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观实相 不著相】(三)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2-7-19 13: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实相 不著相】

(三)

本篇摘要

执著自我感觉 是人们悔恨的根源

▲每个人内心的认知 是很有限的

▲执著自己有限的所知 会障碍智慧的产生

▲了解但不下定论 才能悟出禅智

▲头脑中的概念一旦形成 会被不断加深

心中产生的各种概念 都是缘分所为

▲听到的、看到的 都在不断使我们产生概念

执著自我感觉 是人们悔恨的根源

(请点击视频观看)


每个人内心的认知 是很有限的

摘自 Wenda20160110A 07:00


问:请问师父,人是不是没有办法去理解超出自己认知的东西呢?

 

答:应该是这样。一个人被自己框死了,他有一个思 维架构,每个人都有一个思维架构。因为你所看到的,一 生所想到的、所学到的东西就是这点,所以你一定超脱不了你自己的思维架构。举个简单例子,“井底之蛙”就是这样,因为它看到的天就是这么大、就是这么圆的,那你怎么叫它 来承认这个天大得不得了啊!它说:“你们开什么玩笑, 你们简直在瞎讲啊,天不就是一个圆孔这么大嘛,我看到的  是天啊……”对不对啊?(对)问题是很难超脱的。当一个  人的意念已经形成之后,他没有见识到很多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东西,他根本不能开拓自己的思路,不能扩展自己的思维,所以这种人就很容易固步自封,觉得别人都错的, 就他对的。明白了吗?(明白了)

执著自己有限的所知 会障碍智慧的产生

摘自 baihuafofa180118


所知障的意思就是这个障碍已经屏蔽掉你的智慧之心了。知障,你知道了之后反而有障碍了。过去学佛的人就是不知道,他都学得很好,等到稍微懂一点了,他开始骄傲自满了,这个障碍就出来了。

了解但不下定论 才能悟出禅智

摘自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第 17 集 【怀让禅师的故事 (下)】 


禅道有一个重要的特性是什么,就是不可言喻性,因为禅道就是说,任何事情你不要去把它讲,因为讲出来都会变的,你就是讲对了它也会变,你讲得不对它也会变,所以不可言喻,就是不可喻言,不要去讲,所以禅道就是,以内心战胜了和超越了自己的理解。

 

你看看禅宗,它主要是心理活动,它非逻辑性,非对象性, 它没有逻辑的,禅宗是风又是雨,是动又是静,它超越时 空,时间和空间的一种直觉观照,很厉害的,它是一种通 感的体验,什么叫通感体验?就是我认为当时怎么样情况,我心里明白,我知道了,但是我不讲,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潜意识,就是不能拿到的一种意识,你得到了它又好像没 有得到它,就是一个人的内心的精神存在。


我举个例子给大家听,什么叫通感体验?我今天看见这个人,我觉得他蛮好的,但是在你的心里你会明白,这个人虽然我现在看着他蛮好的,但是我没听别人说他好不好,听别人说了好 不好之后,我才知道他真的好不好,明白了吗?你对他今天看得好和不好,只是一种潜意识,所以很多人,骗人的人,表面上笑嘻嘻的,你都觉得很好,实际上他在骗你, 禅宗的意思就是叫你们不要去下定论,不要去马上决定, 这个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是物质,这是精神,这个事情是好的,是对的?不对的?叫你们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你看到的东西是由你的心造成的,所有的佛法就是你的意识造成的,你们现在所有的正确的意识,全部都是法,佛法,师父现在跟你们讲的,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就是法,肯定是对的,意识,明白了吗?


头脑中的概念一旦形成 会被不断加深

摘自 20191018 卢台长马来西亚 吉隆坡《世界佛友见面会》


有一位心理学家和别人打赌,他说:“如果我给你一个鸟笼并挂在房中,那么,你就一定会去买一只鸟。”后来有人愿意和心理学家打赌,心理学家就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鸟笼送给了他,让他将鸟笼挂在自己的居室里面,就是家里的房间里。结果是那个同意打赌的人最后不得不买来一只鸟装在了鸟笼里。为什么呢?因为凡是到他家来的人, 进门之后看见空的鸟笼,总要问:“你的鸟呢?你的鸟什么时候死了?”每次都这么问,他每次都这么解释,每一次还是问到这样的问题,因此搞得他心烦意乱,懒得再费口舌,干脆买了一只鸟。

 

心理学家后来说,这个原理就是告诉大家,我们人总是要先在自己的头脑中有一个印象,就像挂上一个鸟笼一样, 后来你就一定会在鸟笼里装些什么东西。就犹如一个人对别人有看法,他就会不断地在这个看法中慢慢地瞋恨他, 慢慢地嫌弃他,去因他而烦恼。鸟笼也是这样,你在头脑中挂上这么一个鸟笼,就犹如人慢慢地有个概念:如果你有一个好的概念,就相当于在你的脑子里,这个鸟笼成为了你的一个理想。

 

其实,每一个理想的实现都是要在脑子里先有这个概念。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人类没有千里眼、没有顺风耳的设想, 又怎么会有现在的电视机和各种缤纷的通讯设备呢?如果 人没有长命百岁的梦想,又怎么会不断地有新的抗菌药问 世呢?如果人类没有想飞天的想象,又怎么会制造出宇宙 飞船呢?

 

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类事先在脑海里拥有了这个概念,这和挂在脑子里的鸟笼,结果是一样的道理。

心中产生的各种概念 都是缘分所为

摘自 师父每日白话佛语 2021 年 6 月 9 日《放下执著》


当一个人心里执著的时候,他是听不进任何一个人的话的, 他完全按照他心里的概念在走,因为在他的八识田中有一 种自我解释、自我回避,还有自我辩解的意识功能。这些 功能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起,已经储存在八识田中,很 难把它去除。

听到的、看到的 都在不断使我们产生概念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 101 集 【除心垢染 行即清净】


师父现在正在跟你们讲思想。你们本来没有想过很多事情, 因为师父讲的话引起了你们的思维。我不讲,你们不会去 从这方面想吧?我一讲,你们从这方面去想了,你们就会 对师父的话产生分别心。有的人就觉得师父讲的话对,有 的人就讲不对,那是不是对师父的话产生了分别意识了? 所以产生“讲的对”和“不对”,那就是“感而遂通”,都是由 感觉开始的。人的这个感觉,使自己的思维慢慢地随着某 一个感觉的概念而变化。比方说我看见了某一个人,我开始没觉得他很会吃,后来每一次看见他都吃得很多,那么我慢慢地思维感觉着“哎呀,这个人怎么吃得这么多”一个概念。每一次都看到“怎么吃得这么多”,那么这个“这么 多”就是一个概念。那么在我的心里就会产生变化,一看见他就产生了一个概念叫“吃得多”。所以在第一个思维之 后,学佛人要懂得怎么来改变,就是当一个思维过后,第二个思维还没有开始想之前(两个思维的当中),就必须看清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