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谨防无形中增加业障】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慧命负责;常观照,常智慧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4-25 21: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谨防无形中增加业障】

(五)

本篇摘要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慧命负责

▲发现别人有错,不讲也造业

▲如何看待“指出他人缺点”和“不见他人缺点”

凡是在菩萨道场 必须庄严自己

同修分享:时刻观照自心 在生活细微处守戒

▲常观照 常智慧

▲慈悲之事守本性,佛道之路任我行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慧命负责

(请点击视频观看)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慧命负责

摘自 Wenda20130512A 00:50


女听众:比如有A、B两个同修都很发心,学佛学得很真,但是A同修脾气不太好、说话很直,有时会伤别人的心,慢慢地A、B两个人之间就有了隔阂。后来因为这个原因,B同修不修心灵法门,离开共修组,或者又转修了其他法门。想问师父,B同修后来不修了而转修其他法门,是他自己的业障造成的,但最初的起因是由A同修引起的,这样A同修会担什么业?有没有断人慧命这么严重?

 

台长答:根本没有断人慧命这么严重,因为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缘分。所以当A同修语言比较粗糙一点、或者救人比较急一点,B同修必须要明白“我今天修行不是冲着A同修来的,我是为自己好好地修慧命,我是拜观世音菩萨的,我不能因为人家修得不好而自己倒退”……这是自己走向断慧根埋下的伏笔。


实际上B同修本身的根基就不深,如果根基深,不会因为A同修对他态度不好就不修心的。一个母亲不能因为孩子不听话就可以把孩子扔掉,因为天下的母亲永远爱孩子,而孩子可以选择自己走哪条路;但是孩子如果离开了母亲,那么这个孩子本身跟妈妈的根基还是不深,所以这个问题是这么来看的。


A同修自己也要注意,做人应该不要让人家对他有误解,所以A同修也有缺点,并不代表A同修以后可以这么做下去。但是B同修为了A同修修得不好而离开,说明B同修的根基根本很浅(A同修虽然可能只是导火索,但这都只是助缘,没有动因果)对。举个简单例子,就是有导火索,下面不是炸药怎么会爆炸啊?问题本来就是炸药,今天不碰到这根导火索,碰到另外根导火索,不照样爆炸啊?


(明白,在这种情况下A同修还会担什么业吗?)A同修如果自己感觉内疚了,实际上已经帮他担业了。担的业就是这点,内疚本身是他心里的慧根起作用,说明他还很善良、很慈悲,说明他自己要改正、要忏悔“我以后不能这样对其他人了”。从原则上来讲,如果A同修把他赶出去了,造成他不来,是担一点点业,但这个业非常轻。所以一句话叫“外因是起变化的条件,内因是起变化的根据”。如果外因再怎么样不好,内因就是要学佛,就是要学心灵法门,他也不会离开的。人家怎么说、人家怎么变了,你也变了,说明你自己根基还是变呀


(师父,A同修所担的业是什么样的就看他心里怎么想的,吧?)并不是这样。他有些内疚,觉得应该改正自己,不应该做得这么粗糙,讲话不应该这样,这是他自己应该忏悔的部分。如果一忏悔,他什么业都没有了。如果是一个鸡蛋,总会孵出小鸡;如果是个石子,外因条件再怎么变,里面还是石头。最根本的还是B同修,A同修只不过给他个条件,又不是为他的。很多夫妻,男人脾气很坏,只不过就脾气不好嘛,女人原谅男人脾气不好,不就过来了吗?


如果B同修当初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虽然和A同修相处得不愉快、心里不舒服,但如果他能坚持忍辱,那他肯定有功德了。在这种情况下,A同修是不是业障还是一样的,没有变化?会不会变小?)有变化,如果B同修没走,A同修不但没有业障还有功德。如果人家跑掉了,他当然功德有损,但是这个损只有5%,最多不会超过百分之十(师父您说他不但功德没损,反而还涨了,是因为他促进了B同修忍辱?)对了,给了他一个增上缘,让他觉得做人不是这么容易,学佛也不是这么容易。跟着人家学佛也要忍辱,让他懂得了这些道理,他非但没有离开,并且好好地精进努力,你说A同修有没有功德?(有)


一个老和尚在庙里自己修,小和尚进来,老和尚个个都要讲的,要骂的,小和尚离开老和尚,老和尚有什么罪过啊?离开了是你自己不修,不是老和尚不修啊,老和尚给你增上缘,严师出高徒。爸爸妈妈对孩子很严厉,不是为孩子好吗?孩子说爸爸妈妈太严厉了,离开爸爸妈妈,是孩子的损失还是爸爸妈妈的损失啊?爸爸妈妈也有损失,因为没有教育好,怎么会没有一点点业障啊?当然会有


