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无常才是常态】(三)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2-16 22: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常才是常态】

(三)

本篇摘要

▲降服一念之间,彼岸就在眼前

▲珍惜生命 珍惜时间

▲抓紧修心的机会

▲度众生者先

▲放下内心的执著

▲人生最有意义的事

▲师父说的那些佛教故事【我们比牛高明多少】

▲克服烦恼化精进,慈悲悟本救众生

降服一念之间,彼岸就在眼前

(请点击视频观看)


降服一念之间,彼岸就在眼前

摘自 Wenda20200906 44:01 


男听众:我不知道为什么也接收到您的法身开示,昨天您的法身开示,我读给您听一下,您看看是不是您的法身开示?(你讲讲师父没关系的,其他菩萨你先不要讲,如果不对你就麻烦了)好。您的法身开示:


“人世间本来就是假的,虚幻不实的,干吗贪图短暂的享受?干吗不挺直腰杆学佛念经修心修行?干吗非得贪那一口吃,一口喝,一会儿睡?既然是假的,连我的这个躯体都是假的,这些都不是我的,只是短暂借我用而已,为何我还贪图这短暂虚幻不实的享受?我为何不去挖掘诸佛菩萨所具有的一切智慧德能和潜力?既然是假的,不实际的,为何自己不愿意面对站起来?为何还苦苦执著不去想通、想明白,看开、看破、放下?拿起是一念之间,放下也是一念之间,看破、解脱、成佛也是一念之间。


既然皆是一念之间,为何我不去突破这一念之间、觉悟这一念之间、了悟这一念之间?孩子们,看开、看破、放下、解脱,速速提升自己的境界和修为,战胜自己的劣根性,不被劣根性所束缚住、困扰住。既然皆是一念之间,为何不借这一念觉悟真理,成佛、成菩萨?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就这么来的啊!


孩子们,打破这一念之间,觉悟、看破、放下这一念之间,彼岸就在眼前,是自己蒙蔽了自己看不到而已。好好学,好好悟,好好成佛,好好成菩萨,难就难在能不能降服这一念之间啊!孩子们,好好修,好好学,师父会经常过来看你们的。”还有您法身分享:“我活一天,我感恩一天,我法喜一天,我慈悲喜舍一天,难道我不能成佛、成菩萨吗?学佛念经要懂啊,改毛病,断恶习,与诸佛越来越近啊。”感恩师父。

 

台长答:你讲的这个我刚刚看了一下,我看到了,这个应该是师父的法身对你们的一些开示。是的,这个是师父的法身去讲的(师父,我不知道为何,我还没申请您的弟子,但是我可以接到诸佛菩萨的开示,观世音菩萨跟我讲了很多话,她讲让我真的好好修,好好学)你以后把你的名字写过来,到秘书处,你说“请师父看一下”,让他们直接给我看吧。我今天答应你了,我会看的(感恩师父)


珍惜生命 珍惜时间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83集 十念法(三) 


有的人说“我现在年轻,不修行无所谓,等我以后退休了,有空了,没事做了,我一定好好念经修佛”,不要你修了,因为时间很短暂,你能否活到退休这一天都不知道。所以,中国古贤圣人经常讲“黄土坡上无老少”,不是年轻一定是活着、年老一定是死的,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死了,太多了。

 

所以经常想到生命无常,生命宝贵,“我不珍惜,我就是在浪费生命,我就是离死亡每天近一天”。所以当下修行,马上就修,把人间的烦事、杂事、烦恼全部先抛在一边,然后做些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救度众生,修心成佛,广结善缘,众善奉行。


抓紧修心的机会

摘自 白话佛法(四) 3.【名利均是无常】 


所以今天能活着好好地修心念经,说不定再过一阵子修心的机会都会没有了。人说走就走的,很快。能活着一天,就要感恩观世音菩萨,不要再去想什么贪心的远景规划了。只有一个原理就是好好做人,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只要好好修心,这样才能平安吉祥。


