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人和菩萨的区别】菩萨是对谁都好,搞小圈子的人不是学佛人;人被欲望吸引,而菩萨远离欲望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3-11-17 10: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和菩萨的区别】 

(一)

本篇摘要

想开悟 要放下自己

▲学佛就是要懂佛

人被欲望吸引 而菩萨远离欲望

▲佛菩萨对世界的认识 与人的认知完全不同

▲学佛的目标要定得高

▲菩萨是对谁都好,搞小圈子的人不是学佛人

想开悟 要放下自己

(请点击视频观看)


想开悟 要放下自己

摘自 baihuafofa170304 


我们总是说要开悟,什么叫开悟?一个人真的想开悟的话,首先要改变自己,不要坚持己见——什么事情都不听人家的,都以为自己是对的,经常不信佛言。菩萨讲的话如果你左思右想,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它,然后慢慢地你就会起“自障心”——自己障碍自己的心。因为佛菩萨讲过的话你用自己的语言把它重新解释,你自己障碍的心就会有,然后你慢慢地就会不坚信佛言,就会让自己的执著心常住在心,就会见不了自性。所以,要学会怎么样开悟,首先要去除自己的见解,要听别人怎么讲,你才能明白。

 

另外还要懂得要“智照无滞”——智慧地照着自己,让自己心中没有停滞不前,没有障碍。

 

学佛的每一个念头出来都要圆通,念念圆通,就是你开悟最好的一个老师。你每一个念头都能想通,实际上你就是在开悟之中。很多人为什么不能念念圆通,他是“不见一法能为障碍”。什么意思?就是说他对学的佛法的所有东西,他总是认为“我这个法是对的”,就有障碍了。实际上万法皆通,万法皆空,因为法只是一个方法,让你学佛开悟的一个方法,并不是让你来执著这个法门,否则你就会慢慢地对自己的本性有滞碍。

 

我们学佛要想开悟,首先,在一切顺逆好恶境界现前的时候要不被它阻碍,要识破它。识破它的意思就是要看懂、看明白这只不过是人间的一个缘分而已。好的也好,不好的也好,实际上都是一种缘分;顺境、逆境也好,都是一个时间的关系。你识破它了,你的根性就得到圆满;你识不破它,你的心境——心内的境界,就会被生死轮回的根尘惑乱——迷惑和扰乱。所以要想开悟的人最好对外在境界不要有分别心,一切随缘,一切都认为是缘分。

 

要想开悟的人平时还要在行为上注意,衣着、吃饭、行住坐卧,你看看你像不像菩萨。你不要说你满脑子都是佛性,你身上的本性是佛性,但是你做出来的行为不像佛性,你已经离开佛了,是不可能开悟的。如果你行住坐卧都像个佛,为人师表,做什么事情都像佛,你至少开悟的前提已经有了,悟性已经有了,悟性从你的本性当中已经开始出来了。


因为你尊重佛,尊重师父,尊重所有的佛法僧,你已经从本性开始觉悟了。因为你不会再去谤佛,因为你不会去毁佛,因为你尊重了佛。你的双手合十,你的行为已经是尊重佛了,所以你心中有众生了。心中有众生,你才能慢慢地救度众生,才能慢慢地有开悟慈悲众生的心态出来。

 

一个人到底开悟了没有,你就看看他是不是放下自己了,你听他讲话是不是“我我我”的。如果他一开口就是“我认为”“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对的”“我自己怎么样……”这个人怎么能开悟?

 

明心见性的境界是什么?不管这个世界上一切时、一切事物,对一切都是心里清清楚楚。这是什么?这是我们说的境界,你已经明心见性了,你已经完全了解了这个世界的苦空无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动得了你的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外尘、外境能够让你有另外的感悟。

 

真正要开悟,要彻底地、透明地、透彻地来理解佛法,来理解佛法的四圣谛,你才会不怖畏——不恐怖和无所畏惧。

 

很多人嘴巴说开悟,实际上开悟了吗?他没有开悟。开悟之人永远觉得自己没有学到底、学到“我已经够了”;开悟之人不会把执著心放在首位;开悟之人是遍参法界,就是在法界当中到处去寻找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法门、戒律、怎么样度人的方法、妙法。学佛学法你真的要能够参悟到内心深处。首先,就像孩子要认母亲一样,识得“本”。孩子的“本”是什么?是妈妈把你生出来,所以你要认识妈妈。我们学佛人的“本”是什么?就是要学到自己的本性,学到本性之后你才有佛性,有佛性之后你才会彻悟。

 

 

摘自 白话佛法 (二) 26.【学菩萨界,转凡成圣】


世道难成佛,唯有修心伏,

三藐三菩提,戒定慧来依,

破除无明心,忍辱开悟欣,

证得无上法,凡人变菩萨。


学佛就是要懂佛

摘自 Wenda20130405 43:20


女听众:我们在白话佛法里边学习到,本性开启以后能够接受到巨大的能量,弟子最近思考了很久也研究了很久,也不太得要领,师父能否开示一下,我在开启本性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如法的地方?有时候道理明白了,但是……能开示一下吗?

