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做过的事情不要去多想
▲已經发生的事情都是应该发生的
▲以坚信三宝对治疑惑
▲不要用人的眼光去看菩薩和師父
掉举恶作盖
摘自白話佛法 (十二) 59、【”五盖”之浅释】
第四盖叫掉举恶作盖。“掉举”两个字是指心躁动不安,心情一会儿掉落下去,一会儿又举起来了,心情掉下去的时候沉默寡欢,心情好起来的时候开心欢喜。就是说,經常想起自己的过去就会难过、痛苦、不开心,妄念纷飞,想起正在开心时又高兴得不能自制。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 “这个世界是我的,我很开心”, 一会儿开心,一会儿又难过,情绪不稳,心绪忽上忽下,跟神經病患者一样喜怒无常。“恶作”是什么?就是厌恶自己所做的不好的事情,有悔恨的意思。但过去做错的事情、恶的事情把你的心盖住了,让你已經没有良心,这些会狠狠地刺伤你的心灵,让你悔恨交加。如果一个人經常去回忆自己过去做错的事情,心情就会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时间长了,就会泯灭自己修道的道心。道心是什么?就是自己修道的坚定信心。有些人很可怜,一会儿修心,说“菩薩保佑我蛮好的, 很灵的”,一会儿又说“怎么求菩薩不灵?”这种人是修不好的,因为他没有坚定的信心和恒心去修心修行。
做过的事情不要去多想
摘自 baihuafofa140821
如果我们现在做人,举个简单例子,你讲出来了你不要再去想,因为你越想会越糟糕。比方说你今天讲了一句话,你只要一想说:“哎呀这句话我得罪他了,得罪这个人啦,我讲这个人是不是他会从另一个意思去理解”?这个时候你就会在对方形象当中产生一种愧疚感和非常尴尬的感觉。所以你反而实实在在不去想,别人会感觉到你没有在讲他。所以有时候人不要去想着讲,简单的问题不要去想得太多,复杂的问题简单的去做,简单的问题认真的去做,那你就会心胸宽阔、海纳百川。所以台长跟大家讲人不能活在惧怕当中,不能活在恐怖当中。所以有些人讲话非常的累,生怕会得罪别人。因为你想了你就会做了,因为你心中觉得别人这句话在讽刺你,你就会心中产生嫉妒产生瞋恨感,所以我们说人有时候是自己在搞自己,并不是别人在搞你。自己想想你就会越想越难过,自己想想你就会想到:“我今天做人到底怎么样在做?”
如何忘记不好的事情
摘自 Shuohua20171103 02:47
男听众:師父开 示过:人的毛病真的很多,要记的事情记不起来,不想记的事情整天忘不掉。请问師父,这是什么原因呢?
台长答:这是什么原因啊?气量小。因为记得起来的事情都是你吃亏的事情,划不来的事情,你恨人家的事情,忘都忘不掉。好的事情,用过了,占过人家便宜了,早就忘掉了(对。那怎么克服这个问题呢?)严于律己,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不要占人家便宜,每天付出,不要自己获得,时间长了,你就不会记住那些不好的事情了。
已經发生的事情都是应该发生的
摘自 baihuafofa170427
有时候我们老觉得:这个不应该发生的,没有什么叫不该发生的。记住一句话:发生了,就发生了,什么叫不该发生的?没有什么不该的,因为他因种下去之后,到果成熟的时候,他就会发出来,因为你的因种下去了,你果报一定会现前。所以真正懂得因果的人,他就会平心静气,他会知道人为什么会活着?为什么会受苦?为什么会享受?所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他就明白了,因果丝毫不爽,完全是你种因得因,种果得果的感应在里面。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得与失,成与败,祸与福的感应,其实我们做人,应该放下很多内心的烦恼,去转换自己的心态。每一天“想” 就是在心中,古人造字的时候,心只要“心”上面有个“相” 就叫“想”。就是说在你的心中,有一个着相了,你的心就在想这件事情的,就在动了。所以这个思想的“想”字就是一个上面一个“相”,下面一个“心”。因为我们的心本来应该是很慈悲,很佛法的。但是只是我们把这些相,认为是自己的,着相了。所以我们心中,老为自己想,你才会一个念头,一个念头的,不停地在想那些不应该想的事情。你就会在心中着相,执著着心相,执著着你自己的想象,不应该想的,你想了,你就会不快乐,你就会觉得不舒服,你觉得环境都不好。