度众生者先

摘自 Wenda20161118 41:26

女听众:一位师兄很精进,也是一直参加师父的法会,他很想一直跟着师父跑,但是因为工作有的时候请假请不出来,他还有六年就退休了。他想让我问一下师父,他是现在就辞职不做了,还是等退休以后再继续跟着师父跑?现在每年也能去,可能就只能去四五次。

 

台长答:叫他问菩萨,菩萨梦中会告诉他的。这个要开悟,要有悟性的,要舍的,能够舍的人才能得啊,明白吗?很多人一辈子工作,赚了很多钱,最后躺在医院里要死了,很快就死掉。我们过去的一个合作者,也是老板,上个礼拜走掉了,年纪很轻(现在是真的很急。我记得有一次梦到师父来开法会,好大好大、就像整栋房子一样大的观世音菩萨从天而降,说了几个字:“度众生者先。”这句话是让我们要去度众生,还是说灾难来的时候度众生的人他会第一个救呢?)


“度众生者先”,就是赶快先度众生啊!你们还要干吗?菩萨说你们“工作先”,那么就是先好好工作;“赚钱先”,那么就先赚钱。怎么没有智慧的!你记住了,好好修啊,人间的东西都无所谓的,什么都无所谓的,要放得下,最主要的是好好修,要“度人先”,听得懂吗?(知道,我谨记师父的教诲。我胆子很小的,一直是按照师父说的去做)对。


放下内心的执著

摘自 20190905 法国 巴黎《世界佛友见面会》 

佛教不谈放弃,而谈放下,所谓“放下”就是指放下内心的执著。佛法不排斥现实当中正在努力的人。


人生最有意义的事

摘自 解答来信疑惑(四百二十四)

23-10-2020,西方极乐世界:


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一切的善恶皆是前世因缘。有些人前世羞辱人,今世冤家聚头,轮回的果报在因缘际会时就开始转动了。”


释迦牟尼佛:“诸法空相,善恶因缘到最后也是空。人生就是如此。在这个虚幻的世界去追求永恒的美好,那是不可能的。”

 

师父:“在人间,你们活得再好再享受,拥有再多的名利钱财、事业地位,被世间人羡慕,死掉的时候最后是归于哪个道?是上去还是下去?相反,你们学佛念经后为众生,舍下赚钱的时间,舍下为自己家庭事业忙碌的时间去度人、做义工,这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在人间,做得再完美,百年过后,还有几个人会记得你们?人啊,在虚空中虚度年华。到最后是空忙碌,一切皆空啊。”

 

观世音菩萨:“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娑婆世界一切的名闻利养、钱财名色、男相意识、女相意识都是娑婆幻影啊。人间的环境造就众生迷惑颠倒的意识心行,在迷惑颠倒中又生出种种法界空相。众弟子们,若把心清空,把这些意识抛开,在虚空中没有你自己,无男无女,就好像你从未来过这个世界。那么,你们在这个世界当中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快乐、烦恼、忧伤都不存在,这就是心经里面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我是谁,谁是我?弟子们,你们要记住了,人只不过是人间过路客罢了。什么也没带来,什么也没带走。人最重要的是在虚空当中积累功德,行菩提大道啊。放下吧,看破吧。”


弟子马来西亚 23-10-2020

师父说的那些佛教故事【我们比牛高明多少】

(请点击视频观看)

克服烦恼化精进,慈悲悟本救众生

(请点击视频观看)


克服烦恼化精进,慈悲悟本救众生

摘自 20160917 新加坡xlfm分享会 卢台长开示


我们在人间有时候痛苦不可避免。因为有了痛苦,我们才会面对;因为有了痛苦,才给我们回味,当我们能够真正脱离痛苦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的享受到快乐。


