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调控情绪是智慧】战胜别人不如战胜自己;见闻觉知越多,心越...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5-27 12: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调控情绪是智慧】

(五)

本篇摘要

合掌有助于心定

▲合掌的重要性

▲要学会躲避恶缘

▲不能有过夜仇

见闻觉知越多,心越烦躁

经常可怜别人 就不会以牙还牙

战胜别人不如战胜自己

合掌有助于心定

(请点击视频观看)


合掌有助于心定

摘自 Wenda20151030 36:15 


男听众:师父说过“十指连心”,我们心灵法门的佛子在拜佛合十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状态呢?请师父开示一下。

 

台长答:首先,十指连心大家都知道,这个并不是说说的,这是真的。手指痛,心会痛,心脏不好的人手会发麻,对不对?(明白)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呢,心所产生出来的东西让你的手会动,所以很多人心慌的话手就会乱动,对不对啊?很多人为什么手不停地颤动啊?他心慌了,心控制不住自己了,那么手就会乱动了、乱颤。


所以十指连心,指的是你这个心要静得下来,那么十个指,五个手指管左心房,那五个手指管右心房,左右心房合二为一,那你心才定得下来。很多人以为心脏仅仅是左面的,对了,左面是主动脉,就是主要的心脏,右面呢我们说辅助的心脏,叫右心房,对不对?那么你只要把两个手合在一起的话,你是左右心全合在一起,是不是心静下来了?是不是意念合一了?(对)


就是这样。意念合一之后,你心才静得下来,所以两个手指放在一起的时候,你至少……有时候手掌当中不碰到,你的手指跟手指一定要顶住,你手指顶住的话你两边就通了(哦)你如果要许愿的时候,你必须手掌跟手掌要顶住(嗯)因为你的手掌心是热的,你去看好了,手掌手指脉会跳动,跟你心脏有关系,对不对?(对)


每个手指都会跳,你把两个手指合在一起是不是心脏就合在一起?你的手指跳是从哪个地方过来的?你肯定回答我“是从手腕这里的经络和血管过来的”,那血管再往下是走哪里啊?手掌呀(嗯)手掌分出去有很多的毛细血管,然后让你的每个手指才会颤动。所以手掌冷的,手指就冷的,手掌当中热的,那么手指才会热。所以手掌合在一起的话你可以许愿,让你的血脉和你的气场全部接通了。所以合掌合得紧的人血脉接通,明白了吗?(哦,明白)


但是一般的人呢,如果单单合掌时间长,他十个手指就可以了,用不着把掌跟掌合在一起。所以手掌比什么都重要,这为什么人家要叫“首长”啊?现在听得懂了吗?为什么人家说“首长你好”?哈哈……(明白。那我们合十的时候,用什么样的心情去拜菩萨呢,师父?)“什么样的心情去拜菩萨”,就是要虔诚;第二,你要觉得我是一心一意。人家说“实心实意”,这个“实”,“实在”的“实”,也可以说一二三四……的“十”。所以很多话像很多人名字一样,叫叫叫到另外一个字去了。


实际上“实心实意”就是你十个手指,“十”嘛,就是实心实意,也就是你真正的心、实在的心出来了,就是实心实意(明白)“实意”,就是实实在在的意思;“实心”,实际上十个手指合了之后你才会拥有的实实在在的心、实实在在的意。明白了吗?(明白了,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合掌的重要性

摘自 Wenda20191213 08:00


女听众:请师父开示一下合掌的重要性,是否当我们碰到倒霉的事情时,一合掌护法神就会过来帮我们解决问题?


台长答:是啊,合掌就是求菩萨,双手合掌是用心。合掌是什么意思?第一,对人家谦卑;第二,对自己有一个信心,因为“我是学菩萨,菩萨也会保佑我的”;然后合掌又能让人家产生恭敬心,又能让人家产生一种慈悲心,人家就不会跟你搞了,一看你学佛的人他不跟你搞了(是的)很多人对合掌他不懂啊,实际上你合掌可以去掉很多业障的。人家跟你怎么样,你冲他合掌,他不会打你啊,对不对?你老公要打你,你冲他合掌你试试看,他敢打?(是的)


打菩萨了,因为你一合掌你变成菩萨了(嗯。师父,这个是否就相当于把我们可能的一些的冤结给化掉了,通过我们的合掌,所以就能够减少我们的一些业障?)业力,当然可以了。因为你合掌本身是法布施,你让人家看到佛了,看到菩萨了(就相当于是表法)嗯,你就是表法,就说明“大家要学佛,学佛之后会长智慧,把人修成菩萨了”。人体一合掌,一个小天地;宇宙一弯腰,一个大天地。一个人一鞠躬、一弯腰,一个大天地,一合掌一个小天地。


人是宇宙的缩影,所以合掌也是宇宙万物之法,看你心啊。“合”就是“和平友好”,握拳头就是打,一合掌怎么会伤人呢?(嗯)诚心诚意,一心不乱,一合掌制心一处,一心皈依了,人家一看你就生起一种尊敬心了,明白吗?(明白了,感恩师父)你说哪一个人喝酒之前来合掌?杀一个动物之前合合掌,有吗?(没有的)


要学会躲避恶缘

摘自 Wenda20140727A 18:21


女听众:师父,遇到恶缘,有一种办法是躲开它,如果恶缘来了我们去躲开,那最终这个恶缘可以化解掉吗?

