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佛道在自我认识中圆满】恨别人就是替人背业;不争不贪 平安一生;回归平静 ...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6-8 10: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道在自我认识中圆满】 

(二)

本篇摘要

佛道在自我认识中圆满】摘录三

▲不争不贪 平安一生

▲恨别人就是替人背业

心中没有是非 就能戒除贪嗔痴

▲【佛道在自我认识中圆满】摘录四

▲回归平静 克服心神散乱

▲【佛道在自我认识中圆满】摘录五

▲宽容能够化解灾难


佛道在自我认识中圆满】摘录三

摘自 白话佛法(十) 5.【佛道在自我认识中圆满】 


有多少人说,我一定一门精进,一心好好修。说的时候斩钉截铁,一碰到事情人都不见了,所以,人的心要有智慧,就要常常问自己,这样你就可以让自己的心放得真一点。经常问问自己:第一,我有贪心吗?第二,我有恨心吗?最近有没有恨人家?如果你还在恨人家,好,你这个人就是没有智慧。第三,问问自己最近有没有发痴?有没有不是你的东西你去想得到啊?看看人家老婆好看,有没有想去得到啊?没有,好,那你就是有正知正念。看着人家的房子很大,想想自己怎么没有房子啊,这就是痴心啊。

不争不贪 平安一生

(请点击视频观看)


不争不贪 平安一生

摘自 Wenda20140117 24:32


女听众:我记得小时候听哲学老师说过,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而不是一辈子一直平平淡淡地这么过下去,从生到死一直没有什么大风大浪。以前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就会觉得有个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家庭也很幸福。就这样一辈子过下去呢,还是说一定要到外面去闯,然后经历很多所谓的大风大浪,到最后自己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关于这个一直有疑问,别的同事也在问我。

 

台长答:你现在问的问题就说明你没解决,说明你这个人没智慧,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没有大风大浪为什么要去经历大风大浪啊?没有大风大浪说明这个人平安就是福,没有福气的人才会经历大风大浪(懂了)那些经历大风大浪的人说“哎呀!我经历了大风大浪才觉得生活有意思”,我告诉你,会有风险的。所以平平淡淡过一生的人,平安就是福。农村里的老妈妈一辈子耕耘,她就活八九十岁,为什么活得就比城里人长寿啊?(这是因为她的欲望小)对了。


一个人没有办法,经历了大风大浪,说“哎呀!我成长了”。你有本事一辈子平平淡淡,你就是个有福之人。有的人没有办法,想平平静静他都平不了,只能经历大风大浪。还要说经得起狂风暴雨的人那才是青松,那你不能长在没有狂风暴雨的地方啊?人家不是长得也挺好的。难道很多的青松全是长得好的,没有被狂风暴雨扯断的?傻姑娘(知道了。就像我们公司也挺好的,但有的同事就要跳出去,比如说追求工资三倍,职位也升……他觉得蛮辛苦,但是又听说一定要出去经历一下,哪怕不行再回来什么的)


我举个例子给你听听:很多人说要全世界去旅游一次才能死,等到他全世界旅游好之前,他早就死了。还要我解释吗?这叫欲望。还要跳出去,跳出去你知道吃多少苦啊?他自己熟悉的环境不待,他很累。还有很多贪官过去也是很累啊,为什么现在全部倒下来了?(明白了师父)平平安安不要过、好日子不要过,非要去经风雨。现在好了,不是经风雨,是进监狱了(呵呵……听得懂了)多听听台长讲的话,连贪污腐败都没有了。xlfm教导人,没人敢贪污腐败,都知道有天堂有地狱,都知道应该怎么样做一个诚诚实实的人,做一个不害人家的人、不要贪的人。学佛不贪心的话,会出事的?(想跳槽、想挣得更多是不是也是一种贪心啊?)那当然了(虽然说是去挑战自己)


什么叫挑战自己啊?挑战自己是现在人的弊病,你有什么能力给自己挑战?你是挑战社会,认为自己活得不公平、认为自己还有更多的能量,你去贪。有几个李嘉诚?但是有几千万人想做李嘉诚,听得懂了吗?(听得懂。但是大家世俗地评论这个人是在努力中)什么叫努力?讲得好听叫努力,讲得不好听就叫贪。有了小房子要大房子,有了儿子还要女儿……有的人生了儿子,开始的时候生一个儿子就够了,接下来要生女儿了。你看看某某明星生了一个再来一个,现在好了,罚了七百多万。


不要贪啊,人不能贪的,遵纪守法、老老实实活着平平安安,尼姑和尚平平安安活一生。当一个人碰到灾难、挑战的时候,他是多么地不平静啊,心里是多么地跌宕起伏啊,他的心是多么地无助无靠啊(现在的人真是理解有误差,都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现在明白了吗?(明白了师父)


恨别人就是替人背业

摘自 解答来信疑惑(三百九十八)


问:台长曾经开示过,恨别人会替那个人背业,对方会拿走我们功德的一部分。请问,这个怎么理解?