要放下过去把握当下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以数息观、禅定行对治掉举恶作盖
摘自白話佛法 (十二) 60、【去除五盖对治不净】
菩薩教我们一个方法,当一个人心情不好,老想过去难受事情的时候,要用数息观去消除自己的杂念和悲伤。什么叫数息? 就是数自己的呼吸, 坐在那里数“ 一、二、三……”脑子里意念集中在某一个点上,身心保持禅定的状态,不去散乱,不去想过去的事情。你们现在坐在这里两个小时,就是专心听師父讲佛法,在这两个小时里,你们脑子里非常干净,你们没有想过去,也没有想未来,更没有去想乱七八糟的事情,什么烦恼、杂念都没有,不但没有感觉累,而且还很法喜,你们就是在禅定之中。
寂静就是最大的福气
摘自白話佛法视频开 示 第 76 集【三心不可得】
真正的干净的清福,实际上是享受着内心世界的寂静。你说一个人安静多好,没有人来烦你多好,对不对?不停地找事情,不停地找事情说、找事情去做,好像忙得不得了,时间一分一秒过了,什么都没学会。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人间的油滑,学到了人间的贡高我慢,学到了人间的名利,贪、瞋、痴。所以世界上一切人的心理,其实佛早就知道了。人就是这个样子,佛怎么不知道人啊?因为人把不真实的虚幻世界的物质当成了现实,“我忙啊,忙得不得了”,其实忙过了,一切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哪有啊?而当你拥有真正清净的时候,菩薩告诉我们,你却拿些不真实的物质和感情来寂灭自己的清福。那些虚幻的烦恼有什么意思?菩薩告诉我们,人一旦真的有了清净的时候,可以不烦恼的时候,你就得到清净了,好不容易孩子长大了离开你了,好不容易自己安静一点了,人却放不下了。 “哎呀,我的孩子离开我了,他到了这么远的地方,他会挨冻受饿吗?会不会别人欺负他?”你放不下这个、舍不得那个,整个自寻烦恼,哪有清福啊?人家说“你不烦恼了,你应该享受清福了吧?”仍然难以清净。《心經》也好,《金刚經》也好,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三心不可得”,你要拥有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想想看,你知道过去会过去,但是你心收不住,还在过去当中,那你这个心会清净吗?你哪来的清福?人家跟你一讲,你说“我过去……”又哭了,你哪来的清福啊?你要有这个境界的——过去了,没了,结束了。
很多人就是一辈子不会忘记他的过去,他永远没有觉得他自己是过去了,因为他没过去,他过不去,他跟自己说“我过不去,这个坎我就是过不去”。就是你自己不想过去,你永远放在心中,你让这些烦恼刺激自己,让自己心灵受伤。“现在不可得”,很多人觉得“现在怎么不可得?现在我不得,更待何时?什么时候能得?”实际上现在你能得到什么?你刚刚得到的东西一会儿就没了,成为过去了。比方说,你刚刚很开心吃个饭,吃得很开心,你现在坐在这里几个小时之后,这种开心还有吗?你觉得可以得吗?过了,你就准备明天吃早饭了。从今天晚上要等到明天早上才能吃,对一个很爱吃的人来讲,又是一个漫长的岁月。
人生一切不可得。要等到明天早上,要这么长时间才能吃到美味佳肴,“未来不可得”。多少人求的这个未来,实际上它没有到。举个简单例子,你们都住过酒店,酒店里有早餐,是免费的自助餐,每个人都想着:“十点钟关门,一定要在九点多钟爬起来,下去吃一顿美味的早餐。”你们想想看,有多少人有这个未来——明天早上可以吃顿早餐?一到早上他爬得起来吗?一觉就睡到十点半了,一醒过来,“哎呀,这么好的一顿早餐没了”,未来能得吗?早就过时间了。
疑盖
摘自白話佛法 (十二) 59、【”五盖”之浅释】
