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从有求到无求】只求现实利益 就是没有学到佛法的根本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3-28 19: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有求到无求】

(二)

本篇摘要

求菩萨 本身就是一种正能量

▲尽心尽力但是不求回报 就是中道

▲有求和无求 是修行的不同阶段

▲台长对“欲望”和“发心”的开示

只求现实利益 就是没有学到佛法的根本

求菩萨 心诚才能灵

▲心怀众生的人才能有求必应

“求不得苦”是我们自己找来的


求菩萨 本身就是一种正能量

摘自 视频白话佛法 第38集【解脱是智 生光生慧】


菩萨经常跟我们说,要学会用法界的护持力。什么是法界的护持力?就是要懂得求菩萨保佑我们今天把经念好,求菩萨保佑我们把心修好;请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让我们心中能够得到一种解脱的力量,来提升自己,不要心起罣碍。


有的佛友经常问:“师父,我们能不能跟观世音菩萨祈求,让我今天把经念好?”当然可以,凡是向上的,菩萨都会加持你。比方说,如果你思维中产生欲望了,你求菩萨加持你去除欲望,菩萨还是帮助你。如果你心中有很难克服的障碍,你可以跟观世音菩萨说:“菩萨,请您给我力量,来克服我这些心理障碍。”


其实在求的时候,你心中本身就产生了一种正能量,因为你求菩萨帮助你消除这个业障、消除这个障碍,说明你在进步,说明你在精进,说明你想求菩萨来化解自己的烦恼,这本身就是一种正能量。而任何的正能量都会消除你心中的负能量,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人会生病,如果你求医生:“你帮我看好病吧。”医生说:“我一定帮助你。”那你是不是信心大增?你是不是能够想到“我能够克服自己这个病,我能够把身体上的这个毛病消除掉”?所以,信心的生起实际上已经是你得到加持的开始了。很多人不懂这些。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心尽力。什么叫尽心尽力做事?今天念经尽心尽力,万一有杂念了,求菩萨保佑;今天学一件事情尽心尽力,万一有障碍了,求菩萨保佑。你是不是在尽心尽力?经常这样尽心尽力,慢慢地你碰到事情就会精进修行,碰到烦恼就会放下、解脱。


尽心尽力但是不求回报 就是中道

摘自 卢台长给全世界弟子第四次的开示(一)


尽心尽力去做事,但是不要放在心上。“我拼命地在做啦,我很努力啦,我做得很好了!”你把它放在心上你就麻烦了。一个人不要执著,做错就做错了,做好事也不要放在心上。做好事要把它忘记,不要去等着、祈求回报。这就是“中道”。我做任何事情都不求回报,我就走在当中。如果一个人做什么都想着回报,这个人就是偏执,这个人就不是走在中间。


有求和无求 是修行的不同阶段

摘自 20170828 马来西亚·吉隆坡《世界佛友见面会》


问:共修组中有的师兄认为无求的修行功德比较大,有的师兄认为求参加法会、放生等顺利是正求,应该多求,还有的师兄现实中太苦,工作、生活、身体各种问题,让他不要总为自己求,又不太可能。请师父慈悲开示,我们应该如何去平衡修行中的有求和无求。

 

答:首先,有求,那是初级阶段,所以当一个人刚刚学佛的时候,你不叫他求,他不会信佛;你让他求,菩萨会慈悲他、会帮助他,菩萨本身就是救苦救难。所以你们有难了、有苦了,你们求菩萨很正常,观世音菩萨会慈悲保佑你们,对不对?但是如果你整天地求,求得过分了,那就有问题了。所以最好就是:先是求,求到家庭平安,各方面都好起来的时候,就慢慢地开始要为众生求,要无求。“人到无求品自高”,没有求当然比有求好,但是有求总比不求好。

台长对“欲望”和“发心”的开示

(请点击视频观看)


台长对“欲望”和“发心”的开示

摘自 Wenda20141221B 01:01:12


男听众:请师父开示,欲望和发心的相互关系。弟子认为,欲望是一种自私的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心理需求而采取的行动计划,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决定,它与佛菩萨境界的无缘大慈是背道而驰的。而发心则是时刻把众生利益放在第一位,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第一利益、第二利益的说法,因为完全是一种无我的付出,连“我”都没有了,何须利益的第二回报呢?所以弟子认为,发心里面应该不能夹杂欲望,有目的的付出不能称为发心,或者说发心不纯。谢谢师父!

