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末法时期守戒的重要性】行中道 不受因缘的染着;化凡情为佛情,铸造心中佛性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4-13 23: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末法时期守戒的重要性】

(六)

本篇摘要

彻底改变自己 从根本上远离魔障

▲如何理解“一品无明”如何破除无明

没有开悟的“空” 会让人轻视戒律

▲没有戒律 身心不定

▲行中道 不受因缘的染着

学佛守戒有定力

▲化凡情为佛情,铸造心中佛性


彻底改变自己 从根本上远离魔障

摘自 Wenda20140613 18:40


女听众:有一类同修,师父一开始见他们的时候说他们业障很少,然后他们就懈怠了,甚至不修了。他们觉得反正没有要经者,自己也很干净,就不好好修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像这样的同修他们平常该怎么修啊?

 

台长答:这种人就叫做“捧不起的刘阿斗”,叫台长看,台长帮他看了,看了之后是好,好了之后骄傲了、退步了,又变成普通人,又有业障了。所以有些人为什么台长不愿意表扬啊?台长为什么就喜欢批评别人啊?批评使人进步,骄傲了会使人退步啊,所以一个人不要去多表扬他,多表扬会让他退步的(嗯。是不是他只要一懈怠,一种不好的特质出来的话,有相同特质的魔就会上他身上了?)


完全正确,懒惰还有懒惰魔呢(上次我打通您电话,您说我身上可能有只狐狸,师父说因为我身上有狐狸的特质,所以我就悟到是不是:如果小房子把要经者送走了,我们身上有魔的特质,那么还有别的这样特质的魔上身。所以说小房子是一个让我们身心清净的工具,但主要是修心修行,就像有的师兄说小房子根本不是我们这个法门的全部,只是一个工具,是这样吗师父?)完全正确。

如何理解“一品无明”如何破除无明

(请点击视频观看)


如何理解“一品无明”如何破除无明

摘自 Wenda20190203B 05:59


女听众:师父在《白话佛法》第一册里有一篇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请问师父,“一品无明”是指一种无明吗?

 

台长答:“一品无明”,实际上应该指一种或者一类(请问师父,众生有多少种无明要破除呢?)你说呢?(好多)身上的毛病多得数也数不清,八万四千啊,所以才会生出八万四千种法门来救度(明白。现实生活中,众生迷惑吃众生肉,学佛人许愿吃全素、守戒律,破了吃荤的无明;出家法师戒律多达300多条。请问师父,是否守一个戒律就会破一种无明呢?)对啊,你守戒守得越多,破无明破得越多。傻姑娘,稍微有点开悟了


(原来是这样,明白了。所以师父一直说,为什么守戒守得越细,我们越容易破迷开悟)对啊。如果你破无明,实际上就靠守戒啊,因为你不懂好坏,你先守戒再说。因为你的贪瞋痴在你的精神上起作用了,它就会障蔽我们清净的本性,所以让我们对人间的事物不明白,产生种种分别心(是的,师父。今天突然间有一个场景,让弟子感觉到我们这个无明真的是特别特别可怕。从生活中就能感觉到,我们的无明太可怕了)“太可怕了”,你想想看我们人的一生多少无明啊!什么都不懂(是)


你看看抓进去的人全部都不懂的。很多人一辈子很聪明,到了最后出事了。为什么?就是不懂啊!(对,不懂。请问师父,我们怎么去破无明呢?)怎么去破无明?要增长智慧你才能破无明(师父也曾经开示过,要先达到声闻、缘觉道,是要破见思惑;凡是达到菩萨道,是要破尘沙惑;要达到佛的境界,就是要破无明惑)对啊(是否我们只要在人间就无法破无明呢?)在人间的话,你学菩萨,学到菩萨了,就完全破掉自己的无明了。“尘沙惑”你都懂啊?说明你还是学点东西的


