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环境缘分 皆由心造】(一)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2-12-30 06: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境缘分 皆由心造】

(一)

本篇摘要

▲息灭妄缘 常住真心

▲人生虚幻一场梦

▲一切事物 其实都是我们的感觉和想象

▲世界上的一切 都是心里想出来的

▲心动了 事情才会动

▲心动了 就会被物质所迷惑

▲在人间如何修到“心不随境转”的境界

▲如何理解“灵不随缘转”

息灭妄缘 常住真心

(请点击视频观看)


息灭妄缘 常住真心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 115 集【远离泡影 常住真心】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这句偈语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环境和缘分没有好、没有坏的分别。真的碰到一个不好的缘分,也可以把它转换成一个好的缘分。这个人来跟你搞,你可以跟他交朋友,变成善缘,对不对?你对这个人好和不好,在于你的心。举个简单例子,别人给你带过来一个孩子,对方没告诉你这孩子是谁,“经常跟你 在一起玩玩,你多带带他,我们给你一点补贴,你把这孩子带大,好吗?这孩子很可怜的。”然后这孩子就跟过来了,你对他天天很好,终有一天你会知道他是谁的孩子。


有些人天天对孩子不好,到了最后孩子大一点儿的时候, 那个让她领孩子的人说:“你知道这孩子是谁吗?就是曾 经在小时候被你送给隔壁邻居的你自己生的那个孩子,你不要他了。”这个时候你的感觉会怎样?如果给你的时候 就告诉你这是你的孩子,你会这么对他吗?是不是你的心在转变?是不是你的良心在转变?所以“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是你的心在变化。这个时候你再看这个孩子,长得再难看你也觉得他很可爱,你会泪流满面的。


所以人的心会让你激动、感动,会让你痛苦,让你法喜,全是在于心。学佛学得好的人要把心息掉,学到一定阶段了,不要去用这种罣碍的心、自私的心。今天这个孩子给你领,你有自私的心,“哎哟,很讨厌,叫我领这孩子。  虽然拿点费用,我觉得他很讨厌,领孩子很难的。”那你 这个心要息掉,你就是用平等心对孩子,你就不会罣碍, 就不会觉得对不起他。

 

妄情从哪里来?情从哪里来?虚妄的,虚幻的。谈恋爱的时候,谁不希望能够白头偕老?对一个人好的时候,这个情,完全忘了自己,就想到对方,叫“忘情”。还有一个“妄”,虚妄的“妄”,因为这些情以后都会变掉,都会没有,都会让你受到刺激,那么你就懂得了,去掉妄情,才会找到真情。真情在哪里?就是你的真心所为,要有真的心。佛法讲“但息妄缘,即如如佛”,也就是说,你如果把一些不该有的缘分忘记、灭掉(就是把这个缘分灭度), 然后你就像佛一样,常住佛性,常住真心。

人生虚幻一场梦

摘自 师父涅槃前未发布的金言(一)20211207


人生虚幻一场梦,

心转境转心如盲。

意志坚强心念空,

心如金刚无所动。

一切事物 其实都是我们的感觉和想象

摘自 白话佛法(七) 4、【佛心是道场】


十方三世法界一切众生、宇宙、空间,都是因缘所生的物象。也就是说今天你们在天上看到的,在人间做到的事情,和你们所拥有的所有的事物,实际上都是一种事物的想象。明白了吗?

 

举个例子,如果你们坐在悉尼情人港你们感觉是在夏威 夷,你们是不是感觉就在夏威夷啊?是想象出来的。你们有时候到一个海边,如果你们感觉是世界上十大美景之一,那么这个十大美景就在你们心中成立了。实际上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人,也是幻相出来的。今天这个人有吧? 有。明天死掉了,没了。不就是幻化出来的吗?他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能永久生存的东西,他就是幻相出来的。听得懂吗?

 

所以刚才讲了这么多,就是让你们知道十方三世的法界, 实际上也叫法空。比如你们现在眼中看到所有的一切,你们睡觉的时候把眼睛一闭,还有吗?法空了,没了。又比如爸爸刚过世,早上一觉睡醒了,当时脑子里觉得爸爸还在,叫一下“爸爸”,一想爸爸不在了——法空。当你眼睛闭起来的时候一切都是空的,你眼睛睁开的时候是假的, 是幻相,叫物象。


世界上的一切 都是心里想出来的

自 Wenda20200731 58:57


女听众:7 月 16 日的图腾节目中有一个同修的孩子爱看动画片,导致有个熊的灵性上了孩子的身上。这个熊是动画片设计出来的,为什么灵界会有一个同样的形象到了动画片中?

