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杂念是障碍】所有念头都是虚幻的;一念不觉心就散了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5-4 23: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杂念是障碍】

(二)

本篇摘要

所有念头都是虚幻的

▲世人就是放不下

▲同修分享:关于控制念头的一些感悟

▲一念不觉 心就散了

▲有念头就会造业

杂念会消耗功德

什么是生命中最大的障碍

同修感悟:生活中的妄念无处不在

卢军宏台长2019 墨尔本法会花絮


所有念头都是虚幻的

摘自 白话佛法(三)33.【苦修行 虔诚心,境界增 益众生】


人间就像一个旅馆一样,其实是虚幻不实的。身体是虚幻不实的灵体,精神也是虚幻的。就像你今天动了一个念头,明天马上动另外一个念头一样。你已经很快把你前面那个念头否定了。你今天刚刚说“我一定要怎样怎样”,说不定有个人在你耳边讲几句话,“啪”的一下,说不定你所有的意念全部转变过来了。你不就是虚的吗?


世人就是放不下

摘自 视频白话佛法 第70集 【如如不动 心自浩然】


禅门讲心法。很多人说,讲来讲去,禅宗讲心法就是一个心。我们很多人这个事情要管,那个事情要管,不管还要管,管了还要管,已经说了“这个事情我不管了”,接下来还要问“这个事情怎么样了?”你说放下就应该放下,既然放下了,干吗还要管?我们很多人就是这样,跟他说:“你现在不要再管这个事情了。”“好,师父,我不管了。”嘴巴不管了,“刚刚那个事情怎么样了?我不管了,现在他们怎么样了?”你看,他又生出心来了,他放不下,他不空。


心是本空的,他又造个心出来。“外息诸缘,内心无喘”,什么意思?“外息诸缘”,外面诸缘分(所有的缘分)已经停息了、没了。“内心无喘”,就是没有喘息。很多人是表面上看起来“我已经不管了”,但是实际上内心还在关心这件事情。现在很多年轻人谈恋爱,这个男的跟她拜拜了,结束了,她说“这种人死了我都不管,关我什么事情?”“哎,他最近怎么样?”你看看,她放不下。


这就是师父跟你们讲的:表面上空了,实际上没空。因为念头一个又一个生出来,境界是你一个又一个造出来的。你如果能够理解“自性本来空,念念不停留”,你知道所有的念头都留不住,那去留它干吗?


同修分享:关于控制念头的一些感悟

摘自 博客精彩感言摘录(六百九十)


止念和定念是一种正确的修心,所以师父让我们记住:“一定要把自己在人间的思维停掉,也就是说不要去想这些人间的思维,因为这些思维都是暂时的,临时的。”

 

修心不在于形式,在于你的内心世界。所以业障重的人,追根寻源就是心念障碍。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念头的生出都会有善业和恶业,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每个念头。

 

一个人要想停止自己的念头真的很不容易。自从学习关于“念头”开始,我就一直在控制自己的念头,可并不是那么容易。

 

记得有一次我看了一位师兄的分享,她看见家人吃肉,就在想这个肉是什么滋味的,是不是很香呀?结果晚上做梦吃肉,梦考不过。接着又轮到我,我在给家人做菜时,菜里放了一点葱沫,让我闻到了味道,我就想起了以前吃葱时的感觉,结果晚上梦见吃葱,梦考不过(我以前每次都是梦考过的)。而且三次梦考都是吃葱考不过。害得我现在看见葱心里就紧张,境界急速下降。和家人吵架,没有忍耐力,每天烦恼不断。后来师父涅槃,一直助念,境界才不断地提升。

 

说到念头,还有一位我度的师兄,她的念头更是连绵不断,有时像拍电视剧一样,接着联想下一级。由于她的身体不太好,她告诉我,只要是白天想到身体某个部位会不会生不好的病啊,到了晚上马上就能梦到提示,这个部位生癌症了。吓的她又是许愿、念经、放生,再去医院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经过多次的经验,她明白了,一切都是心念造成的,如果什么都不想,就没有这些事情出现。

 

师父告诉我们,要以戒为师。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杂念太多会使自己产生业障。所以师父再三让我们管住念头,任何一点不好的念头都不可以有,如果还管不住念头,就是还没有修好心。

 

师父曾经开示过:“止念实际上要有一个悟境在里面,如果你没有开悟的境界,你是停止不了你的念头的,所以能够止念的人,他就是学得比较好的佛友。所以要克制自己没有贪心,他就要学会制止自己的各种念头,让自己觉得这个世界是梦幻世界,你的念头觉得无所谓了,没有关系了,人生就是如此,我随缘吧,你的念头就会慢慢地开始停止了。”

 

我看到一个例子:度人的时候都要控制念头,不能乱想。有同修出去度人,感觉到对方的身上有灵性,但是还没有来得及控制念头,心里就想到了对方身上有灵性,然后就惹上了身,之后就病了一个星期。

