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共修】同 修之间的相处之道(三)

[复制链接]

6084

主题

6128

帖子

15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6536
发表于 2021-10-31 17: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题共修
同修之间的相处之道

同修之间的相处之道

  

(导读)

如何才能见解圆满

戒除自私心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人心齐,泰山移


 

 懂得换位思考,提高情商

怎样才能修出大气量

摘自 Wenda20190120A   27:52  

女听众:师 父在《白話佛法》里面讲,要摄受众生,还有对众生无碍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对所有众生都没有障碍,不要因为众生起烦恼呢?台长答:对,就是这个意思(请师 父开 示我一下,因为我觉得在跟人相处的过程中,好像气量不够大,经常会起烦恼)像你这种人还要讲啊?好像气量很大,还要到处跟人家讲,“我气量很大”,你说你气量小不小?(我觉得我很难容人)好了,因为人的毛病全部都是气量小的,气量大是修出来的,你以为人天生气量就大的?(师 父,大的心量要怎么修出来呢?)我教你到今天,你连这个都不懂啊?(慈悲别人)还有呢?人伤我痛,学习自己内心的慈悲,能够帮助到别人,换位思考(明白了。还要锻炼自己的心量,对吧?)对。


 

如何提高情商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关于圆融和中道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何才能见解圆满        

摘自 Wenda20151004A  43:50  

女听众:师 父,请您慈悲开 示一下,如何才能见解圆满呢?

台长答:“见解圆满”很简单,你全方位地看问题就会见解圆满。比方说,今天一件事情发生了,你从正的看、从反的看、从左看、从右看,你就会对这件事情有个正确的见解。比方说,这个人今天把饭烧糊了,首先你从正的看, “哎呀,他怎么烧糊了呢”;从反的看,“哦,因为他在忙孩子的事情”;再从左面看,“哦,他还要上班”;从右面看,“今天因为家里的自来水不够,放得不够多,他正好在放水的时候还有电话打进来”。当你把这个前后左右全部看清楚了之后,你就对他最后的一个评估就出来了, “今天他饭虽然烧糊了,但是因为他照顾孩子,也忙不过来,所以就不能怪他”。这就叫见解,全面的见解。明白了吗?(明白,就是要全方面的来考虑)对啊(因为每个人修心的境界和悟性不一样,所以当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态度和做法会不同,于是会对彼此的做法产生意见。在没有大彻大悟之前,我们在人间的见解都可能有漏,所以在看待和解决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该围绕佛法哪些点和原则使事情做得更圆满、更智慧,让彼此同解呢?请师 父慈悲开 示)首先,站在别人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这个就叫“换位思考”;第二,要学菩薩,看到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过去的不能再把它作为将来来使用。所以首先要看到未来,把一个事情看成发展型的你会觉得有希望,把一个事情看成一成不变你就失去了希望。所以一个人要懂得,看问题首先要看到将来,菩薩说:“一切不可得、未来不可得、过去不可得。” 想一想过去了就没了,为什么我还要老纠结在里边出不来呢?这就是没有智慧。所以,怎么样能够和别人想得一样呢?就是经常想想如果你处在别人的位置你会怎么想?这就叫“同解”。大家一起能够解释这些问题,大家一起能够同时了解这些问题,明白了吗?(明白,感恩师 父慈悲开 示!)


 

戒除自私心

摘自师 父每日白話佛法|2021 年 6 月 3 日《戒除自私心》

记住,快乐来自于相互帮助。环境永远不能让你圆满,但是环境有时会让你变得更痛苦或转换成更好,取决于你的心。你用菩薩的心,去做对众生有利的事情,与天地契合,自然得到菩薩和护法神的保佑,人生充满着自在和快乐,这就是“常乐我净”。 

人必须要干净,人要无我,你才能得到快乐,证得了自己的佛性,才能得到学佛学法的快乐。 

利益众生是我们学佛人的基本态度。把世间的无常苦,转变为促进我们学佛精进的动力。我相的不干净,是因为自己的自私心,让自己去除了光明心。 

所以真正地想在人间得到自在与快乐,首先要去除自私心,你才能与天地合一,与佛合一,才能拥有天地之德。

学习菩薩的慈悲,你的人生就有无限的潜能,才能众善奉行。

利益众生最重要,

学佛学法开心笑。

世间无常天天闹,

明心见性乐逍遥。


 


