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保持清醒的觉察力】(二)

[复制链接]

6084

主题

6128

帖子

15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6536
发表于 2022-4-25 12: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持清醒的觉察力】

(一)

本篇摘要

如何辨別什么样的人可以多接

▲生存之道

▲心念和事实相互吸引

▲对欲望不能有好奇心

护法神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成全众生,远离孤独的人生

(请点击视频观看)


如何辨別什么样的人可以多接

摘自 2016-8-12 卢台长槟城世界佛友见面会

台长下面告诉你们什么样的人会有负能量,你跟他做朋友, 你跟他讲话要当心,什么样的人你可以跟他多接触。首先 要学会辨别,辨别很重要。要记住,跟你交朋友的人当中, 他经常恨别人,经常动坏脑筋、恶念的人,他会带给你负 能量。简单地讲,就是要学会看别人的能量是否正,首先 你看他跟你在一起是不是经常地抱怨、愤怒:“哎呀,这 个人啊,死了算了!” 这种嫉妒的人会随时随地流出负能 量,他看什么都不顺眼,都会挑剔,对每件事情他总是看 它的负面,而不去想它的正面。 举个简单例子,今天到了一个自助餐餐厅,马上一点钟要 关门了,他们十二点三刻赶过去,过去一看都收了,没有 几个菜在那里。一个正能量的人一看:“哎呀,还有几块 面包呢,好啊好啊。”一个负能量的一看:“哎哟,你看菜 都没了,吃什么?有什么好吃的!还花我这么多钱。”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心态。所以做人要懂得,释放出的能量能 够让你法喜,让你充满,他的思维是属于正能量。所以经 常跟那些抱怨的人在一起,你会跟他一起抱怨。举个简单 例子,很多人经常看那些电视连续剧,等他电视连续剧看 完之后,他就有一股无名火在心中燃烧,恨不得要骂别人, 因为这些是悲伤的感情剧。 要懂得,抱怨和瞋恨会产生负能量,怀疑别人的人也会吸 收你的正能量。我们可以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呢?那就是 天天讲话让你开心,有时候让你看到希望,但是又没有骗 你的人,让你感觉到你的明天还会更好。天天抱怨的人吸 收你的正能量,那么天天给你正能量的人就是让你法喜, 让你开心,什么都是有一个希望。台长告诉大家,人生在 碰到什么希望都没的时候,你要创造出另外一个希望,这 样你就有选择两种希望,即使你生癌症了,你也要想到还 有菩萨保佑,这样你的心才会有正能量的产生。

生存之道 

摘自 2019-09-09 荷兰鹿特丹《世界佛友见面会》

有一个大公司准备高薪雇佣一名汽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 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官问他 们:“如果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你们觉得 距离悬崖多近,而不至于掉落下去?”第一位说:“两公 尺。”第二位说:“我可以开到半公尺。”第三位说:“我会 尽量远离悬崖,越远越好。”结果这家公司选中了第三位。 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想一想,人生不要冒险,生存之道不 要和诱惑较劲儿,离得越远越好。人对所有人间的诱惑要 学会离远一点,不管在感情、在名誉、在钱财上,我们要 能够敬而远之。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讲话、做事情、 思维都是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我们做人不要什么事情都以 为“我能、我可以”,接得这么近。要懂得,离诱惑越远越 好,不去接近诱惑,你就不会陷入欲望之中。

护法神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请点击视频观看)

   