 

师父在这篇《白话佛法》中让我们修止念和定念,只有停止自己的念头,才能把自己的念头定住,“你人间的思维太多了,没有用佛法、佛理来思维自己,所以定力就不够。当你修到定出来的时候,就是等于从止念到定念,只有停止自己的念头,才能把自己的念头定住。”所以我们平时要经常锻炼自己想“空”,时间长了就会空了。

 

师父在2021年5月13日的《白话佛法·停止妄念》里开示:“大脑中各种‘杀盗淫妄酒’的意念都会给自己造成伤害。”“大脑里面的淫念不除,你的心中一有机会就会造下淫业。大脑里面的恨念不除,一碰到事情就会又跳又闹。大脑里面的贪念不除,你会不断地在‘贪瞋痴’当中犯错,不停地轮回。如果你是常犯痴心,常发神经,你可能一辈子做出来的事情都是犯傻的,因为你无法控制你的愚痴思维,所以让你无法解脱。”

 

所以真正的修行人是心无罣碍。师父常告诉我们,让我们看破、放下,无牵无挂,念头才会少。如果你没有念头的积存,你才会有念头让自己去修。如果你一边有念头一边想修,那你并不是在心中守戒。

 

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才是真正的定。


一念不觉 心就散了

摘自 20160706 卢台长中国·香港《世界佛友见面会》


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一个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有一天,他去拜访佛光禅师,他说:“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有20多年了,最近我在持佛号的时候,好像心越来越跟自己的嘴巴念的不一样。”


禅师问道:“有什么不一样?”

朱慈目说:“我过去在持佛号的时候,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而我心中仍然觉得佛声绵绵不断,好像菩萨在身边。现在就是不想持。那个时候我只要一念,佛的声音像源泉自动地流露出来,现在我拼命地想去念,也不能感受到菩萨的慈悲和那种光。”


佛光禅师说:“这很好啊,表明你念佛已经念到了净念相继,与佛相应,找到自我的真心了。”

朱慈目说:“法师,您不要笑我,我很惭愧。您的赞许我觉得不能接受,因为我觉得我很苦恼,已经找不到我的真心了。”


佛光禅师说:“真心怎么会找不到呢?”

朱慈目说:“因为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地净念相继也没有了,要找也找不回来。禅师,我为此非常的苦恼,请您告诉我,我到哪里去找自己的真心?”


禅师说:“寻找你的真心,你应该知道真心并不是在任何地方,真心就在你自己的身上。”“那为什么我不知道呢?”


禅师说:“因为你一念不觉和妄心打交道,真心就离开你了。”意思就是说,因为你的一个念头没有觉悟,你的心就散了,就离开了菩萨的佛心。信徒朱慈目听后似有所悟。

 

正如永嘉大师曾经说过的一样:“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记住了:好好听,学佛学佛就要学,修心修心就要修。就是因为不懂才要找师父。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君不见”就是你看不见吗?“绝学”实际上用佛法讲叫“无学”。“无学”是什么?就是有学。我今天有学之人,“无为闲道人”什么意思?我做什么事情叫无为,我做了一件事情,我心不动就叫无为。人家说:“你做了好事了”“我没做啊!”“菩萨,你讲了四十九年的法。”菩萨说:“我一天法都没讲过。”“绝学无为闲道人”,“闲道人”就是开悟之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就是如果我们去除不了妄想,我们怎么能够求到真的呢?

 

“无明实性即佛性”,“无明实”什么意思啊?不懂,不懂之后你才看得到实性。当你不懂了你才学,学到了你的本性,学到了你的佛性,你才拥有“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什么意思?“幻化”,就是你本来在人间就是一个幻化世界当中。“空身”,这个身体有了,最后没了,是不是空身啊?所以你就是生出来到死亡,这个身体有了像没有一样。举个简单例子,当昏迷过去的时候,你有没有这个身体?当你散架在床上,觉得手脚都不能动,不能用意念来让它动的时候,你就是“空身”,就是幻化之身。那么为什么叫“法身”?因为在法界,当你什么都空了,想明白了,你就是一个法身,可以到处跑。

 

“法身觉了无一物”,当你拥有了法身,你觉悟了空性,你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一样东西的。因为我们到这个人间是来走一趟,等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什么都带不走,连你的身体都带不走,是不是了无一物啊?什么都没有。

 

最后一句,“本源自性天真佛”,寻找到自己内心的本源,那就是佛性,你才会懂得什么叫自性。当拥有自性的时候,你就是天真、开心,像一尊佛一样。因为当我们知道人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管别人对我怎么样,不管这个世界有再好的欲望、名利,我只是笑一笑,因为这不属于我的,所以我不争不抢。这才是叫“天真佛”啊!


