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中华传统美德】以理服人是暂时的,要以德服人;学佛人要留德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5-22 23: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传统美德】

(三)

本篇摘要

学佛人要修善德

▲以理服人是暂时的,要以德服人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学佛人要留德

认识佛的品德


学佛人要修善德

摘自 baihuafofa160419


学佛人要做善人——善良的人,帮助别人。如果你这个人从来不知道帮助别人,你这个人就是没有善。你自己说“我做自己的好人,我也不去帮助别人”,你没有善,你没有善心,你就会没有善德。如果你这个人连善德、道德都没有,你就不成为一个善男子、善女人;你连这个根基都没有,你就很难修成菩萨、修成佛。所以台长希望你们学佛一定要先做人做得像,因为人道是三善道里面的,也算是善道吧。


但是想一想,有多少人在善道里面做了多少恶的事情,他们还算一个善人吗?因为他们已经丢失了人的本性,所以这个世界就会出现很多人说“披着人皮的狼”,说你“伪装”,说你“挂羊头卖狗肉”,说你“人性都丢失了,还不如一个畜生”……等等的一切就是要我们做善人,成为一个正正派派的、不去偷鸡摸狗的人,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学佛人,这样,正能量就会在你心中充满。


所以慢慢地要有善,有善的前提就要有爱,要爱所有的人,这个爱并不是一种感情上的爱,并不是男女之爱,而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爱心。这个爱里面没有贪,是纯洁的,就像同学之间,就像父母跟孩子的爱,长辈老师的爱,同事之间相互帮助的爱。


以理服人是暂时的,要以德服人

摘自 Shuohua20171110 07:24


男听众:师父,您以前说的一句话“做人要重于泰山,不要轻于鸿毛”。

 

台长答:对啊,你要给人家留下的是德,而不是钱,财没有用的,要留德(对。我记得清华大学那个校训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德才能载物)对啊,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是暂时的,人家不买账的,要以德(对)这么多人跟着我,人家不是服我讲道理,人家是服师父的道德。你看我,不要命地在救人(对。师父,就是您的慈悲,就是您……)


就刚刚看见的一幕,我都很难过。我马上到墨尔本去开法会了,他们来悉尼大概一个多礼拜吧,天天在下面,他们又见不到师父,但是听听好像跟师父在一起。他们马上要到墨尔本去了,刚刚在门口,看见师父来了,全部在掉眼泪。为什么?他们就觉得好像要离开这个家一样。就是这一个礼拜、两个礼拜,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家。你看看,他们多有家的感觉,多有回家的感觉。他们看见师父来了,他们都流眼泪。我跟他们说马上在墨尔本见面了,他们都流眼泪。他们就不舍得师父,不舍得这个家,不舍得我们的观世音菩萨。我们一位法师顺路回家探了探亲,他都天天想着澳洲,想着要回来听师父开示。


人有感情的,人不会一时生气马上离开这个人,那是一个……这是个动物啊,它是没有思维的。“知恩图报”,师父再怎么样,你也不能不尊师重道的,这是一个天理。你连这点都做不到,你就不是一个人了,没道德了。爸爸妈妈养你一辈子,你为了一句话、两句话,跟爸爸妈妈闹翻了就离开了,你说这个孩子是个好孩子吗?(不是。师父,您刚才讲的,人是要重感情的,那菩萨也重感情吗?)


重啊,重得不得了,菩萨是很讲感情的。你上辈子、前辈子、再前辈子,只要拜拜观世音菩萨,你可能这辈子就闻到佛法了,你就闻到心灵法门了。真的,观世音菩萨多讲感情啊。你去看看佛陀,哪一个弟子他舍得放的?(是)你看看那个准备陷害佛陀的提婆达多(嗯,他最终也是修上去了)佛陀加持的,下了地狱之后最后还是上去,是佛陀原谅了他(哎呀)现在知道佛陀的慈悲胜于天,高于山,大于海了吧?(嗯)现在知道人要有肚量了吧?师父没有肚量能这么多人学?你看我对你们这么严格,为什么大家不离不弃啊?


(是的。师父,您刚才讲了菩萨重感情,那护法神呢?)更重感情,只是他的工作职业……就像警察一样,好的警察没有的?(有)不好的警察那当然多了,你真的是执法,一边执法一边掉眼泪啊。“为什么你要犯法?”劳教所那些警察不都是一边在教育他们,一边在掉眼泪啊?“他们这么可惜啊,你看到里边来了。”(对,明白了。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摘自 Wenda20180629 45:13


女听众:我们中国有句话讲“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比如一个人坐领导这个位子要有相应的德行,如果品行达不到这个级别,不配这个位子,总有一天会出事。师父能不能从佛学的角度给我们分析一下呢?

