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转念可以消业障】降服自我 是菩萨行;真正的圆融,是接触各种缘分、实践而来的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4-3-25 11: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念可以消业障】 

(六)

本篇摘要

▲没有感情和感恩心  就是修偏了

▲对别人的帮助没感恩心就会欠对方,有业障

▲造成人家的伤痛,总归有业障

▲每一次烦恼的出现  都是帮我们寻找自己缺点

▲真正的圆融 是接触各种缘分、实践而来的

▲圆融处事 就不会伤害别人产生业障  

▲学佛就是要停止烦恼  

▲降服自我 是菩萨行

没有感情和感恩心  就是修偏了

(请点击视频观看)


没有感情和感恩心  就是修偏了

摘自 Wenda20170407 22:48

女听众:有一个同修最近时常进入一种状态,自己好像活在梦中一样,周围的一切都是幻相,好像完全不能融入现实生活中,对所有人,甚至对师父都没有感情。同修很困惑,害怕修偏。请问师父,这是身上有灵性还是其他原因啊?    

     

台长答:像这种情况有点修偏了(修偏的感觉,是吗?)嗯,修偏的感觉,他的境界已经提早进入阿修罗道。对所有的人都没有感情,对所有的事情都觉得是幻觉,那么他的魂魄不齐啊。这种感觉在人间什么时候会有,你知道吗?(失魂落魄的时候会有)对啊。喝醉酒的时候也会有,就马上感觉云里雾里了……(好像其他同修也碰到过类似问题,对师父都没有感情了,是不是因为慈悲心和感恩心不足才会导致这种?)对啊。哪个佛没有感情啊?他是佛情(嗯,都是有情的)


菩萨为什么下来救我们?佛为什么下来救我们?不就是有情众生吗?不就是怕我们丢失慧命吗?如果修到后来跟师父都没有感情,对众生没感情你能成菩萨吗?你不是妖怪啊?不是修偏了?(那他这样应该怎么解决?)念点小房子就可以了,跟观世音菩萨说:“请观世音菩萨保佑我慈悲为怀,学习菩萨的大无畏精神。”   


对别人的帮助没感恩心就会欠对方,有业障

摘自 Wenda20181214 11:32

女听众:师父之前也曾经开示过,如果对方帮你拿了一个板凳,你就又欠他了。那我们在人间怎么做才能不染新的尘缘呢?    

     

台长答:人家给你拿个板凳,你不回答,不说“谢谢”,你就欠人家了;你说“谢谢”了,又不欠了(那是不是义工帮我们开门,我们一定要说“感恩”,否则功德有漏?)对了,否则你就欠人家了(那就是无论我们做什么,别人帮助我们,就一定要感恩,在心里感恩或者说出来)没有感恩的心,你就有业障(明白了,感恩师父)      


造成人家的伤痛,总归有业障

摘自 20190126 澳大利亚 悉尼《世界佛友见面会》

问:当需要处理某种情况时做不同的决定,当事人遭遇到善缘或者恶缘,可能因我们的决定而改变,如果我们已经为这件事情做了最佳的做法,但有些人还是受到影响,比如其中一方对另一方产生怨恨,这样是不是造业了或者处理得不好?    

     

答:你让人家生气,对你不好,肯定你有问题,上辈子有上辈子的冤结,这辈子有这辈子的冤结。你造成人家的伤痛,造成人家误解,造成人家对你的瞋恨,你总归有业障的。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是单方面的,都是双方的。   


每一次烦恼的出现  都是帮我们寻找自己缺点

摘自 20180311 雅加达《玄艺综述》解答会

人间的种种烦恼都在自己身上,当我们每一次人间烦恼的出现都是给我们寻找自己缺点的机会。


真正的圆融 是接触各种缘分、实践而来的

摘自 Wenda20160327B 28:07

女听众:师父,我们修心这么多时间,修心千日要看是否能用于一时。像平时没有事情的时候,觉得道理都很懂,一旦有事情发生就会发现自己并没有做到修心中应该做到的,自己还会有很多不好的意念,像嫉妒心等等。请问师父,这是不是平时给自己一个个小测验,让自己知道自己修到哪一步?这种如何根治?    

