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放下名利心学佛,才能摆脱愚痴
▲忏悔后发愿,学习佛的智慧
▲太执著,不听劝,就是有魔性
▲不听别人劝就是不开悟
对治愚痴的方法
放下名利心学佛,才能摆脱愚痴
白話佛法 (六) 24、正思维求佛 去除厌离心
今天来问師父的人说,“我许了这么多愿,为什么还不灵?”師父说,“你是怎么样许愿的?”他说,“观世音菩薩,你如果让我怎么样,我一定怎么样怎么样。”你跟菩薩讨价还价啊?连拜佛、许愿、求佛都不懂,这个人怎么修得好佛啊?你应该讲:“观世音菩薩,我一定好好修心,我这辈子一定怎么样,请观世音菩薩慈悲,能够保佑我怎么样。” 而不是把人的毛病移到佛菩薩那里了,一开口就是:“菩薩,我今天许愿,只要你帮我怎么样,我一定怎么样。”这样的话你怎么讲得出口啊?你的脸红不红啊?以为菩薩是为你所用的,实际上,这就叫痴性,你愚痴的本性已經出来了,明白吗?愚痴是让自己做错事情后,还要让菩薩来替他承担,对不对啊?你们每个人求菩薩的时候,不是因为自己做错了吗?你们做错之后,求菩薩来帮你们解决问题,这不是自己做错事情让菩薩来替你承担吗?好意思吗?送点鲜花、水果来打发菩薩啊?菩薩不要你们这些东西,菩薩要你们的心诚,要你们的心皈依佛门啊。为什么很多大庙,很多人就是烧了香,做点功德,捐点钱,他还是不灵啊?因为他身上的业气太重,业障的气场太重了,而且他不能明白佛菩薩在人间,他到底来干什么的?菩薩是专门帮你们做错事情来承担后果的吗?会,是的。但是菩薩是帮助那些愿意悔改的人,愿意改邪归正的人,愿意能够重新做人的人,他来帮你消业障,来提升你的境界,让你以后不要再去做错事情,而不是为某一件事情来帮你擦干净罪业,听得懂吗?
觉悟从舍弃欲望中来
2017-09-23 盧台长米兰《世界佛友见面会》 – 觉悟自心精进好 修出本性即佛成
有一位樵夫生性愚笨,有一天上山砍柴,他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便走上前去问:“你是谁呀?”那动物说:“我叫’觉悟’。”樵夫心想:“我现在不是正好缺少’觉悟’吗?干脆把它捉回去!”
这时,觉悟对樵夫说道:“你现在想捉我吗?”樵夫吓了一跳:我心里想什么事它怎么知道?这样吧,我不妨装出一幅不在意的样子,然后趁它不注意时捉住它。觉悟又对他说:“你现在又假装成不在意的样子来骗我,等我不注意时把我捉住。”樵夫的心事都被觉悟看穿,所以很生气。为什么它都知道我在想什么呢?谁知,这种想法马上又被觉悟发现。它又开口:“你因为没有捉到我而生气吧!”于是樵夫从内心检讨:我心中所想的事,好像在镜子里一般,完全被觉悟看清了。我应该把它忘记,专心砍柴。我本来就是为砍柴才来到山上的,实在不应该有太多的欲望。樵夫想到这里,就挥起斧头,用心地砍柴,可能是用力过猛,斧头掉了下来,却意外地压在觉悟上面,觉悟立刻被樵夫抓住了。
这个故事告诉你们,悟性是在没有欲望的时候才会体现的。一个觉悟的人,是不会有欲望的。慈悲是在没有私心杂念的时候才会出现的。当你放下了,你就有觉悟。
用良心做护卫
广播讲座 (二) 26、开悟就是明白 就是智慧
一个人經常做事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个人是有智之人。如果这个人做出来的事情没有良心,他可以找出千条理由、万条理由来遮盖自己的这句话,想把它掩饰成真理,实际上他却失去了真理。犹如夫妻吵架,对方拼命地把人家不好的事情拿出来讲,你最后就会失去他。因为真正的真理是你看到他的本性是不是好人,你看到他善良的一面没有,而不要把他的行为和举止,把他在人间养成的一些习俗来看成他的本质,这样你就不会丢失他这个人和他的本质。如果你把他的坏习惯完全看成他的本质,那你就会失去这个人。犹如一个孩子,他做错事情了,爸爸妈妈认为这是本质不好,你把他赶出去了,然后,你真的会失去这个孩子。如果你知道这个孩子,他不是本质不好,只是一时糊涂做错了事情,你原谅了他,你启发了他的本性,实际上,你就拥有了这个孩子。
忏悔后发愿,学习佛的智慧
白話佛法视频开 示 | 第44集 听闻佛法 尊重供养
大家要懂得什么叫忏悔发愿,忏悔自己的愚痴没有开悟,我发愿我一定要增长佛智。因为忏悔之后你发愿,那个愿力特别特别地大,特别特别地灵,所以師父叫你们一定要念大忏悔文,然后再发愿。一个人可以不开悟,但是不能没有忏悔心,一个人可以做错事情,但是不能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我们有智慧,但是我们这些智慧都是人间的,我们要把它变成佛的功德智慧,要忏悔自己的过去。我们 “生值佛世难得遇正法难”,所以我们今天,我们虽不能生值佛世,佛住在这个世界,但是有幸,佛的正法还在这个世间。我们还能好好地学,我们更应该把握种种的因缘,好好地听闻佛法尊重供养,所以精进不懈。
不听别人劝就是不开悟
(请点击视频观看)
太执著,不听劝,就是有魔性
Wenda20170723A 37:34
男听众:師父,您说“一个人执著会害死自己的”。在这个末法时期,我们如何能不执著,学会以中庸之道去学佛、修心、念經?