 

台长答:学佛,拜佛,礼佛,都是要真正的懂佛。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佛在想什么,不懂得佛在做什么,这个人就学不好佛。这是第一个。那么你学佛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懂佛,为了真正的学了就要用,如果你今天学了佛不能用在生活当中,那你这个佛学了有什么用?你今天读书读了以后不能用,那你这个书白读了。


台长告诉大家,因为学佛的人一定要懂得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就是菩萨在想什么,你一定要知道,你如果知道菩萨在想什么,你一定会想什么,那你这样就跟菩萨就合而为一了(菩萨以众生之心为已心)对,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说一滴水是一吧,那么一缸水是不是一呀,那么一加一等于多少啊?一加一等于一啊,因为你的一滴水加上菩萨的法水,加在一起你就变成一了,和菩萨合而为一了,怎么会分呢?所以你的智慧只要和菩萨的智慧合在一起,不就拥有了菩萨的智慧了吗?


所以你今天学佛,你想一想做一件事情,如果这件事情这个人害我了,菩萨是怎么做的呢,菩萨一定原谅他,那你就照着菩萨去做原谅了他,那这件事情不就没有了吗?如果你照着魔心去做,我一定要报复他,你去报复他了,接下来他又报复你了呀,你这件事情就没完没了了。学佛不就是学菩萨的海量嘛,忍辱精进,宽大慈悲嘛,你经常能原谅人家,不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灾难的。


很多人就争斗,争斗到最后人家恨念起得太厉害了,杀念就起来了,最后不就遭难了哪?很多人不就是这样的吗?打官司打官司打到最后……你看报纸上还少啊?官司打赢了,他找几个流氓把他腿砍了,那你说值得不值得啊,谁来保护你呀?你什么事情都用菩萨的思维来思考,那你怎么会错呢?所以学佛的要领就是想到、懂得、看到菩萨是怎么在做!


菩萨就是慈悲众生,那你一定不会惹麻烦的,一个有慈悲心的人怎么会有麻烦呢?就是因为你没有慈悲心才给自己找麻烦呀!恨人家了,没有慈悲心了;嫉妒人家,没有慈悲心了;去动坏脑筋了,没有慈悲心了,那你当然会受苦了,还听不懂啊?(就是说我们要把自己那些被六尘所染着的外心去除以后才能见到自己的本性吗?)对了,也就是你现在学的都是理论的东西,现在台长教你真正实践的东西,你又不听,你现在拼命的去追求理论的东西,有什么用啊?理论忙了半天,还是要懂得实践中来呀,真正的成佛还是靠实践的(明白了)


为什么台长用白话佛法给你们讲啊?因为很多人拥有着佛的知识,他根本不知道怎么用到人间去啊,嘴巴里念经念得很好,跑到家里随口就骂,这种人能修得好心吗?如果台长跟他讲:你所有的行为都要想一想菩萨。刚要骂人的时候想菩萨会骂吗?不会的,那不骂了;菩萨会这么做坏事吗?不做的,我不做了;菩萨捡到钱会还给人家吗?会还的,你不就把钱还给人家了吗?听得懂吗?(听懂了)


人被欲望吸引 而菩萨远离欲望

摘自 Wenda20171105B 05:04


女听众:我看到《白话佛法》上面说“菩萨触物斯照,声闻怕境昧心”,请师父解释一下,弟子看不懂。

 

