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从有求到无求】不要在人间求因果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3-28 21: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有求到无求】

(五)

本篇摘要

有所求 就失去了随缘的心

▲不要在人间求因果

▲付出早晚有回报

▲不贪就是学佛的根

这个世界是虚空幻影 一切无所得

念经妙法

▲放下私心、有求之心

▲苦海无涯由心造 迷途知返学慈悲


有所求 就失去了随缘的心

摘自 视频白话佛法 第94集【广布无常想】


学佛人要放下执著,要无所求。有什么可以执著的?为了一句话,为了一个动作,为了一个烦恼,执著地放不下。执著:“执”就是把它拿起来,“著”就是不停地看着它。所以我们经常说“着眼于某个事情”,你把一个烦恼、一个业障不停地拿起来,眼睛盯着它看,你就会有所求,你随缘的心就会被欲望完全破坏。


所以要灭掉所有的求欲之心,“不管什么欲望我都不能要”,因为所有的欲望都会给你带来不随缘的心,“我无所求,我放下执著”。我们要懂得有求就是苦恼的根源,你不求,哪来的苦?随缘就是脱离六道轮回的根源。所以能够随缘,就是让自己一切自然来、自然去,无所求,这就成就了佛陀所讲的解脱道。佛陀曾经跟我们讲过解脱道——无欲之人自然解脱,这就是师父的座右铭“无欲自然心如水”。


不要在人间求因果

摘自 白话佛法(六) 19.【要消因果 不能造因果】


师父告诉大家,不可以人间中求因果。也就是说,如果你今天学了法门,学了佛法之后,你明白这是帮助你现在和帮助你未来的,但是,你把这个佛法天天用来求菩萨保佑你发财,保佑你怎么怎么好,实际上,你就是把佛法用在人间当中在继续寻求你的因果啊。


本身我们学佛法是要消除因果,对不对啊?我们今天学佛法知道了,我不能骂他,种下这个因,他下次会骂我;我不能欠他的钱,我不能骗他,骗了他,我以后会有报应的,学佛法是知因懂果啊。但是,如果你天天求菩萨保佑你发财,你求了这个因,你说说看,这个钱不是你的,求来的话,求得来吗?求得来的,求来了之后呢,你会不会要还这个果啊?你还在因果当中转不出来,还在求因果,我们要消除因果,你还在求因果,你说,你学的什么佛、学的什么法?师父讲话听得懂吗?

付出早晚有回报

(请点击视频观看)


付出早晚有回报

摘自 20170423 印尼 雅加达 大法会


古时候,有个国王得了一种怪病,他总是莫名其妙地头痛,一病就病了十二年。这十二年间,国王到处求医,派人在各大城市中张贴告示,悬赏重金,求名医替他治病。可是四方的名医一批连一批,国王的病情却没有好转。国王非常郁闷,也很伤心,他想自己本是荣华富贵之命,怎么会得这种治不好的头痛病呢?


不久,国王的病况传到了临近的小国,小国里有位医术不错的乡镇医生。这一天,乡镇医生听说了国王的症状,忽然想到,“我曾在《药王神篇》中学过中医传统的疗法,说能治这种病。”但是路途遥远,出诊的成本太高。乡镇医生最终下定了决心,要去邻国走一遭。因为他觉得,国王的诊金、悬赏的数目大得惊人,自己如果治好了国王的病,后半辈子就不愁了;二来这也是一个成名的好机会,如果一直在家乡给人看病,就算治好一万个人,也只是一个乡镇医生,如果治好了国王,那就是举国闻名的医仙了。


去邻国旅途劳累,过桥过路费也挺多,乡镇医生借了不少钱,还卖了妻子的陪嫁,凑齐了路费开始上路,一路上,牛车、马车、驴车、板车换了无数,来到了京城,揭了皇榜。国王看他相貌一般,从医经历也没有什么特殊,对他不是太信任,乡镇医生仔细询问了国王的病情,根据《药王神篇》开了几副方子,几天后,国王的症状明显减轻了,又过了些天,长期困扰国王的症状彻底消失了。 国王非常高兴,好吃好喝地款待他,但乡镇医生慢慢地疑惑,他想:“我治好了你的病,你国王对我这么好,称兄道弟,为什么从来都不提悬赏的那笔钱呢?”乡镇医生也不好意思讲,暗示国王好几次,可国王总是装傻把话题扯开了。