(师父您讲过的,感恩师父。真的是要好好地懂一些道理)要好好修的。学佛里破“尘沙惑”的话,就是说一个人对什么事情都要放得下。实际上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称为“三惑”(明白了。弟子也向师父忏悔自己放不下,要放得下,就觉得搞来搞去真的是很烦的)你说说看有什么好搞的?(对)迷惑啊,迷惑才会去跟人家搞来搞去的(对不起,师父,弟子忏悔)你说说看,你们一辈子跟人家搞了多少?你看看你们是不是又犯“见思惑”,又犯“尘沙惑”,再犯“无明惑”?(是)因为贪瞋痴,这个是根本迷惑了(明白了。对不起师父,要好好地修)


没有开悟的“空” 会让人轻视戒律

摘自 白话佛法(十一) 53.【实知实见 远离魔心】


学佛人要实知实见。我们学佛人如果不能实实在在地看见、实实在在地知道,就会走偏,走偏就是着魔。怎么样不要让自己着魔啊?就是实知实见。我今天知道了佛法对我们如此地好,那我就好好地修,我就不会走偏。听别人一讲,心里想着“这佛法行不行啊?我怎么求得不灵啊?”好了,有偏见了。学佛人要以自己看见的为准,你自己有悟性,你自己最清楚,你不要去听别人说,明白了吗?

 

要渐成空见。先是实知实见,以后再慢慢地变成空见,就好像是空的一样,你见到的都是假的。但是有些成为魔的人,他的实知实见没有学好,然后空见是想不通。这个“空”实际上是一段历程当中的空,就是没有想通,这种空见就是认为一切皆空,什么都没有。好了,他不是开悟见空,而是偏执见空。


“开悟见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明白了,人生真是一场梦,所以,我要在这短短的人生当中好好地学佛,好好地去努力,这叫“悟空”。“偏执”是什么?要看穿人生啊,人的一生就这么一点时间,再有能力的人也会死掉的,修什么?赶紧吃喝玩乐吧!——空了吧?所以,空魔就会来。持有宿命论的人就是空魔来临。当空魔来临的时候,会令你不尊重师父,不尊重佛法,什么都无所谓了,最后变得骄狂、轻视戒律。

 

你们去看好了,平时你们在这里对师父很尊敬,对菩萨很尊敬,等到哪一天你不想在这里了,师父讲一句话,你就会说“那又怎么样呢?”我们小时候对爸爸妈妈很尊敬,爸爸妈妈打我们,我们从来不讲话,等到哪一天想好了,“我不要理睬你们了”,爸爸打你了,你跟爸爸对打,妈妈骂你了,你跟妈妈对骂,妈妈说“你反了?”“是反了!”空了,他已经无所谓了,实际上这就是骄狂、轻视戒律。佛法上讲的一切相皆属虚妄,那是正念、悟空,而不是偏见空。他就破坏了经典,乱动因果,然后纵欲,生活开始懒惰、不求进步,甚至想自杀。“菩萨说了,所有人间的一切都是假的,看穿了,无所谓了”,这才是悟空。


没有戒律 身心不定

摘自 白话佛法(十二) 25.【守戒就是守心】


戒律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因为你守戒了,你会得到安定,你的心才能安定。很多心很定的人,都是因为严守戒律。家里吵架,如果对方不吵、不讲话,这个人就是在守戒。一碰到境界跳得比谁都高,叫得比谁都响,这个人就叫无戒,就是没有守戒。所以,因戒会得到定;如果你的心能够经常定得下来,你才会开智慧。所以佛法界说: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行中道 不受因缘的染着

摘自 卢台长给全世界弟子第四次的开示(一)


“行者知道一切因缘起伏”,行者,就是修行的人,他知道世界上所有事情的因缘的起起伏伏。今天家里好了,明天不好了,后天又好了。所有修行的人要认知,对于世界上这些因缘起伏,心要不受到染着。也就是对于所有事情的好或坏,心都不会受到污染,心都不会受到影响。你好,我今天是这样;你不好,我今天也是这样。染就是污染,就是感染。什么事情都不会感染到你,都不会让你感觉,都不会影响到你,这样就是不受染着。不要受它的感染,这就是中道,中庸之道,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孔孟之道。