有念头就会造业

摘自 白话佛法(八)14.【控制杂念 随遇而安】


没有念头是最好的,你只要念头一起,你已经在造业。讲得再具体一点,不去动小脑筋,你就不会造业;不去想东想西,就没有念头,你就不会造业。最好的方法是坐在佛堂念经的时候没有业,因为我没有念头,看见谁我都像没有看见一样,你就不会造业。


我一看见他了,“哎哟,这个人是好人”,善业种进去了;看见另一个人,“这个人是坏人”,恶业种进去了,听得懂吗?这个业造起来可快呢,连装傻都是没有用的,因为装傻是在你有了念头之后,你才装出那个没有念头的样子,那你念头已经是在造业了。


看着人家都没有反应,你就不会造业,你们不相信问问小朱,他看见人,他会想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吗?他不会这么想的,所以他不造业,师父给你们讲得很精辟啊。要学佛就要学会无念,没有念头。你要将所有的念头用观无相,观就是看,你要把所有的念头都看成是根本没有的东西,就算我有一个念头,念头过后就是没有念头,明白吗?看出来无相、去无相、观无相。


这件事情来了,我没有什么相,就是我没有对它有看法,我认为它根本没有事情;这件事情去了,我没有感觉,它怎么走了?就像很多人一样,来的时候这样,去的时候那样,实际上都是一样,这就是无念,没有念头了。

 

师父不知道你们是否能够做得到,你们这些年轻人坐在后面,如果看见谁来了,特别法喜,“哎哟,你来了”,开心得不得了,这就是观有相。今天不管谁进来了,“你好!”对每个人都是平静的问候,你就是心中没有念头。你心中一有念头,如果这个人来了,你特别喜欢他,“哎哟,你好!”你跟他很亲热,好了,你就有相了,接下来,你种了一个善因,他要是有点倒霉事情的时候,你就会很难过,有相了。


杂念会消耗功德

摘自 20161226 马来西亚·吉隆坡《世界佛友见面会》


问:我们想着某件事,虽然没有求,但是功德也会用掉。是不是欲望和杂念起来的时候,功德就在消耗?欲望和杂念越多,功德漏得也就越多?

 

答:对的。这个问题很厉害的,证明她有修。我可以告诉你,只要脑子里有一个杂念,你的功德就有漏了。举个简单例子,你脑子里想一想“我去抢银行吧”,又没抢,你说你是好人吗?你是坏人好人?不要乱想,一想就消功德。


什么是生命中最大的障碍

摘自 20160422 新加坡《世界佛友见面会》


做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我们人在利害得失当中不停地穿梭着,要记住,我们人的种种思维和千般的幻想、妄想就是真实生命当中最大的障碍。


同修感悟:生活中的妄念无处不在

摘自 博客精彩感言摘录(六百八十九)


弟子昨天共修了《白话佛法》第二册第14篇……师父说道:“其实生命是妄想的产物,在人间的这条命就这么短短的几十年,是妄念造成的,是妄念想出来的。”

 

什么叫妄念?妄念就是本来应该没有的事情,被你硬想出来的。因为你的得失心重,今天失去了,你就开始乱想了;因为你得到了,你也开始乱想了。所以得失都不要太当回事情,你就不会有妄念产生了。(摘自:《白话佛法》第五册第7篇《妄境妄心,不做凡夫为得失被境所转》)

 

在早上共修《白话佛法》之前,我发现自己的耳机不见了,因为舍友还在休息,没有耳机的话就无法参加共修。我找遍桌子上的角落,床上、垃圾桶等都没有发现踪迹。一时无法反应过来的我,坐在椅子开始思考耳机究竟去了哪里。接着脑海里一个个念头开始冒出来了。“昨天没有出门,应该就在寝室”“最后一次拿起耳机是昨晚”“耳机不可能不翼而飞”“会不会有可能被偷”,最后一个念头出来的时候,马上感觉到不对劲了,赶紧想灭掉,“舍友品行都很了解,不可能做这种事情”“再这样想,昨天的妄念笔记白做了”。

 

妄念就是没有的事情,被硬想出来的。止住自己的念头后,我抬头拿起电脑,发现耳机就藏在后面。刚刚翻箱倒柜都没有找到,原来就在眼前。心里一惊,看似一件小事,实际这真是一次考验。


师父说道:“不要以为做这个好事情很简单,很小的,但是只要你做了,就会种下一个善因,在你的八识田中就会有一个善的果。”妄念就像一个不好的果实,随意猜测怀疑舍友,如果刚才任由它生根发芽,接下来会生起不好的疑心,八识田中就种下了坏的果。每一次都种下果,本性就会越来越污浊,被遮盖住。


感恩师父的谆谆教诲犹在心间,我们一定要谨遵恩师和菩萨的教诲,克服修行过程中各种杂念,妄念,真正地从生活的红尘中走出来,进入佛法世界的净尘中。

卢军宏台长2019 墨尔本法会花絮

(请点击视频观看)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