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末法时期守戒的重要性】如何才能“远离颠倒梦想”?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4-13 21: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末法时期守戒的重要性】

(三)

本篇摘要

从别人的态度和评价中 发现自身缺陷

▲有错就要改正 不能随波逐流

真修之人 一定要净化业习

▲如何才能“远离颠倒梦想”?

▲习气让人反复犯错

不能去想习气带来的快乐觉受

▲苦修与守戒的关系

▲业障深重的人 要花更多精力改变恶习

从别人的态度和评价中 发现自身缺陷

(请点击视频观看)


从别人的态度和评价中 发现自身缺陷

摘自 Wenda20151129A 40:46


女听众:我想问一下我的女人缘,像闺蜜这种都没有,是我身上有灵性?

 

台长答:也不是灵性,傲气太重了,你太骄傲了,你自己没感觉。很多人自己没感觉自己很骄傲,那种腔调讲出来的话,你不要说其他人,你现在跟台长讲话那种腔调都有点傲气,你自己不知道的(我好像也有这种感觉)是啊,所以很多人就讨厌了,给人家吃亏啊(我感觉平常说话很随和的)“很随和”?台长看不出来?你脸上有颗饭粒你看得出来吗?(嗯)只有人家才看得出来(所以有时候人家都说……)人家都说你骄傲,人家不敢讲(不是,人家都说我比较精,心里面比较会算计,我就没感觉啊,感觉我平常没有心计啊,通常不怎么想东西)


你没心计啊?人家说的都是对的,记住,别人看你都是准的,你看别人也是准的,就是自己看自己看不清楚。明白了吗?(对对)算计、太精的人,谁跟你交朋友啊?(对啊,我怎么改进呢?)怎么改进?舍啊!舍就是语言上也要舍,行为上也要舍,跟人家出去吃饭多付一点有什么关系了?对不对啊?送点礼物给人家有什么关系啊?打个电话也叫舍,平时不愿意跟人家打电话浪费时间,时间又不懂得舍,谁跟你交朋友?对不对?(对)台长如果不付出这么多来度人,谁理台长啊?全世界有几万个台长呢,有什么了不起的,农村广播电台还有台长呢(对。希望台长给我加持)


加持的话你讲话以后要软一点,学学人家女人讲话。你讲话太硬,因为你每个词句都太短了,就让人家没感到亲切感(嗯)你看你讲话多硬啊。比方说“请台长帮我加持一下哦”,你看,声音就软了吧?“请台长,帮我加持一下”,你把声音断掉了就硬了(嗯)你跑到商店里去,“这东西,多少钱?”硬了吧?(对对对,我就是)你作为女人来讲,“这东西多少钱啊?谢谢你哦”。你说说看同一个谢谢你,一个“谢谢你”,一个“谢谢你哦”,你把声音拉得长一点就好听了。唱歌为什么好听?唱歌“喔喔喔”,那叫狗叫;唱歌为什么“啊……”拉得越长越好听,对不对啊?中国的京剧一样(我感觉我就像男人一样活着)对了。现在的人寻找刺激,现在的人喜欢看男人像女人,看女人像男人的(对)


你看像某歌星唱得像男人一样,大家欣赏啊;有的人唱得像女人一样,马上大家“哎哟,怎么这么像女人啊?”这就叫不正常,心态问题。好了,你去把小伙子头一剃,跑出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了,不可以的(嗯)好好修,多点女人味吧(哦,怎么改呢?)自己好好改,讲话、做人、做事温柔一点、柔性一点不可以啊?(我初中的时候就自己出去上学,这样已经习惯了)你看见了吗?习惯好不好了?抽烟也是习惯,你改不改?你讲啊?(不好)不好就改,你看你讲话,“我初中到现在已经习惯了,我一个人都这样”,你说说谁要你啊?谁跟你交朋友啊?听懂了吗?(我知道了)改啊,彻底改。


造成别人作恶 也是犯戒

摘自 20160214 澳门《玄艺综述》大型解答会


从前,有一家布店的老板,他一直用一把比正常的尺要短一点点的尺,这样他可以多赚一点钱。有一天,突然碰到一个学佛的人和他讲,他觉得自己良心受到谴责,决定做个正经商人,赚该赚的,不赚不该赚的,他就把那把短尺换了。可是他心里不安,想要看看马路对面那家布店的尺是不是正的。