     

台长答:很简单,当一个人没有彻底修好的时候,你虽然嘴巴里很懂、心里很懂,但是并不代表你在实践当中就能够明白。我们在海外,你就是毕业了之后还要有Work Experience[工作经验],就是说你要有这个经验。就像你们大学生毕业,到银行里就能干活吗?还要学经验的。所以你就是修心,你要在实践当中。今天你修心了,你不出来跟大家接触,你什么都懂,“哎呀,我要圆融啊,我要包容啊……”到时候你不跟人家接触,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圆融,什么叫包容。等到你跟人家一吵架,马上瞋恨心来了,又不知道圆融,又不懂得包容,这个时候实际上你就是白学了,你就是没有用到实践当中(还是要尽量在生活中……)锻炼。一边学习,一边走出来做义工,接触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然后碰到各种各样的怪人,你要用不同的包容心、圆融心去对待,要对治他们,这样才叫实践。


圆融处事 就不会伤害别人产生业障  

摘自 Shuohua20131227 09:33

女听众:像很干净的小孩子还有很纯洁善良的人,本性是很好的,但是早晚有一天要去面对很复杂的社会,接触很多的人情世故和世俗的东西,怎么样才能在接触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的同时,既能够圆融智慧地去处理,又不会被外界的环境所染着呢?    

     

台长答:首先,他必须要有社会经验。一个人培养自己的社会经验和走出社会、走出家庭,这是对他本身的一种锻炼。并不是说整天在爸爸妈妈身边的孩子是一个好孩子,因为不接触社会他永远不会得到社会上的承认。第二个,你本身要有智慧的圆融。智慧的圆融是怎么来的呢?首先要修心学佛;第二,自己要懂得跟高僧大德接触,比方说要多看看《白话佛法》,懂得里面什么样叫智慧,怎么样来处理人间一些问题。师父在给你们解答人间问题的时候也是智慧充足的啊,我是叫你们两面都不要有什么问题的,要懂得怎么样让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圆融。什么叫圆融?圆融就是这个事情没有棱棱角角,不会去伤到别人。


你做一个事情如果伤到别人了,这个事情就不算圆融了。比方说爸爸妈妈吵架,有的孩子帮爸爸,有的孩子帮妈妈。你如果有智慧圆融的话,爸爸妈妈吵的时候应该谁都不帮,等到过后了,看见爸爸说:“爸爸,妈妈一直在背后说你好话,妈妈其实很爱你的,你千万不要跟妈妈经常吵,否则会很伤她心的,妈妈经常在背后哭。”跑到妈妈这里:“妈妈你知道吗?爸爸很心疼你,跟你吵完架,他一直很难过,他一直说‘妈妈是家里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人,爸爸脾气不好,你不要学我。’”这个孩子如果跟爸爸妈妈背后这么一讲,爸爸妈妈还会吵吗?这个事情本身圆融了。


如果爸爸妈妈吵的时候,这孩子说爸爸:“爸爸,你不能这么对妈妈的。”好了,爸爸火气更大,爸爸一想,妈妈肯定在孩子面前不知道说了自己多少坏话呢。这个叫智慧圆融吗?所以佛法并不是说用在未来的,是用在现在的,如果佛法用在未来的话没有这么多人学。佛法就是用在现在,能够解决当下的问题,所以才会有很多人去学菩萨的智慧,学菩萨圆融的智慧,学菩萨的般若智慧。


学佛就是要停止烦恼  

摘自 师父每日白话佛法|20210430 《正信正念 好好念经》

关注自己的心,使它平静。经常想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佛法降临人间,就是来帮助众生停止烦恼和超脱六道的。    

     

常想别人的好,就会不争吵。    

常思自己的错,事情容易过。    

不该说的你去说,最后惹得一身祸。    

不该你得你去争,是把世间看太真。    

缘分一到跑不了,缘分没有得不到。    

护法三界法眼开,看你做得该不该。    

     

心里的本性靠修,    

心里的行为靠悟。    

     

修出佛性,悟出禅定。这才是学佛的高境界。    

如果一个人几年下来,还什么都想不通,还对世界苦空无常想不明,除了一个原因是你业障深重,还有一个原因是修得不够精进。  

     

记住了,读书读得好坏,靠的是努力;学佛学得好坏,靠的是精进和禅定。    

     

禅智禅学禅文化,    

一禅破除你牵挂,    

人人具有禅定智,    

心灵百病都能治。     

降服自我 是菩萨行

(请点击视频观看)


