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正思维求佛】学佛是对自己本性的擦洗;念佛的妙法是“诚”;心要静,意要明,情要真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4-9-30 22: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用正思维求佛】

(一)

本篇摘要

▲妇女拜佛的四个愿望

念佛的妙法是“诚”

▲拜佛求佛都要认真

▲怎样更好地用心做事

▲心要静,意要明,情要真

学佛是对自己本性的擦洗

▲心要恭敬,心要平静


妇女拜佛的四个愿望

请点击视频观看)

妇女拜佛的四个愿望

摘自 20170930 巴黎《世界佛友见面会》

有一个年轻的妇女,非常地虔诚,早上、晚上诵经、拜佛,从不懈怠。但是她对佛法的认识不足,信佛只是为了祈求福报。有一天,她做梦梦到观世音菩萨来了,和颜悦色地问她:“你有什么需求吗?”妇女见是观世音菩萨,赶紧跪拜,然后说道:“菩萨,如有可能,小女愿生三子,一子从商,成为大财主;一子务农,粮仓丰实;一子做官,光耀门庭。”观世音菩萨问道:“难道修行人就没有别的要求了吗?”妇女思索了良久,回答道:“除非再生一子,出家得道,今后再来度父母。”菩萨说:“生四子,抚养长大,太辛苦了。今天我让你只生一子,四个愿望都能够满足。”菩萨说完就离去了,妇女醒过来了。

 

第二年,这个妇女果然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容貌端庄、聪明过人,这个妇女特别开心,幼子长大之后,果然经商,生意兴隆,三年之后获得巨利。钱多了,他就不想做商人,于是弃商务农,在三年之内,果然五谷丰登,粮仓满足,他做什么,什么就成功。他觉得当农民有这么多的粮食,也不满足,于是弃农求仕,结果他一做官,官运亨通,做了三年的大官。之后,突然之间,他看破红尘,想弃官求佛、求道。这个时候,母亲拉他的后腿了,母亲对孩子说:“孩子啊,你求财得财,求官得官,平步青云,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像你这样啊?求道很苦啊,你不享荣华富贵,何必去吃那种苦呢?”儿子说:“母亲,那你为什么要学道呢?”母亲说:“我学道是为了修修来世,也是为了你能够光宗耀祖啊。”儿子说:“母亲,你不是曾经向菩萨许愿,能有一子出家得道,将来再来度父母吗?难道你把自己跟菩萨说的这句话给忘记了吗?”

 

母亲觉得奇怪,儿子怎么知道自己在梦中跟菩萨许下的这个愿呢?儿子又说:“母亲,前几天,我梦见菩萨了,菩萨对我说,‘官场最有风险,你若不迷途知返,前途就有杀身之祸。‘我听后吓出了一身冷汗,我醒过来了,醒后反复思量,感觉做官最担惊受怕,因为大官一旦发起怒来,刽子手就站在你的身旁,非但性命不保,连家产也会被抄光。为了躲避这种厄运,我还是早些悬崖勒马为好。”父母亲听了儿子说的这些话,觉得有道理,也不阻止他。

 

于是儿子挂印弃官,访得一座名山,到一座寺庙拜一位长老为师,出家学道,由于精进修学,七年后得了道果,他想起了父母,便回家去度父母亲。父母见了欢喜,但是对度他们的事犹豫不定,因为父母亲享受着财富和门庭荣耀。儿子对父母亲说:“爸爸妈妈,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我们修道人视之如过眼云烟,只有贪得无厌的愚痴之人才会被迷惑。你们都已经60多岁了,已经是瓦上露、草上霜,你们还可以享受几年的福气呢?这些财产我都不要了,你们还想留给谁?你们是在家修行的人,早知世事无常,人命无常,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你们为什么还不快快地觉悟啊?”

 

世间的大多数人信佛只是为了有所求,求平安、求富贵,虽自认为信得很深,但是相信的层面非常的浅,一旦让我们放下这些世间的财富和很多的牵绊,仍然做不到。殊不知,世间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只有我们被这些世间的种种物质享受所迷惑,我们坚守着不肯放下,我们不能反思这些世事无常的东西,犹如我们现在,我们拥有了房子,就是不肯把它放下,有的人没有钱,还要拼命地去打工供房,最后把自己累倒了。所以,人间的财富是带不走的,我们唯一的慧命是我们修来的,这才是真正让我们超脱六道的一个唯一的生命,那就叫慧命。


念佛的妙法是“诚”

摘自 白话佛法(二)22【念佛妙法是"诚",意念修养是"纯"】

师父现在给大家讲念佛的妙法,为什么同样是念佛,有些人念的就灵,而有些人念的就不灵呢?因为其中有个妙法。

 

