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题分享】【学会承受】(一)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2-9-23 20: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菩提果 于 2022-9-23 20:30 编辑

【学会承受】(一)

本篇摘要

人生亦无所得,亦无所失,随缘放下一切

来到人间 就是要不断受苦

忍一时之气 能够消灾解难

弘法者承受苦难 方能消业

在人间行菩萨道 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人生亦无所得,亦无所失,随缘放下一切

(请点击视频观看)


人生亦无所得,亦无所失,随缘放下一切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 57 集【恒常学佛是根】


学佛人拥有了正能量,就拥有了慧命和生命;如果一个人没有正能量,他就拥有了内心的孤独和郁闷。有些人一辈子感觉自己失去了灵魂,他碰到事情就难受,耳朵听不到佛音,眼睛被五欲六尘虚幻假相所蒙蔽,无法领悟,看不到佛法的光芒。很多人一辈子带着希望来到这个世界,他 希望能够重新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番作为,但是他忘记了,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带有业障。他们来到这个世界,虽然带着希望,但是他们的业障很重,离不开自己的悲伤 和忧愁。他们带着眼泪,带着自己不能达到的欲望离开了娑婆世界,因为他们没有修行,没有明心见性。不修行的人,每一天在幻想、幻觉中生活,每一天就是想象,时常幻想,在泡沫般的贪欲中杳无音信,自己的那些欲望、拥有的和失去的,包括曾经拥有的幸福和痛苦,都消失在空气中,承受着消失的痛苦。


我们现在每一个人,只要回想起过去的一些悲伤的事情,总是无限地惆怅。这些事情在我们脑海里好像发生过,又好像没有发生过,那就是因为你失去了它,没有了,在心中才会产生虚幻的惆怅。不学佛,你永远活在自己内心肮 脏的小生命中,也就是你自己拥有的一个小小的世界、一个小小的家庭、一个小小的人我是非中,从来不知道能够帮助到别人,从来不知道能够跳出三界。我们人在微尘的世界中,茫然得无法自救。有些人发生了事情,没有人可 以倾诉,没有人可以说,因为他太不了解别人,他也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所以他永远在那些痛苦中徘徊,最后他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地冷漠。这就是他自己的小圈子,在他 自己所拥有的他认为的人生王国中,失去了他应有的智慧。在愚痴中,人生如梦幻泡影。

 

我们无论碰到什么事情要懂得“受”——接受、承受。我们多少幸福的事情,也是受过了,我们多少痛苦的事情,也是受够了,永远是这个“受”字。佛法把“受”叫“已成念境”, 就是已经成为一个意念的境界。我们一生走过了多少红尘路,我们一生做过多少惊天动地或者让你痛不欲生的事情,都是“已成念境”,念境就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境界。佛教界讲“一念升天,一念下地狱”,想不通的念头让你下地狱,想得通的念头让你升到天界。佛法界早就把这些虚幻的人生世界称为“往事不复见”,也就是过去的事情不会再给你重复看到了。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我们小学时候的感觉,现在还有吗?中学时候的那些感觉,现在也没有了。我们曾经在家里、在父母亲身边的感觉,现在 也失去了,一切不复重现。

 

师父要你们懂得,在生命中出现的一切,不管善的、恶的, 你不喜欢的和你喜欢的,所有的一切幸福和悲伤,你都无法去永远占有它,只是你的一个意念,只是一个“受”字,受过了就结束了;只能经历,不能占有。当你拥有这个世界上一切幸福的时候,那也只是“受一下”;当你痛苦的时候,也是咬咬牙“受一下”。因为我们是时间的过客,有首歌是“过客匆匆”,人来去匆匆,过客匆匆,总有一天,我们会和这个人世间你所认为的痛苦告别,或者你所认为的在这个人世间的幸福,你也会跟它告别。到了最后,佛法教导我们要放下一切,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失去,我们只是经过而已。希望大家懂得,人的一生亦无所谓得到,也无所谓失去,只是一种体验罢了。真正的学佛:碰到眼 前的,好好地珍惜;对自己过去的东西,随缘放下;未来的、要来的事情,要坦然地面对它。诸法空相,幻化存真, 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空无相。

来到人间 就是要不断受苦

(请点击视频观看)


