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共修】2017雅加达玄藝综述解答会精彩回顾(一)

[复制链接]

6084

主题

6128

帖子

15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6536
发表于 2021-12-24 13: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意 于 2021-12-24 13:04 编辑

专题分享
2017吉隆坡玄藝综述解答会精彩回顾

2017吉隆坡玄藝综述解答会精彩回顾

导读

做人不要去比较

嫉妒心也是六道轮回的原因之一

不喜欢赞美别人就是有嫉妒心

想要得到就要做好失去的准备


2017 雅加达《玄藝综述》解答会 花絮

(请点击视频观看)


 

第一部分:去除嫉妒心

(请点击视频观看)


 

做人不要去比较

摘自听盧爷爷讲故事(一) 第18个故事  

有一只蜗牛对一只青蛙总是有成见,有一天青蛙忍耐不住了,对蜗牛说:“蜗牛先生,我什么地方得罪你了,你怎么这么讨厌我?”

蜗牛说:“你有四条腿,可以跳来跳去,我却要背着沉重的壳,贴在地上爬行,我很不是滋味,所以我看你不顺眼。”

青蛙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經啊!你只看到我的快乐,没有看到我的痛苦。”

这时候一只巨大的老鹰从天上飞下来,蜗牛迅速将头缩进壳里,青蛙却被老鹰一口吃掉了。

学佛人不用比较的心去生活,就过得比较舒服,只要跟人比较就会人比人气死人,不要去和人家比。

我们刚到美国的时候,有两房一厅,觉得很满足,过一段时间去参加 party 看到人家的豪宅,马上想自己也要豪宅,就被它绑住了,永远脱不出来,接下来打两三份工开始供房子。人是怎样被陷进去的?就是不断贪,有欲望。不比较就会舒服,嫉妒别人常常会带给自己更多痛苦,常想自己拥有的就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感恩与幸福。


  

嫉妒心也是六道轮回的原因之一

摘自白話佛法视频开示 第65集【忍辱境界是佛根基】 

我们人类的争斗,从原始社会到今天一直没有停过,这就是业力;因为人类,他没有到佛的境界、没有到菩薩的境界,他不能摆脱那些恶性循环。人跟人看见,首先就是找对方的毛病,贬低别人、称赞自己、嫉妒别人,然后来让自己拥有更多的私欲。所以人的劣根性在这个世界当中才产生了各种争斗,那么就是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欲望,这些欲望让你在六道当中不得超生,永远在六道轮回当中。


 

不喜欢赞美别人就是有嫉妒心

(请点击视频观看)


嫉妒会导致所有事情不圆满

摘自白話佛法视频开示 第84集【十善是慧命的根】 

嫉妒心重的人,他会导致他做什么事情都得不到圆满的果实。从过去农村里来讲,你不会五谷丰收的,你这种心态不会全方面丰收的。比方说你家里种了玉米,又种了稻谷,又种了蔬菜,它不会全部都丰收的,总是有一两种得不到丰收。那么从现在的话来讲,嫉妒别人的人不会得到圆满的一个成果。 


    

嫉妒别人是愚痴的表现

摘自白話佛法(九) 2、【无生无灭,无是无非】 

師父拿个放大镜把你们的嫉妒心放大,放大之后,你们知道你们成为什么了吗?你们就知道你们很愚痴了。现在把你们的嫉妒心放大,你们本来嫉妒单位里的一个同事,为什么他有,我没有?为什么她的老公有钱,我的老公这么穷?好了,这是小范围的。師父继续放大,你们去嫉妒李嘉诚好了,你现在知道你们愚痴了吧?他为什么那么有钱,为什么我没钱?師父只不过拿放大镜把这个事情放大了,你们马上就知道自己很愚痴了,嫉妒别人就是一个愚痴点。 

为什么叫点呢?因为由点到面。开始的时候是一点一点地嫉妒的,到了后来,是大面积地嫉妒。听过一个相声吗?叫《红眼病》,什么都要嫉妒,嫉妒到后来什么都要比人家高,最后人家血压比他高,他也会去嫉妒吗?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人的愚痴把你的双眼蒙蔽了,让你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你应该拥有的、什么是你不应该拥有的。


  

别人拥有的都是别人修来的

摘自白話佛法(十一) 50、【修心要讲德 学佛要讲本性】 

不能攻击别人。要知道别人今天有这个成就,总有他下苦功的一面,这个人今天能够修成这个果,他一定吃了苦的……因为他吃了苦头,他总有他自己想改变的一面,对于他修的成果也总有他下苦功的一面。所以,你不要去嫉妒别人。今天他为什么能做老板,你不能做老板?今天他为什么能够做經理?因为他下足苦功,他吃了很多苦。


  

慈悲心可以对治嫉妒心

摘自Wenda20160501A  13:54  

男听众:師父开示多次提到现在人心态不好,看见人家比自己好就感到难过,看到人家比自己差就感到高兴。怎样除去这种不好的心态呢?