降服自我 是菩萨行

摘自 baihuafofa161208


听众朋友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学菩萨学佛,要远离自己的惰性。那么我们学菩萨就是要行菩萨,行菩萨就是要殖众德本。殖就是繁殖的殖,众就是众生,德本也就是说要在众生当中把他们的道德繁殖,就是让他们道德的本性拿出来就是菩萨行。所以菩萨行就是让人家感受到我们有道德。我们现在因为无明而生起的很多的贪瞋痴慢疑,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受到自身的佛性影响,转而起了一些贪瞋痴慢疑。所以我们学佛要在自己的行为上起一切的善心,一切善心就是不管什么善都要去做,是菩萨行。我们哪怕就是行六般若蜜,我们也要遍知众生的心心数法,也是菩萨行,也就是说当你忍辱般若蜜,精进般若蜜,不管你说学智慧般若蜜都是要不能离开众生的,这就是菩萨行。而且做这些六般若蜜就是不能漏,不能有漏。你看很多人做了很多功德但是他整天在漏掉,就像一个人做好事做了很多,但是最后他漏了,漏了很多。    

     

所以我们说学佛,想通过学佛学菩萨要得到解脱,所以解脱就是要让自己脱离苦难,脱离烦恼,那么你就不能受你的身和你的心的捆绑。很多人就是受自己心的捆绑,明明知道这个事情不能做,我离不开啊,我分不开啊,我脱离不了啊,我很痛苦啊,这就是你没有解脱啊。我们人行菩萨行,得到自在。自在是什么呢?要靠着你的纯根,纯根就是你的根基很重要。所以很多放得下的人他们的根基都是很好的,他们一接触佛法他们马上就能够放下自我,舍去人间小我而进入大我。所以一个人如果不能调伏自己的心,这就是愚人,愚人就是说一个心控制不住,碰到什么事情就跳,碰到什么事情就闹。这种愚人在佛经里边也有说:愚人法,就是因为你调伏不了自己的身心,调伏不了你的身心,所以者何?所以你就没办法了,对不对?如果你能够调伏自己的心,你已经是声闻法,也就是说你已经是声闻道、缘觉道,也就是进入菩萨的心了。    

     

所以我们学佛非垢行,就是做菩萨行不能有污垢,在修行当中不能有污垢叫非垢行;非净行就是不能有不干净的行为是菩萨行,才是菩萨行。所以一个人如果心中有魔你就不能有智慧产生。所以要降魔,降伏心中不正的这种观念,而不入邪见,是菩萨行。如果你今天能够克服自己心中的心魔,哎呀,我一定要去买一样东西,我太爱它了,你就不买,你已经进入菩萨行了。所以一个人要灭除自己的贪瞋痴等烦恼,就要学会殖众德本,就是让众生能够有道德的本源。    

     

所以我们在人间有时候经常说:哎呀,我痛苦啊,当别人跟你解释的时候呢,我脱不出来啊。想一想你不能调伏你的心性,不能调伏你的业障,你就是没有智慧,你就会被一些业障所束缚。所以这种人怎么能解脱呢?所以在佛法当中也有很多方便法门,方便法门就是靠念经来解脱自己的痛苦。但是你必须要有智慧啊,因为你如果没有智慧的话,你没有理解到这个世界苦空无常,没有理解到苦空非我,因为这个世界的苦和空,实际上一切,连你都不是,你有什么好执着的呢?你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所以懂得这个世界若无所得,则无攀缘。什么意思啊?如果你不要得到什么东西你就不会去攀去要更多了。就像我们现在人现在用手机,你弄一个iphone4你可能就会5、6,然后就想办法得到7,这就叫攀。如果你没有手机的话,你可能也想不到要7呀,要8呀,师父不是说叫你们不要去用手机,我是举个例子。当你有了,你会不停地再去追求更好的,这就是人的病。其实人的病,并不是身体病而是烦恼病,因为烦恼会引起你的心病,如果你的烦恼不能断除,你一定会有更多的烦恼出现。所以台长经常叫大家不要攀缘。攀缘就是什么?你不停地去需求、去要,你最后则为病本,就是你就会得到生病的基本的东西,那就是因为你攀缘,你不攀就不贪,你就容易调伏自己的心,你调伏自己的心,你就能调伏一切众生之心病。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