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要太执著自己的一生,思维境界都老得很快,想一想你们现在几岁了,想一想你们今后的去处,想一想我们人生几何,想一想我们今天修行的道路走到了哪个道、哪个境界,如果今天离开这个世界,你能进入哪个道?没有别人可以讲,自己修得好不好自己心里最清楚。空性属于偏,因为空性偏是不正的,因为这个“空”,完全说没有就是执偏。
今天这里坐了这么多人,你们都在,但是学佛人的境界高,可以说这里一个人都没有,你们今天坐在这里所有的人,一百年后哪个人还能留在这里,是不是空的?但是说空,是有人在的。偏,就是虚有、假装的有、临时的有,就像我们今天的牙齿一样,今天有牙齿,等到我们年纪大的时候,牙齿全部掉光了,等到我们走的时候,身体也全部没有,叫虚有。
人在学佛的时候要学会不取不舍,才不会污染。不要把现在的虚有看成实的,这叫不取;也不要说“我想通了、想明白了,我什么都不要了”,这叫不取。所以一个人要修得好,要不取不舍,你的心才会修正。
学佛人讲心、讲禅、讲有,这个有就是无有,有中无有,无有中有有,非想非非想,人就是活在哲学和哲理中,今天所拥有的在很多年之后一切都没了,今天没有的以后可以得到,这就是非想非非想。如果你在生活中拼命追求物质,就会靠到物质主义的一边;如果精神上追求虚幻主义、虚空主义,就是两边都没有靠,最好是不取不舍、一切随缘。
人不能受污染,精神上受污染就是在有取舍,有智慧的人在取舍当中是不受污染的,“我无所谓,我不要,我够了,我满足了……”这就是不取不舍,这就是菩萨的境界和智慧。我们不受空的污染,不受有的污染,这就是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说的“正知正见”。
一个人要想正知正见,就要从人间开始有出离心,要无所谓,今天有房子,我也无所谓;有孩子也不是我的,是国家的;以后的一切都不是我的,这就是出离心。头发也不是你的,连身体到以后年纪大了也不是你的,一切都不是你的,这就慢慢培养自己的出离心。
当你得到一个物质的时候,比方说别人送你一根人参,你不舍,放在家里,过期了,发霉了,你拿出去说去舍,这已经是污染你的本性和内心。真正不受污染就是要出离、要想开,人家送给我,我可以转送给别人。你吃不掉就赶快给别人,很多老妈妈一辈子总是吃过期的东西,她先是藏,不藏到过期不会拿出来,红枣过期了,烧出来一股怪味,“孩子们,大家都来尝一尝。”
台长如果把心灵法门一直藏起来,不告诉大家一起来念经,等到差不多我要走的时候才告诉大家,能有今天一千万信众吗?要懂得大智慧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般若,般若就是大智慧,要学习菩萨的大智慧,才会有出离心,才会有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