 

台长答:当然可以化掉了,躲掉就是化掉。它有一个缘分的啊,缘来的时候你躲掉了不就化掉了?举个简单例子,飞机要被人家打下来之前,你就感觉不好,不坐飞机了,你不就化掉一个“缘”了?(哦,师父,所以说它业障报应是有一个时间的,如果过了这个时间,你躲开它了,实际上它也是化掉了?)


对啊,过去算命的人经常跟人家讲,叫“躲开业障”。什么道理啊?很简单,什么叫躲开业障啊?就是说你碰到有灾难的时候,算命的人就跟你说:“哦,你最近不要出去啊,你出去会有事的。”你只要这一段时间不出去,你就躲开了啊(感恩师父)


再跟你举个例子,今天老妈跟爸爸说:“你今天别跟我讲话,我告诉你,我今天心情很不好啊,你别跟我吵啊,吵了我会骂人的啊。”老爸这么神经,跑过去再逗她:“你怎么样?吵架怎么样……”好,吵起来了(对)如果老爸知道,躲起来了,出去。第二天老妈心情好了嘛,不就躲过了吗?(哦,明白,师父)


不能有过夜仇

摘自 Wenda20171224A 33:13

男听众:师父,您联谊会开示生气之后不要做这些事情:第一,不要将憎恶带过夜,不要有仇过夜,争吵之后不要马上睡觉;第二,不要驾车上路;第三,不宜继续争吵;第四,生气之后不要喝酒。俗话说矛盾不要过夜,请师父开示一下过夜仇的危害。

 

台长答:过夜仇,记在心里了,会进入八识田中,一个晚上想不通,第二天早上人会糊涂的(您的意思是不是矛盾过夜会增加坏的情绪记忆,在八识田中种下恶缘的种子?)对,完全正确。现在的人愚痴得不得了,有时候一两天还想不通呢,你就必须让他一两天想想通(明白。人生气的时候就是喜欢说狠话,请师父开示一下这种现象吧。如何解决?)没文化才说狠话,有文化的人不会说狠话。没文化的人骂人有文化的人心里想:“自作自受,个人业自己担,你自己以后吃苦头,你自己受。”说什么狠话?有什么狠话可以说的?说了也白说,该他报应他就报。你骂了他,诅咒了他,结果他真的有倒霉事情出来了,你就缺德了(明白了)


我举个简单例子,对面两个邻居吵架,“你家里这些事情以为我不知道啊?我告诉你,早点晚点有警察会来找你的!”说狠话了吧?其实他不知道对方家里干什么,只知道他家里整天门关着。对方本来做一些坏事情,警察也发现了,真的哪一天被警察抓进去了,他家里的人恨他恨得不得了,“一定是他去报告的!”你说有没有业?(有)你今天说狠话,“你一定生病的”,人家真的生病了,你不要开心,你帮他背业了(明白。师父教导我们学佛人要口吐莲花)对。你口吐莲花多好,嘴巴最好不是吐莲花,而是要长出莲花,才能有莲花吐出来。


见闻觉知越多,心越烦躁

摘自 Shuohua20160115 17:47


女听众:“见闻觉知越多,心造业就越重”,这是什么意思?请师父开示。

 

台长答:“见闻觉知越多”,你听得越多,是不是心里越烦啊?(嗯)“觉”,是感觉得越多,感觉人家对你不好了,感觉大家都在看不起你了,是不是你的心里会越来越烦躁啊,对不对?“见闻”,就是你看见的,所以就不要去看,很多事情不要看、不要听,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当你自己心里没有这种素质的时候,那你看到、听到,都会对你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会让你吃不消的,所以你心中就会烦躁。就是这个道理,明白了吗?(哦,明白了)


经常可怜别人 就不会以牙还牙

摘自 白话佛法十一44.【忍辱的五个层次】


慈忍。就是慈悲的忍耐。首先,你已经把自己当成是菩萨,遇到逆境来的时候,遇到侮辱你的境界来的时候,你不但不恨别人,你还会慈悲别人,觉得对方很可怜。“他在骂我,实际上他的心脏不舒服了,血压又高了,他会气得疯掉的。他在冤枉人、得罪人,他很可怜。这个人生气就是愚痴啊,愚痴的人非常可怜。”你不但不恨他,相反还觉得他很可怜。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种想法,师父经常这样想。如果有人说师父不好,师父就会觉得对方很可怜:他怎么什么都不懂的啊?他这样做是造业、犯口业,他以后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的时候,他病倒的时候,就是他自己的业障所造成的。你要可怜他、慈悲他。

 

老公在家里骂人的时候,你不能跟他对骂,你要觉得他很可怜,失去理智的人像个动物一样乱叫,也许是他在单位里受气了,回到家冲着你这么发泄,面对这种无理取闹,你用慈悲的方法,在心里想:我是学佛人,我要忍受、以德报怨。如果别人随意侮辱你、诽谤你,他一定会受到果报的,他一定会种下被别人侮辱、诽谤的因,因为你懂这个道理,你不生气,他却不懂。你这样想,等他以后这个果报来的时候,可能会发生自己的身体不好,或者家里出事,或者被别人打,或者被别人残害,或者得到法律的制裁,那个时候他会很可怜的。

 

要懂得用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方便教化令我们觉悟,知过必改,断恶修善,重新做人。


战胜别人不如战胜自己

摘自 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0225 《灭尽贪欲之火》


战胜别人容易,

但不如战胜自己。

战胜自己的欲望和烦恼,

那才是转烦恼为菩提。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