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末法时期守戒的重要性】守戒是先改大毛病 再控制念头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4-13 20: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末法时期守戒的重要性】

(一)

本篇摘要

放下舍心修行,成就行佛之道

守戒为本

做人必须要有五戒十善

守戒对成佛、成菩萨意义重大

▲守戒是先改大毛病 再控制念头

恶念的果报

从小事上戒贪

▲不去嫉妒他人的修行成果


放下舍心修行,成就行佛之道

(请点击视频观看)


放下舍心修行,成就行佛之道

摘自 视频白话佛法 第2集【控制思维,舍心修心】


要舍心修行,也就是说,当你修行的时候,要很自然的,不要觉得自己在修心,其实你已经就是在修心了。你们已经是好孩子,你们已经会念经,为什么还要告诉别人你是修心人呢?你已经在做善事了,为什么还要告诉别人你是一个善良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佛应该在守戒当中。讲到底,一个人想守戒、想舍下都是不容易的。


舍是什么?因为你觉得这样东西是你自己应该拥有的,但你不肯拿出来;你现在身上有一个不好的毛病,你不肯舍去,你就会拥有这个毛病;你喜欢讲别人不好,你不肯舍去这个缺点,你还是天天讲别人不好,最后你就是一个恶人。所以修心修到后来,怎么样能够成道,怎么样能够得道,实际上就是看你的心。

 

很多人连做人的基本道德都没有,品质不好,他就是已经在人间的地狱因果道中。你们想一想,人是不是这样?你骂他,他骂你;你恨他,他恨你。你恨他的时候,你是不是很痛苦?对,那么你在恨他时,你的境界在地狱。他骂你的时候,你一生气,你是不是又在地狱了?那你已经在地狱进、地狱出。所以说,一个人一念佛在天堂,一念魔就在地狱。

 

不要天天拿着念佛经的书、说着拜佛的话,但是犯下很多口业,让自己的佛心佛德有漏。真正的舍要把自我都舍去,没有自我。有什么自我?我有什么?要面子的人就叫执著。师父经常有意批评你们,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你们,就是要你们学会放下。你做错了事情,你不应该接受批评吗?批评之后你脸红了,说明你没有放下,你还有执著和贡高我慢。学佛人要学会认清自我,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算一个好人,还是一个不好不坏的人,还是属于一个坏人?你自己要对自己有所估量。

 

在心中不要去跟别人计较,不要为一点点小事斤斤计较,任何的斤斤计较都会造成因果。只有理解他人,你才能善解因果。只有帮别人承担,去理解别人,你才能离开恶念、恶语、诽谤和逆境。想一想,如果你去帮助别人,你是不是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你不是远离逆境了吗?你全心全意地去帮助别人,谁来诽谤你?你今天离开了恶念、恶意,那么你承受的就是善因果,而跟这些善因果相应的,就是别人来爱护你、别人来帮助你、别人去改正他们自己的错误。

 

所以,有时候在人间看人,不要觉得这个人做得对、那个人做错了,看问题的时候不要在自己心中先有一个是和非:“这个人讲出来的话肯定是错的,这个人没有一句话是对的。”你怎么知道他没一句话是对的?“这个人很讨厌!”你觉得他二十四小时都讨厌吗?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绝对的对或者错。

 

真正学佛的人要宽恕别人,不要用自己的邪知邪念看人。如果你对别人的看法不公正,你就会错看别人;如果你不能把握好自己的心态,不能用正常的观点看别人,你最后反而就会被别人看不起。因为你看错别人,别人当然会说你这个人很没礼貌、很没文化,说明你这个人有瞋恨心、嫉妒心,你就会产生自私心和欲望心。你就会非常有芥蒂地去伤害别人,那么,你慢慢地一定会离开清净心。从表面上看来,有些人穿戴都很整洁,但是他的心并不清净。一个没有私心和欲望的人,他的心才会清净。




摘自 师父每日fyfy|20210419 《忍辱精进法门》


知书达礼是圣贤,

菩萨明心把性见。

守戒自律圣人果,

悟者自觉就是佛。


守戒为本

摘自 20190907 法国 巴黎《弟子开示》


大乘佛教把持戒修福当作最基本的德行。《华严经》上曾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大般涅槃经》中说:“戒是一切善法的阶梯。”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地守戒,好好地修心,因为守住你的戒,就控制好你的身心,控制好你的意念、你的嘴巴,还有你的行为,所以要守戒,要以戒为本。


