: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师父的法身】

(四)

本篇摘要

▲心地干净 佛就在心中

▲求佛要向内心求

▲观照自己的身心就是内求

▲不能单修法门而不修心

▲师父涅槃后还会一直帮助我们

▲与佛同在观无常,得失喜忧皆幻相


心地干净 佛就在心中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112集【方便法门去无明】


师父跟大家讲,佛陀在涅槃的时候,他对众生说过:“弟子们,我没有离开你们,我就在你们当中。”这就是告诉我们,人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死亡的,就是涅槃了。佛陀在我们心中,这在佛法界就是“无所住处涅槃”。什么叫无所住处涅槃?就在你的心里,没有固定的一个地方,你走到哪里,佛陀的身影就在你身上。就像法师一样,走到哪里,法师把佛的教诲、佛法僧放在心中,所以佛永远住在他的心中,所以无所住处涅槃,明白佛无所不在,处处都在,只是众生的内心不干净。你说佛哪一天不在?我问你们,你们吵架的时候,跟别人不好的时候,佛在不在?还在。这时候你们没有把佛放在心中,所以你们才会有人间的内心不净,不干净。如果你内心干净,佛处处在你心中,会去除你的颠倒梦想、颠倒妄想。

求佛要向内心求

摘自 Wenda20131129 44:07

女听众:师父,您常讲一个佛印和苏东坡的故事,观世音菩萨念经在念她自己,求人不如求己。我想问:这里的“求人不如求己”指的是否是“学佛要向内求”,这个“己”是否指的每个人的“自性佛”?

 

台长答:那当然了。向外求,求谁啊?哪个是佛?你看得到吗?你对同修说:“来来来,我来向你们求救。”他们能告诉你什么?求得到什么了?“自性佛”就是本身你心中、本性里边就有光明,就有佛。所以当你能够有良心、有善心的时候,你能明白“我应该找到哪一个师父,找到哪一尊佛来拜”,实际上也就是你的本性所发出来的。但是道理并不是说从本性里面能求到,而是说用你的智慧和光芒能够在人间找到你的“自性佛”,这个东西很深的


(师父,当我们很虔诚地求观世音菩萨、拜佛的时候,是不是看似是在向外求,但实际上是求自己的智慧?)你求观世音菩萨实际上不是往外求,还是往内求,因为是求佛性、求你的本性。所以台长经常跟你们说要“心佛合一”,你的心和佛合在一起了,我问你“是向外还是向内?”(向内)你的心自己是佛了,你不是把外面的佛求到你心里来了吗?我举个简单例子:你读书好像表面上是往外求,等到被你全部读到脑子里,读到你的心里了,这不就是你的东西了吗?(明白了,谢谢师父)


观照自己的身心就是内求

自 Wenda20160327B 36:22


女听众:通常我们都是向外求,比如说我们经常会求菩萨加持保佑什么的。如何向内求,让自己加持自己呢?

 

台长答:启发自己的本性,多看看自己善良的心,多看看自己纯洁的心,找到佛性、本性,你就是内求了(最关键还是要有戒律,对吧?)你自己要经常对照自己,看看自己做得好不好,像不像菩萨?这种对照就是内求。菩萨在哪里?菩萨在你心里的外表?是在你的内心啊!你内心求菩萨,不就是在对照自己跟菩萨像不像吗?


不能单修法门而不修心

摘自 白话佛法 (三) 2 【实修是境界,业力是增上缘】


单修法门而不修心的人是越修越执著入魔不知道。比如某个人经常说:这个人能够看见了,那个人也能够看见了,我最好也能够看见。法有两种:一种是佛法; 还有一种是魔法。单修法的人你能够知道是佛法还是魔法吗?如果修不到佛法不就是魔法了吗?你修魔法了不就得不到佛法了吗?正和魔就差那么一点点。犹如钟走不准时不是好的钟。所以一定要修心而不能单修法。

 

未达究竟。如果修心还没有达到究竟,就是还没有修到正、还没有修到底,你的心已经变异,甚至已经把你的心修到丢失了。你要找到的是迷失的心,否则你要永远在六道中轮回。一个人为什么很喜欢某个特定的人,就是有一种痴迷在里面。迷没有关系,但是迷过头了就是痴迷,就找不到真正的自己了。师父叫你们不要丢掉自己迷失的心。

 