台长答:菩萨看见人间的所有物质都是很害怕的,因为怕进入自己的内心,进入八识田中,就成为一个业障了。比方说菩萨看见一个很好看的东西,他不看,因为一看进入内心了。在人间的欲望当中,你看见一样很好看的东西,菩萨就怕看,而我们人就拼命去看,看了之后进入内心了,洗都洗不掉了,听得懂吗?(听得懂。后面一句“声闻道、缘觉道的菩萨都怕靠着境界来昧着佛心做很多事情”。都已经是超脱六道的菩萨了,也会做错事情?)你以为菩萨是最高的?你告诉我什么最高了?(佛)菩萨会不会做错事情?(会。超脱六道的菩萨会意念犯罪?)知道就好了,就是轮不到你讲。他们在天界靠什么?不是犯罪,他们是境界不高,并不是犯罪,因为超脱六道没有罪了,只是境界还不够高。举个简单例子,你到了模范班,这个班级里都是模范,没有人做坏事的,只是这个模范比你做得更好,你要比学赶帮(就是境界的提升问题)对了,根本谈不到罪孽了,没了。菩萨界已经没有罪孽了。


佛菩萨对世界的认识 与人的认知完全不同

摘自 视频佛法——纪念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佛陀在正觉以后,就是觉悟之后,他想起:“哎呀,我已经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我应该去救度众生啊,这是大事的因缘啊!”佛陀想救度众生。他自己想:但我证悟的真理和世界上的人错觉所见相违背的,不一样的。世人所沉迷的快乐(你看人间吃喝玩乐的时候)我了知是苦的根源。但是世人所求取的五欲六尘(这种欲望,吃喝玩乐,我要这个,我要那个,什么都满足)我了知是不实在的。”那是不实在的,因为没有一个你得到的东西是永久的。

 

佛陀说:“我所证悟的真如实相(佛陀明白的这个世界的真如实相)是世间的真理,但人却不能相信。”人们不相信啊,佛陀跟大家讲:“哎呀,这个世界是空的啊!”他说:“啊,我房子是假的吗?不是空的,是真的啊。”他们不能了悟这个实相。佛陀说:“人都会变化,无常都会随着我们的时间而很快地到来。”但是“没有啊,很好啊”,就这样。


所以佛陀说,我所正知正觉与世人的偏邪私欲都是相违的,就是跟人想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为什么法师能够舍下自己的一切私欲,能够成就道果,而我们人就不容易舍下自己的名闻利养,我们人天天想要很多东西。所以佛陀说:“我所正知正觉的与世人的偏邪、私欲都是相违的,不一样的,一切众生都是沉沦在贪瞋邪见的深渊当中。

学佛的目标要定得高

(请点击视频观看)


学佛的目标要定得高

摘自 20190911 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佛友见面会》


问: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未来佛,都拥有佛的智慧和德能,如果在生活当中把自己的境界定在这个位置上是不是比较容易修?(定在哪个位置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是未来佛。

 

答:如果你自己有这个决心和愿力,你当然可以定这个位。师父就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所有的举动要像菩萨,所有的举动要像佛。因为我们要成佛,我们修了半天、学了半天,我们就要成佛。你不把自己的位置定得高一点,你怎么成佛?你今天还定了人,人有贪瞋痴慢疑的。你今天定了佛,你怎么会去追求,对不对?人间很可怜的,你看看人多可怜,每一个人都是为自己的命,为一句话可以不开心一个星期,为了一点点东西被人家占有了、为了一点点私欲,他可以一年不开心,他就可以脸给人家看,他想不开心就不开心,他根本不为人家活的,就想为自己,你说这种人可怜吗?


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定位定了菩萨,那么现在菩萨看人……我们降低一级,现在我们如果定位菩萨是牧羊人,你们现在是人,就全部定为羊,那么你们就是迷途的羔羊。羊跟羊打架,羊跟羊竞争,你争我斗、尔虞我诈,你说牧羊人看着它们羊搞来搞去,要笑它们吗?过两天马上就被杀了,过几天都会死掉的,你们还要这么不开心,还要这么搞来搞去干吗?牧羊人只是觉得你们很可怜。


所以,菩萨觉得我们人很可怜,知道我们人活不长的,几十年的生命很短的,还要搞来搞去,你争我斗的。你有钱又怎么样?你有名又怎么样?你有利又怎么样?你今天嫉妒人家又怎么样?你报了仇又怎么样?你还是要死掉的。所以你想想看,菩萨看我们可怜吗?叫我们放心、放下,赶紧到天上去,就可以永远在天上跟菩萨在一起了。这是概念性的问题。


你如果提升自己的境界,你把菩萨的境界用到现在人来看,那你现在看人,你说还会爱这个人好看、那个人不好看吗?你想想看,一个牧羊人会喜欢一头羊吗?如果有一头母羊漂亮得不得了,头发卷的、眉毛卷的,你说这个牧羊人说“来,我跟你结婚”,会吗?如果你今天是菩萨的境界,你会看见这头羊喜欢,那头羊不喜欢吗?你今天是个牧羊人,怎么会喜欢羊呢?你今天是菩萨,你怎么会用狭隘的私心来爱一个人的美色呢?菩萨是天上的,他的境界很高,他怎么会爱人呢?他知道人身上除了皮,里面都是肮脏的东西,七孔都是肮脏的,他怎么会爱?他怎么会因为你们化化妆他就喜欢呢?听得懂了吗?