第五盖叫疑盖,就是怀疑。怀疑之后,人会生出很多的烦恼。如果你怀疑佛法的真实和灵验,你就不可能持之以恒地修持佛法;如果你怀疑“这个世界还有好人吗”,你就会活得很沮丧。很多自杀的人都会说:“我待在这个世界上干吗?一辈子碰到的人都是坏人,都在害我。”很多女孩子就是这样觉得的:“怎么男人个个都这么坏,个个都这么恶?”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好人吗?不是,这个世界上当然有好人。師父就是一个好人,師父不要命地在救人、度人,不只是師父一个, 你们也是好人,你们都在精进学佛,忘我地救度众生。疑心生暗gui,心中有gui的人才会怀疑别人。整天怀疑别人的人会有朋友吗?如果生意人整天怀疑别人,别人会跟他合作做生意吗?又如:你娶了一个老婆,你整天怀疑她会做出格的事,这个老婆会跟你长久过日子吗?你整天怀疑你的老板,你老板会喜欢你吗?你整天怀疑领导在搞你,这个领导会用你吗?你整天怀疑自己要生癌症,你的心情、身体会好吗?这就是疑盖。
怀疑别人是一种低级趣味
摘自白話佛法视频开 示 第 75 集【福慧双修出六道】
一个修行人,如果脱离了人间的低级趣味,也就是说不要去整天看着周围的环境而生活,不要去整天随着别人的心情而活着,那就是脱离了人世间的低级趣味。你为什么老觉得别人在想你不好,别人在说你不好,别人在做一些动作对你不好?心理学曾有一个实验,跟一个人讲:“你待会儿到公司里开 party(聚会),你看所有人都会不理你的,都怪怪的,因为今天公司里缺少一样东西,大家都在说是你偷的。”实际上这个是心理学的一个实验,根本是无中生有的一件事情。而这个人听了这些话之后,当他走进这个 party(聚会)的地方,他的眼神看别人,因为他自己怪怪的,别人看他也都是怪怪的,所以他看到所有人都对他怪怪的,实际上他不知道是因为他自己心中有gui了。
你心中有芥蒂了,所以你让别人产生芥蒂,最后他感觉别人真的是对他这么有意见了。这就是心理测验。人就是这样: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人家告诉你“根本没这回事,测试你一下心理的”,他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人的心理在变化,感觉“有人看不起我了”,感觉“有人嫌弃我了”,所以你的心就不能如如不动。真正心能够如如不动,就是在享受天上给我们的福报——天天活得很开心,没有烦恼,没有忧伤,没有荣誉,也没有侮辱,不就是福报吗?平安不就是福吗?为什么平安就是福报,就是这个道理。
以坚信三宝对治疑惑
摘自白話佛法 (十二) 60、【去除五盖对治不净】
坚信三宝是什么?你要相信佛法僧,要相信菩薩,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有菩薩存在的。你坚信三宝,菩薩就在你身边,这样的话,你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坚信三宝,你就不要去怀疑,没有什么好怀疑的,菩薩说了,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你今天怀疑你老公在外面有女人,你相信菩薩有眼看得见,护法神会惩罚他的,这样一想,你心里就会舒服很多。如果你境界高的话,你会想,“菩薩会指点他,不让他做坏事的,我也不要怀疑,他不会背叛我的”。
就算他有这种出轨的行为,你也要坚信三宝,要相信我替他求菩薩一定会改变他,要相信菩薩一定不会让他太过头。
这样的话,你就会对自己的婚姻充满信心,你就会正确地对治自己的疑惑。怀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也会产生业障。師父问你们,你们怀疑老板对你们不好,明天要把你们开除了,你们害怕不害怕?你今天做错一件事情,你跪在菩薩面前念诵《禮佛大懺悔文》的时候,祈求菩薩说: “菩薩,您会原谅我吗?”你害怕不害怕?你一定会害怕。你做了一个噩梦,感觉今天要出事了,百分之两百你会害怕的。一个道心坚定的学佛人,他一定能去除疑惑,终有一天能够明心见性,达到解脱、涅槃的境界。