(师父,这是不是仅限于学佛人之间呢?普通人故意气他,让别人忍辱,难道也是有功德吗?)如果人家气你,“人家气我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你在人间就用人间的方法。如果他气你,你能够忍辱,他没有功德,你有功德。因为你是学佛人,你克制了,你就有功德。而他不是学佛人,他气你、嫉妒你、讲你骂你,他全部缺德,而且还会有报应。


发现别人有错,不讲也造业

摘自 Wenda20130519A 09:45


女听众:师父经常讲随缘精进,好比在同事、朋友或者家人之间,对方做得不对,想说但是又怕造口业。这个度我们在修行当中如何掌握,保证自己不要再造新的口业?

 

台长答:如果你已经知道他做错了,你不讲,你也造业。就像孩子做错事情,妈妈爸爸应该不应该讲?(对)如果不讲,孩子以后做错抓进监狱里了,不是你的责任吗?你讲了之后他不听,那就叫随缘了。你不讲你就造业了(对,我觉得也是,不要在生活中修得好像与世隔绝,光修自己,把自己修得孤僻)从来没有过。台长叫你们度人不就是走出去吗?谁叫你们孤僻啊?


如何看待“指出他人缺点”和“不见他人缺点”

摘自 20170217 新加坡《世界佛友见面会》


问:师父开示过学佛人不要经常看见别人的缺点,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有时候我们同修在相处中,偶尔会发觉某某同修言行举止有做得不对,当时自己会想“他这样做不太好”,但是这么一想过后,意念中马上也想到“学佛人不应该经常看到别人的缺点”。请问师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是否是自己修得不够好呢?

 

答:看见别人不好你不讲,看见坏的东西不讲,你就是邪。所以,不是说看见别人你不去讲人家不好,只是要当面谆谆教导。今天师父不指你们的毛病,你们能够变得这么好的?如果我今天不讲你身上的毛病,你会变得这么乖乖学佛的?你要记住:该讲的讲,不要带私心、不要去报复、不要嫉妒地去讲。用自己的良心去救度别人,就是要讲他身上的毛病,但是要像父母亲对孩子一样地去讲,人家就会有接受力,就会感动。所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去帮助别人,你就能得到别人的谅解,人家就能够改变自己。


凡是在菩萨道场 必须庄严自己

摘自 Wenda20180819A 10:00


女听众:请问师父,师兄们说要庄严佛净土,在佛堂要认真、严肃,不闲聊。所以有的师兄进来的时候,个别师兄继续默念经文,点一个头算是打招呼。有的师兄感觉这样太严肃了,不接地气。对于这个尺度的把握,在保持庄严的时候,需要怎样做才更好?

 

台长答:进了观音堂就是应该这样庄严。什么叫“不接地气”啊?观音堂就是念经的地方,就是修心的地方,就是拜佛的地方,就必须庄严。不要去听人家讲,庄严完全正确(好的)


同修分享:时刻观照自心 在生活细微处守戒

摘自 台长博客精彩感言摘录(八百零一)


同修学佛已有三年多,通过师父的《白话佛法》的学习,对“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学佛修心如履薄冰”深深受益。特别是对守戒自律的习惯养成,促使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时常注意谨言慎行,将佛法能够践行于生活,修心修行。

 

下面分享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11月2日晚饭后,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我家前面的一位邻居。她走进我家微笑着说:“这两天某某某当着很多人的面一直在讲你,说你在5年前骂了我,而且骂得很厉害。”

 

听她这么一说,心里不禁暗自偷笑:这不是现代版的狼和小羊的故事吗?

 

如果放在几年前,我可能会马上附和她,会去向某人讨要公道,要个说法,要澄清事实。可是今天,我不会,因为我是学佛人,心不随境转。离诸相名为如来,要明白所有世界上的一切有为有相的东西都是假的。

 

既然是假的,又何必在意今天邻居是来挑拨,还是某人在背后的诽谤呢!

