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清净心】(三)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2-9-4 00: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49839245911378.png

【清净心】

(三)

本篇摘要

如何能做到不染着,修得清净、纯洁之心

▲不要在心里预先设定概念

修行中一旦起了攀比心 就失去了清净心

▲精进努力的人会增长清净心

▲万念归一

▲三心不可得

心中放下了 也就清净了

▲心无所属 人就清净了

▲超脱人间烦恼,何必庸人自扰

如何能做到不染着,修得清净、纯洁之心

(请点击视频观看)


如何能做到不染着,修得清净、纯洁之心

摘自 Wenda20161211B 19:36


男听众:同修梦见跟师父对话,梦中他问师父:“人间如染缸,亦如荷花池里的淤泥,我们学佛如何能做到不染着,修得清净、纯洁之心?”师父法身开示:“靠戒律、定力。如一块白布泡到染缸里,当然会被染色;可是如果你在外部包上油布封好,染料就浸泡不进来,怎么会污染?戒律是什么?师父告诉你,你学佛学到现在,不是不能杀人、打人才叫戒律。饭碗里一粒饭都不能剩下,叫戒律;拜佛前洗手恭敬,叫戒律;尊敬师父,尊敬佛友、同修,叫戒律;不该拿的钱不能拿,叫戒律;看到人家有钱有名,不动心,不嫉妒,叫戒律;男女不乱七八糟乱来,叫戒律。有了钱又要车子又要房子,叫贪心不守戒。如果一个人成天不找自己身上的毛病、问题,总是想着‘是外环境不好,是旁边的人把我带坏的,我是受别人影响才这样的’,那么这个人修不好心,学不好佛。师父问你,如果你不惹坏人,人家来不来找你?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惹出来的,就算有人想带坏你,你有定力、有智慧,怎么会被牵着走?比如有人拿一块肉给师父吃,师父就不吃,就算他塞到我嘴巴里,我也要吐出来。他能强迫我吗?一切都是自身的问题。”

 

台长答:太对了!你去听好了,这就是师父平时的性格。 只要做梦做到像师父的性格,就是师父讲的,一点都不错。师父的法身很厉害的,我度人就这么度的(都很有能量,能量满满)非常有能量。


不要在心里预先设定概念

摘自 卢台长来信解答(三百六十二)


问:感觉自己容易接受别人不好的意念,该怎么保护自己?

 

答:自己杂念多,就容易接受到别人不好的意念;自己杂念少就不容易接受到别人不好的意念。如果有一个坏人和你讲话,你很容易接受,说明你已经有这种概念在心里。比方说你对这个人有意见,没人讲的时候,只是一个概念——我对他印象不好,如果突然有人和你说“这个人很讨厌”,和你过去不好的意念碰上,你马上就觉得“是啊,这个人是不好”,就是跟你潜移默化的自己心中的念头和合为一了,因为你有这样的想法了,才会同意别人的想法。

修行中一旦起了攀比心 就失去了清净心

摘自 20170828 马来西亚·吉隆坡《世界佛友见面会》提问


同修问:有些师兄有较多的殊胜感应,也乐于分享给其他师兄们,其发心是为了度化更多的有缘众生,分享较多,慢慢导致有些师兄也追求感应,开口即是殊胜感应和梦境,师兄间滋生嫉妒和攀比的心理,对修清净心和禅定心不利,甚至有走偏的现象。我们知道师父看图腾、显示菩萨大神通完全无我,而是为了让众生破迷开悟,理解佛法的真实不虚。请师父慈悲开示,是不是修到一定的境界,即使有殊胜感应的师兄,除非为了度化众生,都不会执著显化神通,而是把这些神通内化于心,让自己达到更加寂静、禅定的境界?

 

师父答:哇,学得很好啊,不是一点点的智慧,讲得、分析得很有道理(感恩师父)记住了,不要显化,不要嫉妒人家。嫉妒人家,自己痛苦,不要去嫉妒人家,你帮着人家一起开心,人家好,你比他更开心,你不就是自己更法喜吗?为什么要嫉妒人家呢?(对)修心修到后来就是要把这种心修掉,你才会真的像菩萨一样啊。菩萨会嫉妒你们吗?(不会)很多人供给菩萨一点水果,马上拿下来吃掉了,边上有个佛友就说了“谁叫你这么快拿下来的?菩萨还没吃呢?你怎么就先拿掉了?”你说菩萨会这样吗?(不会)菩萨是一颗心。所以用自己的本性和良心来修心, 那你修的就是自己真正的本性。

 

精进努力的人会增长清净心

摘自 卢台长来信解答(一百四十三)


问:作为居士如何更好的修清净心?例如:1、修无相布施;2、忘掉好的和不好的经历的记忆并且不去执著回忆。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更好的去修?