台长答:慈悲心啊。看见人家好了,你能够感受到别人是不容易得来的。没有一个人得到任何的名誉、地位或者钱财是容易的,都是不容易的。法喜、随喜人家,那是很高的一个境界。你看看母亲生了一个儿子,很多人羡慕“哎呀,你家生儿子了”,他家怎么生不出儿子?生不出儿子的人就嫉妒,应该嫉妒吗?人家也是十月怀胎,(怀)儿子可能两三个月的时候母亲呕吐得更厉害,对不对?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部分:克制欲望心

克制欲望心

(请点击视频观看) 


想要得到就要做好失去的准备

摘自听盧爷爷讲故事(一) 第4个故事  

有一个部队中的小团长,他英勇善战,在很多战役当中都出色地完成任务,后来被总统升为将军。

有一次对总统汇报工作时,他说:“总统,我从敌国带来了一点东西,在边境上被卡住了,请总统帮忙。”

总统说:“你列一份清单吧。”

将军把清单列给总统,总统很快在上面签字,并多写了几个字。将军非常地高兴,但是在清单上看到了对这位将军的称呼还是跟过去一样,改为了“上校”,而非“将军”。

这个将军觉得非常诧异,说:“总统,你是否搞错了啊?我是将军。”

总统跟他说:“完全正确,等价交换嘛。”

有得就有付出,如果得到不应该你得到的东西,你付出的远远会超过你所得的价值。

要知道这个世界,是根本没有生,也根本没有死,死和生它全部都是虚幻的,生了死了,死了又生了,不就两件大事吗,人生除了这两件大事,我告诉你,其他都小事情,根本不要把它太当回事。


    

不要在虚幻的世界中追求痛苦

摘自白話佛法广播讲座 第34集【非有非无的人生】 

要知道这个世界,是根本没有生,也根本没有死,死和生它全部都是虚幻的,生了死了,死了又生了,不就两件大事吗,人生除了这两件大事,我告诉你,其他都小事情,根本不要把它太当回事。学佛应该知道,我们人把这个世界看成颠倒了,很多人以为到了人间来就是为了赚钱,我为了要赚钱,我为了要这我要那样,我要需求,我要欲望……实际上全部都是在颠倒的。菩薩说,你们需要得更多的,你们就会得到更多的痛苦。你们觉得需要的是什么,如果跟你们说你需要痛苦吗?谁都说我不要的,但是谁都需要痛苦,为什么?因为你去追求了,你有欲望了,你就在痛苦当中了。做不到的事情,很多人拼命去想、去求、有欲望,最后痛苦吗?要知道惟佛,就是惟有佛法,能够免去你的痛苦,佛法能够免去所有人的痛苦。  


   


欲望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

摘自Wenda20160826  24:42  节选  

台长:你要记住,当一个人得到欲望的时候,得到人间的欲望,他虽然有一种喜悦,但是他随时会感觉有一些伤痛。为什么?比方一个母亲通过千难万险生了一个孩子,喜悦吗?喜悦了,但是她接下来想到孩子怎么养啊,怎么教育啊,把他培养成人多难啊!她是不是就有一种忧虑出来了?但是今天你做一件好事情,你能够很开悟做一件好事情的话,你不会担心的。你帮人家做了之后法喜充满,因为得到的是善报,不会有忧郁感,因为人家只会回报你,不会伤害你的。


  

欲望会消耗人的能量

摘自白話佛法 (十二) 13、【能量会改变生活质量】 

人的这个能量场是由什么来控制的呢?是由我们的心来控制的。你今天心欲望越来越多,你的能量场就越来越分散,这个也要,那个也要,你是不是会能量分散啊?对外产生的作用力就小了,也就是说,没有力量了。比如说,我们的手有五个手指,大拇指也要,食指也要,大家都要,这个手一分开,你说五个手指会有什么力量呢?如果握成一个拳头,我就要一样东西,我用五个手指抓一样东西,很快就抓到了。道理就是这样的。