 

台长答:今天给你坐一个很高的位子,但是你没有道德……比方说很多贪官怎么出事的?德不配位啊,叫你为人民服务的,你去赚人民的钱了,你道德败坏了,那你遭殃了吧?抓进去了吧?(对。就是不管在哪里,要有这个德行才能坐这个位子,对吧?)


对啊。你做爸爸也是的,在家里不好好地教育孩子,你德不配位,你就遭殃了——孩子就不理你了;你做女人的,对自己的老公不好,那你就是德不配位;你做男人的,对自己的老婆不好,也叫德不配位;你做孩子的,对父母亲不孝顺,叫德不配位,必定遭殃;师父在教育你们,你们对师父不尊敬,叫德不配位,没有道德,就会遭殃——赶出去了,逐出山门(嗯)


你们要好好地努力,年轻人要懂得德不配位,要懂得道德要配位,既然学了就要好好学,既然明白道理了,就不应该再退转,这就是人的一种道德(是)

学佛人要留德

(请点击视频观看)


学佛人要留德

摘自 20170922 卢台长米兰 开光开示


我们过去就是整天不为别人想,为自己想,所以才闯祸。所以要懂得帮助别人,照顾别人,要有爱心,要关怀别人。要懂得,要留给孩子的不是遗产,留给孩子再多财产没有用,要留德,所以学佛人是留德。师父今天教你们学佛是怎么样做人,怎么样有道德,怎么样做得特别好。光明无瑕的品格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也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唯一的道德标准。

 

一个人没有本事没关系,但是没有道德就没有人理你。自古以来就有,刘备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对不对?但是他有张飞,想一想,桃园三结义,他用的是能人,他用什么来统治天下?他用的是道德。所以我们学佛人要学会宽容别人,学会感恩这个社会,感恩自己的国家,感恩自己的家人,感恩一切帮助过你的人,你就找到了快乐的根源,你就是一个有慈悲心的人。


相反,你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应该的:人家对你好都是应该的,今天富有也是应该的,今天贫穷说不应该的,对人家好是不应该的,中秋节快到了,人家送我月饼是应该的,我送人家月饼那是不应该的……要惜福啊,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应该的,你娶的太太对你这么好,难道是应该的吗?等到哪一天缘分结束了,她觉得还你的已经差不多了,她就走了。所以要好好惜福,对孩子也是这样,对自己的亲人也是这样。我们一辈子不能活在不知足的烦恼中,知足的人快乐,不知足的人一辈子烦恼。


认识佛的品德

摘自 白话佛法 (十二) 53、【净信才能静定】


我们学佛,就要认识佛、懂佛,就要懂得佛的道德,拥有佛德。佛德是什么?就是佛的品德、佛的道德和佛的性德。师父分开来讲给你们听。

 

第一,佛的品德是什么?高尚,从来不跟别人斤斤计较。一个不跟别人斤斤计较的人,就具有佛的品德。现在几个人有佛的品德?

 

第二,佛的道德是什么?帮助众生,普度众生,慈悲众生。你们有几个人具备佛的道德?有些人具备两个,有些人具备三个,但是很少有人能具备佛的这四个道德。

 

第三,佛的性德是什么?佛的性德就是佛的本性德能,佛的本性是善良的,佛的本性是人伤我痛,佛的本性是愿意替众生吃苦。妈妈就有母亲的性德。很多母亲愿意为孩子吃苦,这就是“母德”。妈妈真的很伟大,她肯为孩子吃苦,而我们现在有几个人肯为众生吃苦?秘书处有些小朋友接听咨询电话,回答听众几个问题后就不耐烦了,马上就没有耐心,这样的人具有佛的性德吗?


如果现在是观世音菩萨在接听电话,观世音菩萨会这样没有耐心吗?妈妈对孩子苦口婆心,不停地讲:“孩子,你要好好地吃饭,你不吃怎么长大?你这么吃一口,这里会胖出来的,再吃一口吧,你是个好孩子。”妈妈为了孩子好,自己肯吃苦,非常有耐心,这是妈妈的本性、性德。

 

佛的本性是救度众生,看不得别人受苦,可现在人的毛病却是看见别人开心,他就难过,看见别人伤心,他就开心,没有性德,缺乏慈悲,离佛的本性相差甚远。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佛的慈悲,拥有佛智佛德。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