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要懂得“为善必昌”,一个人只要做善事,一定会兴旺,一定会繁荣昌盛。如果“为善不昌”,就是做了很多好事,但没有得到好的回报,说明过去还有余殃,过去还有做错的事情。“殃尽必昌”,也就是说等到业消完了,一定成功,一定会越来越好。“为恶必殃”,做坏事一定会遭殃,一定不好。
“为恶不殃,必有余昌”,这个人做了很多坏事,但是还在享受人间的福报,说明这个人必有余昌,也就是曾经做过的善事或者上辈子做过的善事还在,还没有用完,积蓄还没有用完。“昌尽必殃”,等到福报受尽了,肯定遭殃。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到后来就开始倒霉,因为他一直在行恶,福报尽了就会受报。学佛人要懂得这些道理,求菩萨不要着急,菩萨都看得到。
学佛、做人要懂得常生惭愧心,觉得对不起:“我对不起别人,我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亲,我对不起佛友。大家对我这么好,为什么我还要这样?”常生惭愧心,心中就不会起瞋恚心,就不会去恨别人。总觉得自己不好,不会去恨别人;如果经常觉得别人不对,就会去恨别人。所以学佛人要经常生起惭愧心,非常重要。
经常生起惭愧心之后,会常生欢喜心,而且会有慈悲心的出现。因为一觉得开心,这个人就慈悲了。在生活中也是,一开心,“没关系,我帮你做”“没关系,这个事情我来做”,他就不会去跟别人斤斤计较。瞋恚心一有,恨心一有,火烧功德林,在佛教界经常讲“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你看发脾气的人,他一定不顺利。顺利的话,他为什么发脾气?开心的人发什么脾气?发脾气的人一定有障碍。
有时候,学佛人就是要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生气,我不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别人贪,我不贪”,你得到的就跟别人不一样。学佛做人,有时候在人间大家都说“你学佛,山珍海味吃不到,还要受这么多的苦”,实际上到底谁在受苦?学佛人逆流而上,表面上看起来很苦,实际上坚韧不退却;我们知道我们找寻真理,能够解脱自身的烦恼,运用佛陀的般若,一定能够战胜自己。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烦恼是自己找来的,如果能够战胜它,就是成功。
“随缘消旧业”,菩萨让我们随着缘分把旧业消掉;“慎莫造新殃”,谨慎地不要去制造新的灾殃。不要掩过饰非,不要动不动就掩盖、饰非,还要去讲、解释。很多人动不动就跟别人讲道理,别人说“你这个地方错了”,“不是啊,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这种人不就是“掩过饰非”吗?
明白这些看似很简单的道理,实际上让你懂得了念念无常。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无常的,有什么值得再去纠结在其中的,因为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是无常的,世间本是无常无我——有你吗?没有,好像有,好像没有。人活着的时候有,死了就没了。很多人在的时候,在这个地方有你;一离开这个地方,从此就“无我”了——没你了。
要懂得不要执著,学佛人不执著是智慧。学佛人要法身如如不动。在人间什么叫法身?就是学佛的身体。比方说你跟别人一样拥有一个身体,吃饭、睡觉,都可以做一些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但是你的心中有法——佛法。你跟别人一打交道,佛性就出来了;跟别人一说话,佛言就出来了;一思维,别人是想着人间的五欲六尘,而你就想的是佛法。
所以一个人很干净,如如不动,就是法身。表面上如如不动,实际上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就是如来如去,有来有去。师父举个简单例子,你表面上停在红灯这里,没有开过去,实际上你得到更多的自由,因为绿灯时你可以马上走,如果你在红灯时硬要闯过去,被别人的车撞了,接下来自由就更没有了,所以要懂得守戒。
摘自 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0402 《功德要圆满》
忏悔业障最重要,
业报成熟早知道,
扭转厄运除迷糊,
远离轮回离三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