实际上修心比修法更重要。修法是表面的东西。比如嘴巴里讲起佛法一套一套的,说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不好。今天去这个庙里拜拜,明天去那儿烧烧香等等。如果不修心连做人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能够真正地懂法吗?师父情愿你们把心修得好一点,也不要只做表面的东西给师父看。修法不如修心,因为万法唯心造。所有人间的东西可以称为人间法,都是由心造成的。心在想什么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什么样子。举个例子:过去有些人开会之前就会想:今天要挨领导批评了。一进会场看到别人的脸就会觉得别人要斗他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你心中想出来的。你今天想生意很好,实际上生意今天就是好。有些人觉得风水不好在家里搬来搬去的,还是觉得不好,他们就是不懂去念经、调节和改变风水的问题。人的心也是很重要的。有一句话叫“福人住福地”就是这个道理。人的心不好住地风水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心即是法,法即是心。

 

学法的人想着要修出各种花样来。实际上修出各种花样并不是好事。只有佛菩萨是先天无极正法,修出来就是正法。这个已经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之中了。学法的人想学这些东西就变成魔了。因为这个东西对于他们来讲太高深了。比如说,中学生想学博士的课程是读不了的。但是我偏要读,能读吗?可以读。读偏了。最后跟大家讲,一个念头、清净心。把你的心放平静,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师父涅槃后还会一直帮助我们

摘自 Wenda20160403B 10:29


女听众:有的同修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希望等到师父涅槃的时候,自己也能有福气跟着一起走。这种想法是不是不太如理如法?

 

台长答:有什么不太如理如法?这个很简单,这个就是跟着师父一世修成,永不轮回,永断轮回,这不是很正常的吗?任何人总归会走的呀,谁会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的啊。只是说你以后一个小姑娘变成个老太婆了,变成老太太了,好好修最后上去就好了,一生不就结束了(是,师父。现在很多很年轻的同修在修,就觉得以后师父涅槃了,感觉好象没人管我们了)当年佛陀有500个弟子,最后500个弟子都上去了,佛陀都在帮助他们。并不是说佛陀涅槃的时候他们都走,只是说有一些跟着佛陀就走了,没多少时间就走;但是有很多一直在传承,传承到自己的阳寿到了,他们上去了,佛陀也会把他们救上去的。并不是说要一起走啊,一起走也要走得上去啊。

与佛同在观无常,得失喜忧皆幻相

(请点击视频观看)


与佛同在观无常,得失喜忧皆幻相

摘自 20161001 台湾台北《世界佛友见面会》

佛陀晚年最令他感到悲伤痛心的事,莫过于首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相继先他而入涅槃。当舍利弗回到家乡进入涅槃后,他的弟子均头沙弥非常伤心的捧着灵骨去见佛陀。佛陀就开示均头沙弥说:“均头,你的老师入灭了,他的无漏戒定功德和深广的智慧也随之消灭了吗?”均头哭着回答:“没有。”佛陀说:“既然一切生死的痛苦已经灭去了,而一切清净功德都没有失去,那你又何必哭泣呢?”均头一想,“是啊!老师的肉身虽然幻灭了,但是老师的功德却长留人间,法喜充遍宇宙。”当下领悟。


人生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台长经常在广播里听到佛友打电话进来请台长看过世的爸爸在哪里,台长看了就说:“你爸爸脾气很不好,还会打人、骂人。”佛友很伤心的说:“是啊,我爸爸脾气不好,他还会打我妈妈。”一个人走了留下的还是被人骂。一个人如果在人间多留一点德,多留一些让人尊敬的思维、品质和慈悲给别人的话,虽然人间短短几十年寒暑 ,但是生命的价值却是永恒和无限的。

 

佛教认为,证悟法身,生命便能永远存在,因为法身尽一切时,遍一切处,无时无处不在。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肉体可以灭亡,但是精神永远存在,就像佛陀一样,虽然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但是他的精神没有灭,激励我们所有的学佛人精进努力、慈悲对人,让人感受到人间还有真爱。


佛陀虽然入涅槃,但是法身却永留于无尽的时间中,遍布在无限的空间里,直到今日我们还缅怀他;我们伟大的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在佛菩萨中居首位,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普照大地,让我们在无限的空间中拥有慈悲去解决人间的一切烦恼。人的烦恼不就是贪瞋痴吗?人的争斗就是在贪瞋痴中不能化解,如果今天能够用慈悲对待家人、朋友,还会有什么灾难?这就是永恒的生命。拥有菩萨的慈悲理念,能够解决现实当下人间的问题,这就是活在当下。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