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杂修】学佛要明心见性,不要偏执;不同的书存在不同的气场,学佛要一门精进;社交平台上看得太杂,不利于修心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4-10-1 19: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杂修】

(一)

本篇摘要

▲学佛不能浮躁 救人必须要有智慧

▲做到“一门精进”要听师父的话

社交平台上看得太杂 不利于修心

▲只有菩萨才可以讲经文 

▲不同的书存在不同的气场,学佛要一门精进

▲学佛要明心见性,不要偏执

两个法门的经文都念 效果不灵

▲念大经要有相应的愿力


学佛不能浮躁 救人必须要有智慧

请点击视频观看)


学佛不能浮躁 救人必须要有智慧

摘自 20161005 台湾 台北《世界佛友见面会》

我们做人学佛要实实在在,你们今天跟师父学佛就要全部把它学好,不要学了一点点就跑出去说“我什么都会了,我什么都能干了”,这样会伤害你们的。台长告诉大家一个故事。当年在波罗奈城有一个德行超群、精通法咒的咒文师,他是全波罗奈城名声最大的老师,他有500个学生。有一个学生叫桑耆沃,他从老师那里学了一个起死回生的咒语。但是这个学生生性浮躁,刚学了一部分,还没有掌握解咒的方法,便自满起来,不肯再学了。


有一天,桑耆沃和他的同学们一起到森林中去捡柴,在森林当中他们看见一只死老虎。桑耆沃便对同学们夸耀说:“哈哈,你们都不知道吧,我能用我起死回生的咒语让这只死老虎重新活过来!”“哎哟”,大家说,“你有这样的本领啊,让我们看看吧!”这些学生还很聪明:“哎呀,你让我们看看啊,不然我们以为你是说谎,我们不相信你。”说完,几个同学全部爬到树上,从树枝当中探出头来看桑耆沃的表演。桑耆沃就站在死老虎边上默默念咒语,并用石头砸那只死老虎,因为念了咒语之后要触动它,他手又不敢碰它,就拿石头砸死老虎。没想到咒语一念,这只死老虎被石头一砸,“嘭”跳了起来,活了。这时候桑耆沃说:“你们看,你们看,我多了不起呀!哎呀,我多了不起……”话还没说完,老虎“嘭”地一下扑上来,一口咬住了桑耆沃的脖子,还没等他明白怎么回事,就命归黄泉了。桑耆沃一死,那些咒语马上停掉了,失灵了,老虎也马上倒地死亡,两具尸体倒在一起。


同学们在树上都吓呆了,大家觉得一切发生得太快,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家慌忙地爬下树,背着柴回来,向老师报告了这件事情。同学们一边说,一边为失去这么一位同伴伤心落泪。大家听听老师是怎么讲的。老师难过地摇了摇头,拍拍学生的肩膀说:“仁慈和善心,施前当三思。施于好为善,施于恶惹祸。孩子们,不辨善恶、滥施恩情的人,只会把灾祸引到自己身上,慈悲的同时也应该拥有智慧呀!”

 

我们很多人去度别人,别人还没度好,自己已经被别人的业障缠身了。所以救人,菩萨心疼我们这些佛子,让我们先要救有缘众生。你们知道什么是有缘众生吗?就是一个能够积极向善的人,心中有慈悲心的人,心中有那些能够让别人感受到感恩的人。所以这个老师说“施前当三思”,就是当你要去布施之前,你要三思而行。“施于好为善”,如果你施于好人就是善的;“施于恶惹祸”,你把一个好的事情施于一个恶的人,你就惹祸了。所以很多女孩子,“哎呀,我去度度他吧!”一度,被他拉下水了,害死了自己。所以学佛要有智慧。老师接着说:“你们一定要拥有智慧。”学生们哭着说:“老师,原来起死回生的咒语这么危险啊!”老师说:“我教给他起死回生咒语的时候,本来应该一起教他解除这咒语的方法和行咒的规矩,可他刚学完起死回生咒语,就大叫自己可以去普度众生,不愿意再往下学,结果就成了这样。”学生中也有人曾有这样的经历,听了老师的话,羞惭得低下了头。最后,老师慈悲地教导所有的学生:“学习中的浮躁千万要不得,刚学了一点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那更要不得!你们一定要记住桑耆沃的教训,以免重蹈他的覆辙呀!”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我们人不能骄傲,学了一点点东西,以为可以去救度众生了,好好跟着师父学吧,你们差得太远了,你们不要以为学了一点点东西就能到处去讲法。有人问过师父:“师父,如果我们去弘扬佛法,发心是好的,我们讲错的话,有没有罪过?”有没有啊?(众答:有)好了,所以不要乱讲话,讲错的话,即使你发心再好,也会有业障。所以要记住,一个医生只管开药方,不管病人吃得死活,他一定不是一个好医生!


