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环境缘分 皆由心造】(三)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1-2 00: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境缘分 皆由心造】

(三)

本篇摘要

▲无论碰到什么事情——要懂得“受”

▲心和环境永远是对立的

▲心无罣碍 就不会被环境束缚

▲尘境皆因妄念而起

性空是真谛

▲面对外缘 要如如不动

▲所有事情的发生 都不会影响我们的本性

▲圖騰在每个人的心中

无论碰到什么事情——要懂得“受”

(请点击视频观看)


无论碰到什么事情——要懂得“受”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 57 集【恒常学佛是根】


我们人在微尘的世界中,茫然得无法自救。有些人发生了事情,没有人可以倾诉,没有人可以说,因为他太不了解别人,他也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所以他永远在那些痛苦中徘徊,最后他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地冷漠。这就是他自己的小圈子,在他自己所拥有的他认为的人生王国中,失去了他应有的智慧。在愚痴中,人生如梦幻泡影。

 

我们无论碰到什么事情要懂得“受”——接受、承受。我们多少幸福的事情,也是受过了,我们多少痛苦的事情,也是受够了,永远是这个“受”字。佛法把“受”叫“已成念境”,就是已经成为一个意念的境界。我们一生走过了多少红尘路,我们一生做过多少惊天动地或者让你痛不欲生的事情,都是“已成念境”,念境就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境界。


佛教界讲“一念升天,一念下地狱”,想不通的念头让你下地狱,想得通的念头让你升到天界。佛法界早就把这些虚幻的人生世界称为“往事不复见”,也就是过去的事情不会再给你重复看到了。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我们小学时候的感觉,现在还有吗?中学时候的那些感觉,现在也没有了。我们曾经在家里、在父母亲身边的感觉,现在也失去了,一切不复重现。

 

师父要你们懂得,在生命中出现的一切,不管善的、恶的,你不喜欢的和你喜欢的,所有的一切幸福和悲伤,你都无法去永远占有它,只是你的一个意念,只是一个“受”字,受过了就结束了;只能经历,不能占有。当你拥有这个世界上一切幸福的时候,那也只是“受一下”;当你痛苦的时候,也是咬咬牙“受一下”。


因为我们是时间的过客,有首歌是“ 过客匆匆”,人来去匆匆,过客匆匆,总有一天,我们会和这个人世间你所认为的痛苦告别,或者你所认为的在这个人世间的幸福,你也会跟它告别。到了最后,佛法教导我们要放下一切,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失去,我们只是经过而已。


希望大家懂得,人的一生亦无所谓得到,也无所谓失去,只是一种体验罢了。真正的学佛:碰到眼前的,好好地珍惜;对自己过去的东西,随缘放下;未来的、要来的事情, 要坦然地面对它。诸法空相,幻化存真,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空无相。

心和环境永远是对立的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 42 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所以心境——心和环境,实际上永远是对立的。因为你心中想着什么,环境不一定是顺着你的,所以心境对立。你想干什么,它不顺着你;你想做什么,它不能理解你。即使跟一个人接触,你想说服他,他就是不理解你。对外环境,我们怎样克制自己因为心境对立之后所产生的恐惧、忧患、喜乐?我们对不理解的人会产生一种忿怒, 有时候还会产生一种愚昧的心。因为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一个做不好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找到怎样救度众生的要点,因为我们的心和环境成了对立面。

心无罣碍 就不会被环境束缚

摘自 广播讲座(二) 8. 【理解根性 都摄六根】

听众朋友们,六尘不恶啊,还同正觉,我们诸缘无缚,本自解脱。我们的心和环境要一如,我们要明白,所有的环境都是一刹那造出来的,犹如大海的海浪一样,时有时无 的,我们有何罣碍呢?我们为什么把一些空的东西、假的东西,看得像真的一样呢?我们为什么为了一句话和人家去大动干戈呢?我们为什么为了一分钱、为了几毛钱、几百块钱,和人家打官司,给自己增添忧伤呢?退一步海阔天空啊。


所以,我们心境要一如,我们没有罣碍,我们做任何事情,我们一定要明白,事事无碍啊。心中要知道,我们不牵挂它,我们心中就没有罣碍,我们牵挂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就是心中的罣碍啊。犹如单位里要评选了,你脑子里老想着,我想被选上,我想升官,我想发财,你有了罣碍,你在家里饭也不思,睡觉也不香。


所以,我们做人就要懂得怎样来调节自己,怎样去除自己身上的罣碍。所以,心经上说“无罣碍故”啊。我们不能有罣碍,我们要去除罣碍,我们要认清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境本来就是假的,世界上所有的缘都不能把你束缚住的,你自己是能够解脱的。所以,我们说无碍法界,只要你天天想着菩萨,你就证得了无碍法界,就是没有阻碍的境界。

尘境皆因妄念而起

(请点击视频观看)


尘境皆因妄念而起

自 20180520 新加坡《世界佛友见面会》

佛陀当年带着比丘们四处弘法,托钵乞食。有一天,比丘们来到一个村庄托钵乞食,没想到这个村里的人们对他们百般侮辱,说他们个个年纪轻轻就出来讨饭,根本不懂对社会造福,更有人讽刺他们:“这有什么,人家不干活,不照样有吃有喝?”还有的人干脆让他们赶快离开村庄,以后再也不要来了。村民们不断地侮辱前来乞食的比丘们。比丘们无法忍耐这样的侮辱,垂头丧气地离开村庄,回到了佛陀的身边。

 

佛陀看到他们手中的空钵,问道:“村民们不愿意布施食物给你们,是吗?”一位比丘说:“佛陀,是的。我们能否到别的地方去乞食呢?”佛陀说:“当然可以,可让你到别的地方去乞食的理由,也跟你现在到每一家每一户乞食的理由是一样的。”