来到人间 就是要不断受苦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 22 集【原始的空性,拥有着本性】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循环的机制,就是六道轮回的一个程序。我们人实际上生出来很苦,然后慢慢地开始懂得什么叫甜。 我们人的感受时时刻刻在心里:年轻的时候我们很快乐,但是慢慢地就开始感觉到,很多东西求不到的苦,这是佛 法界讲的求不得苦,慢慢开始了;还有,年轻时候我们有很多的理想,想实现理想,但是没有实现,它也会给我们 带来很多的痛苦;当我们中年慢慢进入自己的家庭中,我们开始懂得自己的观点和观念,不能接受父母亲的观点, 又不能接受同学和朋友的观点,我们进入了另外一种痛苦,那就是心灵的痛苦;等到毕业了,我们好像已经找到了一个自由的空间——终于毕业了,可以大展宏图了,找到工作之后,没想到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又产生了很多痛苦,因为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观念不同、观点不同,再加上人与人之间意识形态产生对某一件事物的理解不同,处理不好事物,又开始痛苦;慢慢地,觉得别人不了解自 己,事业上开始不顺,又会痛苦;然后等到年纪稍微再大一点,找到了家庭,以为家庭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多的幸福,慢慢地感觉到,跟自己所恋爱的人观念不同,又深深地陷入了家庭的痛苦之中;最后在家庭的矛盾中,开始产生更 多的执著,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不对;家庭矛盾之后又有了孩子的痛苦,对孩子的不理解和孩子对自己的不理 解,慢慢地产生了更多内心不能承受的不理解的苦;孩子长大了之后,慢慢地对父母亲很多的习惯、性格、话语等 予以遗弃,一代人的差距,慢慢地又开始承受着苦痛。

 

这就是师父跟你们讲的,世界上凡是有形物质、无形物质,只要带有感情,只要带有一切人的感情,到最后基本上是属于空的。空的,就是给你带来不实际的、不能让你理解的那种痛苦。所以很多人说童年时候还很幸福,为什么越长大越痛苦?这就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必然规则,也就是轮回。

忍一时之气 能够消灾解难

(请点击视频观看)


忍一时之气 能够消灾解难

摘自 20181014 纽约《玄艺综述》大型解答会

印光大师小的时候,每年在秋收过后,他们家乡村里都要演大戏,然后酬谢神灵。由于印光大师人很小,年少的时 候,他趁着戏还没有开演,就拿了一个小椅子,放到舞台的中央,等待看戏。他自己还没有坐稳,耳边传来粗暴的 声音:“这椅子是谁放的?”“我。”话音刚落,就被来的人抽了两个耳光,而且“咣”的一声,椅子被扔了出去。孩子顿时头皮发麻,眼冒金星,回到家里忍着疼痛,没敢告诉父母,怕父母爱子心切,引起纠纷。从此,这个孩子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长大成人之后赢得了众口称赞,成 为一位很有名的法师。


有一天,当年欺负他的人迎面走来,满脸堆笑:“来来来,请法师到我们家来坐。”老法师笑嘻嘻地答应了。印光大师一辈子没有跟别人说起过这个事情,直到后来,为了教育一个被人冤枉而生气的弟子,才重提旧事。大师跟他说:“孩子,你不小了,你应该学学做人的道理,‘忍’这个字你没听说过吗?当年我好像是个弱者,可是弱也无妨,我的忍辱换来了家庭的和平,希望你学我的‘弱’,不要将‘竞争’二字奉若神明。”

 

在佛法界,忍能养福,善能育德。忍辱是大船,可以渡过 一切苦难;忍辱是良药,可以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能够忍耐的人,他的境界会越来越高,降伏自心,以忍辱为宝。佛陀说“吾今得佛,诸天所宗,独步三界,忍力所致”,也就是说,我们做人天导师,三界唯我独尊,都是因为多世修忍辱所致。大家听师父一句话,成大事的人必有大气,有大气的人必有大忍。忍不是逃避,而是一种能量的积蓄, 等到一定的时机,你就会用你的忍耐化解一切灾难,随机应变,这就是佛法界讲的随缘。

弘法者承受苦难 方能消业

(请点击视频观看)


弘法者承受苦难 方能消业

摘自 Wenda20181021A 12:18

女听众:师父,观世音菩萨开示:“阻碍越大,只要克服 后消掉的业障才会越多,这些都是你修行路上必定的考 验,合格后修行路便会平坦顺利。”请问师父,克服阻碍 和考验合格是不是菩萨会加倍帮助消业,保护慧命?