乡镇医生开始有些恐慌了,他失眠的时候就想,难道国王还会赖账吗,不至于拖欠一个小医生的赏金吧?过了一段时间,停药,国王没有再复发。乡镇医生知道,这一次彻底治好了国王。他向国王告辞,国王盛情挽留他,但是乡镇医生坚决要离开,国王送了一匹瘦马给他当脚力。乡镇医生看着这匹瘦马,摸一摸有没有金子放在马上,但是什么都没有。送他的时候,感动的国王对医生说:“贤弟,多亏了你,除去了我十二年的病痛,如果没有你……”国王突然感动得说不出话。乡镇医生心中燃起了希望,他想象着国王冲着身后“来人啊”,接着出现了一群侍者,抬着金银珠宝的小箱子堆放在他面前。然而一切都没有发生,他的心凉了。


乡镇医生不死心,他很想哭,自己大老远地跑过来,花了那么多积蓄,最后空手而回。他不能就这样放过国王。于是他拿出一大包药给国王说:“大王,虽然你的身体好了,为了防止你的病情反复,要长期对你的身体进行滋补,我这里有一包药材,叫巴豆,你以后每次吃饭的时候要吃几颗,这样吃上几个月,我看就差不多了。这种药材有点副作用,你要挺住,不能停。”国王千恩万谢把医生送出了城。一路往家赶,医生觉得受骗了,心里不好受,不过想到临走前给国王的那包泻药,“哈哈,小气鬼国王,你一连要拉几个月肚子了”,心里感到有些安慰。


一连走了几个月,回到家乡,他不认识家了,一年没有回来,自己的家竟然变成了一座豪宅,他的妻子迎出了门,把他拉进了家,说:“你知道吗,邻国的国王派了许多人送来很多的财物,把我们的房子全部重新装修,非常豪华。国王还说,那些金银怕你在路上带着不安全,就先派人送到了家里。”医生站在屋里,想起自己后期对国王很不认真的态度,以及最后送国王的那包巴豆药,他悔恨自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管对别人多好,不要急于求得回报,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力摔打过的瓷器,无法复原。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这样。对别人很好,不会马上有善报;求了菩萨、念了经,身体没有马上转好,很多人就会埋怨菩萨不灵。要记住,任何事情的因果种下的种子不会马上长大的。我们对别人好过之后,看到别人没有对我们好,就会产生误解,做错误的决定,真的就把好的感情糟蹋了。慈悲是最好的良药,相信别人,感恩的心,才会拥有真正的知足和快乐。(掌声)不管怎样,做人都要对得起别人。


不贪就是学佛的根

摘自 白话佛法(七) 21. 【学“中观”习“唯识”】


大家要明白,“以无所得故”,以无所得为修心的根,你要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理解为没有的,你不要去得本来就得不到的东西,这个就是你学佛的根,不贪就是根啊。一切皆空,想明白了,这一切世间物质来也空空,去也空空啊。


这个世界是虚空幻影 一切无所得

摘自 解答来信疑惑(三百八十八)


阿弥陀佛:“童子们,每个宇宙星系众生会在六道轮转皆因五蕴不空。如果你们想超脱轮回之苦,就要看见这个世界是虚空幻影,是诸法空相。一切无所得,以无所得故。人的一生从哇哇大哭到死亡那一刻,所拥有的一切都带不走。有些人到肉身灭度,还要执著于娑婆世界里形形色色的幻相,所以一直在六道轮回至今也无法超脱。”

 

释迦牟尼佛:“心灵法门的弟子们,你们好好修。”

 

弟子 马来西亚 31-05-2020

 


