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执著“无住”,又不行了。“我不住,我不把心放在这个上面,我执著我就不care(在乎)你,我就无所谓”,你又进入了偏执偏空。所以学佛非常难,你逼着自己说“我要做好人”,你可能是一个假好人,因为是你逼着自己做的,不是自觉做的;如果是自觉自愿做好人,你一定很自然地随缘,你就是个好人。任何人偏执就是不理解佛法,所以佛法让我们不要执著无住,“我做每件事情,你看,我都没有这个心好像去表扬自己,我无所住心,我就是为大家服务的,我很努力。”你执著了吗?还是执著。真正无住的人根本想都不想,帮别人做事情为什么要去想“我在做好事”?那么就是高境界。
不落于偏空,何以故?当知真空不空。什么叫真空不空?一个人进入真空中,实际上是不空的。当你在人间一切都想明白、想穿的时候,实际上你是生活在空的当中;但是生活在空的当中,你又在实相当中。这句话怎么讲?某一位老方丈老法师,他虽然已经完全看破,完全空了,但是他有肉身,还要生活,还要度人,你说他完全空了吗?他看破空,但是他没空,这就叫“真空不空”,他已经不落入空当中。这是非常非常难理解的佛法。
“空寂灵知”,当你不去想它,并不代表天上的菩萨或者你的思维中没有这种想法。这就讲得比较深,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要去帮这个人,你帮他的时候没感觉到“我在帮他”,但是在你还没去帮他之前,你的灵魂深处是不是想去帮他,有没有?有的。那么在空寂中有灵魂知道,也就是你的佛性知道,必须要去度人、度众生,必须去帮助众生。而你真正在帮助众生的时候,又没感觉到“我在帮助众生”。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明白师父的意思,这真的是佛法非常深奥的地方。我很喜欢用母亲照顾孩子来打比方。一个母亲完全投入在孩子身上,用心在孩子身上,她没有感觉到“我在为孩子做事,我在做把他们养大的事情”,但是实际上这个母亲做的所有事情有没有目的?在真空当中,对不对?她又不空,为什么?母亲教育孩子是天理,这是道理,所以她不空。因为她有这个道理在,虽然她没有去想,真空,实际上她还是有这个指导思想,冥冥中她的灵魂深处还是没有完全空。所以《心经》里还有《金刚经》里讲的深奥的道理就是,当你理解了,当你觉悟了,你已经解脱了,实际上你正在真和假之间,正在对某一个事物理解的过程中。为什么经文中经常说“无所住”?为什么有所住心,又为什么无所住心?实际上住和不住心,就是在一念之间。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