 

答:你恨这个人的时候,是不是恨他不好的地方?你一恨就恨到心里了,不好的业障就到你心里了,你就背上了这些业障。恨他的缺点,恨他的业障,恨他做错事情,你就背在自己身上了,越恨越伤害自己。很多人为什么没有智慧?就是不懂。你恨他,他什么都不知道,你把恨全部放在自己心中,恨得咬牙切齿、肝肠寸断、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最后把他的业障全部恨到自己身上。这种烂人,理他干吗?要放下、扔掉!一辈子伤害你的人很多,你全恨在心里?气量这么小怎么活?只有放下。


心中没有是非 就能戒除贪嗔痴

摘自 白话佛法(五) 38.【学佛就是调心】


心地无非自性戒。“自性无非”就是本性没有是非。你心里没有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你已经是戒了。你的心对这件事情没有说“它是对的”,没有说“它是错的”,你不就已经戒住了吗?贪是怎么来的?如果你觉得这个事情是对的,那你就贪了。“应该是我拿的”,你是不是贪啊?“这个事情明明是他错了,为什么算在我身上啊?”你瞋了。“这个事情我也能做的,他能做总理我也能做总理啊!”你愚痴了。


所以你的本身心里有这些作为的混原体,这种混原体在你心中让你心不平。混原体是你是非的动力。因为在你心中有对和错,有是和非,那么你就不能守戒,你就戒不了。所以菩萨一句话点破我们世人心,叫“心地无非自性戒”。比方说这件事情是他做错了,你觉得,“哎呀,我也有错”。这件事情孩子没有做对,“哎呀,这是孩子生活当中必经之路啊”。实际上你就戒了,你就戒了瞋恨心了。你本来很恨孩子,“怎么又犯错误了?怎么又做错了?”而现在你觉得没有是非,孩子没有做错。“我的女儿可能年纪小碰到这些事情了,我要原谅她。”


你觉得这个没有是非,这是孩子在生活中应该碰到的挫折,以后会改的。那么你不就戒了吗?是你自己戒了,不是戒在她身上,是你自己不瞋恨了。如果看见自己女儿,“最好去找一个有钱人家”,你这个贪念一来你怎么守戒啊?因为你觉得“是啊,有钱好”,“是”来了,接下来就有“非”了。“是啊,一定要有钱的人,我要嫁给他。”好了,你有这种贪念来了,你怎么戒啊?所以菩萨一句话全部点破——“心地无非自性戒”,就是在心中要没有是非。


【佛道在自我认识中圆满】摘录四

摘自 白话佛法(十) 5.【佛道在自我认识中圆满】


第四,问问自己的心是否散乱了?心散乱的人自己是会知道的,我的思想不能集中,烦得不得了,说明你没有智慧。师父要你们稳稳当当做事情,不要话多,少说话。一个女孩子要给人家看得起,就不要话太多,整天呱呱呱,怎么像学佛人啊?天上菩萨都是这样的吗?你不讲话,人家不会把你当哑巴的,心中有解释已经够了。心中想不通的时候,自己跟自己解释就过了,这就叫意识思维。

 

比方说,今天老公回到家里,你冲着他说,谁把家里弄得脏兮兮的?你发脾气了。老公说,又不是我弄的,今天是你的孩子弄的啊。算了,没办法,都是一个家,我自己把家里弄干净好了,我自己对家也是有责任的。心中已经有思维了,对不对?心中自己化解了,犹如跟老公讲过了一样,这件事就结束了。


如果你真的讲出来,这又不是我搞的,是你自己的儿子弄脏的,你怪我干吗?接下来,说不定还要吵架的,自己心里讲掉了,很舒服的。说得不好听一点,他真的不讲道理,你心中骂他两句,也过来了,对不对啊?为什么非要讲出来呢?否则要你的心干吗?这些都是心散乱的条件。

回归平静 克服心神散乱

(请点击视频观看)


回归平静 克服心神散乱

摘自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第1集【循因所修 见果即觉】

我们每个人烦恼的时候会有混乱的行为:“哎呀,这个动作,我刚刚不要做这动作,傻得让人家误解了。”一个思维:“哎呀,我怎么会这么想的,把人家想成这样,我变成什么了?”“哎呀,我这个脑子怎么乱想!要回归到平静,自然。有什么了?不去想能怎么样呢?想了又能怎么样呢?我想了这么多不好的事情,只会造成对自己的伤害。有什么好想的?好好修就好了。”


已经做出来了怎么办呢?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啊!你只能这样,一念经,“哎呀!菩萨保佑,刚刚讲错了!菩萨保佑啊,刚刚做错了!菩萨保佑啊,我忏悔啊!”那这是正在改。一直回忆着:我刚刚为什么说错话,我怎么在他面前这么丢脸啊,我怎么怎么……这一切只会伤害你而不能帮助到你,所以念经能帮助到你回归自然。