于是,他来到对面的布店,趁对方生意忙乱时,拿出自己的一根小带子,偷偷量了一下,回到家用标准尺一试,发现这家的尺竟然比自己原来的尺还要短。他一想,“原来我比他还好,我又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然后,他昧着自己的良心,又开始用那把短尺偷赚别人的钱。一些人在人间受到谴责、批评的时候,总会把目光射向别人身上,当他一旦发觉别的人比他犯的错更严重,他的心居然会心安理得,对自己的错误也就不以为然了。

 

有的人从来没有吵架的时候,偶然吵架心里非常内疚,走到邻居这里一问,邻居说:“没有关系,我们家里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他一想:“那我也吵吧,既然大家夫妻都吵,那我也吵。”迷失方向就是迷惑颠倒,对人间的一切不能颠倒自己的想法,人生在世不能失去慈悲心,我们要常常观照自己那颗浮动的心,让自己的智慧和理智永恒。


真修之人 一定要净化业习

摘自 baihuafofa181124


在宗教界有一种叫泡沫教徒,泡沫教徒就是说他们对佛法没有真正的理解。当自己有苦有难的时候发愿去修去磕头去求,一但求到了愿力也没了,然后人也不继续修了。就像一个泡沫一样慢慢的慢慢的破灭了。他没有体悟到佛法真正的要义。因为在五浊恶世当中,其实很多很多就像佛陀在遗教经中讲的一样,没有反观自己。很多佛教徒啊还有我们自己的学佛人对自己的自身没有认识。学得久了没有智慧麻木不仁。学得越久有时候觉得自己呀我在人间我可以用这个“妙法”那个“妙法”。实际上这些“妙法”都是打引号的。

 

所以这就在宗教界佛教界就出现了很多佛油条、佛油子。变成了一个嘴巴里满口佛法,脑子里散乱的佛油子。讲佛法一肚子,然后自己做的事情都是不如理不如法的。所以要真正的成为一个实实在在内修实修的人,我们要避免让自己成为一个泡沫的佛教徒。虽然我们凡夫在世俗上生存,但是你必须要好好的想一想你还有多少时间,你今后的路程都是在天上过的并不是在人间的。你如果不把自己过去的那些贪念、恨念,祛除自己的无明习气,嫉妒、傲慢心,你怎么能够成为一个修心人呢?你所学到的每一个佛法,你一定要克制住,要让自己的心性上扎扎实实的,要把佛的种子种在你的八识田中。

 

所以我们经常讲有时候一个人,你虽然很白本质很好,但是你只要放在染缸里你一定会被染成和缸一样的颜色。我们听了很多的佛法,学了很多的佛理,如果我们对佛法身口意,对心性的体悟,没有实质性的去领悟,去净化自己的业习,你没有觉悟自己的心性本体,那你在世俗当中还是学的是世俗的佛法,你根本无法改变自己的这种恶习和自己的业障。反而你有时候炫耀自己,把佛法用作批评和攻击别人的工具,这种造业,有时候连世俗人都比你修的好。

如何才能“远离颠倒梦想”?

(请点击视频观看)


如何才能“远离颠倒梦想”?

摘自 视频白话佛法 第48集 【执著是误 解脱是智】


心无有起,心没有起任何不好的意念,心无有起不好的恶念;因缘俱灭,你对别人一直这样,因为你没造任何的恶因,也不会得到恶缘、恶果,你如如不动地生活。师父告诉你,其实人生只是一个现象,佛经上经常讲人是虚幻之相。什么叫虚幻?虚幻就是因果轮回的真相。因为我们人心的造作才会起妄念,才会有行为,叫“妄动”;我们的心不造作恶念,心不去伤害别人,心就不会妄动。颠倒、妄想、执著、烦恼,这些都是由心所生出来的。


举个简单例子,别人的事情跟你没关系,别人好了,你为什么要去忌妒他?这世界上好的事情多呢,你都去忌妒吗?是因为你接触到六尘才会忌妒,因为它靠近你了。为什么要“远离颠倒梦想”?《心经》里讲的,你不远离它,它就污染你。就像很多病毒一样,你远离它,就保护了自己;你太接近它,接近了颠倒,你的心就产生妄想、妄念。你的心只要接触了执著,你慢慢地就拥有了烦恼不断,最后就产生了在学佛中、生活中的不正见。