首先,世出世间法,无不以诚为本,诚则消孽障,增长善根。修心念经的妙法在于诚,讲到底是一个“诚”字,一个人没有诚心怎么念经修心?诚则消孽障,一个很诚心念经的人,一念经就可以消很多的孽障。念经的时候要用最诚的心来念,可以增长你的善根,增加你的智慧。

 

第二,息虑忘缘,一心净念。就是在念经的时候,必须把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忧虑和顾虑全部息灭掉,忘记各种各样的缘分,不管这个人与你是什么关系,所有的缘分,要全部忘记。这样才能达到诚心净念,因为当你息虑忘缘沉浸于佛法的时候,你是一心净念,你的心只有一个念头了,是很干净的一个念头,叫一心净念。然后就像听到了圣音,亲聆圆音,就像听到了天籁之音,就像听到了观世音菩萨的声音,看到观世音菩萨的脸在给你讲话一样,其实这就是亲自聆听。

 

第三,潜通佛智,暗合妙道。就是你已经潜入通达,到了佛菩萨的智慧,并找到了这条道,念经念到和菩萨的境界合在一起了,这时你才能学到菩萨的智慧。修心修到和菩萨平等的境界,你才能潜通佛智,暗合妙道,这个暗合是正好,正巧的意思。

 

第四,诚到极处,豁然贯通。就是说你诚心念经的时候,脑子里完全相信佛菩萨,没有任何杂念,突然之间什么都明白了,什么都通了。其实学佛就是讲究一个“悟”字。

 

以诚为本,消除孽障,增长善根;息虑忘缘,一心净念;潜通佛智,暗合妙道;诚到极处,豁然贯通,此乃念经妙法也。


拜佛求佛都要认真

摘自 弟子开示 (一) | 第一部分【破除迷信 学佛精进】

要记住,求菩萨时要诚心诚意地求,拜完之后才开始讲自己的事情。很多人连求佛都不会求,跑上去就跟菩萨说,“菩萨你帮我怎么样”,这样不灵的。先要拜佛,拜佛的时候不能求。这个我连徒弟都没说过,徒弟今天来的就学到了,没来就学不到。先拜佛,就是跟菩萨请安,请安好了,菩萨接受你的礼拜了,你才开始求。拜和求是两个概念。现在社会上有多少人懂啊?跑到庙里乱拜乱求,连观世音菩萨都不叫,跪在那边就开始求菩萨保佑。连菩萨都不叫怎么求得好?而且拜菩萨时要毕恭毕敬,动作要慢,快动作不好。因为当一个人表达尊敬的时候,他的动作就会慢,一个人跟哥们儿讲话和跟领导讲话的动作绝对不一样。拜的时候要慢,求的时候要切——情真意切。一个月跟你们开示一次不容易啊,一个月你们弟子才轮到一次,所以台长尽量跟你们多讲一点。你们很多人在家烧香拜佛,为什么有的不灵啊,因为求的时候情不真意不切。要知道“拜佛”跟“求佛”是两个概念。

 

我们学佛要深微妙法。学佛一定要有妙法,就是用巧妙的方法来救度自己、救度有缘人,你才能求得好求得灵。光跑到菩萨那里鞠躬磕头,没有用的。很多人求了不灵,就是因为他不认真。就像你们如果对师父不尊敬,师父会帮你们吗?这就叫没缘分。你们对师父越尊敬,越认真,师父就教你们越多东西。你们对菩萨不认真、不恭敬庄重,虽说菩萨会慈悲你们,可是要记住还有很多护法神啊,护法神很厉害的,现在台长走到哪里护法神就到哪里。


怎样更好地用心做事

摘自 Wenda20160318 23:20

女听众:师父说做事要用心,用心做事才有功德。师父,我们怎么能判断有没有用心做事?怎么能更好地用心做事呢?

 

台长答:判断不判断,你自己要看的。比方说你做一件事情,用心和不用心是两个概念,一个是随随便便做,一个是非常认真地做,认真就叫用心。那么怎么样用心呢?对这件事情要产生一种畏惧感,对这件事情要产生一种荣誉感,对这件事情要产生“我非常需要得到某一件事情的这种能量”,所以你就会很认真地去做。为什么每个人到拜佛的时候都会特别认真?因为他有能量感。

心要静,意要明,情要真

请点击视频观看)


心要静,意要明,情要真

摘自 20111128 《玄艺综述》大型解答会

今天开法会,台长请观世音菩萨跟大家说几句话,观世音菩萨给我九个字,后面又给了八个字。观世音菩萨跟我们所有的学佛人讲,“心要静,意要明,情要真” ,“心要静”就是说心要静下来,现在人的毛病就是静不下来,烦躁的不得了,回到家里就想吵架,看到单位的同事又觉得讨厌,看见自己觉得什么都不满意,看到人家也觉得不满意,人跟人见面很难有笑容,根本没有一种和睦的气氛。不要说在外面,就是家里跟你一起生活的人,你回家看见就讨厌,你说这个人怎么活,连孩子你都会觉得讨厌,从小把你养大的爸爸妈妈你也会觉得讨厌,你说这是什么人。