 

把什么东西都放在当中,不受一件事情的影响,我们不就走在当中了吗?比如说你站在当中,左边的人跟你说那个右边的人不好,右边的人跟你说那个左边的人不好,你两边的话都听了,点点头,但是不为所动,没有感觉,你最后还是站在当中啊。你如果听左边的讲偏过去了,听右边的讲也偏过去了,那就偏离中道了。


所以听人家说话的时候,你最好先耐心地听完,然后在自己心中把左边撇清,把右边也撇清,那你就守住中道了。为什么在家里道理总讲不清楚,一直在吵架啊?因为男的以为自己说得对,女的也以为自己说得对,孩子也觉得自己说得对,这样就会永远不知谁对谁错。


学佛守戒有定力

摘自 师父每日白话佛法|20210531 《远离诱惑》


比我们修的早的人有好多,有的老修行人已经修到超脱了,经不起人间红尘的诱惑,又回到红尘,最后销声匿迹,真是可惜可叹。

 

我们修心人已经干净了,犹如已经洗过澡,换过干净的衣服,千万不要再到不干净的地方,灰尘沾染到你身上,你会再染上五欲六尘。犹如一个人在无菌室里待久了,突然让他到一个有细菌的地方,一定会被细菌染上。


所以千万不要考验自己的定力。过去一个人吃素很长时间,被朋友拉过去参加一个宴会,都劝他吃荤,他又开始吃荤,这就是人的不稳定性。用佛法来讲,就是世事无常。人无常,事无常。只有彻底地远离,远离那是最好的方法,离开就忘记了,离开就没有了,所以远离肮脏的思维,远离五欲六尘,你才能获得清净平安的心。

 

学佛没有好定力,

很难越过为名利。

定力来自戒行力,

学佛守戒有定力。

化凡情为佛情,铸造心中佛性

(请点击视频观看)


化凡情为佛情,铸造心中佛性

摘自 20160705 中国·香港 观音堂开光小开示


其实人就是感情,菩萨跟我们也是感情,所以一个人要学会将感情化解为佛情,因为佛的感情那是永恒的,而人间的感情那是暂时的。所以希望你们用佛心来替代人间的感情,那你就可以永恒地在自己的心里铸造成一位我们心中最伟大的佛,就是你们的本性。

 

昨天晚上你们都看见了吧?开心吗?(开心)你们现在知道师父怎么救人了吗?昨天晚上那个灵性在她身上的时候,她一讲话你们身上毛不毛啊?(毛)吓死了吧?我告诉你,不好好做人,以后死了,到了地狱、到了地府,你就天天这么毛了,吓得……你们跟着师父好好修,就永远不会到下面,只能到上面,那么上面就永远开心法喜。

 

做人要用心啊。其实师父马上要去收弟子了,又有1000个弟子,所以提早过来看看你们。这两天,我们这个观音堂应该是全世界最大的观音堂了。因为我们的心中筑造着观音堂,我们心中拥有着佛,所以佛和我们永远心连心。希望大家一定要把佛放在自己的心中,那你就叫“心佛合一”。做人都要自律,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律。有些人虽然说学佛了,但是做人非常不自律、不严谨,所以良莠不齐。佛陀在《法灭尽经》里边曾经讲过,在末法时期,坏人像沙子一样的多,好人很少。你们一定要在末法时期好好地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人。

 

这个世界以后应该只有两种人:一个是好人,一个是坏人。我想问你们,如果一个好人还做一点坏事,就像一件白衬衫上面有很脏的污垢,这算一个好人吗?这算一件好的衬衫吗?能不能穿?如果今天你们学佛人还去做一些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想一想,你们算一个学佛人吗?这就叫学佛。所以要懂得好好地学佛,做人不可以不如理不如法,大家都有爱心,不管做什么事情,也要符合佛理佛法。希望你们成为师父的弟子,就要在人间做好事,如理如法;在天上以后做菩萨,更要懂得有慈悲心,还要像观世音菩萨好好学习,要大慈大悲!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