对欲望不能有好奇心

 摘自 Wenda20200703 26:23

女听众:请问师父,好奇心和修行有什么关系?什么方面 需要好奇,什么方面不能好奇?20220404 保持清醒的觉察力 和 法会共修组提问回顾(一) 台长答:好奇心不能在欲望当中好奇。比方说很多小青年 学坏了,有这种对男女感情、性欲方面的好奇心,然后在 网上去乱看,你说这个是不是让自己变坏?(是的)这是 一个。那么什么样的好奇心呢?“诶?他们都在念经,为 什么要念经?”那么叫正能量的好奇心。还有一种叫负能 量的好奇心,负能量的好奇心就是你对人间很多的欲望有 兴趣。比方说没喝过酒,“为什么他们一喝酒这么开心? 我来喝一点”“为什么人家能抽烟,我不能抽烟?”这种好 奇心就是负能量的。所以要会辨别,你不会辨别,你就被 那种好奇心驱使,让自己变坏了。明白了吗?(明白。等 于是对自己境界提高有益的可以好奇,对修行没有益处的 就不能好奇)对。还有,坏人经常喜欢的东西,你不要去 好奇。你知道这个人是坏人,你就不要去好奇。比方说师 父喜欢的东西你都好奇,那就对了;师父不喜欢的东西你 不好奇,这就正能量了。今天喜欢老师上课的东西,老师 的东西你都很喜欢,你好奇,那说不定你就成为一个专家 了;老师不喜欢的东西,那你不要去好奇(我们在人与人 相处的时候,有的时候会有一些事情,可能这些事情跟修 行没有直接关系,那我们应该去好奇吗?可能是有一些什 么消息等等)很简单,比方说大家弘法当中有什么事情就20220404 保持清醒的觉察力 和 法会共修组提问回顾(一) 可以好奇,人员的调度方面你可以关心一下,因为这是正 能量的。

心念和事实相互吸引

 摘自白话佛法 (九) 【36、要无所住而 生其心】节选

要懂得,有时候人的心念和事实上的吸引力,是在一种没 有办法觉察的情况下下意识地进行的。也就是说,我有时 候想一件事情,是在我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我没有感觉, 我就做了这件事情,那到底对不对啊?有时候得罪人也是 下意识的,讲一句粗话,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在骂人、在讽 刺别人,这都是心念所造。如果一个人的心念是消极、或 者丑恶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消极和丑恶的;如果一个 人的心念是善良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积极和善良的。20220404 保持清醒的觉察力 和 法会共修组提问回顾(一) 这就是我们佛法所说的,种瓜得瓜,种善得善,种恶得恶 啊。 如果一个人能够控制自己的心,就是自身思维,专注于有 利于自己的积极、善良的人和事情上,那么这个人就会把 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和事物吸收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去。所以,控制好你的思想、心念是命运修造的基本思路。 摘自白话佛法 (九) 【36、要无所住而 生其心】节选(原文链接师父问你们,什么样的心态是最佳心态呢?师父把佛学和 人生的哲学放在一起讲给你们听。师父告诉你们,最佳的 心态就是清净无念,我很安静,我没有念头,把目光瞄准 在你想要的理想的人格和境界上。你到底想做什么样的人? 你肯定说,我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修心的人。那你就像 好人那么去做,那你就像修心人那么去做,去瞄准你的目 标,去争取你的人格。然后,你用自己的人格和这种境界 去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以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然后放松 心态,精进努力,该做的就去做,不该做的,就不要惦记 着去做。这句话很有哲理啊。20220404 保持清醒的觉察力 和 法会共修组提问回顾(一) 很多人问师父:“师父,这件事情我能做吗?”师父说: “不能做。”过一会儿,他绕着问:“师父,这件事情我可 以做吗?”他连续问三次。这种人就是不听人家的,没有 用的。很多人看医生时就是这样的:“医生,我这个药一 定要吃吗?”医生说:“当然要吃的。”过一会儿又问医生: “我能不能只吃一点点?”医生说:“不行。”病人待会儿又 问:“医生,这种药我能不吃吗?”医生被问烦了:“随便 你了,你爱吃就吃,你的病不好,不要来找我了。”师父 经常也是这样的。要懂得,不要老惦记着不该做的事情。 已经不做了,就不要再去做了,就不要再去想它了,你还 惦记着要去做,那你等到这些果来的时候,你会吃惊的, 明白了吗?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