所以菩萨让我们“心不妄念,性自本无”,也就是说,心中没有妄念,不应该想的事情不去想,“性自本无”——你的本性本来就是从来没有的。一个孩子如果没人教他坏的事情,他怎么会学坏?他如果从小到大没接触过香烟,我相信他一辈子都不会抽烟。无明为什么不能解脱?因为对很多事情不明白,所以才会造下轮回的因果和大祸。佛教界有句话叫“己事己明”,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明白在做什么。你们所有的学佛人现在都知道,你们正在走的是学佛的道路,你们自己应该明白这条路怎么走下去,这样就会自然解脱。很多人一辈子解脱不了,就是自己做什么事情自己都不明白。


不信你到监狱里去问问看,很多人犯了罪,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什么;就像我们很多小朋友做错事情,他不知道“我错在哪里”,那更危险。你如果知道自己错了,“己事己明”,自然就解脱了。“这个地方我做错了,我不应该这样”,你就放下了,下次当心就好了。就像我们开车,不认识路可能就会开错路,甚至会撞墙,或者走错方向——开了很长时间,“哎呀,方向反了”,我相信你们都有过这种经历。如果你知道的话,你就不会犯错;当你不知道的时候,还会顺着那个不理解的方向继续开。

 

如何来化解,如何让自己的事情自己明白?做人要懂得理解众生、明白众生。了解众生,才能化解自己心中的烦恼。佛教界说:所言人也,谓众生心。菩萨告诉我们,为什么说你是人?因为你是属于众生的心。人完全可以变为菩萨的,境界高了就是菩萨。一切人生,若心无生,人无从生。心不生出来烦恼,人哪来的烦恼?人的心不生出恶念,人哪来的恶念?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是谁给你起的。实际上因果就是自作自受,身口意的恶念、善念,全部都会成为你的业力。


习气让人反复犯错

摘自 白话佛法(十) 7.【谈十二因缘(下)】


菩萨说,“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你突然之间明白了:“菩萨啊,我再也不会做坏事了。”顿悟后像佛一样了吧?好像明白了,因为你顿悟,你是明白了,但是你的习气让你顿悟之后又慢慢地迷惑了。你可以当时明白,过一会儿你又失误了。因为你们有好几世做了很多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虽然你们突然之间明白了,但也不能马上把你们过去做错的事情全部改掉啊。

 

所以,“风停波尚涌,理现念犹侵。”风已经停了,但是海面上的波浪还在一波接一波,这些都是菩萨讲的话啊,你们听不懂的,师父要给你们做解释了。就是说,你现在有这个理念了,我顿悟了,是不是一个理念啊?理已经现出来,我懂得了,念头犹如过去被侵犯过,还没有彻底地灭掉啊。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叫,理现念犹侵。


你一个理念我不能再打老婆了,但是打惯了啊。你的念头又犹如自己被侵犯了一样,到时候就会有了。我不能再抽烟了,到时候烟瘾上来了,知道我不能抽烟,但是烟瘾上来了。所以吃斋的人吃那些做成像鱼、像鸭一样的素食,你吃了也有问题,因为你的意念当中还是在吃荤,像鱼、像肉、像虾,好吃、好吃,做成这个样子,是为了让刚刚吃素的人觉得素菜很好吃,改掉吃荤的习惯。学佛人学到后来,意念要干净,口也要干净。


不能去想习气带来的快乐觉受

摘自 20150412 新加坡《佛友见面会》


人经常会思恶,我们思善,为什么会思恶?因为常思恶的人,他也会开心,有“思恶”的趣。偷别人皮夹子的人,偷到的时候开心吧?骂人的时候,把人家骂得气得半死,他开心吧?所以不能常去思恶,不能常去想到“我做坏事之后会有一种很开心的感受”。比方说,别人说“你戒烟吧”,他就想到“我一抽烟就很舒服啊。”不能去想,对喝酒的人说“你不要喝酒”,他一喝酒就觉得好舒服。

苦修与守戒的关系

(请点击视频观看)


苦修与守戒的关系

摘自 Wenda20200214 20:36


女听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的“空乏其身”,请师父慈悲开示。

 