 

我马上对邻居说:“哦哦,没事的,我相信自己从来没有骂过您,您肯定也是相信我的,对吧?”我立马将话题转移,夸她家的橘子树好,橘子大。她马上有了回应,而后,开心地回家了。

 

师父说过,佛法就是要恢复我们本有的智慧德能。遇到任何的生气,要用菩萨的智慧来化解掉。一念善,上天堂;一念恶,百万障门开。

 

感恩菩萨,感恩师父,让我在这么一个看似虽小,但完全可以造口业、结恶缘的情境下,瞬间悟到:生活中,现实考无处不在,而守戒其实就在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的细微处。学习《白话佛法》悟到的,学到的,养成的守戒习惯,今天能真正用在生活中,多好啊。

 

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修行修到后来,很自然地你会把修行变成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


常观照 常智慧

摘自 师父每日白话佛法|20210502 《常观照 常智慧》


每个人的成功与失败,都是自己种下的因所收获的果。当你听到别人有一个好消息时,如果你有嫉妒心,或者你听到别人倒霉时,如果你有幸灾乐祸开心的心理,你根本不知道其实这已经动了人家的因果,你会有一些善恶果报的出现。


人只有在生活当中,随时锻炼自己,观照自己内心的意念和想法,你才会修出定慧。

所以我们学佛人首先要做一个自身戒行清净的人。


锻炼自身有佛性,清净无碍大悲心。

知人知己难知心,唯有开悟平等心。


我们学佛人,为人师表非常重要。因为你是学佛人,大家都看着你,所以你的一举一动,其实从某一个方面,代表着你对佛法的尊重和庄严,也是对佛法弘扬的一个示范。


但是人往往在念经时,只觉得自己在念经。一到外面,“境转”心立刻就转了,所以学佛人要学会境转心不转,不管在单位、在家里,不管在哪里,环境怎么变,心态不变,心性不变。这样你才能让别人尊重你,你也同时尊重了佛法。


修心意念觉行进,化解人间纷杂心。

心静如山听佛音,超脱六道才能行。

慈悲之事守本性,佛道之路任我行

(请点击视频观看)


慈悲之事守本性,佛道之路任我行

摘自 20161005 台湾 台北《世界佛友见面会》


台长写了几句诗:

慈悲为本原,去除邪气,挡风寒。用慈悲心把自己心中的邪气去掉,挡掉人间的风寒。

战胜邪念障,心中住佛,除我执。

 

不执著,求精进,三不可得,除三毒。三不可得就是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不可得。

 

慈悲之事守本性;佛道之路任我行。慈悲的事情经常去做,你的本性就是佛。一个人想去除魔,就要经常慈悲。越慈悲的人,心中佛越多,魔就没有了。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心中有魔?”你不够慈悲。要慈悲,别人吐口痰在地上,要为他擦干净;别人做件坏事,你要慈悲帮助他,不管什么事情,大慈大悲。心中有慈悲,就有佛,有佛的地方,魔就没有位置可以在你心中。当你拥有慈悲心的时候,佛道之路就随便走。当你懂得怎样开车的时候,开到哪里,路就在你脚下。

 

一个人怎么会慈悲?就是要不停的感动。有些人一辈子不懂得感恩别人,不懂得感动,这种人不会有慈悲心。希望你们天天慈悲,时时刻刻慈悲,就时时刻刻将观世音菩萨放在了心中。

 

要去除贡高我慢。当年佛陀在人间,法力无边、广大神通,战胜500个魔障;伟大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救苦救难,生出千手千眼;伟大的济公活佛为了救度众生,出家到处巡游,让世人知道什么是丑、什么是恶、什么是善,惩恶扬善。我们今天学习这么多的菩萨,就是要弘扬和传承,你们这么多的年轻人,就是以后弘扬佛法的基础,就是弘扬佛法的根。希望一定要好好修,在人间就修出菩萨的境界来。

 

弘法到今天,每次出去,不是几千人就是几万人,这就是佛法的伟大,我们能够广度有缘,普度众生,这就是我们的缘分。能够修好自己又能帮助别人,这个人就是功德;能够活在每一天为别人活的人,就是人间菩萨。天天守戒,天天精进,就是天天在向菩萨靠近;能够让自己心平气和,懂得让众生离苦得乐自己乘上法船,就是一个人的智慧,希望大家学菩萨的智慧。七层宝塔非常高,救度一个人学佛,救人慧命,胜过七级浮屠。


你们就是没有出家的法师,就是没有出家的学佛人,一定要好好争气,给观世音菩萨争气,给师父争气,不要被别人看不起,拥有自己真正的慧命,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对我们学佛人刮目相看,因为佛教无争,我们对谁都和蔼,对谁都包容,好好学佛,让自己的心天天在天上,就不会再下来了,当你走的那一天,因为心已经在上面了,意念一动,很快就能上去。心跟佛在一起,就是心佛合一。谢谢!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