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认清业力的可怕】有些看似好的缘分,其实是我们的宿业;不要重温上一世的情感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5-1 00: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认清业力的可怕】

(三)

本篇摘要

善、恶业都是要还的

▲有些看似好的缘分 其实是我们的宿业

▲同修感悟:放不下尘缘 就会一直背业

不要重温上一世的情感

人间之情 不过是一种自我意识

【同修分享】执迷贪求人天福报,蹉跎十年悔之晚矣


善、恶业都是要还的

摘自 视频白话佛法 第49集【般若佛智 逾越缠缚】


所以业力慢慢地形成六道轮回的业缘:做好事,进入善道;做恶事,进入恶缘,下一世还要再来世酬业——在人间,善恶只要做了,都要来还的。为什么法师不肯接受别人太多的供养?因为要还债的,接受了太多,下辈子可能没修成,还得来还他的。所以师父跟你们说,别人对你好,过多地给你、对你好,给你做菜啊……你如果没有功德,接受了太多供养(包括义工也是这样),一定背业,只是看这是善业还是恶业,但是都要来还的。


有些看似好的缘分 其实是我们的宿业

摘自 白话佛法(十) 10.【宿怨是孽障的根】


师父说,当你们已经进入了这个业障期的时候,业障会在你前进的道路上等着你,也就是说,很多人在修心当中其实已经有很多嫉妒的人正等着他。所以,学佛就是要靠着自己的毅力。当然如果没有师父教你们的话,你们在学佛路上可能一无所知,被人间恶业缠绕,变成毫无防备心的修行人。你们想一想是不是在社会上碰到各种各样的人啊?你们有什么防备心啊?没有防备心,你就一无所知,会上当受骗、业障缠身。你碰到一个人,你很愿意度人,然后你会很喜欢他,事实上,他是来度你回去的啊。

 

师父讲这句话你们听得懂吗?你很喜欢他,实际上,他是你的业障,他就把你度到他的那个地狱去了。我们小时候不就是这样的吗?我们把双手放在背后,一本正经地听老师讲课,就有坏孩子跑过来说,下了课我们一起去玩,慢慢地你就被带成一个坏孩子了,你的这个恶缘就形成了,这就是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和修行路上有很多的磨难在等着你们,这就是你们的宿业。人家来跟你们说什么的时候,你定不住啊,因为前世跟他有缘分,很多人就跟着他做错事情了,这就是宿业所为。为什么很多人感情会出问题?为什么很多人会在事业上出问题?还有的人在身体上出问题,都是因为他的宿业。


同修感悟:放不下尘缘 就会一直背业

摘自 博客精彩感言摘录(七百一十)


一世修成考境界,提升境界完全没有捷径,全要靠《白话佛法》来通过考试,考放下、不执著、笑看人间、看清一切都是虚幻的假象,不执著尘缘,放下父母、孩子……但往往最难的是放下佛友!

 

我因为放不下身边人,心中产生罣碍就一定背业,背得很惨、伤很重。师父金言说过,唯有放下,业才不上身。所以面临考题是要将一切人间的关系都视为平淡如水,交情越好的越容易成为自己回天的绊脚石,因为佛情没有拿捏好就成为尘缘,会让自己再度陷入六道当中!师父的《白话佛法》说过“大道无情”。无情不是真的无情,而是为了救度众生必须放下所有尘缘,所以无情是慈悲啊!

 

师兄们,一世修成真的不简单,但其实又很简单,当进入第五年的时候,我瞬间如梦初醒,只要学会“放下”,任何考题出来自然都能顺利通过,但人往往就是因为“放不下”才沦为人!要成菩萨请从放下、笑看人间开始!

不要重温上一世的情感

(请点击视频观看)


不要重温上一世的情感

摘自 Zongshu20200521 13:49


女听众:师父,您帮我看看2012年的属龙,男孩子,念经质量怎么样?他是不是念经有漏?