台长答:不执著,首先什么事情不要看得太重,把人间一切看得不要太重。今天有了就有了,没有就没有,这叫随缘。你现在心中有没有对某一件事情放不下?“我一定要!”有没有?(是的)这叫执著,这就叫放不下。执著,放不下,万一不成功,就会伤害到你自己。
男听众:您说得对。師父,比如说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他特别执著,旁边有很多人去跟他说,他就是听不进去,是不是他身上已經有灵性了?
台长答:魔,魔性。当别人劝,怎么劝也不听的人,这个人有魔性了。不理智,是不是着魔了?
男听众:对的。很多事情看出了他的问题,去劝说他,他都是不理智的,还是执著地去做这件事情。
台长答:对。
男听众:師父,像他这种,除了应该多给自己念经文组合,他还应该从哪点能让自己理智一些呢?
台长答:多看師父的《白話佛法》,《白話佛法》就是教你们怎么样在人间学会理智的。做人要干净,做事情要怎么学菩薩,这还不理智?看没看?看了没觉得好?
男听众:師父,您说得对。是不是还因为他的慈悲心不够?
台长答:不是慈悲心,没智慧。智慧哪里来的?智慧靠悟。悟性哪里来的?靠守戒,守戒的人才会开智慧。
改变自己、守戒可以对治无明
Wenda20190203B 05:59
女听众:師父在《白話佛法》第一册里有一篇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请问師父,“一品无明”是指一种无明吗?
台长答:“一品无明”,实际上应该指一种或者一类(请问師父,众生有多少种无明要破除呢?)你说呢?(好多)身上的毛病多得数也数不清,八万四千啊,所以才会生出八万四千种法门来救度。(明白。现实生活中,众生迷惑吃众生肉,学佛人许愿吃全素、守戒律,破了吃荤的无明;出家法師戒律多达300多条。请问師父,是否守一个戒律就会破一种无明呢?)对啊,你守戒守得越多,破无明破得越多。傻姑娘,稍微有点开悟了(所以師父一直说,为什么守戒守得越细,我们越容易破迷开悟)对啊。如果你破无明,实际上就靠守戒啊,因为你不懂好坏,你先守戒再说。因为你的贪瞋痴在你的精神上起作用了,它就会障蔽我们清净的本性,所以让我们对人间的事物不明白,产生种种分别心。
对世间一切都不要分别执着
弟子开 示 (二) | 24、心生万法 心定境中
愚者会将辱骂、诋毁、诽谤一一捡起,智者将这些一一丢弃;愚者会将别人的表扬、赞誉一一捧起,智者将这些全部抛开。这些东西只要你拾起,就会成为精神包袱,会增加贡高我慢,觉得自己有本事、有功德,会骄傲。不要将人家说你好的记住,要将人家说你不好的改正,但也不要去记住,这就是智者。我们不要做愚者,愚者总觉得人家对他的赞美和吹捧太少。觉受不同,如果你是一个菩薩,众生讲你的好,你会觉得都是我应该做的,做人就应该做好人,做好人就会被人家说好话,那是随缘自然的东西,为什么要把它捡起来放在心中天天捧着不肯丢下。天天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人没有什么了不起,天天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很伟大。学佛的目的是要成佛,成佛的目的是大觉大受——最大的觉悟、最大的感受,就是完全明白、完全知道。当苦来的时候,知道这些很快就会消失。当身体疼痛的时候,不懂医学的人认为会一直痛下去,但是学医的人就知道这种痛没关系,吃些药一小时就没事了。所以当医生痛的时候,他不紧张;而当我们痛的时候,我们很紧张,以为会延续。当我们在人间吃点苦的时候,我们觉得会一直苦下去,所以才会执著地去追求;而当我们真正开悟了、学佛了,我们不认为这是会一直延续的苦,知道这是假苦,很快就会没有,我们就不会把它当作苦来受。我们年轻的时候吃过多少苦,现在还有吗,还能记得吗?
