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杂念是障碍】心中不著相,就没有障碍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5-5 13: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杂念是障碍】

(五)

本篇摘要

无我有两种

我执心重 就会畏首畏尾

▲私心是由我相引起的

同修分享:要离开我相做功德

心中不著相 就没有障碍

真忏悔,真修行,你才能“平安无碍”

看破放下无所谓


无我有两种

摘自 白话佛法(二)39.【学会无我,启用自信】


无我,就是没有我自己。无我有两种:

 

1、人无我,就是人家没有我,人家看不起我,人家不把我当一回事,人家就是没有你,结果就去除你的烦恼。无我,破烦恼障,破除烦恼的障碍。解释给你们听,为什么无我就可以破除烦恼障呢?因为人家不把你当回事,你就随便了,人家不惦记你,你就不会牵挂人家,你就不会有烦恼。比如,孩子不理你了,你就索性不要理他了,你就没有烦恼了。如果孩子老挂念你,你心中就会老惦记孩子,就会有烦恼障了。不要有我,你就无所谓了,就没有什么烦恼了。

 

2、法无我,法就是人间的法,人间所有的事情都称为法。法无我,破所知障,就是破所有在智慧上的障碍。在任何的事物上,能保持自己没有我,就是法无我。佛法讲万法皆空,就是说没有法,没有我。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没有你,你这个人才是真正的有智慧的人。所有智慧的障碍要破除,就是要把人间的这种智能,作为一种业障要全部破除,没有什么聪明不聪明,没有什么智力不智力的。我智商很高啊,我能做什么什么,全是假的,你只要明白万法皆空,什么都是空的,就不会产生这些想法。

我执心重 就会畏首畏尾

(请点击视频观看)


我执心重 就会畏首畏尾

摘自 20160422 新加坡《世界佛友见面会》


人在社会上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引来别人的议论和评价,如果你特别注意别人说什么,以及别人对你的看法和想法,你自己做事就会产生一种畏惧感,使自己变得很紧张,很多人不成功的原因就在这里。很多人一辈子活在别人的嘴巴里,活在别人的眼睛里,怕别人看不惯自己,怕别人说自己不好,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都是一种负面的思维,让自己活得太累,你只要是真心学佛,你又不是表演,你就好好地真心地去做,别人的看法只是过眼云烟,这样你才能使自己变得无畏,才能无恐怖,无恐怖才能无所畏惧。

 

现在有很多的佛友经常这样,在公共场所念经的时候,好像害怕别人看自己,念《礼佛大忏悔文》到最后,心里在想着:这么多人,我怎么站起来啊?我们人就是怕别人说,你们知道,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对他的各种评论都有,莫言自己很幽默地说:“起初啊,我以为大家对我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地我感觉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干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的人,看着别人都在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的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投上了石块,泼满了污水,我生怕获奖人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了出来,擦干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继续他的写作。”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无我”,当你没有自己的时候,别人在骂谁啊?修心学佛是自修自得,因为只有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才是你生命的转折啊。你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你怎么能够让自己攀上另外一个境界呢?别人是别人,你是你,人生匆匆,也就是几十年的光景,我们何必为无缘人的看法去买单呢?

 

有人问了美国华尔街40号国际公司前总裁马修布拉,问他:“你是否对别人的批评感到非常的敏感?”马修布拉说:“我早年对这些很敏感,我力争要让公司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我是非常的完美,要是他们不是这样想的话,我的心会惦念不安,只要有一个人对我有怨言,我就想方设法地去取悦他,可是我做了讨好他的事情,总会让另外一个人生气,等我想补偿这个人的时候,又会有另外一个人恼怒,最后我发现,我越想主动地去取悦别人,就越会增加我的敌人。” 这些话从侧面讲到了一个缘分,一个缘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分的,行善之人,能闻佛法,无缘之人,你就是送佛上门,他也是没有福气的人啊。


私心是由我相引起的

摘自 师父每日白话佛法|2021年6月29日《杂念就是障碍》(下)


为了自己,你就会有“我相”,一执著我相,私心就出来了;天天执著我相的人,这种人就会慢慢考虑到别人对他的关注,“人相”就会慢慢出来了;然后会有“众生相”,怕别人讲他,怕众生对他怎么看。这一切都是负能量。

 

负能量会相互影响,相互传导。就像有苍蝇的地方,很多苍蝇就会过来;有蟑螂的地方,很多蟑螂就会过来。就像你脑子里有负能量,你的负能量就会越来越多,因为会受到阴气传染相互影响的。所以有阴暗面的人,会越来越阴;光明正大的人,会越来越正大光明。


同修分享:要离开我相做功德

摘自 博客精彩感言摘录(六百九十二)


学习《白话佛法》第四册第44篇《离相布施,智慧善业》的感悟

 

我们平时法施、财施、无畏布施,哪个施最重要?师父告诉我们,法布施最重要。法施就是把观世音菩萨最好的心灵法门去告诉人家,去救度众生。

 

师父在2021年3月26日的每日《fyfy》布施福德中写到,写“心得”是一种福德的布施,心得写出来,龙天护法功德无量,弘法出去法布施,佛友看了后增加佛友的正能量,因此也有功德,其实这是法施的一种大功德。

 

这篇《白话佛法》师父主要跟我们讲,要离相布施,布施必须要离相,如果布施不离相的话,就会落入布施的执著当中。

 