 

台长答:这孩子有点来历的(是的)还可以。他跟你说他念得很快,实际上这孩子有点来历的,他念得还不错,还可以(他小房子有点念不出来,我还得帮他)小房子念不出来,经念得出来就好了,你对他要求不要太高,这个小男孩已经算挺乖的了(是的)你去跟人家外面的男孩子比比,已经很乖了(是的,您已经提醒过我,要注意)要注意对他好一点,但是心里好,表面上不要太好(师父,您骂骂我吧)你骨头不要太轻(好的)


我已经跟你们经常讲了,有时候喜欢儿子喜欢得抱住像情人一样,你知道你这样一个动作的话这孩子就会懈怠,就会退转(我知道)你在重温你们上一辈子的情感,你还要我再讲得明白吗?(我懂我懂)我说你鲜格格,不是说跟其他男人,就是跟儿子(对对对,我知道)你要记住,这孩子现在不小了,都懂事情了(师父,您看到了?)我当然看到了(我有时候把他推开,他又过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什么叫“该怎么办”?我看你讲这种话的时候都是鲜格格的,所以就是“没办法”了(对,我错了)你就应该很严肃的(嗯,严厉的)我说你鲜格格,还不懂?(懂了)


你就跟他说:“孩子,你大了,你是男孩子,妈妈现在喜欢你从心理上的,你不能这样,这样的话不好的。你要好好地听话,你现在是男孩子了,对女性的话你要离开一点,我们学佛人要怎么样怎么样。”你要慢慢讲了(师父,您太神了!感恩师父)像你这种人太嗲了


([听众的儿子]卢爷爷,您好)你好,你乖一点啊(卢爷爷,您辛苦了)我不辛苦。你梦见过自己在天上吗?(有一次梦见怎么感觉像在做戏似的)对了,在天界。爷爷说看了你像在天界一样,所以你要记住,在天界的都是很高贵的(明白了。可是还是没有超出六道)你经常去抱妈妈就超出不了六道了,听得懂吗?(听得懂)妈妈气场不如你,你是男孩子,你的气场好。你天上下来的,以后飞来飞去多好,对不对?你让妈妈好好修(感恩卢爷爷)你乖一点,你读书也很好,经也念得好,爷爷喜欢你,你乖一点(感恩爷爷,爷爷辛苦了)好,那就这样,再见(再见,卢爷爷)


人间之情 不过是一种自我意识

摘自 20160421 新加坡《世界佛友见面会》


世界上一切让人忧伤、让人烦恼、让人欢喜的人间之情,都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存在,就像一阵风一样,有时候又像一张网,只是自己的感受,用这种感受强加于自己心灵的枷锁,别人没有骂你没有说你,你感觉别人在骂你说你,“唰”的一下子脸红了、不开心了、睡不着了,实际上是自我意识的膨胀,并不是别人真正施与你的一种感受。为什么台长说一个人要克服自我,就是要让自己慢慢解脱这张网,不要让自己进入这张网。很多人出去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就有自卑感;很多人走在马路上感觉自己很自豪,觉得别人都在看他,这一切都是自我内心意识的膨胀。人真正要改变自己,要记住,让我们欢喜让我们悲哀的就是我们自己这颗心。我们有什么呢?我们来到人间什么都没有带来,带了这颗心,还要让自己难受。

 

人间的一切情,兄弟、姐妹、父母,只有因缘,没有佛缘,但是这种佛缘是靠你去挖掘的。不断修心就创造了内心九识田中的根本之性,就是本性、本原。进入八识田中的还是带有浓厚意识的心,真正进入九识田中的是佛心。对人间的一切情爱、所有的感情,要看得淡一点,这些都是定业,一定会有感召。什么是感召?因为前世你欠他的,这辈子你看的太重了,就会感觉我欠他太多,而召来更多的业障,这就是感召。


【同修分享】执迷贪求人天福报,蹉跎十年悔之晚矣

摘自 博客精彩感言摘录(六百九十六)


记得我刚学佛的前几年,虽然也知道一些佛理,但并没有深入地去感悟和实践,对因缘、对空性,没有深入地理解,更没有真正地去“悟”。

 