 

答:要放下,过去的事情不要总是放在心中,过去就过去了,儿童时代得过什么奖,但是现在大了一切都过去了。精进努力的人就会增长清净心,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就不断精进,就会清净,一个人一直谦虚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 就容易清净下来,觉得自己什么都满了好了,就难以接受 别人的意见观点,难以清净。佛法上讲就是消除贡高我慢 之心。

万念归一

摘自 白话佛法(二)44.【心如水,性如镜】


人要懂得万念归一,把一万个念头都归到一个念头上,就是归到学佛学法上,我今天什么念头都不要,我就好好地学佛,这样就不会有烦恼了。现在是末法时期,收人收得如此之快,如此的厉害,你们还要有私心杂念,放下吧, 放下烦恼,不要再想了,要万念归一。万念归一念,就是一念都不能有,很多人说:我有很多念头,归为一个念头可以吗?学佛,要连这个学佛的念头都不能有,你们境界才更高,这个念头非常的重要,万念归一,实际上就是说一个人不能有念头。我们学习万念归一念的时候,师父告诉你们,三种心不能有:1、现在心。2、过去心。3、未来心。这三种心不可得。

三心不可得

(请点击视频观看)


三心不可得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 76 集 【三心不可得】


《心经》也好,《金刚经》也好,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三心不可得”,你要拥有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想想看,你知道过去会过去,但是你心收不住,还在过去当中,那你这个心会清净吗?你哪来的清福?人家跟你一讲,你说“我过去……”又哭了,你哪来的清福啊?你要有这个境界的——过去了,没了,结束了。很多人就是一辈子不会忘记他的过去,他永远没有觉得他自己是过去了,因为他没过去,他过不去,他跟自己说“我过不去,这个坎我就是过不去”。就是你自己不想过去,你永远放在心中,你让这些烦恼刺激自己,让自己心灵受伤。

 

“现在不可得”,很多人觉得“现在怎么不可得?现在我不得,更待何时?什么时候能得?”实际上现在你能得到什么?你刚刚得到的东西一会儿就没了,成为过去了。比方说,你刚刚很开心吃个饭,吃得很开心,你现在坐在这里 几个小时之后,这种开心还有吗?你觉得可以得吗?过了, 你就准备明天吃早饭了。从今天晚上要等到明天早上才能 吃,对一个很爱吃的人来讲,又是一个漫长的岁月。人生一切不可得。要等到明天早上,要这么长时间才能吃到美味佳肴,“未来不可得”。

 

多少人求的这个未来,实际上它没有到。举个简单例子, 你们都住过酒店,酒店里有早餐,是免费的自助餐,每个人都想着:“十点钟关门,一定要在九点多钟爬起来,下去吃一顿美味的早餐。”你们想想看,有多少人有这个未来——明天早上可以吃顿早餐?一到早上他爬得起来吗? 一觉就睡到十点半了,一醒过来,“哎呀,这么好的一顿早餐没了”,未来能得吗?早就过时间了。所以三心不可得,你要有三心的境界,你要懂得这些都是过去的福报, 已经过了、去了。

心中放下了 也就清净了

摘自 白话佛法七 42. 【觉真妄迷都不要】


要开悟,叫悟无所得,迷来悟度,什么意思呢?开悟就是 觉得没有什么要紧的东西了,我都无得了,我都无所谓了,叫悟无所得。迷惑来了,你用开悟来把它度化掉,你搞不清楚了,你就想想,开悟应该是什么样啊?如果你想明白了,就叫开悟,对不对?这样才能顿断烦恼,顿时就断了 这个烦恼。举个简单例子,在单位里有忙不完的事情,像师父现在也是,办公桌上全部都是文件,不停地写啊、弄啊、批啊,忙不完的。顿悟是什么样啊?唉,你总归有个时间要回家吧?你总归有个时间要走吧?放下吧,把昨天的东西放在桌子上,灯一关,回家了,这就是顿悟。你们 做生意的人,一看今天的生意好得不得了,拼命地做、赚 钱,没有时间回家了,顿悟就是:我今天总要回家休息的 啊,我放下了,我就放下了。你们做生意的人公司里忙不 完,店里忙不完,如果总想着:我把这点生意做完了再回家。你就永远忙不完,如果你放下了,也就放下了,第二 天不是可以照样做吗?顿悟,咬咬牙,没了,在单位里烦得不得了,公司里的人跟你搞来搞去的,下班了,你不理 睬,门一关,全部走人了,回家看电视、睡觉去,顿悟了,放下了,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心无所属 人就清净了