 

台长答:只要你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灵性上身。只要你有,他就会,所以叫你们不要乱想,万物唯心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你心想出来的。我问你,你心想出什么你不就是有什么了吗?(哦)科技的东西, 有的人想:哎呀,有一个箱子,放进去东西出来就热了。微波炉不就出来了?万物唯心造的


(那是说灵界这个形象在灵界已经存在了,给了人灵感,还是说这个人先产生了灵感然后同样的灵性就会产生?)你记住了,什么叫随心所欲?你想什么就出来什么。什么叫有?什么叫没有?微波炉过去有吗?没有的。那么现在有吗?有的。那么微波炉怎么会出来的?人想出来的。说有个小盒子,把一个冷的东西放进去,过一会儿工夫拿出来一盘热腾腾的东西。当时设计出来这个东西,大家都觉得好得不得了,现在只是习惯了。你说微波炉没有的时候有吗?也没有也有,非有非非有。在天上也是这样的,你想干吗就干吗的。就像现在很多人那个脸一样,眉毛喜欢往上画、往下画,随便你的(明白)


心动了 事情才会动

摘自 来信解答疑惑(三百一十四 )


问:“万物唯心造”的深层理解是什么?


答:心不动,一切都没有动;心动了,事情才会动。几千年之前的天还是这个天,几千年之前的云还是这个云,当年佛陀看见的天跟我们现在看见的是一样的天,是人在变,本性没有变,本来的自然意识没有变,是人在变。


世界经过多少年的轮回,人可以改变,人的心天天在变化, 但是自然界的一切都没有任何改变。比方说,你以前住在这个房间里,好久不来了,你今天又进入这个房,房间变了吗?没有,是你没有住,房间没有变。


为什么会对某个人有看法?因为人家对你不好,你的心起了变化,就对别人不好了。不是物质在变化,而是心在变。没学佛之前, 别人看你觉得很凶,现在怎么变了个人了?难道是环境变了吗?不是,是你的心在变。万物唯心造。很多人离婚了又复婚,就是因为心在变。


心动了 就会被物质所迷惑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42集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万法唯识,所以不要被一些物质的东西所迷惑。很多人一生,这个东西好了,就把那个东西扔了;那个东西好了, 过一段时间把这个东西扔了。这就是人“心猿意马”,人的心就像猿(猿就是猴子)。你看猿猴都是攀援型的,它就攀,从这棵树爬到那棵树,总是拿了这个、扔了那个,拿了那个、扔了这个。所以菩萨叫我们不要被人间的物质所迷惑,不要被环境所转。环境变了,你也转了,大家都这样,你也这样,那你就是完全被环境所控制。

在人间如何修到“心不随境转”的境界

(请点击视频观看)


在人间如何修到“心不随境转”的境界

摘自 2015-02-04 马来西亚·吉隆坡《佛友见面会》


问:心态对于一个学佛人来说非常重要,也是修成正果的主要因素。但心是无常的,这时刻的心境下一秒就会转, 这时刻的开心下一秒就难过,往往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在转变自己的心态。请师父为弟子们开示,在人间如何修到“心不随境转”的境界?

 

答:其实,“心不随境转”是比较难的一件事。为什么呢? 当一个人看见一个喜欢的,他的心就会动。比方说有个男士在马路上走,只要看见一个女孩子长得很漂亮,很多人眼睛“唰”就过去了,这个时候你的眼睛一动你的心就动了。所以怎么样不动?最好视而不见,也就是说“我不看”。为什么修心的人要到山上去,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他就是怕看这些东西。


而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因为我们不是出家人,我们只能在人间一边修一边克制,是很难的。所以怎么样才是最好的?就是知因懂果,“我知道,我看了也是白看,没有什么好看的。因为看了之后只会惹麻烦,因为我看了之后说不定这里就被人家叮一下,说不定这里就拧一下,说不定就被打一下了……”所以想象一下, 有什么好看的?没有什么好看,心不要动。“我是学佛人,心要正,我什么都不贪,我什么都不要去争,所以我就不会看。”这是控制意念,控制靠的戒律,所以戒律是学佛人很重要的一个基本点。


如何理解“灵不随缘转”

摘自 Wenda20171110 15:44


男听众:师父开示过“心不随境转,灵不随缘转”。第一句我们比较好理解,第二句的意思是什么?


台长答:灵魂,离开身体、离开肉体的才叫灵,分成主灵和分灵,你的本性是不是也叫灵啊?(对)你的本性、良心,第九意识当中的、阿摩罗识的这个本性,如果你能够常驻在本性当中,你这个灵魂永远在本性当中活着,任何缘分来了,你都如如不动,是不是“灵不随缘转”了?(师兄的理解说,我们本来就有一些我们应该修的方法,如果有外缘也不应该去改变自己本来应该修的方法。是这样 吗?)对啊,他讲得比较浅一点。不是单单一个方法,缘分来了会骚扰你的心,但是你用如如不动的内心来控制好自己的缘分,那不就是“灵不随缘转”了吗?(感恩师父开示)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