必须团结一心,弘法利生

同修间如何以“和”为贵,团结一心,弘法利生

摘自 Wenda20160619B  23:00  

男听众:在《论语》中有一句“和为贵”,我们观世音菩薩三十二相也有合掌观音。请师 父开 示一下,这个“和”字对现代生活的意义,我们同修之间如何以“和”为贵,团结一心,弘法利生呢?

台长答:“和”,就是求大同存小异。修到后来连小异都没有,因为任何的小异它全部都是前世的因。所以明白心靈法門,明白这个因果道理,这个人就能够“和”。我们知道,这辈子人间所有求来的东西都是假的,所有一切的缘分都是假的,因为它都是人在人间现实当中的一种反映而已。其实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等这个过程走完了你也就死了,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为什么就这么执著呢?就像我们现在,人生像旅途一样,我们在往前走的当中,会碰到很多酒店、村庄、饭店……为什么在某一个饭店里、酒店里边这么执著地去跟人家吵啊、跟人弄啊?因为明天你就要离开了。是这种概念。所以“和”是什么?“和”就是因为有“贵”才会有“和”,因为你心中的贵气,你心中的贵相就是相貌,你心中懂得怎么样“和”了,才会产生“贵”。跟人家不吵架的人是不是富贵?“贵”了吧?(嗯,对对)如果整天骂人的人,这个人会“贵”吗?(不会的)给人家骂“下贱”,“贱”

啊,就是这样(是的。谢谢师 父慈悲开 示)


 


所有佛友要团结一心、弘法度众

摘自 Wenda20181207   30:30  

女听众:同修有个学佛的感悟,请师 父慈悲指正。他说: “我们心靈法門所有的佛友均为一家人,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佛友之间是累世的缘分,有时候之间会有矛盾和隔阂,但我们佛友之间的矛盾是内部矛盾,随着境界的提升和业障的消除,自然可以化解。末法时期各种魔障阻碍不断,必须克服自身的贪、瞋、痴、慢、疑、嫉妒等不好的心,对我们的佛友也好,如果佛友们不团结,魔会乘虚而入,各个击破,到时候唇亡齿寒,也会因此造业,切不可因小失大。佛友同心、其利断金,帮助佛友克服、改正缺点,而不是谈论佛友的缺点,看不起他、远离他。时间久了,感动度化了佛友的同时,自身境界也得到提升,其他人也会受到这种好气场的影响,加强学佛的决心,提升自身境界,其功德之大不可思议。愿我们心靈法門所有的家人团结一致、弘法度众,一起跟着师 父回到天上的家。”

台长答:这种正能量的语言应该还是属于很好的(感恩师 父,感恩观世音菩薩,感恩斗战胜佛帮助弟子打通电话)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摘自 2020-01-12 澳大利亚悉尼 《玄藝综述》解答会

学佛人更应该以一种更为积极、宽容、善良、健康的心态去看待人间的所有事情,你就能得到别人慈悲的回报。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了理解,收获了宽容;种下了谅解,你会收获和谐;种下了挑剔,你会长出别人对你的埋怨;种下了指责,你会长出祸根。 


 

人心齐,泰山移

摘自白話佛法(七) 25、【心佛一体 皈依自性】

我们要懂得“人心齐,泰山移”。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好,这两个人会产生一种和睦的凝聚力。夫妻两个人关系越来越好,力量就出来了,产生团结。所以,我们佛子一心,每一个佛子都一心,普利有情,大家都是学佛的人,大家跟着师 父一起去度人,你想想看,度人的力量有多大,师 父在大法会上度人,你们在门口度人比师 父还快呢,人家拿书的时候,你们不是跟人家讲了吗?你们为了救人,每个人都一个心,是不是佛子一心,普利有情众生?所以,佛子齐心,普度众生。大家都是观世音菩薩的佛子,普度众生就是要救每个人。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