现在人的心态变得非常恶,因为恶气重重,这个人就会生恶病,这就叫报应。所以观世音菩萨说,学佛首先心要静下来,安静之后你才学得好佛;第二,“意要明”,就是你对学佛的意义要明白,很多人到庙里就知道拜佛,“唉呀,菩萨保佑保佑我…”,不知道到底为什么拜佛,你到底想在人间留多久,还是你想在人间做多少伟大的事业,人活的意义是什么,一定要搞明白;第三,“情要真”,也就是说你求菩萨的情一定要真,要真情实意,实际上讲的就是一个心。台长跟大家讲的这九个字是观世音菩萨今天上午告诉我的,叫“心要静,意要明,情要真”。还有八个字是“佛灯永存,佛心永驻”,菩萨已经到大家的家里去,在家里一点香观世音菩萨就在保护你们,一求就灵,同时大家在心中要常驻佛的心,这样才能与佛同心,佛心常驻,观世音菩萨真的很慈悲,谢谢观世音菩萨!


学佛是对自己本性的擦洗

摘自 20171107【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开示】

天天讲缘分,你们就讲情缘、各种缘分,“我跟你有没有感情的缘分?”其实最会忘记的一条是我们有佛缘。大家想一想,我们有没有佛缘?没有佛缘,今天能走到一起吗?没有佛缘,我们的心怎么能跟佛交流呢?我们怎么能求到菩萨对我们的加持呢?实际上学佛就是一个对自己良心的交代、一个本性的擦洗——不是做给人看的。现在很多人学佛,好像做给别人看一样,其实我们所学的佛,完全是菩萨看到、护法神看到,并不是给人看的。最后的结果,你是上天还是下去,这全是你自我的选择。修心就是修佛,佛无处不在,修佛不是表象,而是内心。很多人长得像佛都没有用,很多人看见别人表面上非常地虔诚,背后骂别人,这种人其实是在欺骗自己,因为他骗不了菩萨,也骗不了鬼。

 

佛不是要我们崇拜他、模仿他,佛是让我们的心灵能够解脱自己的幻觉、幻象。因为我们在人间有太多的幻象、幻觉,我们执著外在,所以很多人死要面子,执著于自我,不得解脱。师父不要你们迷失其心啊,心中有佛,就是你有佛缘。很多人说“你跟佛有缘”,做梦并不是佛缘,真正的佛缘是什么?就是你心中要有佛,你就有佛缘。


心要恭敬,心要平静

摘自 广播讲座 (二) 13、【恭敬心让你量大福大】

很多人学佛学法,以为念念经、磕磕头,就是学佛了。实际上,真正的学佛学法,单单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我们学佛的人,要常生恭敬心。我们经常说,心不外事,就是说,心要往里求,不要往外求。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有劫、有灾难的时候,我们的心要往里求,而不往外求。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往外求?到处去求佛,到处去求人,你求外,还不如求内,内是什么呢?求你的心。


当一个事情出来之后,你的心如果能够平静,你的心能够稳得住,马上会生出智慧,那其他的问题你都可以慢慢地去除掉。我们很多人虽然在学佛,我们又不懂得恭敬。台长经常说,初一、十五,烧香、念佛、念经,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啊?他没有恭敬心啊。首先,你拜佛,如果你没有恭敬心的话,怎么样能够让你继续有这种恭敬的感觉呢?心都不恭敬,菩萨怎么会灵呢?就像交朋友一样,当你对人家很恭敬、很友好的时候,人家都愿意帮助你;当你把人家不当回事的时候,而且你还要求人家做事,人家是不会帮助你的。

 

摄心虔念,也就是说,都摄你的心,把你的心收进来,虔心地念经,杂念就会灭掉。因为当你心起杂念的时候,你的心就会往外求,而不是往内求。比方说,当你今天突然之间想做一件事情,而做不到,那个时候,你就拼命地往外求。你去求人家,去求神,去拜佛,去求别人帮忙,到处告诉人家,你的心就是在往外求。所以,心存杂念的时候,你的气都是往外出的。然后整天杂念丛生,往外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不能乱打妄想。很多人打妄想,就是因为明明做不到的事情,我非要去做;明明求不到的事情,我非要去求。这个是最麻烦的,妄念一出去,烦恼接踵而至。所以,台长叫大家要尽量去除自己的杂念,要都摄六根,要虔心地念经,要把坏念头去除,切不可擅自打妄想。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