答:你们看阿弥陀佛讲的,“宇宙星系”,宇宙空间有很多的星系;在“六道轮转”,你们过去看过科幻片,地球本身也是在宇宙中轮转;都是因为“五蕴不空”,也就是说,还有一些现实的物质的东西存在,才会有这种轮回之苦;菩萨让我们要看到这个世界是“虚空幻影”“诸法空相”,就是说,一切的一切,运转过了就没了,任何事情到一定时候过了就没了,到了最后就成为“一切无所得,以无所得故”,没有的东西就是没有的。


菩萨告诉我们,因为我们还觉得有银河系、有宇宙空间的星系,所以我们还有没超脱六道的五蕴在。这五蕴已经是思维中的东西了,非常细小,但是只要你有这些思维的东西,你就是没有看破这个世界的虚空幻影,没有看到诸法空相。从出生到死亡那一刻,所拥有的一切都带不走,我们人肉身的灭度,就是死了,有些人还要执著于娑婆世界形形色色的幻相。


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富豪过世了,走之前还要罣碍家庭、眷属、财产给谁……实际上这些对他来讲都是幻相,已经是没有的东西了,还要去想,因为你离开这个人道了。如果你还罣碍在里面,不就永远无法超脱吗?


念经妙法

摘自 白话佛法(二) 22.【念佛妙法是"诚" 意念修养是"纯"】


师父现在给大家讲念佛的妙法,为什么同样是念佛,有些人念的就灵,而有些人念的就不灵呢?因为其中有个妙法。

 

首先,世出世间法,无不以诚为本,诚则消孽障,增长善根。修心念经的妙法在于诚,讲到底是一个“诚”字,一个人没有诚心怎么念经修心?诚则消孽障,一个很诚心念经的人,一念经就可以消很多的孽障。念经的时候要用最诚的心来念,可以增长你的善根,增加你的智慧。

 

第二,息虑忘缘,一心净念。就是在念经的时候,必须把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忧虑和顾虑全部息灭掉,忘记各种各样的缘分,不管这个人与你是什么关系,所有的缘分,要全部忘记。这样才能达到诚心净念,因为当你息虑忘缘沉浸于佛法的时候,你是一心净念,你的心只有一个念头了,是很干净的一个念头,叫一心净念。然后就像听到了圣音,亲聆圆音,就像听到了天籁之音,就像听到了观世音菩萨的声音,看到观世音菩萨的脸在给你讲话一样,其实这就是亲自聆听。

 

第三,潜通佛智,暗合妙道。就是你已经潜入通达,到了佛菩萨的智慧,并找到了这条道,念经念到和菩萨的境界合在一起了,这时你才能学到菩萨的智慧。修心修到和菩萨平等的境界,你才能潜通佛智,暗合妙道,这个暗合是正好,正巧的意思。


第四,诚到极处,豁然贯通。就是说你诚心念经的时候,脑子里完全相信佛菩萨,没有任何杂念,突然之间什么都明白了,什么都通了。其实学佛就是讲究一个”悟”字。

 

以诚为本,消除孽障,增长善根;息虑忘缘,一心净念;潜通佛智,暗合妙道;诚到极处,豁然贯通,此乃念经妙法也。


放下私心、有求之心

摘自 每日白话佛法|20210722 《去无明 破三毒 净心全修》(二)


任何一个简单的去除烦恼的方法就像割草一样,草割完之后过几天又长出来;只有想办法把杂草的根刨掉,才能不再长出来。为什么菩萨说烦恼是般若?没有烦恼怎能有智慧来解决,所以还是在无明妄想中;只有真正去除我相,才能去除烦恼;只要有我相,就像只要有细菌在身上,难免不伤风感冒,一直在破坏你的免疫系统一样。

 

人不能有贪婪、傲慢、瞋恨等,有正能量的人一定要跳出世俗的小圈子,不能得小利而快乐,要与众生同甘苦共患难,你这才是不求回报的奉献。

 

依教奉行,好好放下个人得失,不要以小苦为乐。很多人得到一点儿小利益,马上快乐得不得了,这种人不可能彻底消除业障、去除烦恼。只有知道烦恼的根本,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要懂得调节自心,降伏自心,要有眼光和胸襟跳出世俗的小得小失的狭隘圈子。知道人间的得失都是暂时的,只有放下对名利的贪爱,不求回报地奉献,才能放下对自我和我相的执著追求。