 

台长答:这个问题很简单,而且问得非常好。我可以告诉你,今天刚刚前面就有一个女的念了这么多小房子,她为什么念到今天孩子还不好?这就是你刚才讲到的发心和欲望的问题。她现在就是一个欲望,用欲望在为自己的孩子求,以为多少张小房子……就像有多少钱我能买到这个房子一样,她以为自己买到了,“我只要到了这个数量,我就能达到这个目的”,她纯粹是一种目的性很强,而且为自我不为众生付出的,那种为了达到自己私欲、解决自己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或者手段而已。


所以这种护法神是不会给她很快达到目的的,而且菩萨也慈悲不了她,因为菩萨的无缘大慈和她相距太远。所以,慈悲是一种境界,是非常带有荣誉感的,而且超脱了凡人为了人间的一种自私的利益和自私的欲望所产生的人本身的人性的一种追求,超越它的东西。所以,真正的学佛人,能够求得菩萨越求越灵的人,他是超脱了人间的欲望。


试想一下,为什么这么多人到庙里去求这个、求名求利、求功德,求什么求什么……为什么很多人求不到?那就是因为他的发心不对,因为他没有境界,因为他只是在欲望当中生存,他在外面需要得到更多的,他只不过换一个方位,跑到庙里来继续求菩萨让他得到这个欲望,所以这就是人的劣根性在发作。


所以当一个人有劣根性的时候,这个人是不能理解自己,也不能让自己清醒的。真正能够让自己超脱这个环境,能够达到这个境界,首先必须理解佛法,必须懂得佛的智慧,必须要放弃人间的欲望。等到放弃欲望之后,你才会得到更多。所以,欲望和发心是完全两个概念,欲望是来自于人的本性当中的劣根性,而境界是来自于本性的初始心和你的本心,就是本性,那就是佛性。


所以,人身上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好的细胞和不好的细胞,就像人的思维产生不好的思维和好的思维一样。人的恶心、贪心、愚痴心,还有瞋恨心,和人的良心、慈悲心、善良的心和帮助别人的心,成了一个明显的对比,都在人间心中埋藏,看你到底去挖掘哪一个心。所以当一个人良心善了,学佛之后,挖掘出来都是慈悲心和各种各样帮助别人的好心肠,一些好的心;当一个人随波逐流的时候,他没有去学佛,就是用了他身上那种不好的贪心、瞋恨心和愚痴心。


所以同样是一个心,因为发心不一样,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随波逐流,就是随着欲望的膨胀,让自己善良的心越来越少,让自己很好的善心越变越少,人就会慢慢地沉沦,就会慢慢地堕落,就会慢慢在六道当中不断地轮回。这就是我们说的为什么欲望和发心不同的地方。明白了吗?(哦)


只求现实利益 就是没有学到佛法的根本

摘自 广播讲座(一) 6.【学佛学法要从根源上学起】


当一个人不能够理解佛法的时候,只是说学佛很好,它可以帮助我们消灾解难。但是怎么解难,它的根源在哪里?我们要知道源头、最根本的毛病是哪里来的。就像中医讲的一样,治病光治表是没有用的,要寻根、寻源。如果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知道头痛、脚痛的起因,就是去做脑电波、CT等,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所以,学佛、做人,在于是否学到根本的东西,犹如大象与大海一样,犹如蚊虫与水一样,它们各得饱腹而去,只不过是懂得一点罢了。很多人到东方台观音堂来磕头也是这样的,和台长预约见面后,说自己工作不好,让台长教教他怎样改变现状。台长教他念经,等工作找到后,又不念经了。大家想想看,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作能好多久啊?人生无常,如果不懂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不知道找不到工作的根本原因,如果不知道今生今世为什么吃苦,想想看,能够解决吃苦的毛病吗?能够解决没有工作的问题吗?能够解决父母和孩子感情的矛盾吗?学佛一定要钻进去,要花气力学,要明明白白了解佛法,而不是浅尝辄止。

 

台长给大家讲一个简单的道理。比如人家给我们端一盆菜来,很好吃,你知道人家是怎么烧这个菜的吗?放多少油、糖和水,是油炸还是勾芡,烧到什么火候,这是有一套程序的。如果仅仅只知道吃,就好比现在拿到了佛经,只知道念经,而不知道它的真实妙用、妙法,不懂得根基,不懂得学佛真正的原理和原因,这样能够彻底了解佛法、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吗?佛法乃一切众生的心本具之法,就是说,真正的佛法就是在每个人的心里,真正的佛法就是每个人的本性。如果一个人能够了解自己的本性,就是了解了佛法。