这时另外一位比丘告诉佛陀说:“佛陀,您有所不知,那里的人总是在辱骂、嘲笑、侮辱我们。” 佛陀问道:“所以你就生气了?如果他们用鲜花来迎接你,你就会满心欢喜,是吗?”比丘们听后沉默不语。这时,佛陀继续慈悲地说道:“你们不要将内心的平静交给别人,外在的环境能动摇你们,也能愉悦你们。”这时候,心有抱怨的比丘们顿时因为佛陀的教诲而醒悟。他们对佛陀说:“佛陀,我们错了,如果外界能让我们心中产生痛苦和愤怒,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领会您的教诲。”


“外在的环境发生都是一种缘分,如果你的心随着外在的环境而变化,产生喜怒哀乐,你的心已经被外界所控制了。如果你们心怀瞋恨,那你们离证悟真相还相距甚远。我希望你们记住一件事,人们从来不会轻易接受新的事物,你们是在打破他们先前的信仰,他们必然不会生起爱意,起初他们嘲笑你们,然后他们再驱赶你们,而后躲避你们、无视你们,但你们坚持,他们会逐渐地接受你们,你们必须经历这些转变,保持谦虚和安忍。”听了佛陀的开示,比丘们心生欢喜,跪在佛陀面前合十礼拜。

 

要懂得,在这个世界上,色身和尘境都是因为你的妄念而起,你今天不开心,那是因为你的心在不开心。外境对你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外境再使你不开心,你照样可以使自己很开心;外境再开心,你也可以使自己不开心。就像很多人,别人在开心的时候,他板着个脸,他还是不开心, 难道你的开心和不开心是别人影响你的吗?要记住,那是汝(你自己)。

 

有时候我们在家里想开心、想不开心,都是自己造的。太太天天叽里咕噜地骂你,有的时候你会忍受、忍耐,你照样很开心,为什么有时候就憋不住了呢?因为你的心在变化。你的心要是无罣碍的话,别人再怎么讲你,你照样心无罣碍,无罣碍故。


性空是真谛

摘自 白话佛法(九) 46. 【因缘就是自然根源】

性空是真谛,什么叫真谛啊?就是真正地明白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空的、假的、无为的,那你就明白这个世界的真谛了,那你就不会在人间去争名夺利、尔虞我诈, 因为都是不存在的。


举个例子,小时候在学校里的时候,如果今天老师说几个同学留下来,老师跟你们商量一点事情,所有走掉的学生都会觉得脸上无光,心里很不开心,很难过,对不对?现在想想看,那种感觉还有没有啊?什么都没有了,可当初觉得很难为情,想着老师为什么不叫自己。


要懂得,本性都是空的,一切都是假的,什么都是没有的,是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当这个缘离开我们之后,缘分就没了,没有了缘分,你再想去把这个缘分拉回来,那就很难了。


面对外缘 要如如不动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 42 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菩萨叫我们要懂得坦然接受一些现实,对人间的任何事物没有丝毫的喜怒哀乐,没有激动,不要对任何事情产生激动的行为和思维,面对外缘给你任何的刺激都要如如不动, 这样你就会不添加自己的烦恼。你一定要记住,因为这一切都会过去,烦恼会过去,法喜也会过去,任何人去纠结人间的欢喜、烦恼,他只会解脱无望,平添自己在人间更多的苦痛。

 

所以我们要面对外缘(外面的刺激),自己好好地用禅定, 不起苦恼,慢慢地,而不是快速地反应。对任何一件事情, 不要人家骂你一句,你马上骂回他;人家对你好,马上回报他;人家对你怎么样,马上就怎样——不要啊,你要如如不动,因为这些事情很快都会过去。你只要想好了应该一步、两步怎么做,你就产生了智慧,这在佛法界就称为“行舍觉支”。


所有事情的发生 都不会影响我们的本性

摘自 白话佛法(九) 46.【因缘就是自然根源】


因缘就是我们过去做过的事情继续在还债,继续在受报。所以“缘起性空”,缘分来的时候连自性都是空的。实际上,当一个人碰到事情的时候,你根本没有碰到事情,只不过是一个缘分。你碰到什么事情了?这个事情解决了,不就没事了吗?不就是一个缘吗?因为你做错事情了,所以你会受这个果报。因为你没有好好地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 你就会受到果报。那么,性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你心里最本来的本性变成干净,成为空。

 

举个简单例子,这件事不是你心中本来应该有的事情,因为心中本无事,庸人自扰,我的心很干净,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但是就是因为我过去做过某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找上我了,这就是缘分来了,不管是善缘还是恶缘,缘分来了之后跟你的心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你的本性还是原来的,没有影响到你,但是呢,在外围你的外心还是会受到影响,什么叫外心呢?人的心分内心和外心,外心就是执著、贪瞋痴慢疑。那么本性是什么呢?就是你这个内在的、最内涵的心。

既然本性是空的,外面来的这些麻烦都是你外心所染着、所受的报应果报;既然是空的,那么你看到了,就把它认为是梦幻泡影。


圖騰在每个人的心中

摘自 白话佛法(十二) 62.【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因果也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你的心可以化出菩萨、佛,你的心也可以化出魔和地狱,所以心中恶多善少的人就会很痛苦,天天活在地狱当中,心怀善良、慈悲的人,就是活在天堂。

 

人的意念,就是我们说的观想,可以随心所现。你的心想什么,你就能够观到什么。你在心里想的都是善良、慈悲的人和事,你就能够看到自己的善良和慈悲,因为我们的本性相同,我们的原始佛性相同,我们九识田中的本体相同,阿摩罗识相同。所以,处境造成的不同因果,取决于你不停地观想什么和你的心处在什么位置上。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