做到“一门精进”要听师父的话

摘自 Wenda20201016 29:53

女听众:有不少师兄在已经许愿清修或者一世修成的情况下,还在朋友圈不是专一发心灵法门的内容,或者会看一些星座新闻等不是师父开示的内容。然后就有师兄梦到这些师兄有杂修的情况,而提出要让他们一门精进,提纯气场。请问师父,一门精进的要求,有什么具体的需要去做的吗?

 

台长答:没什么要求,师父还活着,听师父的。很简单,你今天在大学里读书,老师还在,你当然听老师的(是)不听就不要去上课了。左看看、右看看,你能控制得住自己的?(对)你知道什么叫对,什么叫错?要是能够知道什么叫对,什么叫错,你就不会造这么多业了(是)


社交平台上看得太杂 不利于修心

摘自 20150620 香港《佛友见面会》

问:在微信平台上除了发师父的开示外,是否可以发一些关于素食养生、启迪别人心灵的小故事或者因果故事,还有提及到修法和启发善心的文章?这样是否如理如法,是否违背了一门精进的原则?

 

答:实际上它是不违背的。但是要记住,有些人刚刚开始学佛,你给他看了太多的辅导书,反而会让他摸不着正确的道路。记住了,学到一定的时候……举个简单例子,现在你学心灵法门,你就看心灵法门那些书,那么台长能不能看其他高僧大德的书?(能)为什么?我有辨别力,你们没有辨别力。现在知道,书上是每个人的观点,一部《心经》可以把它译成千万种意思,一部《大悲咒》也可以说成千万个意思,还有很多说佛说法的大经文都是根据每位法师自己的修养、根基而来的,因为不是菩萨说的,所以你怎么能知道他是对还是错,让你能够接受还是不接受呢?那么不看,可能你会更清楚一点;看了,你必须要有识别这些书如理不如理、如法不如法的能力。举个简单例子,你开车,一条大路很容易走到自己的目标;如果你今天路很熟,可以绕小路,照样可以到目标。你是情愿走大路,还是情愿绕小道?


只有菩萨才可以讲经文

摘自 白话佛法 (五) 30【读《心经》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心经》不是一般人能够解释的。有个弟子每天看师父的《白话佛法》,他说:“深可以往深里去看,浅可以往浅里去看,师父在里面讲解的含义非常非常的深奥。”实际上就跟我们理解《心经》和《大悲咒》一样,还有其它很多的经文。要去讲经文的人这个人必须是菩萨。很多大法师他们可能前世就是菩萨再来,所以他们能讲。但不是所有的法师都能讲经文的,如果讲错了会造口业。


不同的书存在不同的气场,学佛要一门精进

摘自 Shuohua20130201 13:15

女听众:台长您好!首先给师父请安!今天有几个问题,上次您帮我解梦,感应到我看一本描写下面的书,挂电话后我马上跟那位转发给我的同修联系,他跟我反馈,觉得自己最近状态很差,而且眼睛出问题了,非常痛。自从他转发了这些书之后,他的眼睛睁也睁不开,睁开也觉得很痛,去医院看了也没有用。他现在知道错了,请问他这种情况念多少遍礼佛比较合适?

 

台长答:49遍(好的,感恩师父)实际上这些书应该可以看的,庙里的法师就可以看,人家心中杂念少,但我们居士心中杂念太多。而且在家居士本身心不稳,心不定,心不安,这种情况下,看什么书都会给自己找麻烦,只有精进修行、好好稳定自己。你们都不懂的,书里边都有气场的,好的气场转发给人家会带来好处,恶的气场转发给人家会带来恶处。比方说,你告诉这个人谁骂他,是不是给他带来恶气了?他气得不得啊(明白了,谢谢师父!非常感恩观世音菩萨、感恩师父能够及早点化我们,不然我们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

学佛要明心见性,不要偏执

请点击视频观看)


学佛要明心见性,不要偏执

摘自 Shuohua20130308 01:13

女听众:师父您好,弟子给师父请安,祝师父法体安康,常驻世间,弘法顺利!我想请教师父几个问题。《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同修的疑问是:我们供养观世音菩萨,天天求观世音菩萨,这是不是“音声求”?梦中见到师父的法身是不是“以色见”?