台长答:是啊,你看看《西游记》就知道了。唐僧跟观世 音菩萨关系也这么近,孙悟空一个跟头翻到天界就可以见 到观世音菩萨,那为什么观世音菩萨不把他们师徒四人用 法力直接送到西天去取经啊?为什么让他们经受“九九八 十一磨难”啊?因为该你受的,你还得受,菩萨不动因果(这些考验是自己的业障所致,还是菩萨故意考试,通过 之后才帮你消业,达成所愿?)不会,就是你自己消业, 都是你们自己的业障。你看看《佛陀传》就知道了,连佛 陀在人间都有很多考验的。圆满境界是靠着你不断地去修 持、不断地去消业,才能达到圆满的境界(那如果这个阻碍克服不了,或者考试通不过怎么办?)通不过,你就变成另外一个道了,那就不行了。所以一个人苦就是苦在这 里啊,并不是每一个人读大学都能毕业的,也不是每一个 努力的人都能成功的。这在人类社会当中是完全合乎现代 逻辑的。所以任何人的努力都不一定成功;你要做好不成 功的准备,但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那才是正能量 的一种心态。


在人间行菩萨道 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摘自 Wenda20170205B 09:32

女听众:师父,您好好休息,我觉得我们都修得不好。


台长答:昨天晚上被一个灵性又搞了,妈妈把孩子带来我们东方电台,这孩子身上那个灵性……每天回去之前要给他加持一下,昨天晚上那个灵性跟我回家了(他怎么跟你搞啊?)坐在沙发上,他就来了(就是您一回到家,他就 跟着您回去)对啊,他就拿手来抓我。他先给我手的时候,就像一个小孩的手一样师父看见小孩子的手,总是跟他握握手,跟他弄弄,小孩子嘛结果一下子变得上面全是毛,细细长长像一个爪子一样,就是已经是灵性了,鬼手了(然后他就抓您了吗?)他就盯着我,问我要东西(就是要小房子?)没讲。师父就逃啊,想躲避他。他追过来,我就跟他打了(最后怎么办啊?)最后我求菩萨。最后他肯定输了,但是问题得罪人了,因为你答应加持这个小孩 子的话,你又加持不到。师父加持,我又不肯讲“我就给他加持一下”。很累的(师父,佛友已经答应念小房子还给他,他还是会来找您不去找他吗?)我现在答应给你十万块钱,答应的这里已经有钱给你了;这个人是“银行”手上拿着钱,也知道是来帮你的。你说这个灵性先问谁拿? 是问答应给十万的人拿呢?还是看到人家钱已经在手上了,而且直接说要还给你了……师父给人家加持,他就直接拿了。你说他不找我,找他妈啊?找他妈还念不出来怎么办? 弄死他也没用,也念不出来。他看见他家的一个亲戚很有钱,台长就是他的亲戚一样,你说他不找我找谁啊?(师父救了这么多人,您每天都要去接受这样的灵性,那您昨天的事……)没有,灵性不厉害的就没关系,昨天这个灵性比较厉害。你没看见小孩子那样,简直就是个小鬼,我不能讲的(那他还会再来吗?如果那个人不好好念经,他还会来找您吗?)你不给他加持,他就不来找你;你一给他加持,他就来了。你家里如果有个亲戚是李嘉诚,你欠人家钱,你说人家来找你还是去找李嘉诚?(觉得师父承受太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知道就好了。你怎么知道?刚刚我讲,你就听到了(感恩师父,我觉得挺惭愧的,刚刚 还在想自己的事情,现在师父这么一说,我想通了很多) 


有些人活着是为人家活着,有些人活着是为自己活着,活的意义不同。有些人死了,重于泰山;有些人死了,轻于鸿毛。有些人死了,还被人家骂;有些人死了,被人家供拜。是不是两种境界换来两种不同的果报?(对,感恩师 父。师父您每天都那么忙,每天还要念经,念小房子,还要承受这么多的灵性,对您……)不要讲了,当你做到菩萨的时候,你也觉得这些事情没办法,你也会承受的。因为你现在是人,你没有菩萨的境界,所以你看见菩萨,你 觉得很了不起、很伟大。等到你是菩萨的时候,你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就这么简单了,几个字“我应该做的”。你要做菩萨,你用人的境界来看菩萨,当然觉得菩萨很苦,菩萨很伟大。看谁的,什么样的境界。一个小学生看教授:“做教授、专家怎么这么不容易啊?”等到你做了专家,自己就“哦,我就是这样,很普通的”。好了,不要再说了, 浪费时间的事情不要再讲了,我不喜欢人家拍拍我的。我 吃苦也不是一天了,弘法也不是第一天了,已经十年了。 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且要不做坏事(好,我会记住师父说的话,谢谢师父)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