求菩萨 心诚才能灵

摘自 视频白话佛法 第43集【无相就是不著相】


师父告诉你们,求菩萨,也要懂得解脱。我们经常跟观世音菩萨说“观世音菩萨,您有求必应”,对不对?但是要记住,你“有求”,菩萨可以“必应”,但是问题你自己的能量、功德有多少,菩萨听不听得到?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条,求菩萨能够求到有求必应,一定伴随着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心诚则灵。


如果你今天心不诚、不诚恳,以投机的观念来学佛,你一定得不到真正的回报。你只是为某一件事情来求,为某一件事情你完全靠菩萨,而不用自己真正学佛的心来配合,你是绝对不会灵验的,很多人的心没有到。我们懂得菩萨也不容易,因为我们人这个求愿、那个求愿,然后自己的功德不够,自己的愿力不够,只是为某一个事情而求,自己身上的业障这么重,求得不灵你还怪菩萨;你天天许愿,要求愿力,求到后来就变成“怨”了——抱怨“菩萨,您怎么不灵啊?”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学会懂得空性,懂得空、无相、无作,那就什么都放下来了。“我今天求什么,我知道是空的,但是我求了,自己的心用进去了,我得到的也是暂时解决人间的问题,因为最后还是离开这个世界”,所以这不是你真正需要的东西,也是一个空性。

心怀众生的人才能有求必应

(请点击视频观看)


心怀众生的人才能有求必应

摘自 Wenda20131025 01:01:11


女听众:我遇到一个特别郁闷的问题:我帮别人求都求得很灵,可是为自己求的时候就求得不灵,这是为什么?

 

台长答:因为你的业障重,求自己的事情会有业障阻碍;帮别人求那是大慈大悲,你的慈悲心会感动菩萨,所以你帮别人求的时候会很灵。不是你帮人家求得灵,是菩萨直接帮助人家加持了;求自己的时候,因为你自己身上的业障重,所以菩萨也不给你加持。嘴巴不要乱讲话,你就是话太多


(我修心灵法门两年了,现在还没有求到婚姻呢)原来你修心灵法门就是为了修个婚姻,你修得好的?修心灵法门是为了修出世法,能够在人间就成为菩萨。你修心灵法门就是要修个婆家啊?(可是师父,咱们现在不是还有肉身嘛,在人世间还需要一些……)不要讲理由,那是修到后来自然来的东西,不是求来的。求来的是假的,自然来的才是真的。你坏就坏在这个嘴巴上,嘴巴不改你会修得好的?永远找理由好了(听懂了,师父)


你还肉身呢,等到你死的时候去跟阎王老爷讲“阎王老爷,我没犯罪,人间大家都是这么做坏事,你为什么把我抓起来?我为什么要下地狱啊?”你去跟阎王老爷辩论啊!好好修,修得太差劲了,境界太差了。一个人有求必应,他是为众生有求必应,不是为自己。一个人真的懂了,把众生都求得好了,他自己当然会好了,你现在都没有为众生求,整天为自己,你会求得好的?(懂了。我这一段心态特别不好,就是因为上次我帮众生求雨……因为我们这个地方好几个月没下雨了,特别干旱。九月初九那天我就帮众生求雨,结果第二天就下雨了。下了这场雨之后我的心态就特别不好,就不平衡了:我帮别人求雨都能求到,求自己婚姻就求不到)


求雨你以为你求到的?还以为自己求到的呢,菩萨慈悲的。你知道有多少人在求啊,你们这个地区有多少人在修心灵法门啊,那些人不求的?自己弄不懂,还要心态不好,你这种人修得好心的?好好改毛病了,还以为是自己呢,你怎么不讲人家中到彩票的钱都是你的呢!给你打进电话已经是菩萨慈悲了,像你这种人应该电话都打不通的,好好努力了(是的)像你们这些佛子没人管行的?要出事的,修心修得不好就出事(明白)


“求不得苦”是我们自己找来的

摘自 20150119 马来西亚·沙巴《佛友见面会》


问:“求不得苦”是人间八苦之一,我们在人间是无法完全解脱的。请师父慈悲开示,我们该以怎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答:实际上,“求不得苦”,这个苦是自己找来的。记住:有求必有苦,有苦一定有求。所以一个人想不苦,就不求,不求就不苦。实际上很多人怎么会苦?就是不停地要啊要啊,求了这个求那个。“我今天有了还要有、有了还要有”;“在单位里我想做得更大、位置更高、钱更多”;天天在家里,本来生了一个女儿蛮好、满意了,还要有个儿子,生又生不出来,又苦了,本来一个女儿很满足了。所以一求就苦,菩萨说有求就苦,这是人生八苦之一。希望大家不要去求、不要去贪,我们是一个快乐的佛。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