我记得在几年之前曾在网上转发了别人的一条说说,是这样的:“我想拥有一位同我共攀四圣道的爱人,举办一场素食婚宴,并为这场爱的婚礼放生祈福,从此我拥有一个安乐窝,有人每天陪我诵经,有庄严的佛台,有我们可爱的宝宝,每天法喜充满,向往呀!”当然现在看来是很可笑的,如果看不破不开悟,还觉得求这些都是为了能使自己更好地学佛念经在做铺垫做努力,还觉得是在正求,其实这不仅消耗了很多精力和功德,而且就算求到了,在人间也是不长久的不圆满的:比如花大功夫求到的工作满意且顺利,但却因为深入工作之后了解到了工作中很容易造业,所以在不久后自己就主动放弃了这方面的工作;婚姻上求来了一起共同学佛的善缘,但也只是在刚开始的两年时间里我们会一起念经念小房子,读《白话佛法》,在一起共修,随着各人佛缘因缘的不同,两年之后由于他经常地出差,客观环境以及主观上都产生了很多的障碍和违缘,各人佛缘因缘不同,后来先生也就没有再能坚持念经了;孩子呢,曾经也是希望有个善缘且有佛缘的宝宝,现在孩子3岁多了,是胎里素宝宝,但是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很累,很辛苦。而这一切呢,都是自己的不开悟而来的。看到一位跟我同时开始修的同学,他的看破和开悟,在梦到自己以后即将会有个圆满的家庭和可爱的女儿、还有一座楼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跟菩萨许愿以后不要婚姻,自己好好地清修,平时也是通过佛法化解了生活的种种缘分,让自己脱离了人间尘缘业力的苦海,现在修得开始明心见性,对人间的一切也能看破放下。反观自己呢,就是就算学佛了念经了,但是不懂道理、不学、不悟,还是在圖騰中求因果,一直在人间的假象当中转来转去,导致自己至今还不能脱离人间的尘缘业力。

 

以前总是想着,我先把人间的各方面先理顺了圆满了,才能让自己以后能够更好地学佛念经,但是,求来的人天福报和业障灵性是同时往前走的,人间的一切也都是不长久不圆满的,看不破不开悟,虽然已经抓住观世音菩萨的普度之船了,但也会轻而易举地被业力拖下水,刚上了船又被拖入苦海中,卷入业力之中。

 

在《白话佛法》第八册第三篇《所造恶业 悉皆永断》中师父说道:“千万不要让自己的业力缠身……这个业力不单是指恶业,连善业都会缠着你的身啊……”

 

这里的“善业缠身”,就是像家人、夫妻、子女,虽说是善缘,但也会让你离不开、放不下,从而很难解脱。

 

所以,不学不懂,如何能悟得出来?

 

师父说:“有的人修了一辈子,但是没开悟,下辈子就可能投一只大乌龟,千年龟、万年龟都有,一直到天上还是乌龟……《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三百四十二)》。所以不开悟真的很可怕,一定要去“悟”:

悟就是将佛法应用到生活中去再从生活中体会出佛法的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如果连佛法佛理都不学不懂,什么都不懂,怎么去悟呢,只有懂道理了才能“悟”。而这个“悟”的契机,必须要有功德的积累做基础,境界不同,领悟也会不同。整天念经做功德花大功夫大精力而求得人间的假象,悟不透,放不下,在人间的因果当中转来转去脱离不了。而这些最终都会成住坏空不长久的,纵使再精进,也是修的世间法,只有真正懂道理了,开悟了,证道了,才不会想在世间的因果当中再去求因果,而是要:求根本、求开悟、找回本性、印证佛性,知道世间一切都是空的。

 

《白话佛法》第一册第10篇《阻止业障产生的方法》中的一句话,对我很有触动:“一个专业的登山运动员正在往雪山顶上攀登,他知道体力非常珍贵,每一步都要精确地使用,不能浪费,负重也要精确计算,不能少也绝不能多,同时知道天黑暴风雪就要来临之前,必须赶到下一个安全的宿营地。这时候他看到周围有人走了错误路线,有人在看风景,有人在追赶羚羊,所以他就要告诉这些人要走这条路,不要浪费精力,快走吧,暴风雪来了羚羊救不了你。这就是看破与看不破。”

 

懂道理了要去“悟”,能否放下,要靠自己去悟。这么多年的亲身体悟,换来的醒悟!22岁那年,慧命被观世音菩萨母亲救起捧在了手心起,奋发精进,曾修到天上很高的地方,天龙护法护持左右,菩萨保佑事事如意顺利……被一位老同修提醒“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然而……太过于年轻,没有珍惜耽误了慧命,将近快十年,兜兜转转还在人间尘网中打转,蹉跎了时光……恩师已涅槃……我辜负了太多……觉醒了,就不能再沉睡!真的是,泣血的觉醒啊!愿同修们早修正道!早证菩提!不要跟我一样,警醒啊!引以为戒啊!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