不要用人的眼光去看菩薩和師父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要相信观世音菩薩永远在帮助我们
摘自 Wenda20160228B 04:41 节选
男听众:師父,这么多历史上的各种传说故事,很多都是观世音菩薩来度他们。
台长答:早就跟你说了,因为观世音菩薩最慈悲啊!所以连佛陀都说了,佛之慈悲不及观音,观世音菩薩最慈悲啊!观世音菩薩可爱得不得了……观世音菩薩你爱他一倍,他就爱你一千倍、一万倍。而且观世音菩薩,真的,他也非常可怜,有时候为了一个小小的事情,他都给你们显化。很多人钥匙找不到了,领导马上要来审查了,他突然之间钥匙找不到了,急得什么地方都翻过没有。他一念經“观世音菩薩啊……”观世音菩薩就给他找着了。你想想看,观世音菩薩真的是慈悲得……真的,他很忙,他就是千手千眼也是忙得不得了的。……所以有时候就像人间一样的,你去找任何人,人家不是要名就是要利,没有利益人家不帮你。你跑来找台长好了,我什么都不要,我一定帮你的(对对,我觉得台长您就是什么也不要,就是叫我们好好地学佛修心)对了,这是我。我这一生就是这样,我最爱看到的就是人家夫妻不吵架了,现在和睦了,家庭好了,孩子不吸毒了,同性恋没有了……我就喜欢听这些,因为这个都是感恩观世音菩薩,增加感恩心的。
全心全意修心 不做泡沫教徒
摘自 baihuafofa181124
有时候我们在学佛当中經常会迷失自己,迷失自己就慢慢会离开学佛修心的这种心境,所以我们經常说有时候人要全心全意,因为半信半疑的话你什么都学不好。实际上佛教是一分为二。一分为二是什么呢?就是你一定要有信心,没有信心你就学不好佛。为什么一分为二呢?一个是信心,还有有信心了就不能有怀疑心。一个是信心一个是耐心,有了耐心你才能长期的学佛。所以我们很多学佛人他找不到学佛真正的智慧本来面目,他就是皈依我们的佛法僧,也就是说认识非常肤浅。也就是对境,对自己的意境。所以有些人一本正經的始终在迷迷糊糊当中对菩薩升起不是太相信的这种心境,所以我们經常讲就叫半信半疑了。慢慢的就会生出邪见出来。因为长期糊涂,对佛法不认可的人,他一定会升起糊涂心。所以他就没有产生“定解”,他就会产生怀疑。“定解”是定的下来,解释、解脱。所以现实当中很多人很有文化,他对宗教对佛法的迷惑,他是一直有。他一会说信佛,一会说哎呀我也不是完全相信;我觉得这个很合理,我觉得这有点不合理。他是唯心所造。
他自己觉得合理的事情他就说合理。他站在自己的观点上,他觉得不合理的就说不合理。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围观。
所以你始终是处于在迷惑状态。因为你对佛法不了解你怎么能说它合理不合理,你对佛陀不理解,怎会知道佛陀到底说的是正教还是邪教?你首先要理解它……所以在宗教界有一种叫泡沫教徒,泡沫教徒就是说他们对佛法没有真正的理解。当自己有苦有难的时候发愿去修去磕头去求,一但求到了愿力也没了,然后人也不继续修了。就像一个泡沫一样慢慢的慢慢的破灭了。他没有体悟到佛法真正的要义。因为在五浊恶世当中,其实很多很多就像佛陀在遗教經中讲的一样,没有反观自己。很多佛教徒啊还有我们自己的学佛人对自己的自身没有认识。学得久了没有智慧麻木不仁。学得越久有时候觉得觉得自己呀我在人间我可以用这个“妙法”那个“妙法”。实际上这些“妙法”都是打引号的。我们要避免让自己成为一个泡沫的佛教徒。虽然我们凡夫在世俗上生存,但是你必须要好好的想一想你还有多少时间,你今后的路程都是在天上过的并不是在人间的。
你如果不把自己过去的那些贪念、恨念,祛除自己的无明习气,嫉妒、傲慢心,你怎么能够成为一个修心人呢?你所学到的每一个佛法,你一定要克制住,要让自己的心性上扎扎实实的,要把佛的种子种在你的八识田中。我们听了很多的佛法,学了很多的佛理,如果我们对佛法身口意,对心性的体悟,没有实质性的去领悟,去净化自己的业习,你没有觉悟自己的心性本体,那你在世俗当中还是学的是世俗的佛法,你根本无法改变自己的这种恶习和自己的业障。反而你有时候炫耀自己,把佛法用作批评和攻击别人的工具,这种造业,有时候连世俗人都比你修的好。
在红尘中返璞归真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