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道,是你必须见道、修道圆满了,你才能证道。什么意思呢?“今天我相信菩萨了,然后我又实实在在在修了,当我在修的时候,修得圆满了,我证得了空性,我证得了佛道,我证悟了”,因为你的修,所以才能证道;因为你的修心,你才能理解佛法的真谛,“原来如此”,这就是证道。所以我们学佛修心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来。
师父跟大家讲,见道实际上不难的,你看了别人在磕头、念经,别人说“很好,学佛很好”,你见道了吧?见道的时候,别人说“你修心吧,你修道吧。”“哎哟,要早起……我要上班,有很多事情”,他觉得修道很难。等到慢慢地念经了、修道了,修道在他那里不难了。修了半天,怎么成道啊?成道又难了,“我怎样能够成功做菩萨,我修了半天怎么还是老样子,毛病越修越多”,因为这些毛病都是你过去的,因为这些毛病都是你无始劫以来带在身上的,慢慢你就会觉得成道怎么这么难。
那么经过你一生的努力,不停地修啊修啊,成道到最后也不难。因为你今天可以做得像菩萨一样,成道了,是不是?也不难吧?“我今天做了一天菩萨,做了一个月菩萨,我做了一年菩萨”。最后行道难,为什么呢?因为你最后没有坚持,“行”是坚持去做。你今天一天可以做菩萨,但是你过几天又回到了人间,所以行道难。
如果有大慈悲的心来入世,也就是说,学佛的人如果在世间以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来行道——行菩萨的道,有些人觉得很幸福,但是大部分人会觉得比较痛苦。因为首先你不能让别人理解你,你在做好事,别人会说你。举个简单例子,有些人到庙里去,跪在那里擦地板,有些人看到,“哎哟,你这样就成佛了?”你今天做很多功德,“哎哟,卖力了,好像你这样就能成菩萨了。”
有的时候去帮助别人,别人不理解你,你说难受吗?很多人你想为他好,但是他就是不听你的话,你说这个行道难不难?所以菩萨要能够行道的话,必须牺牲自我、牺牲小我,有时候为了救别人,情愿舍去自己的利益,舍去自己的利益就是包括时间,包括钱财,有时候甚至要帮别人背业,有时候还被别人不理解,别人还要诽谤你,还要骂你,还要讽刺你等等的一切,你全部都要做好牺牲的准备,这样才叫“行道”,所以行道是最难的。
刚刚说修心五个步骤,师父现在跟大家再拉回来讲。第一个叫“资粮道”,顾名思义资也就是资本。比方说做一个生意要有资本吗?学佛要有资本吧?粮,每个学佛的人要有粮食吧?吃饭要有粮食。做个小生意要有资本,吃个饭要有粮食,叫“资粮”。如果想从一个普通的人超凡入圣,做一个圣人,做一个菩萨,第一步就是要修习资粮道,就是资粮位——位置。比方说,一个普通的人,出家也好,在家修行也好,知道佛法“真好,我能够悟道成佛”,那么首先要看看成佛或者修成正果的话,悟道的本钱有没有。
人要成佛,要能够理解佛,要有本钱吗?有,有两种资粮的本钱,一种叫“福德资粮”,还有一种叫“智慧的资粮”。也就是说,当你要想能够成佛、成菩萨、成圣人的时候,你看看你这个人有没有福气,有没有道德。撒谎的人能有道德吗?欺骗别人的人有道德吗?这种没有道德的人,时间长了他会有福气吗?所以首先要知道自己有没有福德资粮。
你这个人有福气、有道德,就是拥有了能够成佛的资粮的第一步。第二步,你福德有的时候不够,有一点道德或者有一点福气,投胎投了一个比较好的人家,家里有点经济来源,各方面比别人好,至少还能放生,那么这些都是你的福德;福德可以培养的,你不停地去做一些有道德的事情,你的德就会越来越多,你不停地去帮助别人,你的福气会越来越多,它可以培养的。资粮道里福报就是这么培养的。
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道家、佛家都讲我们做好人,要有道德。其实做人很难很难,现在做人有几个人做得好的?碰到自己的利益,马上就伤害别人的利益,他做人能做得好吗?修心学佛,佛经上讲,福德不够的人,怎样修持都没有用的。有些人修了一辈子,碰到自己的利益,马上缺德;有的人修了一辈子,讲得天花乱坠,到最后碰到自己的福的事情,“我不愿意出来,我不愿意花时间,我不愿意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样的人一辈子不会为别人想,他没有福德,他修不好心。
师父告诉大家,学佛,那是真的,不管做哪件事情,不要去考虑能够得到多少,首先要考虑“我为别人付出了多少”,这就叫“道德”,这种人会有福气的。你多帮助别人做一件事情,自己的智慧马上就会充裕。这个道理的原理:你从别人的事件中,是可以增加自己的辨别能力。你帮助别人某一件事的时候,是不是会增加自己的辨别能力?这件是好事还是坏事,你都会知道。
你去帮助别人解脱烦恼,从这件帮助别人的事情中,从别人的恒心和自己的恒心中,又了解了自己有多少的耐心和恒心。替别人做一件好事,就多一分好报,多一分智慧。所以我们学佛行菩萨道,就是要有这种牺牲小我、多帮助别人的大无畏的佛陀的精神,要帮助别人拥有善缘,你帮助别人,跟别人结善缘,你的福报就够了;你做了好事,就会成道、成佛。根基很重要,这就叫“资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