 

回归平静、自然会克服你低档的心神散乱。你去看好了,心神不定的人档次很低啊,静不下来。你说说看,哪一个有地位的人会平时这么心神散乱?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对不对?像这种低档次的人,一辈子做一件事情想很多,最后造成他的心神散乱,无法善逝。你们知道什么叫无法善逝?这种人如果不学佛,死都没有好死啊!无法善逝,就是没有办法善良地逝世啊!因为他们整天脑子里乱哄哄的,不思归去啊。他们没有去想一想“我最后是到哪里去”。


你想得再多,你最后到哪里?还是要死的啊!不思归去,轮回受苦!心轮回,行为轮回,语言轮回。一句话说得不停地再说一遍,再说一遍,就叫语言轮回。语言轮回,在心理学上讲,如果经常地语言轮回,就是语言错乱,在思维上叫逻辑混乱。所以你跟一个人讲话,你就知道这个人思维混乱不混乱。一句话不停地重复讲,是不是老年痴呆?讲一遍再来一遍,讲一遍再来一遍。跟你讲过好了,以后你再跟人家讲一遍,人家就听了;你跟人家讲五遍,他知道你还会讲第六遍,你前面五遍他都不好好听的,听懂了吗?


【佛道在自我认识中圆满】摘录五

摘自 白话佛法(十) 5.【佛道在自我认识中圆满】


第五,你的心宽大吗?问问自己的心量大不大?人家骂你一句,你就不能想开吗?人家讲你一句,你好像憋在肚子里难过得不得了,不找个地方出出气就很难过,对啊,很多人就是这样的。没有人的时候,被人家讲一句没有关系,一有人在,死要面子活受罪,一定要争一句,最后更倒霉。你在马路上跟人家吵架,跟人家对骂,看一个人像流氓一样的,可能会打人的,被人家骂两句,因为边上没人,你忍耐,马上保证没事了。


如果边上都是人围着,你会斗着胆子说:你到底讲不讲道理啊?结果“嘭”的一拳就打在你的脸上,你在有人围观和没有人围观的环境下表现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思维受到外环境的影响而转换成的另一种思维素质。所以师父经常跟你们讲,叫精神转为物质。精神是什么?你的嘴巴就是精神,讲出来的话就是精神,你今天讲错话了,让人家生气了,人家打你了就变成了物质。


宽容能够化解灾难

摘自 20191207 卢台长澳大利亚 墨尔本《世界佛友见面会》


古代有一个老板叫刘翁,他开了一个当铺。有一年年底,他突然听到门外有一片喧闹声,很吵,出门一看,原来门外有一个穷邻居,站柜台的伙计跟门口这个人在吵,马上就回来跟老板讲:“老板,这个人将衣物跟我们抵押了钱,现在他来拿衣物,空手来取衣物,不还钱。不给他衣物,他就破口大骂,能有这样不讲道理的人吗?”老板一看,门外那个穷邻居还在那里气势汹汹地骂,不仅不肯离开,反而坐在当铺的门口。


老板刘翁见此情景,从容地对那个穷邻居说:“哎呀,朋友、朋友,我明白你的意思,你不过就是为了过年渡难关吗?这种小事值得一争吗?”于是,他就叫店员找出他的一些典当之物,大概有衣服和蚊帐四五件。老板刘翁指着棉袄说:“这是我的一件棉袄,很好,送给你,抗寒不能少。”又指着长袍说:“这件送给你拜年用,你的衣物你拿去吧。”穷邻居拿到衣物不好意思再闹下去了,又看到老板送他棉袄,于是就立刻离开了。

 

没想到当天晚上,这个穷汉竟然死在了别人的家里。原来这个穷人跟别人打官司打了好几年,打得倾家荡产负债累累,不想活了,于是就先服了毒药。他知道刘翁是一个富翁,想敲诈他一笔钱,结果老板刘翁没吃他那一套,没傻乎乎地当了他的发泄对象。于是,他就转移到另外一家去了。事后有人问刘翁:“老板,为什么你能够事先知道而容忍他呢?”刘翁回答说:“凡是无理挑衅的人,他一定有所依仗。如果在小事上不忍耐,那么灾祸就会立刻来。”人们听了这话都佩服老板的见识。

 

学佛人要明白,知己知彼才能赢得人心,在人际交往当中,当你摸不清对方的意图和想法的时候,你一定不要轻易地得罪对方。在家里也是这样,今天当老婆准备跟你大闹一场的时候,她一定有所依仗;当一个男的今天想跟你发脾气的时候,他一定想跟你破碗破摔,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跟你闹的时候,他一定是做好了准备。那么,我们学佛人应该怎么样呢?学会忍辱,化解灾劫。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