 

因为每个人业力不同,所承受的果报也不一样;每个人果报不一样,所以长出来的“杂草”也不一样。有些人的“杂草”长出来很难割掉,有些人的“草”比较嫩,很容易拔掉。要懂得每个人的根本在哪里,消除杂念才是真正的解脱,放下我相才能去除杂草杂念。因为杂念就像杂草一样,会不停地长出来,而且相互影响,杂念越多,杂草越多,杂草多了,就会滋养蛇和各种不好的虫卵。

 

人生百年匆匆过,

世间得失莫执著。

甘与众生同患难,

心包太虚始获安。

苦海无涯由心造 迷途知返学慈悲

(请点击视频观看)


苦海无涯由心造 迷途知返学慈悲

摘自 20150117 马来西亚·沙巴观音堂开光开示


我有时候想,如果大家哪一天能够修得好一点,知生死,懂佛法,可能你们以后就不会害怕我们到底到哪里去。实际上,人一生中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生,一个是死。生,我从何来?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也不知道上辈子自己是谁。实际上一生中人害怕的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死。当我们知道人不会死的时候,会觉得我们是永生的。


当一个人知道,只要活在人间,我们好好地借助这个人间,好好地学佛,让自己的心得到情操的陶冶,让我们的境界接触到菩萨,那么我们可能什么都不会害怕了。一个人害怕就是因为他不知道到哪里去。开车怎么会走错路的?为什么会害怕找不到路?因为他不熟悉,他不知道这条路应该往哪里开。而我们现在学佛的人,我们知道回天之路——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那就是四圣道。当我们知道了这条道路之后,我们还怕什么?勇敢地往前走,走回我们的老家,走回我们观世音菩萨妈妈的家里。

 

师父很痛,经常听到很多人不听我的话,我跟他说:“你要生癌症了,你给我记住了,你两个月、三个月会走的。”结果我的徒弟来跟我说:“师父,他走了。”我很痛,我没有觉得我讲得准,我是因为觉得众生难度。你们知道观世音菩萨经常流泪是为什么?因为佛法无边,大慈大悲,我们伟大的佛陀和这么多的菩萨和佛,拥有着无边无量的法力,但是也有缺陷,菩萨都承认佛法难救无缘之人啊。所以你们今天能够站在这里,能够好好地学佛,说明你们是有缘众生。

 

记住一句话:学佛如果越学越觉得难受,你就走偏了;如果越学你越觉得法喜,那你就接近观世音菩萨了。我们今天要跟着观世音菩萨去除人间的烦恼,我们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后悔心和劣根性带到将来。人一生不就是为了自己一点自身利益,为了自己的生存在努力吗?为了生存去伤害别人,为了自我的生存意识让自己吃尽人间的苦头。所以要懂得脱离苦海,那你要放得下。


一个人为什么会吃苦?因为他脱离不了自己的苦海,谁给你的苦?哪来的海啊?是人心所造。所以一个人为什么会苦?因为你的心苦啊!所以你才会变成无量无边的烦恼,天天在苦海里挣扎不能解脱。观世音菩萨说了,用慈悲心、用忍辱心、用包容宽容的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每一个家庭都得到菩萨的温暖,那才是我们学佛真正的真谛啊!

 

菩萨为什么说“度一切苦厄”?其实这个“度”字就是化解的意思。苦,要把它度过去,我们到人间来就是吃苦的,咬咬牙就度过去了。我们小时候有多少苦、多少难,我们不就是度过来了吗?我们不就是度尽一切年轻时候的苦难了吗?师父现在要你们度尽现在生活中生、老、病、死……所有的苦难,你们才叫解脱,才叫超脱,否则你们算什么?一个芸芸众生,如果不能和菩萨接上气场,如果不能成为菩萨、成为一个圣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人只是一个“人”——一个高级的动物。今天我们学佛要散发出心中的光芒,散发出人类的慈祥,人类的慈悲感,我们人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活着,这个时候就感觉到“莲花到处开,朵朵放光彩”。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