所以我们人总是很难忘记过去,就是因为我们的痛苦难以忘怀。所以学佛人要常常地思自己的行为,想自己的作为。要懂得我们怎么样面对这个社会、这个人间给我们的很多的面对痛苦的挑战,我们怎么样来克服自己的痛苦和虚妄,我们怎么样懂得让时间来消除我们的痛苦,因为时间能够让我们告别回忆。所以每一个人学佛,要心中有佛,真正地能够想到:我们是学佛人,我们就不能活在过去。要学会接受,要学会忍耐,要学会珍惜,这样你的人生才不会消福消寿。

 

我们每一个学佛人都是在珍惜着每一天、每一个小时和每一分钟,我们不让自己学佛人的心态去颓废、去倒退。所以学佛最重要的就是战胜一切人间给你带来的痛苦,要战胜它,你就不痛苦了。我们更要战胜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心中的痛苦。所以看破人生,珍惜现在,你一定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一个人要懂得痛苦只是我们的一个过程。我们每一个人一生走过来都有很多的过程,这些过程让我们懂得了怎么样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我们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更好地生活,实际上就是没有理解生活。所以学佛之后我们懂得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的欲望是永远往上攀升的,所以要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要把自己的理性升到最高。什么叫理性?就是懂道理,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人的本性。当你把自己这种境界升到很高的时候,你就是人间的圣人。所以一个能够忘却自己过去的人,一个不斤斤计较自己个人得失的人,这个人就是一个圣人。

 

在学佛当中先要学会做人,学好自己对别人的尊敬,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想,你就拥有了慈悲。所以你们每一个学佛人都是一个榜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能够救自己,也希望能够救别人。所以救别人的人首先要拥有慈悲。我们人在有烦恼的时候,一定要懂得烦恼来了,我们有办法。所以烦恼到了,表面上看起来会给自己带来一种压力和退步,其实有烦恼就是你在向后再向前进步了。因为当一个人有烦恼的时候,实际上给他更大的精进力,让他知道学佛不容易。


想一想我们多少人过去也没想到要学佛,过去也没想到应该怎么样摆脱自己的烦恼。但是学佛之后,有烦恼了我们不怕,我们一直往前走,我们精进学佛,我们精进努力,我们已经创造了自己人间思维的高境界。所以我们能够彻悟本性,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人懂得了应该怎么样去帮助和救度众生。所以当一个人,还懂得帮助别人的时候,他就会活在快乐当中,当一个人看见别人都很可恶的时候,他就活在了失望当中。

 

我们人只要学佛,只要心中有佛,纵然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你,但是你的心依然不会寂寞,因为你的心中有着全世界的众生。学佛,我们不是害怕死亡,也不是害怕我们守戒,而是得到一种法喜。因为当一个人能够彻底地喜悦,当一个人能够彻底地摆脱自己的烦恼,他就是活在了一种快乐的心灵当中。

 

所以一个人的快乐是心灵快乐,一个人的烦恼是思维的烦恼,从思维到心灵还有一大段的距离。所以思维很烦很苦闷,并不代表你的本性和良心很烦很苦闷。所以我们从良心本性上能够改变自己,那你是真的超脱了自我的约束。台长举个例子,你今天家里还有粮食,虽然你到外面去把你带出去的干粮都吃光了,但是你知道家里还有粮食,所以你不怕,你不会怕自己被饿死。虽然你当时已经没有干粮了,你知道我家里还有很多。还有一种人虽然带了很多干粮,但是他知道我如果吃完了,我回到家也没有粮食吃了,这个时候他的心就开始虚了,他就开始慢慢的失落和失望,他就慢慢的觉得寂寞。

 

所以学会一生无悔的人,要懂得学佛人的观念:那就是别人永远是对的,我自己永远是错的。这样你就不会对别人产生怨恨心,这种怨恨心就很快的就消除了。因为当人在怨恨自己的时候,没有关系,但是当你在怨恨别人的时候,你可能就会产生嗔念,甚至做出很多愚痴的事情。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