做人必须要有五戒十善

摘自 广播讲座(一) 15.【卢台长谈“五戒十善”】


五戒十善之人,是天乘,就是说一个人做到五戒和十善了,这个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甚至可以往天上去,而且可以把自己在人间的恶劣的东西毁灭掉。这样的人已经是超凡入圣了,而且五戒十善是了脱生死之前的方便法门。五戒十善已经可以超凡入圣、了脱生死,在到达佛菩萨的境界之前,我们必须懂得做人修心要有五戒十善。


守戒对成佛、成菩萨意义重大

摘自 Wenda20200626 45:50


女听众:师父在最近视频《十念法》里面讲“念戒”,就是要时刻守戒,后来讲到“念天”,我们意念“我曾经修过很多戒律,这都是我的善根”;然后在佛陀故事里,很多出家人为什么能证果,因为他们曾经出家,守持戒律。请问师父,守戒对我们学佛人的影响是不是非常深远?

 

台长答:不是深远,非常大,大得不得了。守戒的人可以成菩萨,你说大不大?不守戒的人根本成不了菩萨,听得懂吗?(听得懂)什么叫“守戒”啊?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杀生、不偷盗……都不能做的,做了坏事你还能做菩萨吗?(不能。如果因为一些原因导致这一世不能修成,但是有好好持戒,有这样的善根,将来缘分具足,是否有证果的可能?)


完全可能,如果守戒守得好,很多人就是守戒守到一个菩萨,守出一个佛。我讲给你听,守戒多么重要。守妇道,最后上去做菩萨(对)很多人就是靠守戒,守住,现在运程不好的时候很低调,等到机会来了再出来。机会没有先低调,不要给人家找麻烦,也不给自己找麻烦(对)等到机缘来了,那么再好好地珍惜。暂时的没有,不代表永久的没有;暂时的拥有,不代表永远的拥有(明白了)


守戒是先改大毛病 再控制念头

摘自 白话佛法(一) 10.【阻止业障产生的方法】


今世的每个想法每个行为都有可能产生业障,贪瞋痴,我执他执,都是业障的来源。怎样才能使业障不生呢?

 

第一靠戒,戒就是改,改掉毛病,改掉习惯,改掉脾气,去掉贪和瞋。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习惯,或者是脾气,“我这个人就是直,有啥说啥”,能行吗?连不懂装懂都是口业,更别提不敬佛不敬菩萨。不改不戒,照喝酒照吃肉,怎么修心?戒是戒定慧中的基础,只有改了戒了,才能减少业障的产生,才能定住,才能不受诱惑,才能不痴,有智慧。


大毛病戒了,下一步就是高层次的“狠斗私心一闪念”。这其实是佛家的一句话,就是说在恶念或不好的意识还在下意识的时候,就要马上意识到它是不对的,将其掐灭在没形成的状态中,这样一来就不会变成业障。如果顺着它想下去,恶念就形成了,变成业障了。这一步明显比戒酒戒肉食要难得多。


恶念的果报

摘自 弟子开示(二) 29.【管住舌根 远离祸福】


当一个人起心动念不好,就已经在造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只要动一个坏脑筋、恶念,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就开始运作,就拥有了这些罪业。一个好人会不会想“我杀死他、害死他、毒死他”?菩萨已经脱离了八十亿劫,如果在阳间动一动不好的脑筋,又会再造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


从小事上戒贪

摘自 白话佛法(五) 4.【无我无生,修在当下】


千万不要去追求物欲。“哎呀,我特别喜欢买一样东西,我一定要买。”实际上这件事情是小事情,但是证明了你这个人贪。一定要给自己一个考验:我想要买什么东西,我喜欢得不得了,我就咬咬牙,我就不买——那你这个人经得起考验。你在这方面能够克制住自己,你在其他方面也一定能够有毅力。如果你在买东西这件事情上都控制不住自己,我告诉你,你在其他方面克制不了自己的欲望。


不去嫉妒他人的修行成果

摘自 白话佛法(十一) 50.【修心要讲德 学佛要讲本性】


去攻击一个已经在学佛的人,挑拨离间等,那么你就是行在魔道。

 

不能攻击别人。要知道别人今天有这个成就,总有他下苦功的一面,这个人今天能够修成这个果,他一定吃了苦的。这个人看见男人、女人不动心,他一定是吃过苦头了,所以他才不敢再看男人、女人。有的女人为什么说自己不要再看任何男的?因为她已经结婚过两三次了,她觉得男的没有一个是好的,她吃足了苦头,她已经不敢再结婚了。有的男人为什么不敢看女孩子?因为他吃了苦头,他总有他自己想改变的一面,对于他修的成果也总有他下苦功的一面。


所以,你不要去嫉妒别人。今天他为什么能做老板,你不能做老板?今天他为什么能够做经理?因为他下足苦功,他吃了很多苦。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