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白话佛法》中提到过,师父可以通过意念救人。一位同修在现实生活中比较迷茫,想要放弃,就向观世音菩萨祈求开导、点化。同修在观音堂跪拜的时候,一个意念闪现对他说:“你知道你工作中一个意念可以帮助多少众生种下佛缘吗?生活上的问题为师已经帮你安排好了。”后来同修生活中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工作也坚持下来了。请问师父,《白话佛法》中提到师父可以用意念救人,因为师父有高的修为和德行,有这个能力,像同修这种没有什么修为的,只要发心正,也可以用意念救人吗?需要注意什么?还是同修自己臆想出来的?请师父开示。
答:我觉得你问太长了一点,以后问问题不能这么长,人家要睡觉了。这种思维属于绕圈子的思维,绕不出来的,以后要学会抓重点讲。你延续的问题实际上在第一个问题上已经回答了。外交部在回答很多问题的时候,“您刚才的第二个问题我已经在第一个问题中回答您了”,你马上脸都红了。你的问题如果问得好,不会延伸出第二个问题,问题都是延伸出来的。像师父一样有法身,他当然可以法身救人,为什么?因为有修为。那么师父这种有高修为的人,才能够用法身救人,第二个问题本身已经回答了(知道了)
你不要老太太一样,“呱啦呱啦、呱啦呱啦”绕得人家第一个听不清楚。过去我们记者在问问题的时候都要学的,语言学中都有讲究的。一个问题要围绕它的主题,抓它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你问的目的是什么,之后对你的启发是什么,都要先想好(好的)而不是炫耀自己的水平来问问题。很多记者喜欢炫耀自己的水平,好像自己水平很高,这个不行的。所以我要教你(感恩师父,对不起,我下次注意)
你第二个问题呢?(意念救人需要注意什么?)有功德、有能量的人就能意念救人,你没有能量救人的话,你就不要“注意”什么,因为你做不到(哦)如果你拼命想用意念救人,那你叫“执著”(知道了)
(师父,可以开示我几句吗?)你现在年纪这么小已经这样了,以后要是成了家,或者跟男朋友,人家会嫌你讨厌。要学师父,讲话要言简意赅(好)讲话就要干干净净、清清楚楚,点题最重要。比方你说“师父,您帮我开示几句”,我讲过开示几句我就讲几句。很多人喜欢上去发言,“我来讲几句”,讲了多少句啊?讲了半小时还不下来,你说人家讨厌不讨厌?(嗯)所以很多人人家不让他上去发言了,因为他上去就不肯下来啊。就像很多人唱歌一样的,“我唱两首歌”,唱了之后不肯下来了,卡拉OK里边有吗?不管人家要不要听。
你要学会以后讲话不要连着问,人家头会晕的(知道)一个问题就一个问题。比方说,“我们在学佛当中应该怎么注意为人”这么简单的问题。你要把它延伸下去,“我们在修行当中应该注意怎么样为人、为人应该怎么样和别人接触、和别人接触又会碰到哪些问题、碰到问题之后我们应该学习哪些佛法理论……”你这么五六个都提了,人家就觉得你讨厌了!(对)
很多是延伸的问题,回答问题的人希望简单一点。所以你写给领导的信,一般在200~300字之间,不能长,一长的话,人家不要看,你讲了再多理由,一大串谁受得了啊?人家写一长篇东西你要看吗?(不要)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喜欢用网络?为什么就几个字啊?你不能讲很长的,讲很长,人家搞不清楚了,越搞越糊涂(明白了,感恩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