台长答:就是干净,人要干净。你想想看,你的身体是不是要干净?比方说,任何一个人脑子里不干净,你说说看怎么办?任何一个事情成功地来了,你就要懂得怎么样能够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干净,明白吗?(嗯)它其实就是有一点像“洁身自好”。“空乏其身”就是你会受到一些贫困之苦,自己变贫穷一点。少用一点财物,是不是脑子就空一点了?你财物越多,是不是脑子越会担忧这些物品了?(是的)


“空乏其身”是孟子写的,就是要让自己受到一些贫困之苦来锻炼自己,然后使自己的脑子变得越来越干净,表面上是使自己变得比较贫穷,实际上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干净(请问师父,是否一个人在特别贫穷的时候,特别苦的时候,他能好好守戒?)对(他在拥有的时候就会更好地守戒呢?)拥有的时候就不会守戒了,只有贫穷的时候人才会守戒。


举个简单例子,你看哪一个有钱的人肯出来好好地学佛的?都是贫苦了、困难了,苦的人他才会觉得好好守戒,“哎呀,我要做菩萨,我要做好人”就是这样的。“守戒”的意思是什么知道吗?“守戒”就是说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去做。你说吃一碗饭、两碗饭,你肚子饿了,饿自己,这叫“饿其体肤”啊?“饿其体肤”只是说让你感受到人不能满足,不能欲望太强,就是不要什么事情“哎呀,我都怎么样”,好了,“我开心了,我怎么怎么”。


业障深重的人 要花更多精力改变恶习

摘自 师父每日fyfy|20210527 《万物唯心造》


“修心”其实也是适应环境的一个过程。过去高僧大德为什么修心选择在艰苦的地方,或是少接触红尘的地方,就是要锻炼自己去除孤独感,去除寂寞感,去除过去红尘当中藏在八识田中的各种快乐感。

 

修心修到一定程度,不管碰到什么样的艰苦环境,都能适应。比方说,碰到现在这样的疫情灾难,曾经经过艰苦修心的高僧大德们就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性,不会忧郁,不会伤心,不会难过。

 

所以修心就是靠平时的修为毅力,来战胜未来可能会碰到的环境变化。不管是好的环境还是坏的环境,其实就是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禅修的奥妙也在于此。

 

新业太重阻修心,

整天乱想发神经。

越想越怕忧郁症,

学佛才能解重症。

 

很多人想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他们的确是在改,但是过去的业障太重,就算改还是有问题。就像一件很臭的衣服,不管怎样洗,到最后仔细闻闻还是有点臭味。又好比,一个老人家,以前是撑着拐杖走路,他拼命锻炼自己,现在可以不扶着拐杖走路了,但是他跟一般正常人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业障深重的人,要花很多的精力,才能彻底改掉身上的毛病。一个连自己都放弃救度自己的人,别人是无法救他的。就犹如一个人在苦海里,你手不伸出来别人怎么来拉你。

 

有些人想:我已经在烧香念经做功德,为什么菩萨还是不显灵?用现在话讲,你欠银行太多钱,你赚的钱只够抵消你的利息,根本还还不起本金,所以只要功德一停,马上出事,因为你根本没有任何累积的功德来抵消你过去的业障。

 

人的上辈子不管你种下了多少福德,今世如果变成人天福报,你也只能享受一世。如果你把福报用在了财色名食睡上,你又在今世种了下地狱的种子,所以今世的福气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来世还是要来投胎还债

 

学佛人一旦享福,就会消福消寿,因为福报用尽,变成了无福之人,磨难就开始了。就像你在银行里的钱,等到你把钱全部用光,就开始变成了一个穷人,过着苦日子一样。

 

经常烦恼和回忆过去的人,说明业障还在,要做好思想准备,须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修心,才能断除迷惑,断烦恼,证悟佛性。

 

不怕忧郁不恐惧,学佛改运要继续。

修心守戒心如玉,菩萨保佑何所惧。

 

师父曾经讲过,任何一个人在业力轮回的时候,其实就是他在玩乐的时候。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当一个人只要一开心一玩乐,他的业力轮回就开始启动了;因为开心预示着很快就有烦恼。同样,如果吃苦的话,预示着很快就会消业障,去除烦恼。所以人要明白这些道理,你的智慧资粮才会逐渐地增长。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