不常见 才能断见
白話佛法 (七) 29、学“中观” 习“唯识”
因为不常见,才能断见,我们不經常去碰到那些烦恼的事情,我们經常不去接触那些肮脏的、琐碎的人间的红尘之事,那你才能有断见,这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喜欢说,“他说什么了,你告诉我?”他就开始有见了。断见就是把自己的见闻所知全部断掉,没有了,你才能中性,你才能中观,看到东西说没有看到,那就叫断见。很多修得好的人,碰到人家说,“他说你什么什么”,“哦,我没有听说啊”,他就断掉他自己的愚见。所以,在常见和断见中,就叫做中观。經常看见很多事情,根本不往心里去,似乎我什么都没有看见,一左一右,到了最后,你看见又没有看见,没看见又似看见。实际上很多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你看见了吗?”“没有看见”,实际上他看见了。又有很多人说,“你看见了吗?”他看见了,却说“没有看见”,这不就是中观吗?看见了,我认为没有看见,知道的事情,我不认为它是现实,而是虚幻的,所以,我才会有中见开始,用现代学佛人的话说,就是唯物辩证法。
善观因缘就不会愚痴
广播讲座 (二) 2、非有非空,照见五蕴皆空
愚痴的众生要因缘观。当你很愚痴的时候,当你什么都不懂却拼命追求的时候,你要懂得三世因果,你要懂得看因缘啊。你要知道,人是靠因缘而活的。人今生是个缘分,前世也是因缘,所以要因缘观啊。当你很愚痴的时候,你如果用因缘观的话,你就知道,哦,我跟这个事情没有缘分,这个干部我选不上的,让人家去做吧,我没有这个能量和能力,所以叫愚痴众生因缘观。
修无常观,得正思维
白話佛法视频开 示 第95集 彻悟的无常观
很多人的苦恼,他觉得“我一辈子就这么苦”,你怎么不想想你哪一天翻身了呢?你会永远这么苦恼吗?这就是你没有理解佛教思惟的诸法义理。因为能善思惟诸法要义,也就是说,你經常把自己的想法用正能量来想,“这件事情虽然最近不顺利,但是它也让我懂得更多应该怎么做好这件事情的方法,学到很多知识,我可以下次再继续努力”。因为你懂得诸法的要义,思维上进步了,对人间很多的事情理解了,就不会产生愚昧。颠倒的错误行为,就是因为你的执著,你的欲望。
很多人的念經常在变,意念在变,很多人的论理在变。佛陀曾經开 示过:这些贤士因为没有修无常观,没有广布无常观想,所以他们不能洞悉诸法无常之理,所以会产生斗讼(产生争斗)。他们相互地斗诤,便无法观察真实的义理。看不清楚前方的路的人,他一定不能看到自己的目标,他一定是有迷惑之心的。不能理解真正佛法的含义的人,他觉得佛法是虚无飘渺的。很多人学佛学到后来,“既然有来世,既然要看破,既然要放下,那索性我人都不要活了”,这就是一种迷惑。而且这种迷惑来到人思维上的时候,人会执此迷惑,就是一直执著于这个迷惑当中。你想想看,一条不平的路,你走错路了,你不停地在走错路当中,你产生的就是愚惑和颠倒——愚昧、迷惑、颠倒。这就是为什么人活着的时候没有好好找到自己修行的路,命终之后就会堕落饿gui、畜生、地狱三恶道中。
佛陀有四件事做不到
2015-06-20 盧台长香港《世界佛友见面会》 – 佛性广进 智慧广发 慈心广度
佛陀的弟子问佛陀:“你如此神通广大,如此慈悲智慧,为何还会有人受苦受难?”佛陀说:“我虽有宇宙最大的神通,但依旧有几件事情是做不到的。”请大家听好了,因为我们人想帮助别人想救人要有能力,稍不留神可能会伤害你。佛陀说,因果不可改,因为因果自负,自己造的恶必须由他个人自己受果报,这就是种善得善,别人替不了,菩薩也无能为力;第二,智慧是不能赐给别人的,任何人想要开智慧,离不开逆境挫折的磨练,顺境会使人堕落。不喜欢磨练是成不了才的;天天享受人间福报的人是学不好佛的;天天被人恭维、不愁衣食住行的人,很快就会不学佛,还会有磨难。第三,正法不可说,宇宙的真相用语言是不能表达的,只能靠实践。就如今天,台长教大家要念經,你们不念没有人会知道,你们念了、证实了,它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你们不念經,这个世界是不会存在佛法的。第四,无缘不能度,如果在度人过程中,对方不愿意听、不愿意说、不愿意讲,就是无缘之人,我们是没有办法度到他的。但是菩薩是慈悲的,观世音菩薩告诉我们,无缘,是现在和佛法没缘,并不代表永远没缘,等到他佛缘慢慢接近和成熟之后,我们照样可以去度他。
佛性平等无二
(请点击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