所以境界要高,把自己定在菩萨的位置,你以后有可能成菩萨;你今天连位置都定不到菩萨,那你肯定成不了菩萨,你就是普通的人了,听懂了吗?(感恩师父)师父讲话、讲法非常厉害的。有时候你们要提到这些问题,我就给你们讲。你想想看,人可怜不可怜?我们人活在这世界上一辈子,你看我们的父母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什么都没有,他自己什么都拿不掉,他走掉了。我们现在也是这样,我们再有名、再有利,一走,什么都没有了。去搞什么?想开一点了。


你想想看,现在人间的这种杀戮,对不对?为了一些仇恨、嫉妒,你我搞,我搞你,不就像羊群里羊跟羊搞来搞去吗?这头公羊喜欢这头母羊,过去了,牧羊人一看,“不要搞,不要搞”,不就跟菩萨“你们不要人间的这些东西了”一样吗?你们这么脏,你们知道吗?牧羊人说“你们羊已经这么脏了,怎么还要这么搞来搞去?”菩萨说“你们人已经这样了,为什么还不好好地修境界?”为什么要法师?法师干净。人干净吗?人不干净的。为什么叫“不净观”?佛陀为什么叫我们“不净观”?你说人哪个地方干净的?眼睛有眼屎,鼻子有鼻屎,耳朵有耳屎,嘴巴张开来有牙屎,吐沫里面全是细菌,你说哪个地方干净的?脑子,脑子不干净,身体,身体不干净。


菩萨就说:“你们看看吧,这些皮肉之躯里面肮脏的东西,你们还要去爱,你们赶快要放下。”菩萨就是这么在教育我们。“不净观”,看人要不干净。你喜欢一个女的时候,你要看到“不净”,人都不干净的。一个就好了,你为什么还这个那个,为什么要这样?听懂了吗?(听懂)你们要好好跟师父学的,你们以后境界高了,我才给你们讲这些。我跟出家的师父都是讲这些佛法的。你们刚刚开始,我能跟你们讲吗?一讲的话,好玩了,你不要看我,我不要看你,那麻烦了。没到这个境界,明白了吗?(明白)


所以你们要慢慢地好好学,你们差得太远了。要记住了,一个学佛的人不会去跟人争斗的,他笑笑。你冲他不好,什么都笑笑。为什么高僧大德到了最后,你不管骂他、讲他什么,他就“阿弥陀佛”,他已经超脱了,他不会……他是牧羊人,他不会跟羊在一起一本正经、斤斤计较的。你说如果一个大法师的境界已经像菩萨了,他会跟一般的人斤斤计较吗?(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菩萨是对谁都好

摘自 白话佛法(五) 29.【有因缘才会有果报】


什么叫“不以因缘度众生”啊?因为你跟这个女孩子前世有缘分,所以你就拼命地去度她,这个就叫以因缘度众生。因为我很喜欢这个老妈妈,我就去拼命地度她,这叫以因缘度众生。真正的度众生是平等心。因缘是什么?很多人不知道有什么因缘,你就觉得跟他特别合得来。


所以师父给你们讲,真正学佛的人到观音堂来不会跟某一个人特别好的。跟大家都很好的人,那是受大家爱戴的。跑到任何地方去搞小圈子的人,我跟你特别好,你跟我特别好,那就不是学佛的人。真正学佛的人,对谁都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对男的,都像对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女的,都像对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小辈,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才叫菩萨啊。勾肩搭背,今天跟他特别好,来了好像有一个人陪着他一样的,浪费学佛的意义。学佛的人对谁都好,那才叫菩萨。


搞小圈子,一到这里来,就弄五六个人,大家围在一起,学得好佛吗?要好好学,绝对不能搞圈子。你们过去也有人搞过,以后不搞了,改正了就好了,就是菩萨了。那么过去呢,就是不好,那是众生,今天就是菩萨。以后又搞小圈子,以后又变成众生,搞得厉害了,那么就是魔。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