当我们的能量分散之后,能量就会越来越小,你保护自己的能量就越来越弱了。很多神經病这个要,那个也要,要过头了,盯住这个事情不放,能量场就减弱,就会精神恍惚,精神就会分散,精神分裂症就是这么来的。 


   

欲望会使功德在无形中漏掉

摘自Wenda20161230  25:18  

男听众:師父,我们想着某件事情,虽然没有求,但是功德也会用掉。是不是欲望和杂念起来的时候,功德也在消耗?欲望和杂念越多功德也就漏得越多呢?

台长答:是啊。要是一个人功德做得很多,杂念多了,是不是有漏?(是的)你是一个当官的,贪污了,腐败了,是不是功德有漏?(是的)最后就被抓起来了。 


不要带着欲望心学佛

摘自白話佛法(九) 37、【不追寻执著,脱离苦空无常】 

我们学佛修行并不是要执著于“我要改变生活,我要改变现状”。实际上,学佛修行是要将你的佛住在你的心中,只要将菩薩和佛住在你的心中,你的生活马上就会得到改变。也就是说,不去追求,你能得到,因为你把本性中基础的东西改变了,那么,你其他的一切都会得到改变。


台长开示如何克制欲望

(请点击视频观看)


凡事问问自己是否有欲望

摘自白話佛法(十) 44、【名相也是欲望】 

“无欲自然心如水”,这是師父的座右铭,希望你们每个弟子經常想想这句话。師父每碰到一件事情,都问问自己是否有欲望,没有欲望,无所谓,好了,马上就想通了。師父给你们举个例子,人的欲望表面上看着很强,就像一个弓拉紧了射向天空一样,欲望来了,像弓箭一样弹出去了,射向天空,开始时飞得很快,慢慢地无力了,最后什么都没有射着,欲望掉下来了,结束了,对不对?所以空忙一场,因为你射不到天空的终结,因为欲望是没有底的,就像箭有欲望射向天空,但是天空哪里有底啊,你怎么能射到天空的终结呢?所以,一切都是无所得,没有对错,全部只有因果报应,所以不要怪别人,都是自己造的因。 


 


用纯洁的心抵制欲望

摘自白話佛法(八) 16、【抵制心中贪求 纯洁之心复出】 

要用一颗纯洁的心,凌驾于欲望和自己的习性之上。欲望来了怎么办?纯洁的心能够抵制它。比方说,我非常想买这个东西,纯洁的心就说:“我们做人应该检点,应该俭朴,我们不要有这个欲望。我有三十寸的电视机看看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买六十寸的电视机呢?”对不对啊?看见人家的老婆漂亮,眼睛拼命地看,看了之后脑子乱想,纯洁的心马上出来了:“我有一个老婆了,我可以了,我为什么还要啊?我老婆不好看,但是她很纯洁,她的良心很好,我的老婆现在很胖,可她年轻的时候也是很瘦的啊。”这样一来,你用纯洁的心就克制了你的这些欲望。


 


舍弃欲望就是在人间开悟

摘自白話佛法(八) 16、【抵制心中贪求 纯洁之心复出】 

師父跟你们说,生活在这个世界,要看似人间,实存佛界。你们要看到这个世界是真的有菩薩界啊,不要以为死了再到佛界。你们现在在人间能不能做到佛界啊?有的,很多人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辈子修心、积德、做善事,广度有缘众生,吃素、念經、修心、禅定,这个人不就是人间的佛吗?他所生活的环境不就是佛道吗?不要到了以后死的时候说“我要到佛道,我要到菩薩道”,你现在在人间就要找到菩薩道,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就是说有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可以了,有吃、有睡、饿不死,要什么富贵荣华啊?要让自己感受到佛法如醍醐灌顶,要幡然猛醒,就是突然之间觉醒了、觉悟了,就开悟了。


【同修分享】菩薩前流的泪, 过去是痛苦和委屈, 如今只有愧疚和感恩

(请点击视频观看)


 佛菩薩开示

(请点击视频观看)


 

笑话故事:千年乌龟

(请点击视频观看)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