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不要把佛友当成朋友

[复制链接]

4909

主题

4957

帖子

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7097
发表于 2022-6-30 22: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要把佛友当成朋友



我们学佛前在名利场中沾染了太多习气,世俗思维的烙印很深。学佛后,当遇到修学上有共同语言的人时,极易把清净、纯洁的佛友关系和人间有求、互利的朋友关系混淆在一起,把许多是非恩怨带入佛门,非但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修行,甚至让人对佛法产生偏见。


我们不经意间都多少犯过这样的错误,佛友之间分彼此、搞小圈子。在一起共修时,和关系近的人交流心得畅所欲言,对不太熟悉的人就有所保留,有时甚至会不太愿意回答他们的问题,怕对方不理解或有看法。学习关于平等心的开示后,觉得自己连视佛友平等都没有做到,视众生平等就差得更远。


修行中有一些经常交流学习的佛友很正常,此生能成为同门佛子,也是宿世因缘。世上唯有佛缘才是不导致轮回的缘分,但难得的是,我们是有情众生,如何把关系定位在佛缘上,不再种下轮回的因。我们无法真正做到佛菩萨那样,视一切众生为亲人、天下男人如我父、天下女人如我母的彻底平等,平等心不够,就有分别心,分别心太重,就产生了搞小圈子、拉帮结派等不如法的现象,需要不断地提醒和自我警觉。


师父屡次提醒大家,真正的修行,佛友之间不要走得太近,不要有钱财、感情等方面不必要的来往,因为我们到佛门中是来修福德、求解脱的,不是来结恶缘、种因果的。


佛友相处要谨慎,越过佛缘的界限,轻则功德有漏,重则造大业,甚至害人慧命。师父在一次开示中曾说:安排工作时,因为和我关系不太好就不安排他,从表面上说你在做功德,但你心中只要有这种念头,不但一点功德都没有,而且还心灵污浊不堪,连做佛事都敢徇私舞弊,这是什么罪过?“以偏见而设立种种法”“好名而恶实”,是修行的两大忌讳,归根结底就是好面子的心理。


现实中,有些人把与朋友相处的那一套搬进修行中,把自己觉得受益的具体修法随意散发到佛友中,还认为是好心,却没想到每个人的修行是无法复制的过程,如果别人听信后出了偏差,自己就负有很大的因果;还有人觉得自己修这一门没进步,就拉着关系好的佛友去修另一门,如果人家反而退了道心,自己就有很大的业障;如果见面无话不谈,家长里短,诉说种种生活工作上的不如意,让别人生了烦恼心,造了口业,等于间接毁损别人的道业,也是罪过;甚至专门拉着佛友一起做生意、搞投资、谈感情,简直是拿着佛法做幌子来达到私人目的,玷污纯洁的佛缘,让人对尊贵的佛法侧目,就是出佛身血,这个罪过非同一般,重者甚至会有地狱之报。


这些事情曾在我们身边发生过,当时还听不进别人的劝,都认为自己是好心,想让大家修得更好、让大家赚钱做功德,结果却事与愿违,带偏许多人,自己遭了果报还觉得冤枉。其实这样的人,往往并没有坏心,只是糊涂,但因果历历分明,不会因为无知就不受报。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分清佛友和朋友的区别。佛友建立在平等心上,无论老幼贫富,从挑粪的尼提到贵为王子的阿难,只要如法学佛,都是共同成就道业的佛友;而朋友建立在分别心上,看得惯、看不惯、有钱没钱、有利无利,朋友可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好事互通有无,坏事来了两肋插刀;佛友走到一起,目的只有一个——修行,交流的内容也只有一个——学佛。一入佛门就要逐步放下分别心,如果还要拉关系、讲交情、起攀缘,那还是世间的俗人,不过念了一些经而已,这样的修行就成了师父说的“似是而非之相”。


初学者一个人可能无法坚持修行,需要互相鼓励交流,因此佛友是修行路上的道友,是同行的善知识,不谈世事,不论是非为妙。否则时间长了,一个没有修证功夫的人,一定会搞出许多人我是非,耗精力、损功德、增业障。


当然,佛友之间心怀感恩,相互关心、照顾完全应当,行动上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慈悲;心中明白大家是为修行而来,不要被人间情感所染是智慧。慈悲和智慧平衡,金刚道友的关系越加纯净坚固,倘若把佛友当作朋友,最后连朋友都可能做不了,甚至会动了别人法身慧命的大因果,在佛门造下大业,我们都应警惕。

Li

编辑排版如有不如理不如法

请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

请龙天护法菩慈悲原谅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