今天学了这篇《白话佛法》,终于懂得了为什么要离相布施。

 

我写“心得”已经写了很多篇了,每写完一篇我都会分享到网络上,因为知道这样做是在法布施做功德。师父说,我们学佛一定要多积功德,因为功德就是资粮,是我们回天的必备品。

 

自从发博客。突然有一天,我看见博客首页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分享稿,心里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我从没想过自己写出来的分享还能被博客刊登。从那以后,我经常关注博客,看有没有自己的作品。浏览博客的时候,先是从上到下翻了一遍。偶尔看看别人的分享。发到网上的也会每一个都浏览一下,看看有没有关注的。如果没有关注的,心里就在想,是不是这篇写得不好啊?今天我懂得了,这是一个严重的著相布施。

 

师父曾经讲过,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著相。做人为什么会生活在烦恼之中?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他硬要把这个心放在里面,所以越来越烦恼。

 

我们之所以会著相,是因为对空性修得还不够好,甚至根本谈不上空性。“空”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让我能够时常想起的一个字,偶尔拿“空”来练习一下自己的心念。

 

师父在《白话佛法》视频第四十三集里面讲到,菩萨不住无为,菩萨的心是,我今天做这个事情肯定是无为的,就是没有目的地去做,根本不会把这些无为的事情放在心中。菩萨今天去帮助别人,别人很感恩他,说你做的是菩萨道,你在帮助别人,你在救度众生。所以我们学佛就要学菩萨,学菩萨的思维。

 

我们要学会离相,今天做了好事我要离开做好事的境界,因为一切都是虚空的,你做过了,这件事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学习空性,要明白这个世界是来去空空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借给你的,没有一个是属于你自己的,他们只是在人间的一个过程,我们不会永远留在人间的,在人间只是一个借假修真的环境,所以不要执著于人间的所有事物。

 

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无论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不管什么布施都不能著相,因为当你布施的时候,你著相了,功德就没有了,白做了。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离相布施,不要著相,切记。


心中不著相 就没有障碍

摘自 白话佛法(九)34.【空性就是无相】


如果你无为而为,你还是有很多障碍。障碍是什么?障碍就是你虽然没有做太多事,但是你做了,做了之后你会产生很多的想法、看法、观点,那你又产生障碍了。很多人做了之后不讲。师父问你们,你们的境界高在哪里?如果今天是夫妻两个人,家里很脏,这清洁应该是你做吗?“不是,是他做,清洁应该是他打扫的。”夫妻两个你们就会争吵,障碍就来了。师父只能给你们做解释,不做解释的话,你们听不懂啊。

 

你只有去除障碍,你才会得到菩萨的果位。也就是说,第一步你做成了,我做了善事,我不去想;第二步,做了善事之后,就算被人家拿去了,或者有什么给别人了,我也无相到底,不能马上就有什么障碍,一有相,就会有障碍,就会有漏。这样的话,你才能进入空性。我真的无所谓了,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今天我做了一点善事算什么呢,你们爱拿去就拿去好了,就这么简单。


真忏悔,真修行,才能“平安无碍”

摘自 师父每日fyfy|20210419 《忍辱精进法门》


修心是为自己修,而不是为别人修。有的人修心是修给别人看的;有的人跟别人不开心,就会跟别人说“我就不好好修”。

 

有智慧的人不但自己修得好,更会懂得忏悔;没智慧的人,天天做样子给别人看,拜着“佛”,想着“果”,哪来的“清净无碍”可言。


只有真忏悔,真修行,你才能“平安无碍”。


看破放下无所谓

摘自 baihuafofa151015


在人间,你追求的越大,失望就越大。心中无私无心,你就明白了,其实佛菩萨就是要让我们成就这种果位,就是要让我们的心没有瑕疵,是非常纯洁的,这样的话你会没有烦恼,你会看破生死。很多人修的好,连生死都看得挺轻的,那他何惧任何在人间的诱惑呢? 因为他觉得什么事情都无所谓,即使真正对自己有诱惑力的东西来了,他也是觉得无所谓。因果导致的轮回,因果很历害,如果这个人轮回的话,一定是他自己种下的因,才结什么果,因为他很多的因种下去了,所以他这个果才会又轮回。

 

今天台长告诉大家,要想脱离苦恼,必须好好地学佛、学“无所谓”,不要名不要利的去求,你一定会得到善果和善报。该是你的,你好好去努力,不该是你的,你就不要去花很多心思来实践它。在我们人间很多人不知道一个道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处于虚妄,就是只有他不知道自己是虚妄,他才会分别、执着,这样慢慢地时间长了,就是业障。

 

佛经上讲,修行就是要从修悟、智慧来觉受,正悟法慧。就是说,修行要修开悟的智慧,来感觉和受正悟与法慧,实际上就是佛法的智慧。要活得开心一点,要多多地积善积德,来让众人幸福,这样才能让你变得越来越和师父流通。

 

我们应该懂得为什么有些人到现在还在追求名利,因为他们放不下,为什么有些人就放得下?这就是我们说原则上的不一样,也就是境界上的不一样。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修,好好学。自学才能成为一个好孩子,一个人很勤俭、努力地帮别人,靠着是他自身的基础,也是靠他后半生的努力。希望大家不管碰到什么困难,都要随缘,都要开心,都要有能力有信心去做,这样台长才能帮助到你们,因为你们已经在帮助自己了。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