摘自 白话佛法 (六) 21、【不忍耐 才不住心】


要离开一切境界,就会得到自在。要离开世界上所有一切 的境界啊,就是说你不要看到这个事情我生气,境界是什 么意思?就是看到这个事情啊。很多人眼睛一看到这个事情会不开心的,这个碗为什么会放在那里啊?马阿姨很可爱,她只要一进入厨房这个境界,“你们怎么把碗放在这里啊?”这个人又不洗,冰箱开过几次了,她都知道;这个东西本来放在这里的,又跑到那个地方去了,她又知道了。她一到了这个境界就不舒服了,她又不能讲,要忍耐。等到某一天,师父要大家把厨房弄干净点,马阿姨就要说了,“我早就讲过了,一个月我都忍着呢”。好了,忍耐总有爆发的一天,对不对?所以,不要忍,要像没有事情发生一样。不忍耐,你就得到自在了,放下一切,要把什么东西都放下。

 

好好听着这句话,“一切相处不住心”。就是说,你对所有的事情,对所有的人,你跟他相处之后,你不要往心里去, 菩萨的话多精辟啊。“不住心”,就是不要把任何事情驻扎 在你的心里啊,那你就不会产生忍耐了嘛。心无所属,你的心没有属于某一件事情,你不就是自在了吗?你现在的 心属于你放在冰箱里的一瓶酱菜,不管谁动了这瓶酱菜,你的心就会跟着动。虽然马阿姨这瓶酱菜是师父吃的,你们不能吃,但是人家一吃了,一碰了,马阿姨就觉得,你们对师父不尊敬,不好,然后,她的心实际上就被这瓶酱菜锁住了。师父叫你们无所住心啊,就是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把你们的心留住,你才自在。看见人家不开心了,看见这个人讨厌了,你就把这个心留在他身上了。一看见这个孩子就操心,你的心不就到这个孩子身上去了吗?心无所属,就是说,我的心没有属于某一个人,我的心没有属于某一件事情,所以,我的心才自在啊。你小马的心现在属于儿子,儿子好,你开心;儿子不好,你发脾气,对不对?你的心所属于你儿子了。所以,人家为什么弄一个人的话,就抓他的弱点啊,因为他的心有所属啊。无所住上儿子的心,要学会心无所属,实际上就是得到解脱。

超脱人间烦恼,何必庸人自扰

(请点击视频观看)


超脱人间烦恼,何必庸人自扰

摘自 马来西亚及台湾佛友开示 160717


我们要感觉到在人间很多的无奈,而且要感觉到这个世界在人间是无常。想一想我们年轻时候很快地就过去了,我们现在也会很快地过去。学佛人不应该执著于任何一个物体、任何一个个人,这个人能够有这种思维,他就是真如。可能很多人还不理解这些话的个中含义,师父简单地告诉大家。因为当你不贪某一件事情,你就会变得无欲则刚; 一个人为了某一个事情不停地想去追求和得到它的时候,你的心就会慢慢变得贪婪。当你不停地想去追求一个让你得不到的东西,你就会慢慢变得身心不自然,会进入自己在人间的一种假我之中。所以我们经常说人生犹如舞台,在台上你在演戏,最后当你离开了舞台,离开了人生,你还是回到自己的真我。


希望大家要懂得,在这个世界当中一切都是空的、假的,它是无常的。一进入戏中,你就成为一个假我;一离开舞台,你就是活在真实的自我当中。就犹如很多人见了人就说:“你好啊。”“我很好,我什么都好。”回到家,烦恼苦恼全部接踵而至。所以真正能够学佛的人,要懂得空气中有、土壤中有、石头中有、身内身外都有,那是什么?那就是我们的虚无。为什么?都是空的。就像师父举个简单例子,我现在面前这盆花,现在你们看到是真实的,我问你们几天之后这盆花在哪里?就如我们的童年,我们现在再回忆起童年,它又在哪里?就犹如我们的祖先,当我们现在回忆起他们的时候,他们又在哪里?所以人生什么都是带不走。过去的我已经不是我了,未来的我还没有出生,当下的我又是将来的谁呢?

 

所以真正学佛的人就是活在超脱人间烦恼之中,而没有学佛的人他就活在庸人自扰当中,天天在烦恼当中痛苦不堪。人的一生,师父告诉大家由两个一半组成,人的一生有一半是醒悟的,还有一半是在失误当中度过的。就像我们现在回忆起我们一生,我们失误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人不能执著世间名利,忽略了我们真正内心世界的佛法和真正的内心世界存在的佛的根源、佛缘。所以佛陀在2500前就说过“众生皆具佛性”,我们最原始的本性就是我们的佛性。就像当一个人碰到苦难的时候他会哭一样,当一个人看见别人伤心的时候他也会难过一样,这些都是我们原始的本性,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好好保留的善良的人的本性,这就是佛法经常讲的叫“慧根”。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