 

台长答:要记住,任何的经文,都是应时而生,应时而运,学佛人不要去执着某一句话、某一件事情、某一个观点。为什么佛菩萨讲“一门精进”啊?很多的经文,当时佛说,佛在孤独园怎么说怎么说,是根据当时弟子提的问题,和当时现实社会上的问题。比方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印度,他的弟子提出的问题,这些都成为一些经文了。释迦牟尼佛倡议大家沿街乞钵之食,培养大家的慈悲心,这个是妙法。你想想看,你拿菩萨这句话来讲菩萨那一句话,怎么会没有矛盾呢?(对)你现在说“菩萨说魔心太重,要打魔”。如果照这个原理讲的话,菩萨都要大慈大悲,连地下的恶鬼都要救,为什么还要打魔?魔不也是恶鬼吗?(是)这么来讲你就偏了,叫偏执,学佛一定会学偏差。天上都是菩萨,为什么还有护法神?护法神是打魔的,对不对啊?(对)但菩萨是救人的(对,末法时期我们也应该用妙法救人)


对了,很多人就是批评这个批评那个,八万四千法门你现在讲得出来吗?字典上找得出来吗?编都编不出来。八万四千法门是应运而生,有的法门还没有出来呢(是)就像人钻在“知乎者也”里一样的,你拿这句话来贬低那句话,拿那句话来打倒这句话,那你自己本身不就在无明当中了吗?(对对对)要记住,一门精进是明师帮助你怎么样来解除自己心中的疑虑和困惑,你这些问题并不代表你心中的疑虑,实际上是学佛当中的一种业障(明白)台长跟你们讲的话都是实实在在的,有些东西越解释越糟(对)


佛法是妙法,佛法是应运而生的,末法时期很多的佛法是应用在人间的,如果这个佛法不能解决人间的问题,为什么学佛法?(是)那大家都学出世法好了,以后死了再用,现在用干嘛?观世音菩萨为什么救苦救难,苦难在哪里啊?苦难在我们人间。现在还有人跟台长讲“观世音菩萨动人因果了,把你救出苦难了,本来你应该受苦的”。这种理论你能跟他讲吗?讲了你就犯口业了,你现在不就这样吗?拿佛菩萨在某一个年代讲的某一句话来解释现在很多问题,不偏差吗?学佛要明理,要明心见性,见不到自己的本性就不行(懂了,谢谢师父!)


两个法门的经文都念 效果不灵

摘自 Shuohua20160415 21:50

女听众:我小时候的一个邻居,我跟他们说我们的法门,他本来是念别的经的,现在两个经都在念,行吗?

 

台长答:先叫他两个经都念,但是效果不灵的。等到他以后完全念心灵法门,心灵法门菩萨就会对他特别的。法门不一样,并不是菩萨小气,因为等于不同的部门要管不同的事情(别的经叫他最好不要念了?)先让他所有的经都念,慢慢地念的时间长了,他会改变的。


念大经要有相应的愿力

摘自 20150620 香港《佛友见面会》

问:很多同修在修心灵法门之前都念过一些大经,比如《地藏经》《金刚经》等等,他们放不下之前念的功课,同时也在念心灵法门的功课,这样算不算是大乘和小乘佛法一起在修行的现象?……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一个人的根基有限,一个人的愿力有限,所以才会选择八万四千各种不同的法门来修。如果你愿意学大乘也可以,学小乘也随缘,最主要的要学会自度度人。一个人怎么样能够让自己心平气和?今天他会念很多的大经,那很好,说明他的愿力很大;他现在又念心经、大悲咒——心灵法门提倡的那些经文,那更好。这就等于你喜欢中医也好,喜欢西医也好,喜欢中西医结合治疗你的身体都可以。但是,如果经常吃中药,你可能还是经常用中医比较好;经常喜欢西医的人,最好还是西医帮你治疗比较好。如果你天天这里在开刀,明天喝中药汤,可能两个效果都不会太好。


记住了,大经为什么难念?因为它有愿力。为什么出家的法师能念?因为他们一出家就被称为“师父”。记住了,他们背的业很大,所以他们念的大经,就是完全舍去了小我,要成全一种大我。而我们在家居士背不起啊,你们天天在家里贪瞋痴,天天在愤怒、忧愁和瞋恨当中活着,所以你们念这些大经可能会让你们替众生担更多的业。想一想地藏王菩萨的愿力——“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你行吗?你这里还在骂人,买菜烧饭,天天忙得不亦乐乎,连正常的功课都做不了,你还能到地狱里去救度众生吗?你人还没有到地狱,已经被鬼全部拉下去了。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